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超逸 孙平 +9 位作者 陈伟民 汤建军 赵桂宪 李振新 孙兴怀 沙炎 洪汝建 王敏 陈倩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总结首诊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单中心病例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5月~2021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就诊及转诊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发病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总结首诊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单中心病例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5月~2021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就诊及转诊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发病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因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43例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为(45.2±20.6)岁(3~89岁);平均病程为(2.9±7.6)年。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110例(76.9%),合并其他脑神经及神经系统疾病的33例(23.1%)。病因依次为外伤(23例,16%)、炎症(23例,16%)、缺血(21例,14.7%)、肿瘤(20例,14.0%)及动脉瘤/动静脉瘘(18例,12.6%)等。其他病因包括核性、放射损伤及医源性等。少见病因包括周期性发作性动眼神经麻痹伴痉挛发作、神经肌强直等。2例患者病因不明。81例患者预后良好,后无明显上睑下垂及复视。结论动眼神经麻痹是导致上睑下垂及复视的重要疾患,老年人群中缺血性占比高;动脉瘤/动静脉瘘虽然仅占12.6%,但危及生命,为神经眼科急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 海绵窦综合征 多脑神经麻痹 眶尖综合征 瞳孔
下载PDF
中国人不同类型视神经炎临床特征分析--3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超逸 陈倩 +7 位作者 赵桂宪 李振新 陈伟民 孙平 沙炎 孙兴怀 王敏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1期7-11,19,共6页
目的观察并随访以血清抗体分型的视神经炎(ON)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首次确诊的ON患者,按照血清抗体类型分组:抗髓鞘寡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组(MOG-ON)、... 目的观察并随访以血清抗体分型的视神经炎(ON)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首次确诊的ON患者,按照血清抗体类型分组:抗髓鞘寡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组(MOG-ON)、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组(AQP4-ON)及2种抗体均阴性组(seronegative-ON),评估视觉功能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并随访3年。结果共纳入评估患者280例(405眼),其中MOG-ON组57例(20.4%)、AQP4-ON组98例(35.0%)、seronegative-ON组125例(44.6%)。3年后随访各组患者,MOG-ON组和seronegative-ON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0.8的眼数相仿,且均较AQP4-ON组明显增多(P=0.001)。MOG-ON组和AQP4-ON组的复发率相当,均高于seronegative-ON组(P<0.001)。3年后,MOG-ON组和AQP4-ON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相似,分别为(63.41±13.39)μm和(59.40±11.46)μm(P=0.476),均较seronegative-ON组[(74.06±11.14)μm,P=0.001]明显变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呈现同样的趋势。结论MOG-ON组患者与seronegative-ON组患者视力预后较好,但MOG-ON组患者不论RNFL或GCIPL均明显变薄。AQP4-ON组患者视力预后差,且OCT随访RNFL与GCIPL显著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视神经脊髓炎 水通道蛋白4 髓鞘寡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下载PDF
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7
3
作者 董强 乔健 +11 位作者 史郎峰 吕传真 汪昕 范薇 陈生弟 刘建荣 陈沁 赵忠新 邵福源 黄流清 贺斌 庄建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实验室检测病例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D-二聚体含量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含量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改善,且均具有显著性。安慰剂对照组则改变不明显。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2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47.8%。73例患者中,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2%),无肝肾功能影响。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蚓激酶 纤维蛋白原 纤溶系统
下载PDF
^(18)F-FP-β-CIT PET脑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坚 蒋雨平 +8 位作者 项景德 陈正平 管一晖 赵军 苏惠琳 郭丽萍 杨莉芹 邬剑军 丁正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 8F N (3 氟丙基 ) 2 β 甲酯基 3β (4′ 碘苯基 )去甲基托烷 (FP β CIT)为显像剂 ,对4例正常对照者、2 1例早期PD和 10例晚期PD患... 目的 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 8F N (3 氟丙基 ) 2 β 甲酯基 3β (4′ 碘苯基 )去甲基托烷 (FP β CIT)为显像剂 ,对4例正常对照者、2 1例早期PD和 10例晚期PD患者基底节区DAT进行PET显像 ,比较 3组间基底节不同组成区DAT的差异 ,并判断其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在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区 ,早期PD组的DAT均显著降低 ,分别降至对照组相应部位的 71 8%、4 3 8%及 2 3 6 % ,起病肢体对侧基底节DAT显著低于起病肢体同侧基底节DAT ,早期偏侧PD患者起病肢体同侧 (亚临床 )基底节DAT显著低于对照者 ;晚期PD组则分别降至对照组的 5 1 9%、31 8%及 15 8%。这些区域的DAT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运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4 2 3、- 0 4 2 1、- 0 5 32。结论 1 8F FP β CITPE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评估其严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18F—FP—β—CITPET 脑显像
下载PDF
