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内镜检查术在腰腿疼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纪春梅 孙德海 +1 位作者 毛仲霞 姜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硬膜外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顽固性腰腿疼痛患者中的效果,阐述硬膜外腔镜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20例慢性顽固性腰腿疼痛患者均通过镜头机械分离粘连和药物精确注射病变神经根,通过术后3个月的随访,有效率90.0%。结论... 目的:观察采用硬膜外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顽固性腰腿疼痛患者中的效果,阐述硬膜外腔镜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20例慢性顽固性腰腿疼痛患者均通过镜头机械分离粘连和药物精确注射病变神经根,通过术后3个月的随访,有效率90.0%。结论:硬膜外腔镜是对慢性顽固性腰下肢疼痛患者进行诊断和介入疼痛治疗的新方法之一,其优点是,(1)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肉眼观察硬膜外腔内具体病变;(2)较手术方法具有明显微小创伤;(3)可以冲洗硬膜外炎性物质、剥离粘连;(4)药物可以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消除水肿、炎症,改善疼痛。临床应用证明硬膜外腔镜是治疗慢性顽固性腰下肢疼痛的有效安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内窥镜检查 硬膜外腔 镇痛
下载PDF
DSA下经腰椎管精确置留硬膜外导管治疗腰脊神经根炎性腰腿疼痛的研究(附28例病例)
2
作者 孙德海 纪春梅 +3 位作者 姜长林 李俊 马丽艳 李淑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DSA下经腰椎管精确置留硬膜外导管持续给药,治疗腰脊神经根炎性所致腰腿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明确、腰间盘膨出,腰椎管狭窄的腰腿疼痛患者28例,在DSA下,经腰椎间小关节内缘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腰脊神经根处,持... 目的:研究DSA下经腰椎管精确置留硬膜外导管持续给药,治疗腰脊神经根炎性所致腰腿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明确、腰间盘膨出,腰椎管狭窄的腰腿疼痛患者28例,在DSA下,经腰椎间小关节内缘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腰脊神经根处,持续给予消炎镇痛液。结果:所有腰腿疼痛病人均成功在DSA下经腰椎管精确置留硬膜外导管,并得以持续给药,疼痛缓解有效率达92.8%。结论:DSA下经腰椎管精确置留硬膜外导管治疗腰脊神经根炎性腰腿疼痛,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佳,操作相对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 硬膜外腔 脊神经根炎 小关节内缘
下载PDF
小儿麻醉前口服用药与肌注用药的临床比较
3
作者 纪春梅 孙德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8期2225-2225,共1页
目的比较小儿术前口服咪唑安定与阿托品混合液与常规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ASAⅠ~Ⅱ级患儿50例,行泌尿外科手术或普外科斜疝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指标:对术前药的接受程度、给药后的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评分、与... 目的比较小儿术前口服咪唑安定与阿托品混合液与常规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ASAⅠ~Ⅱ级患儿50例,行泌尿外科手术或普外科斜疝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指标:对术前药的接受程度、给药后的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评分、与父母分离程度和静脉穿刺时的反应、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肌肉注射给药组的95%小儿不能接受、哭闹,给药20min后与父母难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不平稳。B组:口服用药组30min后,小儿安静、合作,易与父母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无抵抗。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术前口服咪唑安定阿托品混合液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传统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是较为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用药 肌肉注射 术前用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利多卡因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娜 秦振龙 +5 位作者 袁蓉 窦智 左欣鹭 马玲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一种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被定义为突然发生的、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连续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bB以上。SD的发病率为5—20人/10万脚,多为单侧发...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一种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被定义为突然发生的、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连续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bB以上。SD的发病率为5—20人/10万脚,多为单侧发病。该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致残率很高。耳蜗的微循环障碍导致耳蜗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 突发性耳聋 小剂量利多卡因 安全性分析 短期疗效 超声引导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娜 何亮亮 +5 位作者 王小平 唐元章 左欣鹭 马玲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并确诊为ITN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和r TMS组,各20例。记录两组...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并确诊为ITN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和r TMS组,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病变侧别、病变分支〕,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T1)、治疗第5周末(T2)、治疗结束后1个月(T3)、治疗结束后3个月(T4)、治疗结束后6个月(T5)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VSA评分<4分的例数,T1、T2、T3、T4、T5时服用加巴喷丁情况及疼痛缓解率评定情况,T5时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侧别及病变分支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1例患者因服用加巴喷丁无效终止治疗而剔除本研究。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中无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中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中主效应显著(P<0.05)。两组间在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均无VAS评分<4分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加巴喷丁组与r TMS组VAS评分<4分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服用加巴喷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 TMS组治疗后眩晕发生率和嗜睡发生率均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结论 r TMS可有效缓解ITN患者的疼痛,减少加巴喷丁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物理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颅磁刺激 加巴喷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瞬目反射在颈源性头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绍芳 左欣鹭 +2 位作者 李娜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206-420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患者瞬目反射(BR)特点,为CE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确诊的单侧CEH患者30例作为CEH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CEH组患者...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患者瞬目反射(BR)特点,为CE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确诊的单侧CEH患者30例作为CEH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CEH组患者健侧及患侧R1、R2、R2'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并与对照组双侧各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CEH组患侧较健侧、对照组双侧瞬目反射R1、R2、R2'潜伏期均延长,R1波幅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2、R2'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H患者患侧瞬目反射各成分潜伏期均延长,提示可能存在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障碍。将瞬目反射应用于CEH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瞬目反射 诊断
