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冬梅 隋广平 肖兴丽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1期139-139,共1页
目的分析临床运用介入放射技术救治急症患者的医学价值。方法按照患者的病情和急症发展趋势来选择适当的介入救治方法,通过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给内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通过PTA溶栓治疗动脉堵塞的病患;用置入支架的方法救治消化道阻塞的患... 目的分析临床运用介入放射技术救治急症患者的医学价值。方法按照患者的病情和急症发展趋势来选择适当的介入救治方法,通过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给内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通过PTA溶栓治疗动脉堵塞的病患;用置入支架的方法救治消化道阻塞的患者。结果采用DSA进行检测,急诊患者动脉出血的位置为胃部、支气管和消化道等,经介入治疗后患者病情显著改善。结论给急诊患者进行介入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技术 急诊治疗 应用分析
原文传递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结石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巍巍 《影像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结石定位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并以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与非增强螺旋CT检查相比,X... 目的:探究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结石定位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并以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与非增强螺旋CT检查相比,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其检查图像质量更优,同时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以及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泌尿系结石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泌尿系结石 定位诊断
下载PDF
肝囊肿在DSA机器监控下介入治疗的探讨
3
作者 肖兴丽 王宏丽 +1 位作者 梁冬梅 王岩峰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5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DSA与B超结合监控下治疗肝脏囊肿的优点。方法:本组总结了近两年来我科20例病例,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入囊肿,抽吸囊腔内的液体后注入造影剂,在DSA机器监测下可进一步了解探针的深度将探针插入适宜的深度后抽吸囊腔内的... 目的:探讨DSA与B超结合监控下治疗肝脏囊肿的优点。方法:本组总结了近两年来我科20例病例,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入囊肿,抽吸囊腔内的液体后注入造影剂,在DSA机器监测下可进一步了解探针的深度将探针插入适宜的深度后抽吸囊腔内的液体及向其内注入造影剂,使囊腔内的液体达到我们理想的量后再向囊腔内注入硬化剂,反复几次后再通过体位的改变达到充分破坏囊肿壁使囊肿消失的目的。结果:20例病例中,囊肿全部消失,2年内无复发为16例,占80%,术后复发仍可再次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对其可以接受。这20例患者均有较重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巨大者产生黄疸(压迫所致)。有部分患者为肝脏被膜下囊肿其临床表现为肝区胀痛,短期内囊肿迅速增大有破裂造成腹水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的危险。结论:通过对本组20例病例的分析,证明此方法为治疗肝囊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肝囊肿 DSA 监控 机器 囊腔内注入 弥漫性腹膜炎 肝脏囊肿 B超引导 消化道症状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的探讨
4
作者 肖兴丽 王宏丽 +1 位作者 梁冬梅 王岩峰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5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颈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置干肾静脉开口以下,通过导管内导丝将血栓搅碎尽量抽吸之后再实施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恢复血管的通畅性,达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结果...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颈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置干肾静脉开口以下,通过导管内导丝将血栓搅碎尽量抽吸之后再实施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恢复血管的通畅性,达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结果:对40例(急性起病20例,慢性反复并急性发作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随访1-36个月。40例经顼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未发现与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未见有患者因肺血栓栓塞症而死亡。结论:通过对本组40例病例的分析,证明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损伤小,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肝囊肿在DSA机器监控下介入治疗的探讨
5
作者 肖兴丽 梁冬梅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2期184-184,共1页
目的探讨DSA与B超结合监控下治疗肝脏囊肿的优点。方法本组总结了近两年来我科20例病倒,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入囊肿,抽吸囊腔内的液体后向其内注入造影剂,在DSA机器监测下可进一步了解探针的深度将探针插入适宜的深度后抽吸囊腔内的... 目的探讨DSA与B超结合监控下治疗肝脏囊肿的优点。方法本组总结了近两年来我科20例病倒,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入囊肿,抽吸囊腔内的液体后向其内注入造影剂,在DSA机器监测下可进一步了解探针的深度将探针插入适宜的深度后抽吸囊腔内的液体及向其内注入造影剂,使囊腔内的液体达到我们理想的量后再向囊腔内注入硬化剂,反复几次后再通过体位改变达到充分破坏囊肿壁使囊肿消失的目的。结果 20例病历中,囊肿全部消失,2年内无复发16例,占80%,术后复发仍可再次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及家属均对其可以接受。这20例均有较重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巨大者产生黄疸(压迫所致)。有部分患者为肝脏被膜下囊肿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区胀痛,短期内囊肿迅速增大有破裂造成腹水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的危险。结论通过对本组20例病历的分析,证明此方法为治疗肝囊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机器监控下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有关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探讨
6
作者 肖兴丽 张玉花 +1 位作者 梁冬梅 王宏丽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2期34-34,共1页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在婴儿期尤其多见半岁至两岁间。非手术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生理盐水、钡剂和空气灌肠整复法,其整复...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在婴儿期尤其多见半岁至两岁间。非手术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生理盐水、钡剂和空气灌肠整复法,其整复效果也不一。小儿肠套叠如能早期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多获成功。据有关资料显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89.0%(388/436).其中病程≤24h,若在实施空气灌肠复位前给予盐酸山莨菪碱等舒张平滑肌的药物其成功率更高,曾就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有部分患者在给予麻药后打开腹腔套叠部位已自行打开,还有部分患者套叠部位已明显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灌肠复位 小儿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法 手术整复 盐酸山莨菪碱 小儿外科 生理盐水 急腹症
原文传递
成人肠套叠1例
7
作者 肖兴丽 张玉花 +1 位作者 梁冬梅 王宏丽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2期81-81,共1页
成人肠套叠立位腹平常无法诊断,普通X线仅为不全肠梗阻表现:腹腔肠管内多发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影。成人肠梗阻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曾有过腹部外伤及手术病史的患者多考虑胃肠减压的保守治疗,结合病史及年龄若怀疑... 成人肠套叠立位腹平常无法诊断,普通X线仅为不全肠梗阻表现:腹腔肠管内多发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影。成人肠梗阻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曾有过腹部外伤及手术病史的患者多考虑胃肠减压的保守治疗,结合病史及年龄若怀疑肠套叠多建议患者进行下消化道钡透进行明确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我科近两年下消化道钡透曾诊断过多例成人肠套叠,其中一例较为典型:盲肠区见一大小约6×8CM的充盈缺损影,管腔显示柔软。未见管壁僵硬及粘膜破坏,升结肠以远管腔轻度扩张,且粘膜呈弹簧状改变,回盲瓣显示良好。可见X线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肠套叠 下消化道钡透 不全肠梗阻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普通X线 胃肠减压 腹部外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