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TNM分期:第7版与第6版对照及影像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志高 唐光健 +1 位作者 南喜文 彭泰松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29-334,344,共7页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于2009年发布了第7版的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对原第6版进行了一些重大修定。就新版TNM分期在肿瘤(T)、淋巴结(N)与转移(M)及临床分期组合方面的变化,以及新版TNM分期的优点与缺陷和影像评价的问题予以综述。
关键词 肺癌 肿瘤分期 对比研究 影像学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未行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毒症肺CT分级与血肌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泰松 许志高 +1 位作者 武志峰 南喜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探讨未行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毒症肺(UL)CT分级与血肌酐(SCr)水平的关系。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5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于CT检查前后3天内测定SCr。按CT征象及肺部病变范... 目的探讨未行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毒症肺(UL)CT分级与血肌酐(SCr)水平的关系。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5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于CT检查前后3天内测定SCr。按CT征象及肺部病变范围积分分别进行分级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SCr。结果按CT征象分为0~4级,共5组,各组间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肺部病变范围积分亦分为0~4级,共5组,各组间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L的严重程度与肾功能下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肌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单期相与多期相CT扫描在常见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霞 唐光健 +3 位作者 南喜文 彭泰松 高永莉 宋新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01-1602,共2页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临床较常见,CT平扫加增强后肾皮质期、实质期及分泌期多期扫描对诊断本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X线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较大。多期扫描是否有必要、较少期相扫描是否也可获得相似的诊断效果是本研究的...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临床较常见,CT平扫加增强后肾皮质期、实质期及分泌期多期扫描对诊断本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X线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较大。多期扫描是否有必要、较少期相扫描是否也可获得相似的诊断效果是本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泌尿系统疾病 上尿路梗阻
下载PDF
多时相MSCTU在上尿路先天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杨晓霞 南喜文 彭泰松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2期114-115,121,共3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MSCTU在上尿路先天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22例先天性上尿路发育异常病例,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低剂量分泌期扫描,各期图像减薄后传至工作站行MPR,CPR及CTU重建。结果22例中,2例马蹄肾,2... 目的探讨多时相MSCTU在上尿路先天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22例先天性上尿路发育异常病例,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低剂量分泌期扫描,各期图像减薄后传至工作站行MPR,CPR及CTU重建。结果22例中,2例马蹄肾,2例侏儒肾,1例异位肾,3例肾旋转不良,1例单肾合并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畸形,1例双肾盂旁囊肿,2例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4例单肾盂旁囊肿,1例输尿管巨大憩室,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1例侏儒肾且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多时相MSCTU对上尿路先天性病变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MSCTU 上尿路 先天性病变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MR超短回波序列在肝铁和脂肪过载情况下定量分析肝铁浓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宏茹 王笑笑 +6 位作者 胡景卉 刘金韵 黄京城 施斌斌 傅剑雄 孙骏 罗先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8-933,共6页