下载PDF
49例骶髂关节诊断性注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德海 纪春梅 +2 位作者 李菁菁 王丽丽 王思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骶髂关节炎 治疗效果 诊断性 注射 影像学检查技术 腰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病变 退行性改变
下载PDF
X线下经骶管精确留置硬膜外导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4例
8
作者 纪春梅 孙德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444-3444,共1页
我院自2007年3月.为提高治疗慢性腰腿疼痛患者有效率.在总结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腿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在X线下经骶管精确留置硬膜外导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4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硬膜外导管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留置 骶管 X线 硬膜外腔注射治疗 疼痛患者 有效率
下载PDF
Haglund综合征的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效果观察
9
作者 孙德海 纪春梅 +2 位作者 毛仲霞 马玲 李绍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观察DOLORCLASTR○放散状冲击波对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35例门诊Haglund综合征患者,采用DOLORCLASTR○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冲击波频率为12Hz,治疗探头15mm,治疗压力3.0bar,冲击波次数2000,手持压... 目的观察DOLORCLASTR○放散状冲击波对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35例门诊Haglund综合征患者,采用DOLORCLASTR○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冲击波频率为12Hz,治疗探头15mm,治疗压力3.0bar,冲击波次数2000,手持压力中~高,治疗次数3~5次,治疗周期7天。结果治疗后疼痛缓解,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的治愈率31.43%,有效率94.28%;6周后的治愈率42.86%,有效率97.14%。结论 DOLORCLAST○R放散状冲击波治疗Ha-glund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无创伤、易于患者接受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状冲击波 Haglund综合征 疼痛
下载PDF
术后病人用氯诺昔康自控镇痛疗效的观察
10
作者 纪春梅 孙德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术后病人用氯诺昔康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病人,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n=44)和曲吗多组(n=45),接受静脉镇痛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跟踪随访,两组镇痛效果相仿,但氯诺昔康组胃... 目的:观察术后病人用氯诺昔康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病人,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n=44)和曲吗多组(n=45),接受静脉镇痛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跟踪随访,两组镇痛效果相仿,但氯诺昔康组胃肠道的副作用明显少于曲吗多组。分别为3例(6.89%)和6例(13.3%)。结论:氯诺昔康用于下腹部开腹手术后PCA效应与曲马多接近,但可引起轻度的胃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氯诺昔康 曲吗多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玲 毛秀丽 汪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5期44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三组:冲击波治疗组(A组),局部注射治疗组(B组),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组(C组)。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 A、B组间的疗效差异...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三组:冲击波治疗组(A组),局部注射治疗组(B组),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组(C组)。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 A、B组间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C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B、C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较单纯应用冲击波和单纯注射治疗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注射治疗
原文传递
精神心理学干预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玲 倪家骧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8期556-559,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精神心理学参与慢性疼痛的治疗,在临床中不断有报道提出慢性疼痛复合心理干预有效,并能综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慢性疼痛的心理学干预包括心理药理学干预与心理行为学干预,均对慢性疼痛的改善有效。
关键词 精神心理学 慢性疼痛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纪春梅 李秀梅 +2 位作者 孙德海 姜长林 李淑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C组: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C组: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中,B组和C组口服普瑞巴林,剂量为每次150 mg,bid,连续服用8周。结果:治疗后,3组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的NRS评分相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B组和C组的NRS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声音嘶哑、局部血肿、头晕、嗜睡和水肿。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病理性神经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 普瑞巴林 镇痛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痛的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娜 袁蓉 +4 位作者 贾绍芳 公维义 马淑敏 马玲 倪家骧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 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痛的效果。方法 拒绝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痛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5~8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VAS评分≥4分,复发病程0.5~17.0个月,采... 目的 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痛的效果。方法 拒绝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痛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5~8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VAS评分≥4分,复发病程0.5~17.0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加巴喷丁组(A组)和加巴喷丁+rTMS组(B组)。B组共接受2个疗程rTMS治疗,5 d为1个疗程,1次/d,间隔2 d进行第2个疗程。记录治疗后6个月内镇痛有效、主观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记录加巴喷丁日用量及rTMS治疗相关和加巴喷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未见rTM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与A组比较,B组镇痛有效率和主观疼痛缓解率升高,疗效增强,加巴喷丁日用量降低,加巴喷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rTMS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痛的效果优于单独加巴喷丁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环己酸类 导管消融术 三叉神经痛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曾庆文 马玲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三叉神经痛是颜面部疼痛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病因未明确,至今尚无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包括全身药物及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底神经高位... 三叉神经痛是颜面部疼痛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病因未明确,至今尚无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包括全身药物及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底神经高位切除切断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伽马刀放射治疗;中医治疗包括针灸、中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