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被引量:79
1
作者 王铁冠 李素梅 +3 位作者 张爱云 朱雷 李伯虎 周永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83-86,共4页
利用咔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 ,探讨了松辽盆地新站油田油藏可能的油源和成藏模式。对其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与相对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油田原油间运移分馏效应并不显著 ,新站油田原油具有原... 利用咔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 ,探讨了松辽盆地新站油田油藏可能的油源和成藏模式。对其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与相对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油田原油间运移分馏效应并不显著 ,新站油田原油具有原地与近源性 ,由此推测邻近的齐家—古龙凹陷为其主要的生油灶。根据对吡咯类化合物的分析 ,判断出油气注入点在大安北鼻状构造两条主要断裂间的隆起高部位 ,即英 411及大415一带。油气主要通过断层作垂向运移及侧向扩散聚集。油气的运移、聚集受构造控制 ,首先聚集于构造的高部位 (即北端 ) ,而后作侧向分配。该过程受断裂构造控制 ,两条主要断裂间的油气再次侧向运移方向为北北西—南南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吡咯类化合物 分馏 原油 含氮化合物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及其动力学——地幔柱及其调整作用:盆地形成的原动力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帆 迟元林 +1 位作者 王东坡 王孔伟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3-17,共5页
盆地的形成主要受地球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的控制。由于地幔的抬升和调整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幔梯度带的倾向变化,决定了一些盆地的形态特点,即:引起盖层构造变化的原因,归结为深部构造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 盆地的形成主要受地球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的控制。由于地幔的抬升和调整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幔梯度带的倾向变化,决定了一些盆地的形态特点,即:引起盖层构造变化的原因,归结为深部构造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由于地幔抬升机制控制的盆地;第二类为分布于古陆边部受地幔调整机制控制的盆地。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盆地,即受地体构造控制的盆地。并对其盖层构造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新生代 盆地 动力学 地幔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