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支水平井轨迹优化及在外围油田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刚 王志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8期139-141,共3页
分支水平井能增大油气藏的泄油气面积,增加油井产量,提高采收率。文中提出了鱼骨型分支井轨迹设计的思路,优化了鱼骨水平井的轨迹设计,分别建立了鱼骨型分支井在低渗透油藏和稠油油藏中的数学模型。以一口四分支鱼骨水平井为例,模拟了... 分支水平井能增大油气藏的泄油气面积,增加油井产量,提高采收率。文中提出了鱼骨型分支井轨迹设计的思路,优化了鱼骨水平井的轨迹设计,分别建立了鱼骨型分支井在低渗透油藏和稠油油藏中的数学模型。以一口四分支鱼骨水平井为例,模拟了分支井在这两类油藏中的开发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鱼骨型分支井可在稠油油藏开发中应用,在低渗透油藏中应有条件的进行设计。对分支井在我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下一步利用分支水平井开发外围油田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型分支水平井 低渗透油藏 稠油油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表剂试验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邹如冰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6期198-198,共1页
经过5年多的现场实践证明,聚表剂驱见效特征明显,中心采出井综合含水由100%下降到82.5%,下降17.5个百分点,实现了油层水驱极限含水条件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的好效果,为大庆油田薄差油层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聚表剂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地层抗钻能力相似性评价及钻头选型新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闫铁 许瑞 +4 位作者 孙文峰 刘维凯 侯兆凯 袁圆 邵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6-393,420,共9页
综合考虑地层岩石抗钻特性、钻头工作条件、钻头使用效果及钻头经济效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地层抗钻能力相似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备选钻头,然后通过构造绝对理想解、改变相对距离度量方法和引入熵权建立钻头综合性能... 综合考虑地层岩石抗钻特性、钻头工作条件、钻头使用效果及钻头经济效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地层抗钻能力相似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备选钻头,然后通过构造绝对理想解、改变相对距离度量方法和引入熵权建立钻头综合性能评价新模型,进而计算备选钻头与理想钻头的贴近度并确定合理的钻头选型。研究表明,通过绝对理想解的构造、相对距离度量方法的改进及熵权的引入可以克服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无法绝对排序、存在逆序现象及权重设定不合理的固有缺陷,且计算简便、易于理解,对采用动态变化钻头数据库进行钻头选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现场应用证明,采用钻头选型新方法优选出的钻头,在实际钻进中平均机械钻速大幅提高,钻头磨损率较低,与钻遇地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可作为油田优选高效、长寿及具有较好经济性钻头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选型 地层抗钻能力 灰色关联理论 绝对理想解 相对距离度量方法 熵权 钻头综合性能
下载PDF
耐低温苯系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效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雷 张胜楠 +2 位作者 周文博 陈琦楠 苗月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3-87,共5页
利用低温循环水槽模拟地下水环境温度(10℃),以辽阳石化公司含油废水处理好氧池中活性污泥为菌株来源、苯系物为唯一碳源,经污泥驯化和菌株富集、分离、纯化分离出5株耐低温BTEX降解菌。经16S rRNA基因分析并结合其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 利用低温循环水槽模拟地下水环境温度(10℃),以辽阳石化公司含油废水处理好氧池中活性污泥为菌株来源、苯系物为唯一碳源,经污泥驯化和菌株富集、分离、纯化分离出5株耐低温BTEX降解菌。经16S rRNA基因分析并结合其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鉴定菌株DS1、菌株DS3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DS2和菌株DS4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S5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低温条件下,优选得到降解能力高的优势菌株DS4,其对邻、间、对二甲苯的降解率达到96.41%,对乙苯的降解率为95.38%,对甲苯的降解率为80.37%,对苯的降解能力最低,为6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温 地下水 苯系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固定化降解菌处理模拟苯系物污染地下水的最佳参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雷 丁瑞东 +1 位作者 陈琦楠 苗月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2017-2023,共7页
