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12SiO20多级立方块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1
作者 张想 张雷 +4 位作者 邹玥 黄新华 潘成岭 侯长民 徐吉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72-2379,共8页
以硝酸铋、硅酸钠、聚丙烯酰胺(PAM)和柠檬酸三钠(Na3Cit)为原料,氢氧化钠为矿化剂,采用温和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软铋矿相硅酸铋Bi(12)Si O(20)(BSO)立方块.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傅里叶变换红... 以硝酸铋、硅酸钠、聚丙烯酰胺(PAM)和柠檬酸三钠(Na3Cit)为原料,氢氧化钠为矿化剂,采用温和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软铋矿相硅酸铋Bi(12)Si O(20)(BSO)立方块.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BSO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SO立方块由许多单晶纳米片层-层组装而成,整个立方块的边长约为1-2μm.研究发现,一些实验参数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添加剂(PAM和Na3Cit)的引入对BSO多级结构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可见光的辐照下,BSO多级立方块对罗丹明B(Rh B)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照射75 min后降解率可达到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立方块 半导体 水热合成 晶体生长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锯齿形单壁碳纳米管的穿透能研究
2
作者 张超 潘成岭 盛绍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载能碳离子碰撞锯齿形单壁碳纳米管过程中初级碰撞原子(PKA)的运动过程和能量变化过程.分析了手性指数为(2n+1,0)(n=2-9)的单壁碳纳米管中PKA的穿透能与载能碳离子入射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穿透能与入...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载能碳离子碰撞锯齿形单壁碳纳米管过程中初级碰撞原子(PKA)的运动过程和能量变化过程.分析了手性指数为(2n+1,0)(n=2-9)的单壁碳纳米管中PKA的穿透能与载能碳离子入射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穿透能与入射能之间呈线性增长关系,线性变化的斜率与碳纳米管直径有关.通过分析PKA势能随模拟时间的变化规律,阐述了初级碰撞原子的穿透能随入射能的增加而增加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 能量转移 穿透能 碰撞
下载PDF
双胺配体[K_2(L)(THF)_2](L=[Ph_2Si(NAr)_2]^(2-),Ar=2,6-~iPr_2C_6H_3)构筑的两个低价稀土镱化合物(英文)
3
作者 徐敬尧 张雷 +2 位作者 胡劲松 邵雪嫚 潘成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33-1438,共6页
以双胺类配体[K2(L)(THF)2](1)(L=[Ph2Si(NAr)2]2-,Ar=2,6-iPr2C6H3)与二价稀土Yb I2(THF)2的交换反应得到2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Yb(L)(THF)3](2)和{Yb(L)2[K(THF)2]2}(3)。对化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研... 以双胺类配体[K2(L)(THF)2](1)(L=[Ph2Si(NAr)2]2-,Ar=2,6-iPr2C6H3)与二价稀土Yb I2(THF)2的交换反应得到2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Yb(L)(THF)3](2)和{Yb(L)2[K(THF)2]2}(3)。对化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中,通过1个双齿含氮配体和3个中性THF分子配位,以五配位模式稳定二价镱稀土中心。而化合物3中二价稀土镱是与2个螯合胺类配体配位,以共平面、四配位模式稳定其金属中心。K+恰好在配体的2个苯环之间,形成独特的三明治结构,有助于化合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化学 胺基配体
下载PDF
1,3-二吡啶基苯和4,4′-二羧基二苯砜构筑的钴(Ⅱ)配合物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月明 胡劲松 +3 位作者 张雷 邢宏龙 何杰 潘成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9-1233,共5页
以两种V型的配体4,4′-二吡啶基苯(1,3-dpb)和4,4′-二羧基二苯砜(H2sdb),和钴(Ⅱ)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个配位聚合物{[Co(dpb)(sdb)(H2O)2]·2H2O·DMF}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晶衍射、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三... 以两种V型的配体4,4′-二吡啶基苯(1,3-dpb)和4,4′-二羧基二苯砜(H2sdb),和钴(Ⅱ)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个配位聚合物{[Co(dpb)(sdb)(H2O)2]·2H2O·DMF}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晶衍射、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其中Co(Ⅱ)的2个顶点被水分子占据,相邻的钴(Ⅱ)离子连接着1,3-二吡啶基苯和4,4′-二羧基二苯砜形成一维的双绳链,相邻的链之间通过羧基-配位水和配位水-配位水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之间通过砜基-配位水间的氢键又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紫外-可见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V-型配体 固体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钯催化硼基化邻-碳硼烷偶联反应制备3,6-双芳基-邻-碳硼烷(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新彬 程若飞 +1 位作者 邱早早 潘成岭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78-3085,共8页
钯催化碳硼烷基-3,6-二硼酸频哪醇酯与芳基溴化物反应,以中等的收率得到一系列硼顶点取代的3,6-双芳基-邻-碳硼烷.反应中使用(1,5-环辛二烯)二氯化钯/三环己基膦作为催化体系,可以避免钯催化芳基-芳基交换及直接硼氢键芳基化的副产物生... 钯催化碳硼烷基-3,6-二硼酸频哪醇酯与芳基溴化物反应,以中等的收率得到一系列硼顶点取代的3,6-双芳基-邻-碳硼烷.反应中使用(1,5-环辛二烯)二氯化钯/三环己基膦作为催化体系,可以避免钯催化芳基-芳基交换及直接硼氢键芳基化的副产物生成.反应路径包括氧化加成、离子交换、转金属以及还原消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硼烷 偶联反应 碳硼烷基硼酸酯 芳基溴化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