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照射实施时间延长对肿瘤细胞杀灭效应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玲 熊晓鹏 +3 位作者 胡超苏 欧周罗 朱国培 应红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21世纪初的主流放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但整个放射实施的时间比常规二维照射技术长得多。本研究采用α/β值不同的临床常见肿瘤细胞株——鼻咽癌CNE和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研究模...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21世纪初的主流放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但整个放射实施的时间比常规二维照射技术长得多。本研究采用α/β值不同的临床常见肿瘤细胞株——鼻咽癌CNE和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研究模拟IMRT技术的照射时间延长所导致的放射生物效应变化。方法:①离体培养鼻咽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CNE、肺腺癌细胞株A549,给予不同剂量的照射,由克隆形成实验求得细胞存活比率(SF),根据LQ模型拟合生存曲线;②对细胞进行分段照射,比较细胞存活比率的变化;③对细胞分别进行总剂量为2Gy、2Gy×2次、2Gy×3次、2Gy×4次的照射,间隔24h,每天2Gy照射的总时间分别为1分57秒(2min组)、20min(20min组)、40min(40min组)。观察延长照射时间对肿瘤细胞存活比率的影响。结果:CNE细胞的α/β值为1.76Gy,A549细胞的α/β值为12.41Gy;随着2次照射时间间隔的延长,细胞存活比率逐渐上升,分别比连续照射时增加了150%和100%,接受照射总剂量为8Gy的鼻咽癌瘤株CNE和肺癌瘤株A549细胞中,2min组细胞存活比率最低,分别为0.0237和0.0243;20min组细胞的存活比率分别为0.0304和0.0296;40min组细胞的存活比率上升至0.0378和0.0359,与2min组相比,两株细胞的双侧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体外实验结果,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放射治疗的生物效应下降。在调强放疗的工作实践中,应尽量减少单次照射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个体化地设计调强放疗方案;或者考虑适当的进行剂量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生物学效应 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癌CNE细胞 肺腺癌A549细胞 离体实验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28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凤娟 杨小利 +2 位作者 郭雅洁 邵志敏 欧周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CCL28,又称为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mucosa-associated epitheliachemokine,MEC),是趋化因子CC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CCL28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但对其在乳腺癌中的功能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探讨CCL28过表达在体外对乳腺... 背景与目的:CCL28,又称为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mucosa-associated epitheliachemokine,MEC),是趋化因子CC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CCL28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但对其在乳腺癌中的功能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探讨CCL28过表达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CCL28过表达载体pBabe-CCL28表达质粒,将重组的pBabe-CCL28基因和空载体pBabe转染细胞Phoenix,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通过嘌呤霉素药物筛选获得稳定表达CCL28的MDA-MB-231/CCL28细胞系和感染空载体的MDA-MB-231/vector细胞系,利用半定量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CL2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利用CCK8、软琼脂克隆培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CL28过表达后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凋亡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CL28过表达后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CCL28的细胞系MDA-MB-231/CCL28,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pBabe-CCL28质粒感染入细胞后CCL28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说明CCL28 cD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CCK8及软琼脂克隆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CCL28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MDA-MB-231/vect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DA-MB-231/CCL28细胞凋亡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结论:CCL28过表达可以显著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能力,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后者可能与Bcl-2上调有关。CCL28有望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潜在基因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趋化因子 CCL28 基因表达 增殖
下载PDF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磊苹 欧周罗 +2 位作者 洪小南 罗建民 邵志敏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8-471,484,共5页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 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10种乳腺癌细胞株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β2-AR的表达;用脂质体转染法将β2-AR基因转入乳腺癌...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 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10种乳腺癌细胞株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β2-AR的表达;用脂质体转染法将β2-AR基因转入乳腺癌细胞MDA-MB-435;用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亲本细胞及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β2-AR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及乳腺癌细胞BT-549、HCC1937、BCaP-37中表达;在乳腺癌细胞MDA-MB-435、MDA-MB-435HM、MCF-7、T47D中基本无表达;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231HM、MDA-MB-468中高表达。细胞侵袭实验证实表达β2-AR蛋白的MDA-MB-231及稳定转染β2-AR基因的细胞克隆MDA-MB-435β2-AR可由β2-AR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趋化而定向迁移及侵袭。结论:β2-AR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转染β2-AR可使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肿瘤侵润
下载PDF
早期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炅 陈嘉健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1-313,316,共4页
