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学俊 吴锋锋 何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均采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观察疗效。术后1、2、8、15天,1、2、3月,以后每3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均采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观察疗效。术后1、2、8、15天,1、2、3月,以后每3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检查。结果术后平均眼压(31.68±12.96)mmHg,术后第1天平均眼压(6.26±2.72)mmHg,经3-26个月随访,眼压13.304.56mmHg,均没有出现术中术后浅前房、炎症、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 小梁切除术 外伤性 房角后退 青光眼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兴平 林学俊 任艳 《实用防盲技术》 2016年第4期148-150,156,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38例40眼。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38例40眼。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月至12月,平均8.3月。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3月38例40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前眼压(28.4±3.2)mm Hg,术后3月眼压(12.6±2.9)mm Hg,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1.85±0.32)mm,术后前房深度(3.10±0.25)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房角镜检查30例32眼房角开放,6例6眼粘连范围〈90°,2例2眼粘连范围为90°~180°,术后随访期间无再次粘连及关闭者。术后有28例30眼视野较术前好转,10例10眼视野无明显变化。结论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有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和开放房角等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房角分离术 青光眼 闭角型
下载PDF
改良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兴平 林学俊 +1 位作者 盛建华 任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青光眼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大丰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44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18例20只眼)和改良组(B组20例24... 目的探讨改良青光眼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大丰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44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18例20只眼)和改良组(B组20例24只眼)两组,局麻下分别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和改良青光眼手术。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情况以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及改良组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术后长期眼压控制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式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具有术中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降眼压效果较好,前房较稳定,滤过泡形成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确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巩膜瓣 改良小梁切除 闭角型青光眼
原文传递
黏弹剂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学俊 朱兴平 何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黏弹剂的应用对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慢性泪囊炎26例(28眼),术中在手术显微镜下泪囊腔注入黏弹剂,切开泪囊与鼻腔黏膜吻合,观察术后吻合成功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28眼冲泪道全部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2 a,无复发... 目的探讨黏弹剂的应用对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慢性泪囊炎26例(28眼),术中在手术显微镜下泪囊腔注入黏弹剂,切开泪囊与鼻腔黏膜吻合,观察术后吻合成功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28眼冲泪道全部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2 a,无复发病例。结论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手术显微镜及黏弹剂,使泪囊切开更容易,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显微镜 黏弹剂 泪囊鼻腔吻合术
原文传递
青光眼合并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断裂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林学俊 朱兴平 何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23-424,共2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效果。方法 8例(9眼)开角型青光眼合并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采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观察疗效,术后1、2、7、14 d,1、2、3月,以后每3月...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效果。方法 8例(9眼)开角型青光眼合并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采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观察疗效,术后1、2、7、14 d,1、2、3月,以后每3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及检眼镜检查。结果术前平均眼压(30.98±12.30)mmHg,术后1 d平均眼压(6.08±2.65)mmHg,经3-24月随访平均眼压(14.38±4.24)mmHg。均未出现术后浅前房、炎症、前房积血、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玻璃体脱入前房量增大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晶状体悬韧带断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