聚氨酯泡沫对微生物、水环境友好,且成本相对低廉,来源广泛,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是一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将优势菌株使用聚乙烯醇(PVA)固定化处理后,模拟大庆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耦合聚氨酯泡沫分析BTEX降解反应... 聚氨酯泡沫对微生物、水环境友好,且成本相对低廉,来源广泛,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是一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将优势菌株使用聚乙烯醇(PVA)固定化处理后,模拟大庆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耦合聚氨酯泡沫分析BTEX降解反应的量效关系,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初始苯系物质量浓度为400 mg·L^(-1),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10℃,Fe离子质量浓度为16 mg·L^(-1)、Mn离子质量浓度为12 mg·L^(-1),最适接种量为3块,所占体积比为40.5%,该固定化体系培养48h后,对苯系物的降解率达91.86%。模拟低温地下水苯系物的去除实验表明,在苯系物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1)的模拟水样中,48 h苯系物的去除率最高,达98.92%,苯系物最终质量浓度为4.19 mg·L^(-1)。固定化体系前期聚氨酯泡沫的吸附作用对苯系物的去除贡献较大,吸附达到饱和时,生物降解才是更为重要的去除机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载体内部的微生物,聚氨酯泡沫上纵横交错分布的孔隙为菌胶团的生长提供了支撑骨架;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苯系物初始质量浓度的载体内的生物量的变化,苯系物质量浓度为400 mg·L^(-1)时,聚氨酯泡沫载体附着生物量可达6 734.41μg·g-1。在不固定条件下的菌液中蛋白质质量浓度为71.48μg·mL^(-1),固定化菌能够较好适应低温条件下地下水中苯系物的污染环境,生物载体填料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地下水 苯系物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抗盐聚合物驱污水回注对油层的伤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斌 黄立凯 +3 位作者 傅程 赵晶 丁畅 张庭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3-38,共6页
采用14种不同水质污水进行了室内流动性实验,利用岩心的渗透率损失率将各污水回注的伤害程度划分为低、中等、高。结果表明,影响岩心渗透率损失程度的因素排序为:悬浮物质量浓度>油质量浓度>抗盐聚合物质量浓度>普通聚合物质... 采用14种不同水质污水进行了室内流动性实验,利用岩心的渗透率损失率将各污水回注的伤害程度划分为低、中等、高。结果表明,影响岩心渗透率损失程度的因素排序为:悬浮物质量浓度>油质量浓度>抗盐聚合物质量浓度>普通聚合物质量浓度。残余抗盐聚合物质量浓度较高的污水具有更强的堵塞能力。针对空气渗透率为200 mD的岩心,低伤害程度回注的要求下,当悬浮物和油的质量浓度均为10 mg/L时,抗盐聚合物驱污水需控制聚合物质量浓度在200 mg/L以下,而普通聚合物驱污水需控制聚合物质量浓度在300 mg/L以下。研究结果对抗盐聚合物驱污水回注水质处理指标和油层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盐聚合物 污水回注 渗透率损失 伤害 油层保护
下载PDF
基于推荐机制的人机交互任务调度算法
7
作者 刘庆强 程亮 牟菡渝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59-361,364,共4页
人机交互任务调度是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应对的困难之一.基于推荐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从操作序列中发现和抽取调度信息,根据操作员的处理能力/兴趣和任务的特征进行调度,采用推荐方法发布/管理任务.验证实验... 人机交互任务调度是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应对的困难之一.基于推荐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从操作序列中发现和抽取调度信息,根据操作员的处理能力/兴趣和任务的特征进行调度,采用推荐方法发布/管理任务.验证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系统利用率、较高的响应率和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机制 人机交互 调度算法
下载PDF
应用元素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主力烃源岩进行资源量计算
8
作者 李涛 王瑞琳 王振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乌尔逊凹陷为多层位、多母质、多阶段生烃的复合生烃模式,多层位表现为存在多套层位的生油源岩,大磨拐河组一段、南二段、南一段及铜钵庙组。本文在最新分层的基础上,应用元素法对主力烃源层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乌尔逊凹陷的总生... 乌尔逊凹陷为多层位、多母质、多阶段生烃的复合生烃模式,多层位表现为存在多套层位的生油源岩,大磨拐河组一段、南二段、南一段及铜钵庙组。本文在最新分层的基础上,应用元素法对主力烃源层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乌尔逊凹陷的总生油量为15.99亿吨,乌尔逊凹陷的总生气量为5.33千亿立方米,总资源量为4.96亿吨油当量。其中南一段上部和南二段的生油量最大,分别占凹陷总生油量的38.5%和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法 资源量计算 乌尔逊
下载PDF
H_2O_2氧化法评价聚合物驱污水固体悬浮物-FeS回算研究
9
作者 宋永庆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16期6-6,共1页
针对H2O2氧化法评价聚合物驱污水固体悬浮物的新方法,为了准确的分析出截留在测定固体悬浮物的滤膜上的FeS质量,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铁元素的方法,回收率为95.5%-105.5%。回算出被H2O2氧化掉的FeS的质量,计入固体悬浮物的测定值... 针对H2O2氧化法评价聚合物驱污水固体悬浮物的新方法,为了准确的分析出截留在测定固体悬浮物的滤膜上的FeS质量,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铁元素的方法,回收率为95.5%-105.5%。回算出被H2O2氧化掉的FeS的质量,计入固体悬浮物的测定值中,使H2O2氧化法测定固体悬浮物的新方法更具科学性,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 悬浮物 回算
下载PDF
