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老年护理体会
1
作者 韩秀英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6期90-91,共2页
骨科老年病人受伤后由于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易出现并发症、延长老年人下床时间,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减少骨科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 骨科老年病人受伤后由于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易出现并发症、延长老年人下床时间,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减少骨科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本人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老年病人 老年护理 抵抗力低下 卧床时间 功能减退 下床时间 生命危险 早期预防
下载PDF
重组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对其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建军 王文军 +4 位作者 景元海 卜丽莎 杨绍娟 张文岚 徐莘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构建人骨形成蛋白 - 2 (h BMP- 2 )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h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 ,探讨基因转染对其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利用重组 DNA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载体 pc DNA3.1- h ... 目的 构建人骨形成蛋白 - 2 (h BMP- 2 )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h BMP- 2 ,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 ,探讨基因转染对其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利用重组 DNA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载体 pc DNA3.1- h BMP- 2 ;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技术体外转染人 MSCs;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 BMP- 2的表达 ;通过流式细胞仪和 VEGF探针原位杂交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和 VEGF表达的影响。 结果 转染后细胞在 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 BMP- 2 ;转染后 S期细胞比例增多 ,提示细胞 DNA的合成增加 ;BMP- 2基因转染上调细胞 VEGF的表达。 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 ,pc DNA3.1- h BMP- 2转染 MSCs获得成功。基因转染后能促进细胞增殖并将通过使 VEGF的表达增加促进血管再生 ,为进一步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及构建组织工程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DNA3.1-hBMP-2 基因转染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骨形成蛋白-2 组织工程
下载PDF
Ⅱ型碳酸酐酶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建军 景元海 +3 位作者 王宏 王玲 刘玉槐 徐莘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分泌的 型碳酸酐酶对骨吸收过程的影响。方法 :由 1日龄 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 ,并接种于象牙骨片上共同培养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型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 ,在第 3天和第 9天时观察破骨细胞骨...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分泌的 型碳酸酐酶对骨吸收过程的影响。方法 :由 1日龄 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 ,并接种于象牙骨片上共同培养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型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 ,在第 3天和第 9天时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 ,以证实 型碳酸酐酶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结果 :1 0 - 6 m ol· L- 1 乙酰唑胺使骨吸收陷窝数和吸收面积均显著减少 ,浓度为 1 0 - 8mol· L- 1 时只对骨吸收面积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 型碳酸酐酶通过调整破骨细胞内 p H值 ,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活化进而影响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Ⅱ/药理学 破骨细胞/药物作用 乙酰唑胺/药理学 骨吸收
下载PDF
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老年腰椎不稳定性疾病 被引量:10
4
作者 景元海 杨小玉 +4 位作者 赵丛然 郭明峰 李恒 汪群 王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对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按JOA评分标椎术后18个月动态X线...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对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按JOA评分标椎术后18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5.3%。结论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定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打压植骨 腰椎不稳 钉棒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洪斌 景元海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对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的16例股骨髁上A型骨折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经膝由髁间窝逆行穿针,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16例,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6例均随访6~24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 目的:对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的16例股骨髁上A型骨折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经膝由髁间窝逆行穿针,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16例,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6例均随访6~24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定标准,优良率93.7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坚强,骨折愈合快,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 治疗 股骨髁上A型骨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
6
作者 段洪斌 景元海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介绍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粘连、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8例均随访6~24个月,肢体无畸形,... 目的:介绍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粘连、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18例均随访6~24个月,肢体无畸形,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良率94.4%。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合并膝关节僵硬,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 关节僵硬
下载PDF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黏附颗粒骨复合物的生物学效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勇 闫景龙 +2 位作者 张志鹏 徐公平 夏景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0-92,i0005,共4页
