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部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美多芭反应试验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诊断价值
1
作者 栗晓宏 冯涛 +2 位作者 王展 李芳菲 李鑫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头部MRI检查及急性多巴丝肼(美多芭)反应试验诊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及其与帕金森病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1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MRI及急性美多芭反应试验结果,总结其... 目的探讨头部MRI检查及急性多巴丝肼(美多芭)反应试验诊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及其与帕金森病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1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MRI及急性美多芭反应试验结果,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结果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组患者正中矢状位T1WI序列均可见中脑上缘呈现平坦或凹陷征象,中脑横截面积[(77.35±15.30)mm2]和中脑面积/脑桥面积比值[(14.31±2.47)%]均低于帕金森病组[(142.35±31.49)mm2、(24.08±4.7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急性美多芭反应试验显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组和帕金森病组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Ⅲ评分最大改善率>30%者分别为2和16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42,P=0.000)。结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中脑MRI特征和急性美多芭反应试验结果与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上麻痹 进行性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多巴胺 肼类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高建荣 杨志红 马玉琴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0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得分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点(P<0.05)。两组脑出血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与早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登花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与早期抑郁症状发生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是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当天,使用MRI确定患者病变部位。住院治疗7天,采用NIHSS方法评估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住院治疗10天,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和功能独...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与早期抑郁症状发生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是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当天,使用MRI确定患者病变部位。住院治疗7天,采用NIHSS方法评估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住院治疗10天,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和功能独立性评估抑郁症状。结果 14例患者(16.9%)被诊断为抑郁。根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额叶和颞叶的病灶,是患者在急性期出现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额叶和颞叶,应仔细评估并治疗早期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病变部位 抑郁症状
下载PDF
不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雷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2526-2528,共3页
高血压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梗死呈线性相关性,降低血压可减少脑梗死发病风险[1]。Meta分析显示,与其他降压药相比,钙通道阻滞剂(CCBs)可有效预防脑梗死[2]。但是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 高血压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梗死呈线性相关性,降低血压可减少脑梗死发病风险[1]。Meta分析显示,与其他降压药相比,钙通道阻滞剂(CCBs)可有效预防脑梗死[2]。但是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评估五类主要抗高血压药[β-受体阻滞剂,CCBs,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1年内功能恢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抗高血压药物 出院后 钙通道阻滞剂 功能恢复 Meta分析 降压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与短期功能恢复关联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97-1399,共3页
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潜在的主要不良反应,如急性脑梗死中起着关键作用[1]。有充分证据表明,血小板生理学与急性脑梗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测量血小板功能指数,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 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潜在的主要不良反应,如急性脑梗死中起着关键作用[1]。有充分证据表明,血小板生理学与急性脑梗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测量血小板功能指数,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是必要的[2]。有研究发现,增加的MPV与脑血管病相关[3]。但是关于PCT与脑血管病的联系仍不明确。因而,本研究旨在明确MPV和PCT是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压积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活化 脑血管病 血小板功能 功能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尿潴留与短期功能恢复的关联 被引量:1
6
作者 雷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3913-3915,共3页
脑卒中患者在最初几周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PVR)普遍增加,脑卒中3周后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UR)发生率大约为21%。影响UR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前列腺肥大、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等[1]。脑... 脑卒中患者在最初几周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PVR)普遍增加,脑卒中3周后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UR)发生率大约为21%。影响UR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前列腺肥大、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等[1]。脑卒中患者膀胱功能障碍与功能恢复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UR与短期功能恢复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胆碱能药物 脑卒中患者 膀胱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 神经系统疾病 URINE 残余尿量 前列腺肥大
下载PDF
维生素D在早期帕金森病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杜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16-1318,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年龄增加是最大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户外工作与低PD发病风险有关^([1])。可能机制是户外工作增加阳光照射,导致皮肤维生素D合成。以往有研究表明,PD患者25(OH)D浓度低于...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年龄增加是最大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户外工作与低PD发病风险有关^([1])。可能机制是户外工作增加阳光照射,导致皮肤维生素D合成。以往有研究表明,PD患者25(OH)D浓度低于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症与PD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症 早期帕金森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25(OH)D 危险因素 发病风险 阳光照射 可能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