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小学生生活习惯及行为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鈴木明 尹小俭 +5 位作者 季浏 高橋進 進藤周治 小沼彰彦 只隈伸也 佐藤真太郎 《武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07-110,126,共5页
目的:为制定中日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合理锻炼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日本埼玉县和中国江西省南康县横市镇773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新体能测试》体质健康项目测试,并通过问卷进行小学生生活习惯与性格调查... 目的:为制定中日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合理锻炼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日本埼玉县和中国江西省南康县横市镇773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新体能测试》体质健康项目测试,并通过问卷进行小学生生活习惯与性格调查。结果:对体育锻炼兴趣浓厚以及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运动的中日小学生(8-10岁),较之同龄人的体质健康状况更好;除了柔韧指标外,日本小学生的其它体能指标均优于中国小学生;对于中国小学生而言,体温低于36℃和日常步行数少于8000步可能导致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但睡眠时间与体质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关系;拥有开朗性格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相比其它性格小学生更好;没有“恐高症”儿童的肌肉力量、力量和灵敏性更好。结论:中日小学生体格比较差异不明显,日本小学生体能总体状况优于中国小学生;开朗性格与中日小学生运动能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体质 生活习惯 运动习惯 性格
下载PDF
中国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发育状况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翔 尹小俭 +2 位作者 张婷 李玉强 铃木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1-1615,共5页
目的对中国、日本两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为更好地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以及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在中国和日本共选取9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采用随机个案法从中抽取480... 目的对中国、日本两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为更好地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以及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在中国和日本共选取9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采用随机个案法从中抽取4800名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差异,利用LMS法构建中、日以及WHO参考标准的百分位曲线分布。结果中国男、女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6.7,151.3 cm,日本分别为150.8,146.3 cm,中国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身高均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女儿童青少年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9.5,43.8 kg,日本分别为43.4,40.8 kg,大部分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体重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性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超重肥胖及消瘦检出率均高于日本,女性儿童青少年14岁后各年龄段检出率接近甚至低于日本。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P3和P50均高于日本;男性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P50高于日本,P3低于日本和WHO标准,女性儿童青少年BMI P3和P50均在14岁后逐渐降低,低于日本和WHO标准。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高于日本,超重、肥胖的发展趋势较日本更为严重;在14岁以上的年龄段中,中国女性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程度低于日本,但消瘦比例高于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体重 生长和发育 青少年 中国 日本
原文传递
中国日本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与心肺耐力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冬华 毕存箭 +2 位作者 尹小俭 李玉强 铃木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0-1623,1628,共5页
目的分析与比较中日校园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肺耐力的相关性,为促进中国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方法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20 m往返跑(20 mSRT),... 目的分析与比较中日校园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肺耐力的相关性,为促进中国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方法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20 m往返跑(20 mSRT),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BMI和20 mSRT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高心肺耐力的优势比,采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BMI与20 mSRT的相关性。结果中国儿童青少年消瘦、超重和肥胖组高心肺耐力的OR值分别为0.57,0.52和0.33,日本分别为0.49,0.36和0.16(P值均<0.05)。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BMI-Z分的范围是-2.72~8.76,不同BMI-Z分组20 mSRT-Z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20 mSRT-Z分随BMI-Z分先升后降,BMI-Z分较高或较低时20 mSRT-Z分较低。随着BMI-Z分降低,中国男生20 mSRT-Z分下降幅度更大。结论相比中日正常体重的同龄人,消瘦、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高心肺耐力的概率更低,BMI-Z分和20 mSRT-Z分间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消瘦对中国男生心肺耐力的影响相比日本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运动活动 青少年 中国 日本
原文传递
中国日本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与体能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邵君 孙毅 +2 位作者 尹小俭 李玉强 铃木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6-1619,共4页
目的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 目的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两国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不同BMI-Z分与PFI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国男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分组的PFI均值分别为-1.17,-0.03,0.04和0.26,日本男生分别为-2.59,-0.34,-1.46和-2.44,超重和肥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国不同BMI分组女生的PFI均值分别为-1.18,-0.08,0.01和1.03,日本女生分别为-1.21,0.51,0.11和-1.30,中国正常BMI女生PFI低于日本,肥胖女生则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生、总体和日本男生、女生、总体方面不同BMI-Z值的P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9,3.05,4.81,2.33,5.34,P值均<0.01)。结论中日儿童青少年BMI-Z分与PFI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BMI-Z分升高中国男生PFI的下降幅度较日本男生更为显著。应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体育运动 青少年 中国 日本
原文传递
日本儿童青少年1900—2016年生长长期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谢晴 吴慧攀 +2 位作者 尹小俭 李玉强 铃木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分析日本儿童青少年1900-2016年的生长长期趋势,为进一步揭示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学校保健统计调查》中1900-2016年6~17岁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数据,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时期身高、体重和体质... 目的分析日本儿童青少年1900-2016年的生长长期趋势,为进一步揭示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学校保健统计调查》中1900-2016年6~17岁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数据,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时期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增长率和增长幅度进行差异检验,运用队列分析法对身高、体重和BMI进行纵向关联分析。结果1900-2016年,日本6~17岁男女生身高增幅为9.5~19.9 cm和10.8~18.9 cm,体重增幅为4.0~15.9 kg和3.9~14.2 kg,男生高于女生。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的峰值出现在1950-1960年,男生平均增幅为4.8 cm和2.7 kg,女生为3.9 cm和2.4 kg。而在1939-1950年,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均呈负增长趋势,男生平均增幅-1.8 cm和-1.2 kg,女生为-0.8 cm和-0.4 kg。2000-2016年,日本各年龄段男、女身高增长率分别为每10年平均增幅-0.2~0 cm和-0.2^-0.1 cm。结论"二战"前后,日本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长期趋势降幅明显;本世纪初,日本儿童青少年长期趋势呈缓慢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体重 人体质量指数 青少年 日本
原文传递
日本儿童青少年1900—2015年体格变化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顾金玥 吴慧攀 +2 位作者 尹小俭 李玉强 铃木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分析日本儿童青少年体格在1900-2015年间的变化趋势,为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日本总务省提供的1900-2015年(1921,1940-1947年除外)6~17岁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日本儿童青少年体格在1900-2015年间的变化趋势,为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日本总务省提供的1900-2015年(1921,1940-1947年除外)6~17岁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每5年视为一个观察"单位"。结果日本男女生体格增长率居前5位的"单位"为1948-1950,1950-1955,1955-1960,1960-1965,1965-1970年,居后5位的"单位"为1939-1948,2005-2010,2000-2005,1900-1905,2010-2015年;日本儿童青少年体格在"二战"前和20世纪后期呈现较为匀速的增长趋势,在"二战"后的20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在"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呈负增长趋势;聚类分析中,男生下半区为单一"单位"的为1939-1948年,特点为体格最高的负增长率。结论日本儿童青少年体格变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体格变化峰值处在"二战"后的20年左右区间内。参照日本经验,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促进儿童青少年体格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也应重视同时伴随发生的超重和肥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体重 聚类分析 青少年 日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