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的互系性思维:通变 |
田辰山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2
|
毛泽东: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形成与成熟 |
田辰山
萧延中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3
|
韦伯理论的局限及其在中国的误用 |
田辰山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4
|
论中国文化现代自觉的历史轨迹 |
田辰山
|
《学海》
|
2003 |
2
|
|
5
|
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再阐释——一个关于和谐与通变的话题 |
田辰山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6
|
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 |
蔡德贵
田辰山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7 |
12
|
|
7
|
要重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结构差异 |
田辰山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8
|
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下)——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 |
蔡德贵
田辰山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7 |
2
|
|
9
|
“一”与“多”,人文奥运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奥林匹亚到北京 |
田辰山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8 |
3
|
|
10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
田辰山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1
|
将电信业扩展至中国的欠发达地区:电话、互联网和数字鸿沟 |
埃里克·哈维特
胡锐
|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12 |
0 |
|
12
|
关于“儒家思想与科技的关系”问题 |
田辰山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3
|
人本哲学与后现代的人性化企业 |
田辰山
|
《探索与争鸣》
|
2006 |
2
|
|
14
|
傅斯年、徐复观论“生”与“性”之关系及其思想史意义 |
刘俊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