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与不同年资放射医师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应伟峰 陈穹 +3 位作者 王钢 路明 翁慧超 张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人工智能(AI)技术、低年资放射医师、高年资放射医师、AI联合低年资放射医师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探讨AI对新冠肺炎CT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AI新冠诊断软件诊断新冠概率>0%的53例患者图像,统计计算A组(低年资医... 目的:比较和分析人工智能(AI)技术、低年资放射医师、高年资放射医师、AI联合低年资放射医师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探讨AI对新冠肺炎CT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AI新冠诊断软件诊断新冠概率>0%的53例患者图像,统计计算A组(低年资医师,参与放射诊断工作<10年)、B组(高年资医师,参与放射诊断工作≥10年)、C组(AI)、D组(低年资医师联合AI)初次CT诊断新冠肺炎信心评分受试者特征曲线(ROC),Z检验比较各组诊断效能;并以AI诊断新冠肺炎最大约登指数相应截断值为标准,比较各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各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比较(AUC)。A组<B、D组(Z=2.406、2.013),C组<D组(Z=2.031),B组>C组(Z=2.1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I诊断新冠肺炎最大约登指数相应截断值>3分为标准,各组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比较。敏感性:A组<B、D组(χ2=3.854、13.781),C组<D组(χ2=7.7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A组<B、D组(χ2=6.876、6.8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深度学习AI技术在新冠肺炎CT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AI可辅助低年资医师提高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诊断 肺炎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跟腱几何形态特征与跟腱病关系的MRI评价
2
作者 路明 叶飞 +3 位作者 侯羽宇 潘鑫 安冬清 陈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通过MRI探讨跟腱几何形态特征与跟腱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跟腱病变患者(跟腱病组)及50例健康跟腱者(对照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2组跟腱的侧别、性别、几何特征。结果:106例踝关节MRI检查包括56例右踝和50例左踝。跟... 目的:通过MRI探讨跟腱几何形态特征与跟腱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跟腱病变患者(跟腱病组)及50例健康跟腱者(对照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2组跟腱的侧别、性别、几何特征。结果:106例踝关节MRI检查包括56例右踝和50例左踝。跟腱病组跟腱几何形态特征在不同性别和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对照组男、女跟腱最大厚度(APM)分别为(4.7±0.4)、(4.4±0.5)mm;男、女跟腱最粗部分与跟腱跟骨插入点近端距离(MKPM)分别为(18.4±3.1)、(16.1±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跟腱病组的比目鱼肌与跟腱交接处至跟腱跟骨插入点近端距离(SPM)、比目鱼肌与跟腱交接处至跟腱跟骨插入点远端距离(SDM)、APM、MKPM均不同程度增大,MKPM/SPM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跟腱病患者的跟腱长度、APM和MKPM较大,对诊断跟腱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病 几何形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腺囊性棘球蚴病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源 陈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独特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该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地方,在中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及四川西部较为多发。棘球蚴病的终宿主是狗、羊、牛、猪、骆驼等...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独特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该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地方,在中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及四川西部较为多发。棘球蚴病的终宿主是狗、羊、牛、猪、骆驼等家畜,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此病可以涉及任何器官,肝脏与肺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占90%;较少受累(〈10%的情况下)的器官是肌肉、骨骼、肾脏、脑、脾,胰腺棘球蚴病是最罕见的。国内关于胰腺棘球蚴病影像学方面的报道较少[1],故本研究收集了3例胰腺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为棘球蚴病的影像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棘球蚴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增强特征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穹 王钢 +2 位作者 曹军 唐永华 郑穗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比较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与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NFPNET 16例和SPT 16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种肿瘤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强化幅度绝对值、双期增... 