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F波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锦 江新梅 +3 位作者 陈岩 孙智颖 曹淑梅 于洪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 目的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康复组和未康复组F波的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卒中早期,瘫痪侧和非瘫痪侧F波的波幅均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月,未康复组瘫痪侧F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无论康复与否瘫痪侧和非瘫痪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电F波波幅是卒中偏瘫早期康复评价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电F波
下载PDF
肌电图诱发试验在周期性瘫痪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孙智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诱发试验在周期性瘫痪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周期性瘫痪患者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对两组患者行诱发试验,测定试验前后复合肌肉电位波幅变化百分比。结果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运动后CMAP波幅下降百分比... 目的探讨肌电图诱发试验在周期性瘫痪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周期性瘫痪患者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对两组患者行诱发试验,测定试验前后复合肌肉电位波幅变化百分比。结果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运动后CMAP波幅下降百分比,实验组M50为51.3%,明显高于对照组(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诱发试验检测特异性高,安全、经济、操作简单,可作为周期性麻痹常规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 周期性麻痹
下载PDF
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
3
作者 孙智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1期102-102,共1页
目的对采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患有声带麻痹的患者治疗后预后进行估价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6例患有声带麻痹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包括病程在半年以上者33例,将其定义为A组,病程不足半年者33例,将其定义为B组。采用临床... 目的对采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患有声带麻痹的患者治疗后预后进行估价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6例患有声带麻痹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包括病程在半年以上者33例,将其定义为A组,病程不足半年者33例,将其定义为B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2组患者治疗后患侧RMS值没有太大差异,但与健侧比较明显低很多;对A组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采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患有声带麻痹的患者治疗后预后进行估价的作用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 声带麻痹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刚 曹艳菲 +3 位作者 唐海涛 王玉春 王晶 陈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与观察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2月的39例采用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的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Cant分级分为Ⅰ级组12例、Ⅱ级组14例及Ⅲ级组13例。比较三... 目的研究与观察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2月的39例采用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的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Cant分级分为Ⅰ级组12例、Ⅱ级组14例及Ⅲ级组13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脑血流指标,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Cant分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Ⅰ级组的临床疗效优于Ⅲ级组,Ⅱ级组优于Ⅲ级组,Ⅰ级的脑血流改善幅度大于Ⅱ级组及Ⅲ级组,Ⅱ级组则大于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ant分级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本类治疗患者的指导与参考意义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 持续植物状态 脊髓电刺激疗法 Cant分级 脑血流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5
作者 于景臣 王暖凤 +1 位作者 孙智颖 王艳菊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8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2020年2月来大庆油田总医院救治的掌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35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微型...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2020年2月来大庆油田总医院救治的掌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35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对比研究组与对比组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28%)高于对比组(74.2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比组(31.42%),且术后恢复评分优于对比组,研究组治疗成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骨折 微型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周围神经减压、维生素B1和功能训练对改善大鼠周围神经卡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波 刘彦群 +4 位作者 初海坤 王暖凤 徐衍斌 孙智颖 郭艳启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腹腔注射维生素BI及功能训练对改善大鼠周围神经卡压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经典Mackinnon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建立动物模型,将80只成年大鼠分为4组:A组(对照组)20只Mackinnon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组;B组20只坐骨...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腹腔注射维生素BI及功能训练对改善大鼠周围神经卡压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经典Mackinnon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建立动物模型,将80只成年大鼠分为4组:A组(对照组)20只Mackinnon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组;B组20只坐骨神经卡压建模后行周围神经卡压外膜松解术;C组20只坐骨神经卡压建模后行周围神经卡压外膜松解术并按30 mg/kg维生素B1量腹腔注射给药,其他组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D组20只坐骨神经卡压建模后行周围神经卡压外膜松解术并同步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比较组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坐骨神经透射电镜相关参数、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的差异性。结果A组SFI(-100.30±6.11)低于B组(-36.25±2.95)、C组,(-15.65±2.60)、D组(-36.00±2.62),而C组高于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神经传导速度(15.05±2.11)m/s低于B组(31.50±1.96)m/s.C组(50.00±3.21)m/s、D组(29.30±2.36)m/s(P<0.05),且C组高于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三头肌重量髓鞘厚度、神经纤维直径高于A组,且C组高于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TNF-α、IL-6、CRP水平低于A组,且C组低于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A组,且C组低于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GAP43、VEGF水平高于A组,B、D组的VEGF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减压术通过增加坐骨神经中与血管及神经再生相关的VEGF及GAP-43表达,阻碍周围神经被进一步破坏的趋势,对周围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大鼠 周围神经卡压 神经减压术 维生素B1
原文传递
腕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与指背筋膜皮瓣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立波 初海坤 +3 位作者 孙智颖 徐衍斌 国丽 李敏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目的对比腕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与指背筋膜皮瓣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优越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腕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治疗组(研究组)、指背筋膜皮瓣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比腕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与指背筋膜皮瓣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优越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腕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治疗组(研究组)、指背筋膜皮瓣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手指软组织缺损处外观、运动功能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综合评分分级,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2%,对照组优良率68%,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腕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指背筋膜皮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指背筋膜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