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伽玛刀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疗效及肿瘤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恩敏
王滨江
+6 位作者
张南
潘力
董亚非
周良辅
戴嘉中
蔡佩武
陈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13-817,共5页
目的 分析伽玛 (γ)刀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HB)的中长期疗效及肿瘤复发原因。方法 应用γ刀治疗 35例HB ,其中 18例为多发肿瘤 ,17例为单发。向肿瘤实施的平均中心剂量为35 6Gy ,平均周边剂量为 17 2Gy。对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的...
目的 分析伽玛 (γ)刀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HB)的中长期疗效及肿瘤复发原因。方法 应用γ刀治疗 35例HB ,其中 18例为多发肿瘤 ,17例为单发。向肿瘤实施的平均中心剂量为35 6Gy ,平均周边剂量为 17 2Gy。对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的复发时间、γ刀对单发肿瘤与多发肿瘤的疗效以及疗效与肿瘤周边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6 6个月 ,最后一次随访时 ,死亡 6例 ,存活 2 9例 ,其中 2 1例患者肿瘤控制良好 ,8例再次手术。γ刀对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疗效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肿瘤控制良好者的治疗剂量与疗效不佳者的治疗剂量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肿瘤控制率 :1年为 94 % ;2年 85 % ;3年 82 % ;4年 79% ;5年 71%。单发肿瘤术后复发的平均时间为 6 3个月 ,多发肿瘤为 2 5个月 ,两组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当肿瘤周边剂量为 16 0~ 2 0 0Gy时 ,γ刀对中小型实质性HB有良好的中长期控制作用 ,但是与Hippel Lindau病相关的多发HB ,γ刀治疗仍面临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肿瘤复发
放射疗法
Hippel-Lindau病
原文传递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南
潘力
+3 位作者
戴嘉中
王滨江
王恩敏
蔡佩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 (γ刀 )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 ,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至 1995年间 ,γ刀治疗的 5 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边缘剂量平均为 2 0 .6Gy(9.0~ 2 5 .2Gy)。 30 %~ ...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 (γ刀 )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 ,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至 1995年间 ,γ刀治疗的 5 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边缘剂量平均为 2 0 .6Gy(9.0~ 2 5 .2Gy)。 30 %~ 80 %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进行脑坏死的鉴别。结果 5 3例随访 (4.38+1.40 )年 ,4例失访 ,1例死亡。影像随访中 19例见病灶缩小。 5例治疗后 4~ 39个月再次出血。 2 1例 (6 0 % )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 ,6例主诉癫痫未改善。 4例额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停药后未再出现癫痫。 17例病灶位于额顶叶及颞叶内侧功能区的患者治疗后 4~ 2 5个月出现肢体肌力减退、失语等症状。 33例病灶周围出现中到重度水肿 ,经脱水、激素及尼莫通扩血管治疗 ,4~ 14个月后影像随访 ,脑水肿明显减轻好转。 5例出现明显的肢体活动障碍。 2例治疗后 14、16个月行手术切除病灶。 3例出现明显视力下降。结论 边缘剂量 >16Gy时治疗后再出血比率明显减低。从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未找到血管瘤内机化闭塞的确切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海状血管瘤
放射治疗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题名
伽玛刀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疗效及肿瘤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恩敏
王滨江
张南
潘力
董亚非
周良辅
戴嘉中
蔡佩武
陈宏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伽玛刀
医院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伽玛刀医院放射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病理科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13-817,共5页
文摘
目的 分析伽玛 (γ)刀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HB)的中长期疗效及肿瘤复发原因。方法 应用γ刀治疗 35例HB ,其中 18例为多发肿瘤 ,17例为单发。向肿瘤实施的平均中心剂量为35 6Gy ,平均周边剂量为 17 2Gy。对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的复发时间、γ刀对单发肿瘤与多发肿瘤的疗效以及疗效与肿瘤周边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6 6个月 ,最后一次随访时 ,死亡 6例 ,存活 2 9例 ,其中 2 1例患者肿瘤控制良好 ,8例再次手术。γ刀对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疗效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肿瘤控制良好者的治疗剂量与疗效不佳者的治疗剂量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肿瘤控制率 :1年为 94 % ;2年 85 % ;3年 82 % ;4年 79% ;5年 71%。单发肿瘤术后复发的平均时间为 6 3个月 ,多发肿瘤为 2 5个月 ,两组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当肿瘤周边剂量为 16 0~ 2 0 0Gy时 ,γ刀对中小型实质性HB有良好的中长期控制作用 ,但是与Hippel Lindau病相关的多发HB ,γ刀治疗仍面临肿瘤复发。
关键词
伽玛刀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肿瘤复发
放射疗法
Hippel-Lindau病
Keywords
Radiosurgery
Hemangioblastoma
Neoplasm recurrence,local
Hippel-Lindau disease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南
潘力
戴嘉中
王滨江
王恩敏
蔡佩武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
伽玛刀
医院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
伽玛刀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文摘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 (γ刀 )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 ,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至 1995年间 ,γ刀治疗的 5 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边缘剂量平均为 2 0 .6Gy(9.0~ 2 5 .2Gy)。 30 %~ 80 %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进行脑坏死的鉴别。结果 5 3例随访 (4.38+1.40 )年 ,4例失访 ,1例死亡。影像随访中 19例见病灶缩小。 5例治疗后 4~ 39个月再次出血。 2 1例 (6 0 % )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 ,6例主诉癫痫未改善。 4例额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停药后未再出现癫痫。 17例病灶位于额顶叶及颞叶内侧功能区的患者治疗后 4~ 2 5个月出现肢体肌力减退、失语等症状。 33例病灶周围出现中到重度水肿 ,经脱水、激素及尼莫通扩血管治疗 ,4~ 14个月后影像随访 ,脑水肿明显减轻好转。 5例出现明显的肢体活动障碍。 2例治疗后 14、16个月行手术切除病灶。 3例出现明显视力下降。结论 边缘剂量 >16Gy时治疗后再出血比率明显减低。从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未找到血管瘤内机化闭塞的确切证据。
关键词
脑内海状血管瘤
放射治疗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Keywords
Cavernous angioma/radiosurgery
Brain
Gamma knife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伽玛刀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疗效及肿瘤复发因素分析
王恩敏
王滨江
张南
潘力
董亚非
周良辅
戴嘉中
蔡佩武
陈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
原文传递
2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张南
潘力
戴嘉中
王滨江
王恩敏
蔡佩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