目的比较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与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NFPNET 16例和SPT 16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种肿瘤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强化幅度绝对值、双期增强CT值高于或低于胰腺实质的数量、强化峰值出现时相、强化方式、是否有周边侵犯或远处转移。结果 NFPNET组与SPT组动脉期强化绝对值分别为57.2±36.9与18.3±15.2,门静脉期分别为53.6±26.4与33.1±1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PNET组8例动脉期强化程度超过胰腺实质,SPT组0例;NFPNET组10例门静脉期强化程度超过胰腺实质,SPT组2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PNET组和SPT组在强化峰值出现时相、腊肠样强化、壁结节样强化及是否有周边侵犯和远处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PNET双期均为富血供增强,强化高于胰腺实质、强化峰值在动脉期、壁结节样强化较具特征性;而SPT强化程度低于胰腺实质、强化峰值在门静脉期、典型者可出现腊肠样强化,双期增强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颅脑CTP对Willis环后循环变异脑血流灌注的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穹 汪茂文 +2 位作者 王钢 邹立巍 郑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9-1812,共4页
利用头颈CT血管成像(CTA)技术筛查出单侧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分为变异优势侧组和劣势侧组,再根据前循环是否有变异分为前循环完整组和非完整组,后运用颅脑CT灌注(CTP)技术分别测量两组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CBV)、... 利用头颈CT血管成像(CTA)技术筛查出单侧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分为变异优势侧组和劣势侧组,再根据前循环是否有变异分为前循环完整组和非完整组,后运用颅脑CT灌注(CTP)技术分别测量两组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CBV)、脑组织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达峰时间(TTD)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优势侧和劣势侧进行配对t检验。90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的患者中右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30例,右侧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5例,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纤细或缺失49例,左侧大脑后动脉缺失6例。前循环完整组73例;前循环非完整组17例,其中7例为前交通动脉缺失,10例为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前循环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CBF、MTT、TTD与劣势侧各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循环非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TTD与劣势侧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T、TT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循环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与优势侧脑血流灌注无明显差异;在前循环非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MTT大于优势侧,CBF小于优势侧,与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可能有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颅脑CTP WILLIS环 血管变异
下载PDF
肝脏囊性转移瘤的CT和MR征象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钢 汪茂文 +2 位作者 张瑜 汤友英 田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转移瘤在CT和MR上的表现,比较CT和MR检查对囊性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共52个病灶)肝脏囊性转移瘤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门脉期扫描。8例行MRT1WI和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转移瘤在CT和MR上的表现,比较CT和MR检查对囊性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共52个病灶)肝脏囊性转移瘤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门脉期扫描。8例行MRT1WI和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囊壁和壁结节的强化情况。结果:2例为单发病灶外,其余均为多发病灶。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CT上8例见到囊壁不规则增厚,其中6例可见向囊腔内突起的壁结节,1例内有分隔。2例薄壁且均匀的病灶误诊为肝囊肿。T1WI上,7例为低信号,1例为混杂信号。T2WI上,病灶均为明显高信号,2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可见到壁结节为略低信号。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无强化表现,门脉期和延迟期,可见到边缘环形强化和壁结节的强化。也有1例见到分隔。结论:CT和MR均可显示肝脏囊性转移瘤的特征,MR在显示病灶的出血、囊变、分隔和囊壁的情况等比CT更为敏感、可靠,在鉴别诊断方面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囊性转移瘤 MR征象 FMPSPGR 临床诊断价值 动态增强扫描 T1WI 壁结节 CT平扫 单发病灶 T2WI 强化表现 鉴别诊断 门脉期 低信号 囊壁 椭圆形 不规则 可见 肝囊肿 误诊为 高信号 动脉期 显示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穹 郑穗生 +1 位作者 王钢 汪茂文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16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病变位...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16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病变位置、密度、边界、钙化、强化峰值、导管扩张、远处转移进行分析。结果:16例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病灶位于胰头8例、胰腺体部4例、胰腺尾部4例;病变呈实性6例、囊实性9例、囊性1例;出现钙化9例;边界清晰13例,无边界或边界模糊3例;导管扩张3例;强化峰值均在门脉期;无远处转移。