目的:探讨MR超短回波序列(UTE)对肝铁沉积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以及脂肪沉积对肝铁浓度定量测量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建立单纯铁过载模型(A组,30只)和铁过载合并脂肪肝模型(B组,33只)。在3.0T磁共振仪上采... 目的:探讨MR超短回波序列(UTE)对肝铁沉积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以及脂肪沉积对肝铁浓度定量测量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建立单纯铁过载模型(A组,30只)和铁过载合并脂肪肝模型(B组,33只)。在3.0T磁共振仪上采用UTE序列(包含8个回波时间:0.03、0.08、0.13、0.23、0.43、0.73、1.03和2.03 ms)进行扫描,测量实验兔肝脏的R_(2)^(*)值。对兔肝组织标本采用化学法测量肝铁浓度(LIC),并采用病理方法测量肝脏的脂肪分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肝脏R_(2)^(*)值与LIC的相关性,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采用协方差分析法观察肝脏脂肪分数对铁浓度测量的影响。以去铁治疗方案中采用的肝铁含量分级阈值(1.8、3.2、7.0和15.0 mg/g)为参考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_(2)^(*)值对不同铁过载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63只新西兰兔中最终存活49只(77.8%)。UTE-R_(2)^(*)值与肝铁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47,P<0.000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铁过载组与铁过载合并脂肪肝组之间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肝脏R_(2)^(*)最佳截断值为623、678、1400和2050 Hz时,预测不同铁沉积程度(1.8、3.2、7.0和15.0 mg/g)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0.968、0.992和0.998。结论:磁共振UTE序列获取的R_(2)^(*)值能够对肝内铁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对铁过载具有很好的分级诊断效能,尤其是对重度铁过载,且不受肝内脂肪沉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序列 肝铁浓度 铁过载 脂肪肝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及表面扩散系数定量分析在椎体弥漫性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于萍 彭泰松 孙西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729-730,共2页
近年来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椎体病变上的应用使椎体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成为可能。本文通过观察测量椎体DWI的信号强度并定量测量ADC值,探讨DWI及ADC在椎体弥漫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DWI 信号强度 加权成像 弥漫性
下载PDF
椎体后缘形态改变及“兔唇”征对椎体弥漫性骨髓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于萍 彭泰松 孙西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88-1090,1094,共4页
目的:观察MRI成像中椎体弥漫性骨髓病变(SDBMC)椎体后缘的形态,探讨"兔唇"征对该病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活检、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成人SDBMC患者62例,其中良性16例,恶性46例;患者均常规行MRI检查,行矢状位T1WI及T2W... 目的:观察MRI成像中椎体弥漫性骨髓病变(SDBMC)椎体后缘的形态,探讨"兔唇"征对该病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活检、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成人SDBMC患者62例,其中良性16例,恶性46例;患者均常规行MRI检查,行矢状位T1WI及T2WI及横轴位T2WI扫描,观察椎体后缘形态改变,对受累椎体进行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缘形态分级,比较良恶性SDBMC患者受累椎体分级结果及"兔唇"征检出率。结果:恶性病变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较良性病变明显增多,椎体后缘形态随病变逐渐加重表现为由椎体后缘平直、椎体后上下缘变尖角至椎体后缘变圆顿的改变,最严重的呈现"兔唇"征,即椎体上下径变短,前后径加大,椎体前后缘变圆钝;良性病变椎体压缩程度及椎体后缘形态分级优于恶性病变(P<0.05),兔唇征在恶性病变中检出率为11.1%,良性病变中无此表现。结论:椎体后缘形态特别是"兔唇"征在良恶性SDBMC病变中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唇征 弥漫性骨髓病变 磁共振成像 骨折 脊椎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肋间肌质量和脂肪化程度与气流受阻程度关系的CT定量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许志高 彭泰松 +5 位作者 孙雪松 武金龙 赵丽丽 高永莉 高立伟 陈玉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采用CT定量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肋间肌质量和脂肪化程度与气流受阻程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行MSCT胸部平扫的163例COPD患者(COPD组)及102名正常对照组资料。COPD组与对照组均行肺功能... 目的采用CT定量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肋间肌质量和脂肪化程度与气流受阻程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行MSCT胸部平扫的163例COPD患者(COPD组)及102名正常对照组资料。COPD组与对照组均行肺功能检查(PFT),并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5更新版)"将COPD组分为4个亚组:GOLD 1组(37例)、GOLD 2组(46例)、GOLD 3组(48例)、GOLD 4组(32例)。采用CT直方图软件"X Section",手动勾画选定肋间肌的边缘,软件自动计算ROI的横截面积(CSA)与平均CT值,将其除以体重指数(BMI),得出CSA指数与平均CT值指数。