聚合物驱剖面返转确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何金钢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6期176-177,共2页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当中,如果储层的吸水剖面出现了反转,将会对储层的开发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充分的了解并认识储层发生剖面反转的机理,能够为有效的防止剖面反转的出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Darcy定律推导了动态阻力系数计算方...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当中,如果储层的吸水剖面出现了反转,将会对储层的开发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充分的了解并认识储层发生剖面反转的机理,能够为有效的防止剖面反转的出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Darcy定律推导了动态阻力系数计算方法,进行室内并联岩心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储层发生剖面返转,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驱替用聚合物溶液在高、低渗透率岩心当中的动态阻力系数表现规律不同,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阻力系数的变化率表现为不断升高,而渗透率较高的渗透其阻力系数的变化率表现为不断降低,在二者的数值相等时,储层当中的吸水剖面就会出现返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剖面返转 返转时机 阻力系数
下载PDF
聚表剂乳状液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隋彦芬 李凯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15-17,共3页
对两种聚表剂与原油的乳液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控制油剂比和剪切两项指标观察对乳化类型的影响以及相应粘度的变化规律,指出含水率是影响乳化类型的主要因素,剪切并不影响乳液的乳化类型;乳液的粘度与含水有关,粘度最高点与乳化类型转型... 对两种聚表剂与原油的乳液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控制油剂比和剪切两项指标观察对乳化类型的影响以及相应粘度的变化规律,指出含水率是影响乳化类型的主要因素,剪切并不影响乳液的乳化类型;乳液的粘度与含水有关,粘度最高点与乳化类型转型点吻合,HB III型与HD II型乳状液乳化类型的转变点都在含水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含水 乳化类型 粘度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凤琴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利用大庆油田三元试验区三元驱前后天然岩心,研究三元复合驱后的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点。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了不同水驱程度和不同强碱三元复合驱程度岩心的微观剩余油类型并进行了三维剩余油重建,确定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状... 利用大庆油田三元试验区三元驱前后天然岩心,研究三元复合驱后的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点。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了不同水驱程度和不同强碱三元复合驱程度岩心的微观剩余油类型并进行了三维剩余油重建,确定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并给出分布特征。通过冷冻铸体薄片定量分析了不同水驱程度和不同强碱三元复合驱程度岩心的微观剩余油类型和所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天然岩心 剩余油分布 剩余油类型
下载PDF
聚表剂理化性能及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6期38-38,共1页
聚表剂是近年来研究探索的一种新驱油剂,其应用效果有待评价。通过室内理化性能评价和物理模拟实验对聚表剂的性能和驱油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表剂具有较好的增粘、抗盐和乳化增溶等特性。水驱后聚表剂驱可提高采收率15.9%,可以作... 聚表剂是近年来研究探索的一种新驱油剂,其应用效果有待评价。通过室内理化性能评价和物理模拟实验对聚表剂的性能和驱油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表剂具有较好的增粘、抗盐和乳化增溶等特性。水驱后聚表剂驱可提高采收率15.9%,可以作为一种驱油剂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聚合物 黏度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表剂驱油机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5期33-38,共6页
通过光刻玻璃微观模型观察聚驱后HD-I和HB-BI两种聚表剂驱油过程,分析研究两种聚表剂的驱油机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可以看出HD-I聚表剂总的驱替机理是首先发挥调剖作用,从而扩大波及体积。通过粘弹性展现洗油效率,有效降低流度比,... 通过光刻玻璃微观模型观察聚驱后HD-I和HB-BI两种聚表剂驱油过程,分析研究两种聚表剂的驱油机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可以看出HD-I聚表剂总的驱替机理是首先发挥调剖作用,从而扩大波及体积。通过粘弹性展现洗油效率,有效降低流度比,拉断拖拽油滴聚并形成柱状大油滴,从分流通道流入主流通道,沿着主流通道被采出。HB-BI聚表剂表现出更好的粘弹性,更容易携带、拖拽出残留在孔道中的油滴,与HD-I相比有更强的洗油效率,但是在扩大波及体积上的能力却稍微弱于HD-I聚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驱油机理 分析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井除垢解卡技术研究
15
作者 吴淼 刘俊德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103-104,共2页
三元复合驱采出井结垢造成抽油机井卡泵频繁,除垢解卡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垢因检泵工作量。物理解卡技术适应于沉落垢卡住柱塞导致卡泵井,化学解卡技术适合结垢较重而且致密井,通过对除垢解卡工艺进行优选,解卡成功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结垢 抽油机 物理解卡 化学解卡
下载PDF
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
16
作者 于水 吴凤琴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120-121,共2页