16例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病灶位于胰腺头部9例、胰体3例、胰尾4例;病变呈实性7例、囊实性8例、囊性1例;出现钙化4例;边界清晰11例、边界不清5例;导管扩张6例;强化峰值在动脉期9例、门脉期7例;远处转移3例。两种肿瘤强化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肿瘤的位置、密度、有无钙化、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导管扩张、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强化峰值在动脉期有助于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在门脉期强化;出现远处转移倾向于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单纯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CT扫描影像参数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龚为群 阎萍 +3 位作者 肖宽林 冯云海 王钢 任霞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6-18,71,共4页
目的观察螺旋CT扫描技术用于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的价值。方法对25例单纯鼾症及25例OSAHS患者,分别在平静呼吸和Mller呼吸时行螺旋CT扫描,扫描... 目的观察螺旋CT扫描技术用于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的价值。方法对25例单纯鼾症及25例OSAHS患者,分别在平静呼吸和Mller呼吸时行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上缘至第6颈椎下缘。借助CT三维重建工作站自带软件,分别测量两种状态下C2上缘、悬雍垂根部、C3上缘及C3下缘处的上气道截面积、矢状位前后径和冠状位左右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SAHS患者在平静呼吸和Mller呼吸时,C2上缘和悬雍垂根部的冠状位左右径和横截面积较单纯鼾症组相应层面参数小(P<0.05)。OSAHS患者在平静呼吸时,C3上缘处冠状位左右径、矢状位前后径及横截面积,C3下缘处冠状位左右径及横截面积较单纯鼾症组小(P<0.01)。OSAHS患者在Mller呼吸时,C3上缘处冠状位左右径,C3下缘处矢状位前后径较单纯鼾症组少(P<0.01)。结论 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表现在多个平面。螺旋CT扫描能够客观、可重复性地测量上气道的径线及横截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 Mller呼吸 平静呼吸
下载PDF
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增强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穹 王钢 唐永华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的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及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证实的24例NFPN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肿瘤病灶平扫、增强... 目的探讨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的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及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证实的24例NFPN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肿瘤病灶平扫、增强动脉期及增强门脉期CT值,计算肿瘤的动脉期及门脉期的强化幅度绝对值并与胰腺实质强化幅度绝对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对肿瘤的强化方式、是否具有周边脏器受侵或远处转移进行统计。结果增强动脉期NFPNET与胰腺实质强化绝对值分别为(59.08±34.14)、(53.82±15.35)HU,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NFPNET与胰腺实质增强绝对值分别为(48.05±22.80)、(39.37±11.57)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PNET强化程度超过胰腺实质,动脉期有10例,门脉期有14例;3例片絮状强化,9例环形强化,7例壁结节样强化,8例有周边侵犯或远处转移。结论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NFPNET的重要手段,NFPNET门脉期相比胰腺实质表现为相对富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层螺旋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肠道白塞氏病的小肠MSCT造影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穹 虞鲲 +5 位作者 应伟峰 路明 侯羽宇 潘鑫 王钢 唐永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白塞氏病(BD)的小肠MSCT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内镜病理证实的肠型BD患者的小肠MSCT造影特征,并对肠壁厚度、增强特征、溃疡形态、回盲瓣变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变位于末端回肠及回盲瓣19例,回肠中... 目的:探讨肠道白塞氏病(BD)的小肠MSCT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内镜病理证实的肠型BD患者的小肠MSCT造影特征,并对肠壁厚度、增强特征、溃疡形态、回盲瓣变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变位于末端回肠及回盲瓣19例,回肠中段2例,盲升肠4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2例,全结肠1例,其中多部位累及9例。26例患者共发现深大溃疡18例,环形溃疡2例,椭圆形浅溃疡3例,弥漫性溃疡3例,溃疡伴穿孔2例,溃疡伴肠道内瘘1例;深大溃疡与其他形态溃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中伴发回盲瓣挛缩2例,变形扩大17例,回盲瓣扩大与挛缩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段的肠壁厚度大于正常肠壁,静脉期的强化绝对值高于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周围肠系膜脂肪间隙清晰18例,模糊8例;3例可见梳状征,3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伴发轻度增大淋巴结及明显强化。结论:肠型BD的小肠MSCT造影多表现为深大溃疡及肠壁环形增厚,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回盲部好发且回盲瓣口多变形扩大,MSCT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病 肠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
