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快速和重复扫描法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育慧 吴良成 +3 位作者 姚大庆 徐珰 翁成海 王少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85-687,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快速和重复法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在诊断青光眼中的可重复性意义。方法:应用Stratus OCT测量38例正常人和4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RNFL厚度,分别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快速和重复法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在诊断青光眼中的可重复性意义。方法:应用Stratus OCT测量38例正常人和4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RNFL厚度,分别应用快速和重复扫描两种方案来测量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通过统计各组视盘区域中颞区、上区、下区和鼻区共四个象限的总体平均RNFL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和变异性系数来进行重复性评估。结果:在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总体平均RNFL厚度和颞侧、上方、鼻侧、下方RNFL厚度,两组均未显示出差异;而重复扫描方案较之快速扫描在视盘周围测出的平均RNFL厚度具有更高的ICC和更低的CV值,在颞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2),在颞区、鼻区、上区和下区中得出的RNFL厚度的ICC(CV值)如下:快速扫描分别为0.918(7.2%),0.831(6.82%),0.856(5.12%),0.911(7.19%);而重复扫描的分别为0.927(3.21%),0.962(5.01%),0.909(6.02)%,0.869(4.67%),0.918(6.89%)。结论:OCT测量RNFL厚度中应用快速和重复扫描在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均具有可重复性的价值,而重复扫描方案在评估RNFL厚度方面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可重复性研究
下载PDF
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育慧 吴良成 +2 位作者 周志超 姚大庆 沈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比较苏为坦和贝他根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本院2008-12/2010-12共46例4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苏为坦组23例,贝他根组23例,两组分别使用苏为坦和贝他根滴眼液,每晚点药1... 目的:比较苏为坦和贝他根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本院2008-12/2010-12共46例4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苏为坦组23例,贝他根组23例,两组分别使用苏为坦和贝他根滴眼液,每晚点药1次(1滴/次),治疗周期为12wk,每月随访1次。每日取5个时间节点,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眼压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12wk后眼压均明显下降,苏为坦组眼压从24.3±2.02mmHg降至16.1±1.34mmHg,贝他根组眼压从24.99±1.38mmHg降至15.56±0.68mmHg,波幅下降幅度(用药前后波幅差值/用药前波幅值),苏为坦组为36.7%,贝他根组为35.8%,用药前后各时间节点中,两组间的眼压值变化,在夜间12:00苏为坦组眼压下降优于贝他根组(F=4.25,P=0.04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降眼压疗效明显平稳,无明显毒副作用,苏为坦在降低夜间眼压方面优于贝他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为坦 贝他根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儿童近视防控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夏飞 吴良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98-1301,共4页
近视是我国三大学校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而高度近视可造成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相关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主要的视力障碍和致盲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因此近视防... 近视是我国三大学校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而高度近视可造成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相关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主要的视力障碍和致盲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因此近视防控已成为家庭、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儿童近视防控的干预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防控 干预 儿童
下载PDF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24小时眼压测量临床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徐育慧 吴良成 +3 位作者 周志超 姚大庆 沈平 翁成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评估24h眼压测量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的意义,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共86例(86只眼)人选本研究,应用非接触眼压计自清晨8:00开始至第二天清晨8:00,每两小时测量一次... 目的评估24h眼压测量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的意义,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共86例(86只眼)人选本研究,应用非接触眼压计自清晨8:00开始至第二天清晨8:00,每两小时测量一次,共12次;采用A型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对中央角膜厚度进行测定。结果所有86只眼的24h眼压测量值中,29只眼(33.7%)在正常范围内且昼夜眼压波动小于5mmHg,而57只眼(66.3%)出现异常。所有患者昼夜眼压曲线中眼压低谷值为(13.78+1.39)mmHg眼压高峰值为(18.52±1.81)mmHg,分别出现于18:00~20:00和夜间2:00。根据24h最高眼压是否高于21mmHg分为高眼压组和低眼压组,两组年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央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结论24h眼压测量应作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诊断的常规检查,能提高夜间眼压高峰及昼夜波动过大的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24 h眼压测量 中央角膜厚度
原文传递
高眼压症校正昼夜眼压分析及随访
5
作者 徐育慧 吴良成 +3 位作者 姚大庆 王少临 翁成海 沈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中央角膜厚度的高眼压症患者校正昼夜眼压及临床处理及随访结果。方法对2007年5月到2013年7月在静安区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112例(216只眼)高眼压症患者,按中央角膜厚度(CCT)值分为A、B两组,对昼夜眼压值进行校正...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中央角膜厚度的高眼压症患者校正昼夜眼压及临床处理及随访结果。方法对2007年5月到2013年7月在静安区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112例(216只眼)高眼压症患者,按中央角膜厚度(CCT)值分为A、B两组,对昼夜眼压值进行校正,并绘制校正眼压曲线图,对以下三种情况视为异常眼压,予以药物干预:(1)昼夜校正峰值眼压≥23mmHg;(2)昼夜眼压波动38mmHg;(3)24h校正峰值眼压21—23mmHg,且具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结果A组:CCT≤560μm(552.09±12.25)μm组76只眼中眼压异常的39只眼(51.3%);B组:CCT〉560μm(595.12±18.26)μm组140只眼中眼压异常的23只眼(16.43%),A组和B组C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231,P=0.000)。A组和B组眼压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Х^2=29.19,P=0.000)。随访21个月至6年,平均(4.6±1.2)年,随访期间未治疗161只眼中视野异常6只眼,占3.73%;治疗50只眼中2只眼视野异常,占4.0%。结论对于高眼压症患者根据CCT校正昼夜眼压测定,并绘制曲线图,对于峰值眼压及眼压波动异常的患者,予以药物干预,控制至靶眼压并密切随访,则能减少青光眼的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症 中央角膜厚度 昼夜眼压 临床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