偏侧帕金森病患者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军 林祥通 +5 位作者 管一晖 王坚 孙伯民 陈正平 左传涛 张政伟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评价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在偏侧帕金森病 (P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 16例。偏侧PD患者 34例 ,Hoehn YahrⅠ~Ⅱ级。其中 16例偏侧 (右侧肢体 )PD患者进行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 ,18例偏侧 (... 目的 评价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在偏侧帕金森病 (P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 16例。偏侧PD患者 34例 ,Hoehn YahrⅠ~Ⅱ级。其中 16例偏侧 (右侧肢体 )PD患者进行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 ,18例偏侧 (右侧或左侧 )PD患者进行1 8F N (3 氟丙基 ) 2 β 甲酯基 3β (4′ 碘苯基 )去甲基托烷 (FP β CIT)显像 ,6例患者同时进行两种显像。静脉注射1 8F FDG 185~ 2 5 9MBq 30min后进行脑三维采集 ,结果应用感兴趣区 (ROI)半定量分析和统计参数地图 (SPM)分析。1 8F FP β CIT显像于注射后 2~ 3h进行 ,计算 (各ROI计数 -小脑计数 ) 小脑计数比值。结果 PD组与对照组比较 ,患侧肢体对侧基底节葡萄糖代谢减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SPM分析结果示 ,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葡萄糖代谢减低位于左侧前额叶、中额叶、下额叶及左侧中颞叶 ,而摄取增加区域除双侧额叶中央前回、双侧顶叶楔前叶、左侧枕叶外 ,还累及左侧丘脑。偏侧PD患者豆状核后部1 8F FP β CIT摄取显著减低 ,且不仅见于症状对侧豆状核 ,同侧豆状核后部也可见摄取减低。结论 1 8F FDGPET显像对PD的早期诊断无特异性。1 8F FP β CIT可早期发现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 ,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与1 8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 帕金森病 葡萄糖代谢 多巴胺转运蛋白 ^18F—FDGPET显像 诊断
下载PDF
百草枯增加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其酶活性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正同 任惠民 蒋雨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讨百草枯对C5 7bl/ 6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 3mRNA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C5 7bl/ 6小鼠暴露于百草枯不同时间后黑质细胞中caspase 3mRNA表达的变化 ,并采用比色法测定相应时间点黑质细胞的caspase 3酶... 目的 探讨百草枯对C5 7bl/ 6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 3mRNA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C5 7bl/ 6小鼠暴露于百草枯不同时间后黑质细胞中caspase 3mRNA表达的变化 ,并采用比色法测定相应时间点黑质细胞的caspase 3酶的活性。 结果 C5 7bl/ 6小鼠暴露于百草枯后黑质细胞中caspase 3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caspase 3酶的活性也相应地增加 ,这种增加与黑质细胞的凋亡相一致。结论 百草枯可诱导C5 7bl/ 6小鼠黑质细胞表达caspase 3mRNA ,增加caspase 3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细胞 CASPASE-3 小鼠 表达 百草枯 RNA 凋亡 酶活性 RT-PCR技术 变化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显像剂^(11)C-6-OH-BTA-1的制备 被引量:8
7
作者 姚志文 丁正同 +5 位作者 张政伟 王坚 管一晖 胡名扬 薛方平 蒋雨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 PET 显像剂[N-甲基-^(11)C]2-[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6-OH-BTA-1)的制备路线。方法使用^(11)C-三氟甲基磺酰甲烷(Triflate-CH_3)进行^(11)C 标记,分别采用"反应瓶"法和"... 目的研究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 PET 显像剂[N-甲基-^(11)C]2-[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6-OH-BTA-1)的制备路线。方法使用^(11)C-三氟甲基磺酰甲烷(Triflate-CH_3)进行^(11)C 标记,分别采用"反应瓶"法和"loop 环"法制备^(11)C-6-OH-BTA-1,应用 C18 cartridge 柱提纯产品。结果 2种方法从加速器开始生产^(11)CO_x 到生成 ^(11)C-6-OH-BTA-1的时间相近,分别为33和32min,按照加速器生产925 MBq^(11)C-Triflate-CH_3计算,未校正^(11)C 衰变的情况下,无色澄清^(11)C-6-OH-BTA-1注射液的产率为16%~44%,放化纯为92%~93%。结论使用"loop 环"法制备^(11)C-6-OH-BTA-1,方法简单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碳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标记 6-OH-BTA-1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P-CIT脑PET显像评价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功能 被引量:4
8
作者 管一晖 左传涛 +6 位作者 张政伟 赵军 王坚 蒋雨平 陈正平 项景德 林祥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 本研究应用放射性显像剂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来评价脑内的DA能系统的功能变化 ,并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本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对猴、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帕金森病患者应用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 ,观察其安全性和在... 目的 本研究应用放射性显像剂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来评价脑内的DA能系统的功能变化 ,并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本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对猴、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帕金森病患者应用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 ,观察其安全性和在不同程度PD患者的图像表现。结果 正常猴 1h断层图像上脑内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出现较高的放射性浓聚 ;3h双侧纹状体放射性相对更为浓聚。正常人 15min和 3 0min脑断层图像上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出现放射性摄取 ,同时大脑皮层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摄取 ,2h图像已非常清晰 ,仅尾状核和壳核清晰可见。 5 7例PD患者PET图像中 ,PD患者症状与对侧脑后壳核放射性的降低明显相关。结论 DAT显像可从分子水平评价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的客观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帕金森病 ^18F-FP-CIT
下载PDF