下载PDF
对比分析数字化乳腺断面合成技术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不同乳腺类型肿块的诊断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穹 潘鑫 +1 位作者 王钢 何之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649,65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化乳腺断面合成技术(DBT)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对不同乳腺类型肿块的诊断及边缘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_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同时行乳腺DBT与FFDM检查的189例患者,其中发现并证实肿块145...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化乳腺断面合成技术(DBT)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对不同乳腺类型肿块的诊断及边缘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_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同时行乳腺DBT与FFDM检查的189例患者,其中发现并证实肿块145例,比较2种检查方法下乳腺肿块的检出率,对比分析肿块晕征、遮蔽情况、微分叶、毛刺状情况。以病理结果及24个月随访结果为依据,结合FFDM和DBT 2种方法下的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89例患者中,发现非致密型乳腺肿块33例,致密型乳腺肿块112例;良性122例,恶性23例。非致密型乳腺肿块中,DBT与FFDM对肿块检出率分别为90.9%(30/33)、84.8%(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5,P=0.192),肿块晕征、遮蔽情况、微分叶、毛刺状数目及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致密型乳腺肿块中,DBT与FFDM对肿块检出率分别为86.6%(97/112)、65.1%(7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68,P<0.01);肿块的晕征[41.1%(30/73)比16.4%(12/73),x^2=10.830,P=0.001]、边缘遮蔽情况[38.4%(28/73)比60.3%(44/73),x^2=7.015,P=0.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BT诊断非致密型乳腺肿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FFDM为0.943(Z=0.028,P=0.978);DBT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7,FFDM为0.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7,P=0.024)。结论在致密型乳腺中,乳腺DBT较FFDM对肿块检出率、晕征、减少肿块遮蔽及诊断效能上均具有优势,可提高对乳腺肿块BI-RADS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穹 王钢 +2 位作者 汪茂文 路明 陈小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癌12例,2例行平扫、40例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目的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癌12例,2例行平扫、40例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灶的数目和钙化有助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P<0.05),单发病灶及甲状腺沙砾钙化好发于甲状腺癌。而病变增强后密度是否均匀,边界是否规整,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变突破包膜及肿大淋巴结位于中央区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结论 MSCT有助于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志良 范晔 +2 位作者 曹军 闫丽萍 杨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共收治 18例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 ,并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 ,每例患者治疗 2~ 3次 ,每次...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共收治 18例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 ,并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 ,每例患者治疗 2~ 3次 ,每次间隔 3~ 4周。 结果  18例病例均成功实施动脉灌注化疗 ,其中 1例完全缓解 ,12例部分缓解 ,3例无改变 ,2例病情进展。临床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为 72 .2 %。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症等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是一种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乳腺癌 介入治疗 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声学造影平均渡越时间和拟合度综合评分诊断肝癌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虞梅 梅琪 +4 位作者 倪娟 钦晨 王钢 张菁 沈学东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建立经静脉声学造影测定平均渡越时间和拟合度综合评分的方法,探讨新的参数评价声学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8例肝脏占位性疾病的患者(男35,女23),平均年龄(55.6±11.8)岁。经手术证实的肝癌患者20例,其中内... 目的建立经静脉声学造影测定平均渡越时间和拟合度综合评分的方法,探讨新的参数评价声学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8例肝脏占位性疾病的患者(男35,女23),平均年龄(55.6±11.8)岁。经手术证实的肝癌患者20例,其中内径小于3 cm者8例;其余病例经MRI检查或病理穿刺证实为非肝癌患者,其中包括肝血管瘤9例、肝硬化结节11例、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乙型肝炎9例和其他病变5例。经静脉声学造影所采用的造影剂为声诺维,超声造影动态影像经脱机分析获得肝肿瘤和周围肝实质感兴趣区平均渡越时间和拟合度,计算平均渡越时间和拟合度预测肝癌的风险指数、J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肝癌患者的平均渡越时间[(32.8±21.5)s]较其他肝脏肿块[(61.4±45.6)s]短(P<0.01),肝癌患者拟合度[(73.0±15.5)%],高于非肝癌患者[(50.7±21.1)%](P<0.05)。