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不同GOLD分级COPD患者间肋间肌CSA指数以及CT值指数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肋间肌指数、CT值指数与GOLD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COPD组的CSA指数和平均CT值指数分别为(4.3±2.1)mm2·m2·kg-1、(-1.6±6.9)HU·m2·kg-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9±1.7)mm2·m2·kg-1、(11.6±5.7)HU·m2·kg-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2、10.87,P〈0.01)。COPD组各GOLD亚组与对照组间的CSA指数与平均CT值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2.79、8.80,P〈0.01)。CSA指数和平均CT值指数与GOLD分级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15、-0.551, P值均〈0.05)。 结论COPD患者肋间肌质量和脂肪化程度与气流受阻程度具有相关性,气流受阻越严重,肋间肌质量下降越明显,脂肪化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肋间肌 呼吸功能试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诊断泌尿系统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晓霞 唐光健 +2 位作者 南喜文 李东春 樊森秀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U检查的101例患者(197侧输尿管)资料,其中44例有X线剂量结果。由3名不同年资医师分2次于PACS上调取影像独立诊断。第1次诊断(诊断A)仅调取...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U检查的101例患者(197侧输尿管)资料,其中44例有X线剂量结果。由3名不同年资医师分2次于PACS上调取影像独立诊断。第1次诊断(诊断A)仅调取平扫、增强肾皮质期与肾实质期影像,第2次诊断(诊断B)调取平扫、增强肾皮质期、肾实质期与分泌期影像。2次诊断间隔3个月。以诊断B的结果为标准,计算诊断A的诊断符合率,并记录诊断符合率≤80%的病变类型。3名医师在诊断B图像上共同评价输尿管对比剂充盈评分,并将病变分为肾盂输尿管病变、膀胱病变、肾脏与尿路外病变和无病变4组,统计不同病变的输尿管充盈评分。分别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t检验比较3名医师间诊断A诊断符合率的差异、4组病变间输尿管充盈评分的差异和2种诊断方法有效剂量的差异。结果3名医师的诊断A总符合率分别为95.4%(188/197)、93.9%(185/197)和92.4%(182/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诊断A符合率≤80%的病变包括肾盂旁囊肿和肾盏憩室。肾盂输尿管病变、膀胱病变、肾脏尿路外病变及无病变组分泌期尿路充盈对比剂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2、3、3和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1.7,P〈0.05)。采用诊断A和诊断B图像的有效剂量分别为(32.36±11.04)、(41.47±14.2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1)。结论 CTU检查分泌期影像对多数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无影响,且失败率高、增加了扫描剂量,应谨慎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泰松 许志高 +1 位作者 房宾 武志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资料,总结其CT表现。结果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病灶均为单发,其中右侧4例,左侧3例;5例密度均匀,2例伴低密度小斑片;4例...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资料,总结其CT表现。结果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病灶均为单发,其中右侧4例,左侧3例;5例密度均匀,2例伴低密度小斑片;4例伴点状钙化;4例出现“伪足”;强化方式均为延迟强化,2例呈云絮状,2例呈线样,3例呈斑片样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典型表现可有密度低而少见坏死、“伪足”、边缘钙化、延迟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鼻中隔偏曲及鼻旁窦炎相关性的CT影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晓霞 唐光健 +6 位作者 南喜文 彭泰松 于萍 武金龙 贾夏青 赵丽丽 杨生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变异与鼻中隔偏曲、鼻旁窦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行鼻与鼻旁窦CT检查的256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鼻旁窦骨折、肿瘤及图像有伪影者不纳入研究,于半月裂水平行冠状面... 目的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变异与鼻中隔偏曲、鼻旁窦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行鼻与鼻旁窦CT检查的256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鼻旁窦骨折、肿瘤及图像有伪影者不纳入研究,于半月裂水平行冠状面多平面重建进行观察。