rhG-CSF改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于炳新 吕传真 罗玉敏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微管相关蛋白 (ma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2 ,MAP 2 )mRNA表达的关系。 方法  用线栓...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微管相关蛋白 (ma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2 ,MAP 2 )mRNA表达的关系。 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rhG CSF对死亡率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rhG CSF用药组和非用药组的MAP 2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结果  比较rhG CSF治疗组与非用药组 :治疗组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死亡率显著降低 ,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的MAP 2mRNA表达明显提前恢复正常。结论 一定剂量的rhG CSF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神经元 ,改善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预后 MAP-2
下载PDF
^(99m)Tc-TRODAT-1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兴党 张光明 +3 位作者 刘从进 郭丽萍 江澄川 金玉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07-609,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99mTc TRODAT 1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PD)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PD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99mTc TRODAT 1SPECT脑显像 ,使用SiemensECAMSPECT双探头。从横断面上选出基底节最清晰的一层进行相对定量... 目的 探讨99mTc TRODAT 1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PD)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PD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99mTc TRODAT 1SPECT脑显像 ,使用SiemensECAMSPECT双探头。从横断面上选出基底节最清晰的一层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 (ROI)技术在图像上分别勾划基底节 (BG)和枕叶 (OC)ROI,计算BG/OC放射性比值。结果 PD组 2 2例 ,按改良Hoehn和Yahn评分 :1级组 8例 ,1.5级组 14例 ;对照组 6例。99mTc TRODAT 1SPECT脑显像示 ,PD患者症状对侧BG受损情况明显重于症状同侧BG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BG/OC比值显示 :1级和 1.5级PD患者的症状对侧BG/OC比值均显著低于症状同侧 (P <0 .0 1) ;1.5级PD患者两侧BG/OC平均值 (1.2 0± 0 .17)与对照组 (1.5 5± 0 .12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1级PD患者症状对侧BG/OC(1.34± 0 .13)与 1.5级 (1.17± 0 .16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级PD患者两侧BG/OC平均值 (1.4 0± 0 .15 )与对照组 (1.5 5± 0 .12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级与 1.5级PD患者的BG/OC平均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正常对照组BG/OC比值显著高于PD组 (1级和 1.5级 ) (P <0 .0 0 1)。1级与 1.5级PD患者症状同侧的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99MTC-TRODAT-1 多巴胺转运蛋白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帕金森病
下载PDF
施普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洪震 朱国行 +5 位作者 陈海波 陈生弟 杨期东 曾进胜 张勤奕 丁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共10天;对照组(140例)接受非施普善的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NIH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除在治疗后第3天时无显著差异外,在治疗后第11、21、28天时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在治疗后28天时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施普善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活素 生活质量 治疗等效
下载PDF
诊断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脊髓疾病附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录海斌 李振新 +1 位作者 俞海 吕传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应用新的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诊断标准,回顾分析以往被诊断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病例,探讨与主要累及脊髓的脱髓鞘疾病相鉴别的重要疾病类型。方法应用2010年新修订的McDonald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以及2006年Winger... 目的应用新的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诊断标准,回顾分析以往被诊断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病例,探讨与主要累及脊髓的脱髓鞘疾病相鉴别的重要疾病类型。方法应用2010年新修订的McDonald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以及2006年Wingerchuk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标准,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2012年之间曾被诊断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患者68例,并进行随访。结果仅17.65%的患者完全符合McDonald标准,多数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最终转变为视神经脊髓炎,其它疾病如脊髓血管病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也易被误诊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结论对于孤立的脊髓综合征应该按照一定的诊疗规范进行诊断、鉴别和随访,不建议再使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脊髓血管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振洋 王坚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9-17,共9页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发非运动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临床研究显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部分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快感缺失、失眠、不明原因的痛感和膀胱功能失常等,但也会带...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发非运动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临床研究显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部分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快感缺失、失眠、不明原因的痛感和膀胱功能失常等,但也会带来一些非运动症状性不良反应,如精神异常、组织纤维化、日间过度嗜睡和冲动强迫行为等。因此,临床医生应善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戒断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早期诊断 CT检查 磁共振检查 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 应用原则