平均渡越时间、渡越时间参照系数、拟合度和拟合度参照系数用于预测肝癌的J点分别为≤49.4 s,≤-8.8 s,>48.3%和>62.1%。所有患者的平均综合评分为(1.71±1.43)分。肝癌组的平均综合评分为(3.05±1.10)分,非肝癌组为(1.00±1.0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评分≥2预测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74%(AUC=0.90),预测小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86%(AUC=0.88)。单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渡越时间、拟合度和拟合度参照系数的风险指数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综合评分≥2预测肝癌较综合评分<2的可能性大7倍(odds ratio=7.14,P<0.01)。结论肝声学造影平均渡越时间和拟合度综合评分用于预测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与肝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渡越时间 拟合度 肝癌 声学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DCT诊断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穹 汪茂文 +5 位作者 路明 虞鲲 应伟峰 钱海洋 姚强 王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D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资料对照并总结其特征。结果:6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直径2.1~11.8cm,平均直径6.1cm;CT平扫6例...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D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资料对照并总结其特征。结果:6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直径2.1~11.8cm,平均直径6.1cm;CT平扫6例肿瘤密度均高于肾实质,钙化2例,包绕脂肪密度1例,3例可见包膜形成,出现中心放射样瘢痕3例;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高于髓质期4例,髓质期强化高于皮质期2例;6例病灶中1例出现节段样增强反转,3例表现为由周边向中心推进的渐进性强化,2例均匀强化,3例中央瘢痕均未见强化。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平扫稍高于肾实质的边界清楚的肿块,中心放射状瘢痕的出现及明显的渐进性强化有助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最终确诊需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嗜酸性腺瘤 诊断
下载PDF
碘油乳剂经动脉栓塞治疗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锦铭 汪志良 +4 位作者 刘蓉 曹军 闫丽萍 杨世权 杨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7-44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碘油乳剂经动脉内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栓塞成功,14例患者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后14例取得最佳疗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平均缩小50%,... 目的:探讨碘油乳剂经动脉内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栓塞成功,14例患者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后14例取得最佳疗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平均缩小50%,且未见胆囊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磺油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简便、并发症少且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 碘油乳剂 动脉栓塞
下载PDF
冠状动脉易损与非易损斑块的冠周与主动脉根部心外膜脂肪CT衰减指数比值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应伟峰 陈穹 +3 位作者 张莹 潘鑫 叶飞 吴承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8-823,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易损与非易损斑块冠周心外膜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主动脉根部心外膜脂肪CT值(AOEATV)比值间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258例患者503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 目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易损与非易损斑块冠周心外膜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主动脉根部心外膜脂肪CT值(AOEATV)比值间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258例患者503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根据易损斑块CCTA特征分为非易损斑块组(A组)182根、1项易损特征斑块组(B组)173根、≥2项易损特征斑块组(C组)148根,比较各组斑块体积差异;计算人工智能所测冠周FAI与人工测量AO-EATV比值;比较各组间FAI、AO-EATV及FAI/AO-EATV的差异,并采用LSD-t检验对各组FAI/AO-EATV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FAI与FAI/AO-EATV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间斑块体积、冠周FAI及AO-EATV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FAI/AO-EATV分别为0.75±0.08、0.73±0.06、0.7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P=0.001);事后两两比较显示,A组>B组(t=27.58,P=0.006),A组>C组(t=36.29,P<0.001),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332)。FAI/AO-EATV和FAI诊断易损斑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和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2,P>0.05)。