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吕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04-705,共2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全身麻醉,呈...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全身麻醉,呈侧俯卧位,保持患侧向上。对照组接受微血管减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凝术。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颅内血肿、脑脊液漏、脑水肿、脑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电凝术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内收治的患有急性面神经炎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单纯用药治疗;...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内收治的患有急性面神经炎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单纯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SGB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各阶段面部神经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5 d、1个月、2个月后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面神经炎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联合SGB方式治疗比单纯用药疗效更好,并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面神经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140例脑出血外科治疗脑水肿变化与CT动态观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胜利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69-69,71,共2页
目的对应用外科方法对患有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脑水肿变化情况与CT动态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140例患有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外科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动... 目的对应用外科方法对患有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脑水肿变化情况与CT动态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140例患有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外科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动态CT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对脑水肿变化情况与CT动态改善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该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CT检测显示的血肿程度越大,其脑水肿的体积越大,手术治疗后脑出血部位完全清除者,脑水肿的占位效应会明显加重。结论 CT技术可以对患有脑出血患者的具体血肿部位、实际出血量、脑移位部位进行准确的了解,并可以对该类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脑水肿程度进行动态观察,对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价,并对预后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CT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4
作者 郑医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98-98,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168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以ADL(日常生活能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I级81例,Ⅱ级29例,Ⅲ...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168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以ADL(日常生活能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I级81例,Ⅱ级29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Ⅴ级12例,死亡18例(10.7%)。结论应根据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手术适应症,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都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式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血源性脑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附8例报道)
5
作者 艾泉山 刘绍兴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血源性脑脓肿 临床治疗 疗效 病例 病理 菌血症
下载PDF
TGF-β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翟洪涛 王光第 +1 位作者 刘绍光 许建波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TGF -β对体外培养的人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星形细胞瘤细胞 ,分别加入 0 0 1ng/ml ,0 .1ng/ml,1ng/ml,5ng/ml的TGF -β ,采用MTT法研究TGF -β对人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TGF -β以剂... 目的 探讨TGF -β对体外培养的人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星形细胞瘤细胞 ,分别加入 0 0 1ng/ml ,0 .1ng/ml,1ng/ml,5ng/ml的TGF -β ,采用MTT法研究TGF -β对人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TGF -β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人星外细胞瘤细胞增殖 ,其作用在第二天达到高峰。结论 TGF -β能明显抑制人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 ,因而可能成为生物疗法治疗人星形细胞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质瘤 细胞增殖抑制
下载PDF
颞肌下骨瓣开颅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对比颞肌下骨瓣开颅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HICH早期脑疝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9例。A组行颞肌下骨瓣开颅术,B组行传统大骨瓣开颅... 目的对比颞肌下骨瓣开颅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HICH早期脑疝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9例。A组行颞肌下骨瓣开颅术,B组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预后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预后优良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HICH早期脑疝采用颞肌下骨瓣开颅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早期脑疝 颞肌下骨瓣开颅 传统大骨瓣开颅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医 《当代医学》 2013年第8期91-91,共1页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情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伤情越重,预后越差。复合伤、并发症、基础病、年龄、...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情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伤情越重,预后越差。复合伤、并发症、基础病、年龄、救治是否及时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及时消除不利因素,中止继发性脑损害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卫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引起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9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性别、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脑脊液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越长、留置引... 目的:分析引起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9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性别、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脑脊液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越长、留置引流管时间越长、发生脑脊液漏与其对应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两组患者肿瘤类型、性别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及脑脊液漏等是引起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上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切除术 术后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0例不同微创方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卫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127-127,共1页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方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的病人根据其临床治疗资料分为A、B、C组,其中A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C组采用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脑出血...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方法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期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的病人根据其临床治疗资料分为A、B、C组,其中A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C组采用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并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29%、治愈率为43.86%、轻残率为29.83%、重残率为38.60%;B组分别为15.07%、41.10%、30.14%、9.59%;C组为17.14%、42,85%、30.00%、10.01%。因此可见三组的治疗效果相似,不具有可比性。结论三组微创治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开颅手术都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小的优点,并且三种术式均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闭合性额颞叶挫伤早期并发精神症状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万义 孙余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140-140,共1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额颞叶挫伤早期并发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5例患者其中伤后2d内出现精神症状16例,一周内出现精神症状23例。情绪低落6例,妄想4例,幻觉3例,躁狂5例,定向认知障碍5例,采取保守配合镇静及手术治疗。结果单... 目的探讨闭合性额颞叶挫伤早期并发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5例患者其中伤后2d内出现精神症状16例,一周内出现精神症状23例。情绪低落6例,妄想4例,幻觉3例,躁狂5例,定向认知障碍5例,采取保守配合镇静及手术治疗。结果单纯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5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8例,钻孔引流7例,治疗后精神症状持续5~60d,2例因严重精神症状转入精神病医院外其余均全部治愈。结论颅脑损伤后早期精神症状发生率在闭合性脑损伤中较高,损伤部位主要在额颞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叶 挫伤 精神症状 治疗分析
下载PDF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同时...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同时观察2组术后1个月内的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为83.34%(P>0.05)。观察组平均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再出血率8.33%,对照组为16.67%(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3期65-66,共2页
目的本文将对26例颅脑外伤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及进行积极的防治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最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 目的本文将对26例颅脑外伤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及进行积极的防治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最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手术治疗并发颅内感染的26例颅脑外伤患者给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情况与其年龄、性别、颅脑损伤类型等因素无关,而与其是否出现术后白蛋白血症、手术切口是否出现脑脊液漏、手术治疗次数、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术前GCS评分有关。结论对于临床出现上述相关危险因素的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尽量降低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几率,若已经发生感染,则可尽快得到正确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术后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建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014-01—2014-12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患者良...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014-01—2014-12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患者良好率(70.00%),高于对照组(53.3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4.96±3.20)分,对照组为(10.92±2.97)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能有效提高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或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脑外伤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2007-2008,共2页
目的比较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脑脊... 目的比较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脑脊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头痛消失、颅内压恢复正常、恶心呕吐消失及脑脊液转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昏迷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持续引流 脑脊液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卫东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凝血系统、应激氧化损伤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重型颅脑损...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凝血系统、应激氧化损伤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观察组在此基础行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凝血功能[凝血酶还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应激氧化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1.88%,高于对照组的53.13%;治疗后2组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及炎性因子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炎、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常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联合亚低温疗法疗效更佳,对患者凝血功能、应激氧化损伤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 凝血系统 应激氧化损伤 炎性因子水平
下载PDF
微创术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0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卫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9期106-106,共1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于高血压直接引起的急性脑实质内出血,属于脑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上世纪90年代病人的病死率40%-50%。我院2007-09—2012-09采用微创手...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于高血压直接引起的急性脑实质内出血,属于脑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上世纪90年代病人的病死率40%-50%。我院2007-09—2012-09采用微创手术辅以尿激酶治疗HICH患者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 尿激酶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对53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予以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术后随访1 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对53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予以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术后随访1 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术后颅骨缺损 脑积水 治疗
下载PDF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威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6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2.61±14.41)min,术中...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6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2.61±14.41)min,术中出血量(93.20±25.46)m L,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3.60±1.70)h,术后住院时间(14.38±2.18)d,并发症发生率为7.69%(5/65)。按GOS标准评分:预后良好24例,中残25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医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治疗的68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完消失58例(85.3%),好转7例(10.3%),中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例(4.4%)。结论钻孔引流治...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治疗的68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完消失58例(85.3%),好转7例(10.3%),中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例(4.4%)。结论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可作为部分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钻孔引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