下载PDF
螺旋体病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雨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螺旋体病 梅毒 脑脊液检查 莱姆病 青霉素 头胞噻肟 钩端螺旋体病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宏岩 董强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前,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还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其药物治疗较为混乱,且多数药物的疗效尚未肯定。文章针对目前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几种主要药物进行了综述,并对抗凝血酶治疗的新观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急性期 药物治疗 颅内压 凝血酶
下载PDF
遗传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脑功能显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丰韬 王坚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38-441,共4页
在过去的20年中,脑功能显像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早期诊断、随访病情严重度中应用价值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1-3]。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单基因遗传性PD的发现,对这部分患者脑功能显像研究具有特别的价值,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功能显像 遗传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反义寡核苷酸逆转K562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耐药性
18
作者 陈英辉 王乃东 +1 位作者 祖衡兵 洪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40,共6页
凋亡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耐药性的影响,首先... 凋亡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耐药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耐药的K562/Dox细胞株,比较XIAP在耐药细胞株和正常K562细胞株的表达情况,观察转染XIAP反义寡核苷酸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耐药性的影响.另外,建立慢性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筛选出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通过侧脑室注射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对各组大鼠后放电阈值(after dischargethreshold,ADT)、后放电时程(after discharge duration,ADD)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XIAP在K562/Dox耐药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K562细胞,XIA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K562/Dox耐药细胞后,XIAP的表达明显下降.导致了K562/Dox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而且对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耐药性明显下降,IC50分别由(1978.2±90.3)mg/L和(1875.6±83.2)mg/L,降低到(1123.5±54.2)mg/L和(1084.5±60.6)mg/L,逆转倍数分别为1.76和1.73.同时动物实验发现,耐药组大鼠在给予XIAP反义寡核苷酸后,AD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D时程也明显缩短.上述结果证明,XIAP在耐药的K562/Dox细胞株存在高表达,下调XIAP在K562/Dox细胞株表达可以改善K562/Dox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的耐药性.而且下调XIAP表达可以协助AEDs改善耐药大鼠的电生理活动,提示XIAP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耐药 凋亡 反义寡核苷酸 难治性癫痫
下载PDF
PDGF-B及其受体蛋白在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19
作者 于炳新 谭兰 +1 位作者 任惠民 吕传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 (PDGF B)及其受体PDGFR 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濒危神经元存活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 ,分别于缺血 2h再灌注 6h、2 4h、3d、7d、1 4d和 2 1d处死 ,用免...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 (PDGF B)及其受体PDGFR 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濒危神经元存活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 ,分别于缺血 2h再灌注 6h、2 4h、3d、7d、1 4d和 2 1d处死 ,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PDGF B和PDGFR β蛋白在脑缺血区及其周围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2 4h,PDGF B和PDGFR β在缺血区及其周围的神经元的表达开始增强 ,并分别于 3d和 7d出现第一个高峰 ,其中PDGFR β的表达还可见于反应性胶质细胞 ;两者的第二个表达高峰出现在再灌注后 1 4d,主要表达于梗死区增生的胶质细胞、新生血管和胶质疤痕周围的神经元。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 ,PDGF B及其受体蛋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表达 ,说明它们对濒危神经元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B 受体 脑缺血 大鼠 神经元 胶质疤痕 血管发生
下载PDF
18↑F—FP—β—CIT PET脑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意义
20
作者 王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1,共1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pCIT)为显像剂,对4例正常对照者、21例早期。PD和10例晚期PD患者基底节...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pCIT)为显像剂,对4例正常对照者、21例早期。PD和10例晚期PD患者基底节区DAT、进行PET显像,比较3组问基底节不同组成区DAT、的差异,并判断其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在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区,早期PD组的DAT均显著降低,分别降至对照组相应部位的71.8%、43.8%及23.6%,起病肢体对侧基底节DAT显著低于起病肢体同侧基底节DAT,早期偏侧PD患者起病肢体同侧(亚临床)基底节DAT显著低于对照者;晚期PD组则分别降至对照组的51.9%、31.8%及15.8%。这些区域的DAT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15PDRS)运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一0.423、-0.421、-0.532。结论18↑F-FP-β-CIT PE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评估其严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P—β—CIT PET 脑显像 诊断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