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二线化疗单药在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较差,因此探索一种既具有良好疗效又能改善患者QoL的治疗方法对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十分重要。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背景与目的:二线化疗单药在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较差,因此探索一种既具有良好疗效又能改善患者QoL的治疗方法对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十分重要。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已获批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探索分析真实世界中,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与化疗单药治疗方案分别在二线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健康相关QoL(health-related QoL,HRQoL)数据。方法:利用“肿瘤免疫治疗进展与实践提升项目”数据库,纳入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或化疗单药治疗的晚期经治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先指定的关键HRQoL分析是治疗后第2和第4个月较基线的平均变化值以及EORTC 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状况/QoL评分的恶化时间。结果:分析纳入了207例既往接受过一线含铂类药物治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二线治疗组102例,化疗单药二线治疗组105例。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替雷利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第2个月的总体健康状况/QoL评分的平均变化值为4.69,化疗单药组为-8.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9,P=0.030);替雷利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第4个月的整体健康状况/QoL评分的平均变化值为14.58,化疗单药组为-8.97,两组之间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8,P<0.001)。并且,替雷利珠单抗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QoL评分的TTD优于化疗单药组(χ^2=7.214,P=0.007)。结论: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方案中替雷利珠单抗较化疗单药可提高患者的HRQol。但因本次调研收集Qol量表所设计的时间节点少,收集到的案例数少,分析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所以仍需进一步增加观察例数和随访频率予以验证。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被认为是反映机体内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P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PLR在判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背景与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被认为是反映机体内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P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PLR在判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单中心手术治疗的无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例,术前、术后无瘤期及复发或转移期PLR。随访采用门诊与电话相结合。采用PLR=150:1为分界值将病例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是否合并膀胱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肿瘤部位、术前血尿、术前肾积水、性别及年龄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PLR分组的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结果:共收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1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9~51)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20例(39.2%),中位无病生存时间15(2~51)个月,死亡9例(17.6%),中位生存时间21(9~5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PLR与肿瘤分期、生存率、血尿及性别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8、0.008、0.045、0.036。高PLR组更易发生器官非局限性肿瘤,术前PLR判断非器官局限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74%。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高PLR组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PLR组(P=0.00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仅肿瘤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9)。结论: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术前PLR是判断非器官局限性肿瘤的潜在因素,高PLR组更易发生器官非局限性肿瘤。肿瘤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辅助因子失调将激活AR并直接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Zimp7(human zinc finger—containing,MiZl,PIAS-1ike protein on chromosome7)是一新发现的AR辅助因子,本研究的前期工...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辅助因子失调将激活AR并直接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Zimp7(human zinc finger—containing,MiZl,PIAS-1ike protein on chromosome7)是一新发现的AR辅助因子,本研究的前期工作证实,其在中国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高表达,预示着其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中Zimp7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7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其中42例前列腺癌患者,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eR)检测Zimp7mRNA的表达。结果:当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4-10ng/mL时Zimp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P=0.002),Zimp7阂值设定为53.00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4.6%、63.6%和91.7%;当不进行PSA分层时,Zimp7的AUC值为0.684(P=-0.004);当阈值设定为17.26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3.0%、60.5%和69.0%。另外,未发现Zimp7与年龄、pSA值和Gleason值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检测尿液中Zimp7mRNA是一种无创的、可行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被认为是反映机体内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P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PLR在判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单中心手术治疗的无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例,术前、术后无瘤期及复发或转移期PLR。随访采用门诊与电话相结合。采用PLR=150:1为分界值将病例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是否合并膀胱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肿瘤部位、术前血尿、术前肾积水、性别及年龄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PLR分组的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结果:共收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1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9~51)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20例(39.2%),中位无病生存时间15(2~51)个月,死亡9例(17.6%),中位生存时间21(9~5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PLR与肿瘤分期、生存率、血尿及性别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8、0.008、0.045、0.036。高PLR组更易发生器官非局限性肿瘤,术前PLR判断非器官局限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74%。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高PLR组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PLR组(P=0.00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仅肿瘤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9)。结论: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术前PLR是判断非器官局限性肿瘤的潜在因素,高PLR组更易发生器官非局限性肿瘤。肿瘤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文摘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辅助因子失调将激活AR并直接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Zimp7(human zinc finger—containing,MiZl,PIAS-1ike protein on chromosome7)是一新发现的AR辅助因子,本研究的前期工作证实,其在中国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高表达,预示着其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中Zimp7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7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其中42例前列腺癌患者,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eR)检测Zimp7mRNA的表达。结果:当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4-10ng/mL时Zimp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P=0.002),Zimp7阂值设定为53.00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4.6%、63.6%和91.7%;当不进行PSA分层时,Zimp7的AUC值为0.684(P=-0.004);当阈值设定为17.26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3.0%、60.5%和69.0%。另外,未发现Zimp7与年龄、pSA值和Gleason值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检测尿液中Zimp7mRNA是一种无创的、可行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