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季大年 张学云 郑松柏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1078-1081,共4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呈逐年上升趋势。近期世界癌症统计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总例数的22.2%,死亡病例占24....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呈逐年上升趋势。近期世界癌症统计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总例数的22.2%,死亡病例占24.2%,在国内,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老年人群中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分别占34.7%、3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内镜 治疗
下载PDF
多重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丽芳 保志军 +4 位作者 缪应新 季大年 黄一沁 赵付菊 赵虎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评估一种全新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即利用多重基因分析系统(GeXP系统)检测HP感染。方法分别用培养法、快速尿素酶法、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基因检测法检测胃活检组织标本中的HP,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评估各种方法的敏... 目的评估一种全新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即利用多重基因分析系统(GeXP系统)检测HP感染。方法分别用培养法、快速尿素酶法、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基因检测法检测胃活检组织标本中的HP,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评估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从检测方法角度横向评估多重基因法检测HP的有效性;选取16S rRNA、ureA、ureC、26KDa、cagA基因作为HP的诊断基因并做多重基因检测,从多重基因检测角度纵向评估GeXP系统检测HP感染的有效性。结果培养法的敏感性为76.8%,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57.7%;快速尿素酶法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0.8%,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67.7%;普通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均为100.0%。GeXP系统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71.3%,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初步建立的诊断HP感染的多重基因检测法(GeXP系统)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以及高通量的特点,不仅可以满足临床标本检测的需求,还可以进行根除治疗后的预后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基因检测法 GeXP系统 幽门螺杆菌 鉴定 基因 高通量
下载PDF
老年Barrett食管
3
作者 徐富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1期14-14,20,共2页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它是反流性食管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正常人群BE发生率仅1%左右,而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发生率高达10%~15%。BE与食管腺...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它是反流性食管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正常人群BE发生率仅1%左右,而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发生率高达10%~15%。BE与食管腺癌发生关系密切,较正常人群发生几率高40~100倍。平均5%~10%BE遵循肠化——不典型增生——腺癌规律逐渐进展为食管腺癌,80%食管腺癌发生于BE,40%贲门腺癌与B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腺癌 老年 单层柱状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 正常人群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扩大适应证的早期胃癌内镜与外科手术回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风 项平 +1 位作者 欧阳琪 黄任翔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的早期胃癌,内镜与外科手术切除在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法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行ESD切除(ESD组,77例)或外科手术切除(手术组,88例)的165例患者共167个... 目的探讨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的早期胃癌,内镜与外科手术切除在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法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行ESD切除(ESD组,77例)或外科手术切除(手术组,88例)的165例患者共167个早期胃癌病灶纳入回顾性研究。纳入研究的早期胃癌满足ESD扩大适应证,最终病理确认为分化型或未分化型腺癌。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病灶残留、局部复发、异时癌、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3年完全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ESD组和外科手术组在病灶残留发生率(P=0.473)、局部复发率(P=1.000)和异时癌发生率(P=1.000)方面相似。两组间3年完全生存率(100.0%比98.3%,P=0.343)和3年无病生存率(98.1%比96.7%,P=0.655)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8%(6/77)比5.7%(5/88),χ^2=0.294,P=0.588],而长期并发症发生率ESD组低于外科手术组[0(0/77)比8.0%(7/88),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爿。4.588,P=0.032]。结论对于符合扩大适应证的早期胃癌,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而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研究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风 项平 +6 位作者 欧阳琪 徐富星 黄任翔 肖子理 季大年 周鋆 孙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6-340,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35例患者资料,按活检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35例患者资料,按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是否有显著差异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病理结果发生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患者中33例(14.0%)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显著。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隆起型病变、病变表面不发红、病变不伴糜烂及溃疡、组织学类型为弥散型及活检块数与病理差异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活检块数少(OR=0.574,95%CI:0.363-0.908,P=0.018)是发生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不符的情况临床上较多见,多块活检能提高活检的准确性,降低病理不符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早期胃癌 病理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