将患者先按有无鼻中隔偏曲分为两组,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分析两组间OMC变异的发生率、单双侧变异的发生率及鼻旁窦炎发生率、单双侧鼻旁窦炎发生率的差异,再按有无OMC变异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鼻旁窦炎发生率、单双侧鼻旁窦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鼻中隔偏曲组96例,鼻中隔无偏曲组160例,两组间OMC变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5),且两组间单、双侧OMC变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P〈0.05),单侧OMC变异位于偏曲同侧者92.6%(50/54);两组间鼻旁窦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且两组间单、双侧鼻旁窦炎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256例中,OMC变异者128例,无OMC变异者128例,两组间鼻旁窦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且两组间单、双侧鼻旁窦炎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57,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鼻腔增宽侧OMC变异可能是对鼻腔增宽的一种代偿,而不是鼻旁窦炎发生的阻塞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中隔偏曲 鼻旁窦炎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和腔内超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检查对直肠癌术前精准分期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池澈 彭泰松 +2 位作者 庞尔国 阎庆 邢晋梁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745-748,共4页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加直肠腔内超声(TRUS)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和术后病理p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的156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MRI组、TRUS组、MRI加T...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加直肠腔内超声(TRUS)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和术后病理p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的156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MRI组、TRUS组、MRI加TRUS组、MRI加TRUS联合血清CEA组各39例,回顾性分析4组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T、N分期的诊断一致性。结果4组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与病理T分期诊断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期:Kappa=0.685,P=0.000;N分期:Kappa=0.544,P=0.000),MRI组、TRU组、MRI加TRUS组术前N分期和病理N分期诊断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142,P=0.329;Kappa=0.154,P=0.645;Kappa=0.154,P=0.229);而MRI加TRUS联合血清CEA组术前N分期和病理N分期诊断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544,P=0.000)。MRI加TRUS联合CEA组与MRI加TRUS组、MRI组和TRUS组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6,P=0.574;χ^2=0.562,P=0.719;χ^2=0.287,P=0.986),N分期准确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3,P:0.026;χ^2=6.643,P:0.026:χ^2=5.243,P=0.019)。结论MRI加TRUS联合CEA检查可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手术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提高手术方案预测的符合率,同时也为直肠癌术前精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直肠腔内超声 癌胚抗原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CT肺坠积效应与气道阻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南喜文 唐光健 +8 位作者 彭泰松 许志高 徐建国 李东春 高永莉 郝宝堂 高立伟 陈玉花 刘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探讨CT肺坠积效应(HELC)与肺气道阻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选取48例常规CT显示无肺气肿、炎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无胸部手术史,无心功能不全,可耐受肺功能检测患者及志愿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先仰卧位... 目的 探讨CT肺坠积效应(HELC)与肺气道阻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选取48例常规CT显示无肺气肿、炎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无胸部手术史,无心功能不全,可耐受肺功能检测患者及志愿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先仰卧位、平静呼吸下于主动脉弓、支气管隆突下及膈顶水平分别扫描3层(层厚5 mm)后,再俯卧位平静呼吸下相同层面扫描3层,重建层厚1.25 mm.CT扫描后2d内行肺功能检查.以用力呼气第1秒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0/FVC%)(实/预)为金标准,将受试者分为2组,A组:FEV1JFVC%(实/预)≥80%,B组:FEV1.0FVC%(实/预)<80%两组.2名高年资放射医师盲法于PACS上阅读影像,以仰卧位CT影像背侧胸膜下新月形磨玻璃样密度改变,俯卧位消失为有坠积效应.采用x2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坠积效应出现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33例,FEV1JFVC%(实/预)为80.4%~105.2%,平均(92.0±7.5)%,坠积效应出现24例(66.7%);B组15例,FEV10/FVC%(实/预)为46.6%~78.0%,平均(63.4±10.0)%,坠积效应出现2例(13.3%);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653,P<0.01).结论 气道阻力增加时HELC出现率降低,平静呼吸时CT未显示坠积效应可能反映了气道内气流受限,这可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阻力 肺通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