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丛树国 孙红杰 +2 位作者 赵鸿雁 张丽 金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52-53,56,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50例MODS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与对照组(血液滤过),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50例MODS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与对照组(血液滤过),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的变化及住院时间、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的使用时间、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CVVH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VVH联合乌司他丁能清除MODS患者血浆多种炎症介质因子,并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连续性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丛树国 孙红杰 +2 位作者 赵鸿雁 张丽 金鑫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将我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将我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早期 亚低温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IGFs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瑶 金鑫 娄阁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296,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型、分期、浸润和转移等各种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评价其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6例宫颈癌、22例转移淋巴结中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用...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型、分期、浸润和转移等各种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评价其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6例宫颈癌、22例转移淋巴结中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IGF-Ⅱ及IGF-ⅠR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Ⅱ蛋白表达率为41.3%(19/46),IGF-Ⅱ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χ2=5.5024,P=0.019),IGF-Ⅱ阳性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χ2=7.404,P=0.0065)。IGF-ⅠR阳性率45.7%(21/46),IGF-ⅠR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χ2=5.4968,P=0.019)。且IGF-Ⅱ和IGF-ⅠR呈正相关关系(r=0.737,P<0.01)。结论宫颈癌广泛存在IGF-Ⅱ和IGF-ⅠR蛋白的过表达,且二者与宫颈癌发生浸润转移相关;联合检测IGF-Ⅱ和IGF-ⅠR蛋白表达有助于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并为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提供新的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Fas及Fas-L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峰 张丽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细胞凋亡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3个不同的时间组:超早期组(<8 h)16例;早期组(8~24 h)17例,延期组(>24 h)10例,分别于术前采静脉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sFa...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细胞凋亡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3个不同的时间组:超早期组(<8 h)16例;早期组(8~24 h)17例,延期组(>24 h)10例,分别于术前采静脉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sFas和sFasL浓度。结果脑出血患者组血清sFas和sFasL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脑出血发病<8 h时,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8~24 h时血清sFas和sFasL水平达高峰,与超早期组相比血清sFas及sFas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脑出血>24 h时,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开始逐渐下降。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灶周围可能存在细胞凋亡,且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变化可反映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细胞凋亡 SFAS SFAS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