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激素反应性(hormone reponsive)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无论其年龄、淋巴结状态,或者是否将接受辅助化疗,都需要考虑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但绝经前与绝经后乳腺癌的内分泌... 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激素反应性(hormone reponsive)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无论其年龄、淋巴结状态,或者是否将接受辅助化疗,都需要考虑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但绝经前与绝经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有所不同。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绝经前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 被引量:3
5
作者 欧周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8-623,636,共7页
趋化因子参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血管生成及远处转移过程。然而,近年来单靶点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多以失败告终,彰显了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网络的复杂性,因此基于多向药理学原理确立多靶点调控策略势在必行。多靶点非典型性... 趋化因子参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血管生成及远处转移过程。然而,近年来单靶点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多以失败告终,彰显了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网络的复杂性,因此基于多向药理学原理确立多靶点调控策略势在必行。多靶点非典型性趋化因子受体(ACR)作为内源性和生理性的调节分子,有可能成为捕获高表达的多种促肿瘤性趋化因子、有效控制乳腺癌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趋化因子 非典型性趋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雌激素促进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伴趋化因子CXCL12上调
6
作者 程铁伟 欧周罗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5-369,共5页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暴露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分析雌二醇对乳腺癌细胞中各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和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雌二醇刺激MCF-7细胞8h,基因...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暴露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分析雌二醇对乳腺癌细胞中各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和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雌二醇刺激MCF-7细胞8h,基因芯片分析C、CC、CXC、CX3C族趋化因子mRNA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分析特定趋化因子mRNA、蛋白在不同雌二醇剂量、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及他们在ICI182,780(Fulvestrant)和雌二醇联合处理后表达的变化。结果:生理剂量的雌二醇能够显著上调ER+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CXCL12mRNA转录,时间效应曲线显示雌二醇的刺激作用从早期(4h)开始,并一直持续到24h。同时雌二醇也促进CXCL12蛋白的分泌,其作用在2h出现并可一直维持到24h。在加入ICI182,780后,雌二醇上调CXCL12(SDF-1)mRNA和分泌蛋白的作用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本研究证实乳腺癌细胞中雌二醇对于趋化因子CXCL12mRNA和分泌蛋白的上调作用,该作用是通过ER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L12 乳腺癌 雌激素
下载PDF
IFN-γ通过JAK-STAT1通路诱导乳腺上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CXCL1 被引量:9
7
作者 郭雅洁 欧周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1-3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在白细胞浸润、免疫调节和肿瘤转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其调控机制了解甚少。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可刺激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CXC趋化因子配体17(CXC chemokine ligand ...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在白细胞浸润、免疫调节和肿瘤转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其调控机制了解甚少。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可刺激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CXC趋化因子配体17(CXC chemokine ligand 17,CXCL17)是2006年发现的CXC趋化因子中新的一员。CXCL17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和促血管生成等作用。通过研究其上游调控机制可为其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线索。本研究旨在探讨何种细胞因子可以影响CXCL17的表达。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及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于MCF-10A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2 h后,CXCL17的m RNA表达水平改变。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FN-γ作用于MCF-10A细胞后JAK-STAT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多种细胞因子及LPS可不同程度地促进CXCL17基因转录,IFN-γ作用最为显著,其通过增加S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极大地提高了CXCL17基因转录水平。结论:IFN-γ通过激活JAK-STAT1信号通路使CXCL17在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表达上调。作为IFN-γ的靶基因,CXCL17很可能是IFN-γ发挥抗炎、抗癌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IFN-Γ 乳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研究揭示乳腺癌组织分化中可能的microRNA调控通路
8
作者 裴云飞 王志敏 +3 位作者 费菲 邵志敏 黄薇 张学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0-668,共9页
microRNA(miRNA)被广泛报道能参与乳腺癌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在这些病理过程中,miRNA通过哪些信号通路来参与这些过程还不甚清楚.例如,在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化过程中,人们对于miRNA如何与其靶标基因相互作用来调控乳腺癌的分化... microRNA(miRNA)被广泛报道能参与乳腺癌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在这些病理过程中,miRNA通过哪些信号通路来参与这些过程还不甚清楚.例如,在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化过程中,人们对于miRNA如何与其靶标基因相互作用来调控乳腺癌的分化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计算的方法研究miRNA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寻找miRNA靶标基因集合在基因芯片数据中乳腺癌Ⅰ级和Ⅲ级间显著差异表达,鉴定了15个候选miRNAs,其中9个关键的miRNAs通过调控差异表达的靶基因来参与6个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这些通路中,TGF-β信号通路中一个主要的抑制分子SMAD7蛋白被预测为上面几个关键miRNAs的靶标基因.SMAD7既能被miRNA直接调控又能被miRNA调控的信号通路调控,进而影响TGF-β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组织分化中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TGF-β信号通路作为一个核心通路在miRNA调控乳腺癌的组织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预测靶标基因在乳腺癌Ⅰ级和Ⅲ级的分类性能在另外3个独立的乳腺癌数据集上得到进一步验证.3个预测差异表达的关键miRNAs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在10个不同组织分级的乳腺癌病人样本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组织分级 乳腺癌 TGF-β通路 组织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