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降低神经内科用药时PDA漏扫码率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问香 张赛华 梁文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规范神经内科护理用药时PDA扫描流程,降低PDA漏扫码率。方法将2017年1—6月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活动前用药PDA漏扫码数据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PDA漏扫码数据为观察组。建立品管圈... 目的探讨使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规范神经内科护理用药时PDA扫描流程,降低PDA漏扫码率。方法将2017年1—6月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活动前用药PDA漏扫码数据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PDA漏扫码数据为观察组。建立品管圈,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认真落实用药时执行PDA扫描流程,降低护理用药时不规范操作。结果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观察组用药PDA漏扫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PDA扫码总执行率由95.06%提升至99.34%,用药PDA漏扫码率从4.94%降至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对降低护士用药时PDA漏扫码率具有明显效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 移动工作站 PDCA循环 漏扫码率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血流动力学损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娜 薛扬 +3 位作者 唐杰 张苗怡 任雪 付建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29,共5页
脑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包括血压变异性升高、血管搏动性改变、脑血流量降低等,并可能通过加重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等使疾病进展加快。本文对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血流动力学损害进展... 脑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包括血压变异性升高、血管搏动性改变、脑血流量降低等,并可能通过加重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等使疾病进展加快。本文对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血流动力学损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血流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问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921-192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脑卒中患者合理的护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3-10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负性情绪评定量表 (激惹、抑郁和...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脑卒中患者合理的护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3-10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负性情绪评定量表 (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卒中结局评价量表(AHA,SOC)进行调查评定。结果:13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卒中后PSQI总分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0.05),并且患者卒中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数和卒中后患者负性情绪总分数、负性情绪因子1(抑郁)、应对因子(面对与回避)以及和患者脑卒中前PSQI总分数相关。患者PSQI总分数与负性情绪因子(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与焦虑)、应对因子3(屈服)呈spearman系数相关。即为患者脑卒中后负性情绪表现越明显,且患者较多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他的睡眠质量越差。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总分数和其各因子得分数与患者脑卒中后PSQI得分数呈正相关性。脑卒中后其睡眠质量越差,负性情绪就越显著。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脑卒中后患者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对其治疗疗效和疾病康复的影响,要从多维度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睡眠和情绪障碍,促进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MPO-ANCA阳性的多脑神经炎(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莫丹衡 李翔 +2 位作者 卢家红 付建辉 陈英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9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报道1例以多脑神经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中的抗髓过氧化物酶蛋白(MPO)阳性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以“ANCA、MPO,血管炎,脑神经”等关键词在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在Pub ... 目的报道1例以多脑神经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中的抗髓过氧化物酶蛋白(MPO)阳性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以“ANCA、MPO,血管炎,脑神经”等关键词在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在Pub Med数据库以“ANCA,MPO,vasculitis,cranial neuropathies”等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取文献报道35例累及脑神经的MPO阳性ANCA相关血管炎(AAV)患者,分析本病例以及文献报道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报道国内首例以不伴有肥厚性硬脑膜炎的多脑神经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PO-ANCA阳性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共36例累及脑神经的MPO-AAV患者,年龄46~80岁,男女性别比为1∶1,以日本和中国病例居多;多脑神经较单脑神经受累更常见,受累脑神经中以听神经最为常见,其次为面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合并症状:以肥厚性硬脑膜炎最多见,其次为鼻窦炎、中耳炎等耳鼻喉科症状。结论 MPO-AAV临床表现广泛且涉及各器官,部分可出现脑神经损害,依据抗体对AAV患者进行分类较临床征候学分型更具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髓过氧化物酶蛋白 血管炎 脑神经
原文传递
汉化版PD-Q量表在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价值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彦胤 熊淑华 +3 位作者 张毅韬 刘珏 王毅 陈向军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目的初步探讨汉化版PD—Q量表在带状疱疹患者中评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3至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和皮肤科首诊的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患者73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 目的初步探讨汉化版PD—Q量表在带状疱疹患者中评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3至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和皮肤科首诊的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患者73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P)和非神经病理性疼痛两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汉化版PD—Q量表评分,同时评定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与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来研究患者情绪及睡眠情况。然后将PD—Q评分与临床诊断比较,探讨PD—Q量表用于ZAP中的诊断准确性,并分析入选患者发生NP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汉化版PD—Q量表用于ZAP患者中能区别NP的能力为中等(AUC为0.845),建议采用13分作为PD—Q量表用于ZAP患者中筛选NP的截点分,敏感性可达82.5%,减少对NP的漏诊,增加NP的治疗率。PHN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发生NP的危险因素与PD—Q评分以及病程显著相关,两者各自的危险度分别为1.30和2.02,说明PD—Q评分增高、病程越长,ZAP患者发生NP的机会就越高。PD—Q量表适用于PHN4种亚型,各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惹型得分较麻痹型和非激惹型高,说明PD—Q量表对激惹型患者的识别以及个性化治疗的选择具有提示意义。结论汉化版PD—Q量表适用于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对识别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亚型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相关神经痛 PD—Q量表 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