结论 易损斑块较非易损斑块冠状动脉FAI/AO-EATV值低,尤其是≥2项易损特征的斑块FAI/AOEATV更低,FAI/AO-EATV可作为冠心病潜在风险评估的应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CT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MDCT在探讨急性阑尾炎位置与周围渗出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强 陈穹 +6 位作者 汪茂文 王钢 路明 应伟峰 钱海洋 虞鲲 陈小昕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采用MDCT探讨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解剖学位置与周围渗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012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6例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伴周围渗出的病例,采用MDCT对阑尾的解剖学位置进行分型,并对其炎症渗出的解剖学间隙进... 目的:采用MDCT探讨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解剖学位置与周围渗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012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6例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伴周围渗出的病例,采用MDCT对阑尾的解剖学位置进行分型,并对其炎症渗出的解剖学间隙进行分类,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56例急性阑尾炎中,按影像学分型共发现腹膜腔型阑尾炎24例,盆腔型阑尾炎20例,腹膜后型12例。腹膜腔型阑尾炎共发现肠系膜窦积液9例,结肠旁沟积液3例,盆腔积液14例,腹膜后积液1例;盆腔型阑尾炎中,20例均出现盆腔积液,2例出现右侧肠系膜窦积液,2例见腹膜后积液。腹膜后型阑尾炎中,12例均出现腹膜后积液,2例伴有盆腔积液,1例伴有右结肠旁沟积液。其中3种类型阑尾炎的右结肠旁沟积液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腹膜后型与盆腔型阑尾炎的右肠系膜窦积液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腔型阑尾炎与盆腔型阑尾炎的腹膜后间隙积液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右肠系膜窦、右结肠旁沟、腹膜后间隙及盆腔积液在各型阑尾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伴周围渗出根据其解剖位置有其特定的渗出范围,MDCT能对急性阑尾炎解剖学位置及周围渗出做出准确的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渗液 解剖学间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CT表现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nlar Degeneration,HLD)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化验确诊的30例HLD患者所有CT检查资料,结合临床及病理对主要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1)在30例HLD脑CT表现中,脑萎缩28例,脑室扩大23例,脑基底节...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nlar Degeneration,HLD)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化验确诊的30例HLD患者所有CT检查资料,结合临床及病理对主要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1)在30例HLD脑CT表现中,脑萎缩28例,脑室扩大23例,脑基底节区病灶20例,丘脑病灶5例,脑白质脱髓鞘13例,脑干病灶5例,小脑病灶3例。2)仅6例HLD患者行肝脾肾CT检查,肝脏不同程度硬化5例,脾脏肿大3例,肾脏形态改变2例。结论 HLD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骨密度减脂法与BMI公式减脂法对上腹部CT增强患者对比剂用量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明 安冬清 +7 位作者 翁慧超 叶飞 陈利娟 孙小佳 张莹 郝大光 史秀丽 陈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53-658,共6页
目的探讨骨密度减脂法与BMI公式减脂法对不同BMI(身体质量指数)上腹部CT增强患者对比剂用量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体脂含量测量及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A组),收集同... 目的探讨骨密度减脂法与BMI公式减脂法对不同BMI(身体质量指数)上腹部CT增强患者对比剂用量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体脂含量测量及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A组),收集同期来院行BMI公式减脂法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B组)。根据不同BMI分为A1、A2、A3组及B1、B2、B3组;A、B组的扫描方案均为120 kV,对比剂浓度370 mgI/ml,注射量为1.5 ml/kg,A组对比剂用量以骨密度法减脂后体重为依据,B组对比剂用量以BMI公式法减脂后体重为依据,注射速率为3.0 ml/s。采用FBP法重建。采取团注追踪法,图像质量采取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客观指标和对比剂用量)比较两组的腹主动脉、肝、肾各期图像的CT值、CNR值和对比剂用量的差异。结果(1)2位医师对A1-3组与B1-3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1-3组与B1-3组CT值比较。腹主动脉主干A1:(238.45±52.00)HU,B1:(306.45±53.01)HU,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1-3组与B1-3组CNR值比较。腹主动脉主干A1:(20.94±10.22)HU,B1:(34.61±18.58)HU,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比剂用量A1-3组与B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密度减脂法与BMI公式减脂法两者对不同BMI指数上腹部CT增强患者对比剂用量及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骨密度减脂法增加了辐射暴露风险,所以公式减脂法更适宜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对比剂用量 上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身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