目的: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有效地将微小颗粒骨聚集为一体,以增强其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效能。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楼完成。选取公羊1只,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5g。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羊髂骨制取的颗... 目的: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有效地将微小颗粒骨聚集为一体,以增强其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效能。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楼完成。选取公羊1只,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5g。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羊髂骨制取的颗粒骨按10%质量比制成9个固化圆柱状复合物标本。另制取9个单纯颗粒骨标本作为对照,但单纯颗粒骨松散无法聚集塑形。将复合物标本分别置入羊血制取的血清中浸泡4周,观察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黏附颗粒骨的效果。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物标本被浸泡前及被浸泡后1,2周表面及断面的形貌。结果: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黏附颗粒骨的效果:复合物标本制作固化后及浸泡初期,其表面粗糙,颗粒骨间最大间隙达0.5mm。血清浸泡4周后,复合物标本未解体,浸泡标本的血清清澈、透明。随浸泡时间延长,标本表面有新物质生成,逐渐变光滑,标本表面颗粒骨间的间隙也逐渐增大。②复合物标本血清浸泡前表面及断面形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物标本浸泡前表面及断面形貌一致。颗粒骨表面光滑,颗粒骨表面部分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所覆盖,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呈现磷酸钙的叶片状晶体形貌。③复合物标本血清浸泡1,2周后表面及断面形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物标本于血清中浸泡1,2周后,表面及断面形貌均呈现一致变化。复合物中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叶片状晶体形貌被某种新生成物的细颗粒状形貌所取代。结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可有效地将颗粒骨聚集为一体,且血清浸泡后复合物表面及断面均能够生成类骨磷灰石。证明与羊髂骨质量比为10%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颗粒骨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用品 可塑性 二膦酸盐类 磷酸钙类
下载PDF
RNA干扰神经膜蛋白2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凌飞 邵林 李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膜蛋白2(NRSN2)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siRNA阴性组、siRNA-NRSN2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的细胞,siRNA阴性组和siRNA-NRSN2组通过siRNA技术干扰骨肉瘤细胞中NRSN2基因的... 目的探究神经膜蛋白2(NRSN2)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siRNA阴性组、siRNA-NRSN2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的细胞,siRNA阴性组和siRNA-NRSN2组通过siRNA技术干扰骨肉瘤细胞中NRSN2基因的表达,分别将siRNA-NC和siRNA-NRSN2转染入U2-OS细胞。CCK-8实验检测干扰NRSN2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干扰NRSN2对骨肉瘤U2-OS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RSN2、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NRSN2组U2-OS细胞中NRSN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干扰NRSN2表达显著抑制U2-OS细胞增殖(P<0.05),降低其侵袭、迁移能力(P<0.05),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P<0.05)。结论干扰NRSN2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生,阻碍骨肉瘤U2-OS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神经膜蛋白2 上皮-间质转化 U2-OS细胞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丛然 隋福革 +4 位作者 何晓峰 周继辉 邵林 刘志强 崔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45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护理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秀英 于荣丽 +2 位作者 孙立红 刘萍英 候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7期142-144,共3页
目的总结45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45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结果 45例颈髓损伤患者均减少或避免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加强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 目的总结45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45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结果 45例颈髓损伤患者均减少或避免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加强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可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呼吸系统 护理
下载PDF
AO重建钛板治疗髋臼骨折结合三维CT重建的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隋福革 汪群 +7 位作者 张善国 赵立峰 郭明峰 赵丛然 滕家松 韩秀英 刘萍英 景元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9-790,共2页
髋臼骨折类型复杂,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力求解剖复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2月至今对46例髋臼骨折患者除采用X线片检查以外,还采用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为骨折分型、是否进行内固定手术、选择怎样的术式和... 髋臼骨折类型复杂,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力求解剖复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2月至今对46例髋臼骨折患者除采用X线片检查以外,还采用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为骨折分型、是否进行内固定手术、选择怎样的术式和入路及术后复古提供了强大的影像学支持,取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三维CT重建 评估 钛板 三维图像重建 螺旋CT扫描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lo月收治的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80例,按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制定并提供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提供关节镜微...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lo月收治的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80例,按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制定并提供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提供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经相同临床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患者及家属的整体满意度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与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关节镜微创技术能有效推进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进程,效果好,创伤小,疼痛感弱,深为医患信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微创技术 膝关节骨创伤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