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隙结构规律是评价强碱三元复合驱效果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的基础。利用冷冻制片、紫外荧光、SEM、恒速压汞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岩样孔隙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强碱... 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隙结构规律是评价强碱三元复合驱效果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的基础。利用冷冻制片、紫外荧光、SEM、恒速压汞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岩样孔隙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颗粒边界经过强碱溶蚀呈"锯齿状",石英颗粒去棱角化明显,长石溶蚀严重,同时能够观察到大量溶蚀孔隙,粘土矿物中大量的书架状高岭石被溶蚀物,同时在粘土矿物表面出现次生石英。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岩心喉道半径平均值均下降,影响复合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波及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碱三元复合驱 孔隙结构 岩石矿物 垢质成分
下载PDF
注聚表剂井堵塞原因分析及现场解堵效果评价
17
作者 隋彦芬 王洪卫 隋佳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51-52,共2页
聚表剂具有高增粘性、自交联能力,在地层中吸附滞留量大,同时遇油乳化后粘度大幅升高,易造成堵塞;堵塞物主要为聚表剂裹挟了粘土、原油和细菌代谢产物形成的凝胶体系;复合酸和氧化剂对聚表剂堵塞井具有一定的解堵效果,但受地质条件影响... 聚表剂具有高增粘性、自交联能力,在地层中吸附滞留量大,同时遇油乳化后粘度大幅升高,易造成堵塞;堵塞物主要为聚表剂裹挟了粘土、原油和细菌代谢产物形成的凝胶体系;复合酸和氧化剂对聚表剂堵塞井具有一定的解堵效果,但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解堵剂 堵塞 解堵效果
下载PDF
聚表剂粘度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隋彦芬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4期78-79,共2页
聚表剂作为一种新型驱油剂,对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聚表剂粘度相关因素(温度、油田水矿化度和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55℃的温度条件对海博I型聚表剂的交联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海博Ⅲ聚表剂的交联具有抑制作用... 聚表剂作为一种新型驱油剂,对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聚表剂粘度相关因素(温度、油田水矿化度和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55℃的温度条件对海博I型聚表剂的交联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海博Ⅲ聚表剂的交联具有抑制作用;一价阳离子对海博I型聚表剂有增粘作用,对海博Ⅲ型聚表剂有降粘作用,二价阳离子对2种聚表剂都具有降粘作用;海博I型聚表剂比海博Ⅲ型聚表剂的抗菌能力强,对于同一种聚表剂,铁细菌的降粘作用较强,硫酸盐还原菌与腐生菌的降粘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粘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二三结合模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笑莹 王胜男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30期5-7,共3页
"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即二、三类油层各自独立部署一套井网,同期布井,同步钻井,协同射孔,完善注采,平衡压力,先期水驱,后期三采,实现二三类油层同步开发。该试验区水驱开发阶段从2007年开始,经过近9年的水驱挖潜试验,含水已经... "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即二、三类油层各自独立部署一套井网,同期布井,同步钻井,协同射孔,完善注采,平衡压力,先期水驱,后期三采,实现二三类油层同步开发。该试验区水驱开发阶段从2007年开始,经过近9年的水驱挖潜试验,含水已经接近98%,即将进入化学驱开发阶段。在化学驱前,通过结合开发实践,筛选确定了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注采压力系统评价、采收率及可采储量评价、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评价、注水利用率评价、递减率评价等13项特高含水期油田的综合开发评价指标,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了各项开发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针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准确、适用性更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终综合评价了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水驱阶段开发效果,标定水驱最终采收率,对二三类油层的开发调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结合 二三类油层 水驱开发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稠油油藏深部微乳酸酸化体系研究
20
作者 于洋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油井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渗透率逐渐下降,利用酸蚀作用可提高渗透率。微乳酸体系把常规酸与油、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一种均匀、透明的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油/水界面张力超低,利用微乳酸进行稠油油藏深部酸化,对油井和... 油井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渗透率逐渐下降,利用酸蚀作用可提高渗透率。微乳酸体系把常规酸与油、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一种均匀、透明的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油/水界面张力超低,利用微乳酸进行稠油油藏深部酸化,对油井和水井解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酸 缓速酸 深部酸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