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形背风波的转槽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守亭 陈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3-665,共13页
文中利用转槽在相似定律及动力无量纲数的控制下 ,对旋转层结流越过大地形产生的背风波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 ,无量纲数中 Froude数是最重要的参数 ,发现在层结适当时背风波同旋涡结构在山的下风方同时出现。在无旋转... 文中利用转槽在相似定律及动力无量纲数的控制下 ,对旋转层结流越过大地形产生的背风波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 ,无量纲数中 Froude数是最重要的参数 ,发现在层结适当时背风波同旋涡结构在山的下风方同时出现。在无旋转情况下 ,在 Froude数适当时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背风波 ,但旋转的作用能增加背风波的波动幅度 ,特别是起着引发下坡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层结流 转槽实验 背风涡旋 大地形 背风波
下载PDF
东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杰 杨文夷 +4 位作者 陈焕盛 王自发 胡波 宋涛 李健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8-557,共10页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模拟研究了2010年东亚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演变,并初步评估了其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够合理地反映东亚地区PM10的...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模拟研究了2010年东亚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演变,并初步评估了其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够合理地反映东亚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不同季节观测值和模拟值的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65-0.85. 2010年东亚PM10的地面浓度高值区(100 μg·m-3)出现在我国华北、华中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其中,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对我国东部PM10的贡献最大(10-70 μg·m-3,20%-50%);一次PM10次之(5-50 μg·m-3,10%-30%),有机物(5-30 μg·m-3,10%-20%)和黑炭(3-20 μg·m-3,3%-5%)紧随其后.PM10可以引起我国东部人群急性总死亡率增加2%-5%,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构成了一定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 可吸入颗粒物 数值模拟 人体健康
原文传递
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研究II.未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昕 王明星 黄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7-821,共5页
利用 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 ,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 ,对未来地 -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不成为大气碳源 ,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 (至... 利用 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 ,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 ,对未来地 -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不成为大气碳源 ,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 (至少要比 GCM模式模拟的结果要高 )。在不考虑二氧化碳及氮素的“施肥效应”前提下 ,得出要使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为零 ,全球平均温度每增加 1℃ ,降水量需要增加 7% (约 5 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气间碳通量 气候响应 模拟研究 气候变化 降水 温度 未来气候 GCM模型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兴炳 刘长炜 +4 位作者 童兵 李煜斌 王琳琳 马耀明 高志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1-723,共13页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高原西部因自然环境恶劣、近地层观测实验缺乏而难以精确确定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等参数,陆面过程模型通常只能采用模型默认参数,给该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也降...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高原西部因自然环境恶劣、近地层观测实验缺乏而难以精确确定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等参数,陆面过程模型通常只能采用模型默认参数,给该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也降低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型的天气气候模式性能。本文利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站的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常规气象特征,估算了空气动力粗糙度、热力粗糙度、地表反照率、土壤热容量、土壤热传导率、土壤热扩散率和土壤水通量密度等重要参数。结果表明,狮泉河区域近地层以偏西风为主;气温、太阳辐射、比湿等的季节变化比较显著;干湿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地表反照率受土壤湿度影响,存在微小的季节变化,平均为0.20,与沙漠和戈壁相当。空气动力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受各方位地物分布影响而存在差异,平均分别为5.58×10^(-2) m和0.44 m。不同热力粗糙度计算方案在该地区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热传输附加阻尼及热力粗糙度受大气边界层层结状况影响,狮泉河大气边界层层结以不稳定为主,不稳定层结下热传输附加阻尼kB^(-1)和热力粗糙度平均值分别为11.37和6.44×10^(-7) m。土壤热容量、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水通量密度年平均分别为0.95×106 J·m^(-3)·K^(-1)、0.24 W·m^(-1)·K^(-1)、2.73×10^(-7) m^(2)·s^(-1)和0.12×10^(-5) m·s^(-1),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敦煌戈壁的观测结果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狮泉河 地表粗糙度 土壤热参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含油性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淑娟 仰云峰 +3 位作者 王华建 江文滨 何坤 刘冉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8,共10页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暗色页岩沉积蕴含了数量可观的页岩油资源,其中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井场密闭热释方法,结合室内溶剂抽提和比较热解方法,综合评价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暗色页岩沉积蕴含了数量可观的页岩油资源,其中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井场密闭热释方法,结合室内溶剂抽提和比较热解方法,综合评价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含油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层段青山口组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介于1.48%~6.97%,平均3.40%,Tmax值(抽提后)介于440~453℃,平均448℃,产率指数(PI)介于0.28~0.67,表明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井场和室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获得的页岩油含量介于4.00~19.49 mg/g,平均13.74 mg/g;其中游离油含量介于3.41~13.63 mg/g,平均8.70 mg/g;束缚油含量介于0.60~9.43 mg/g,平均5.04 mg/g。游离油由受限油和可动油组成,受限油含量介于1.81~8.49 mg/g,平均4.15 mg/g;可动油含量介于1.36~11.05 mg/g,平均4.55 mg/g,两者比例约为1∶1。以可动油含量平均值推算,可动油资源量为12 kg/m3,揭示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具有良好的可动页岩油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密闭热释 溶剂抽提 岩石热解 青山口组 中央坳陷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华北火电厂脱硫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焕盛 吴其重 +2 位作者 王自发 唐晓 徐文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8-605,共8页
采用MM5-CMAQ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2006—2008年间华北火电厂脱硫工程实施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脱硫前后华北地区二氧化硫(SO2)、硫酸盐气溶胶(ASO4)浓度及能见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华北火电厂脱硫可有效削减区... 采用MM5-CMAQ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2006—2008年间华北火电厂脱硫工程实施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脱硫前后华北地区二氧化硫(SO2)、硫酸盐气溶胶(ASO4)浓度及能见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华北火电厂脱硫可有效削减区域SO2和ASO4浓度,在奥运气象条件下,脱硫促使京津冀、山东北部、山西东部、内蒙河套地区SO2浓度下降1-10 ppbv,而大部分地区ASO4浓度下降约1 μg·m-3.北京是SO2浓度降低最明显的地区,其SO2浓度下降百分比超过50%;太行山脉沿线、泰山地区是ASO4浓度下降最明显的地区,浓度降低达2 μg·m-3.火电厂脱硫同时促使北京、河北大部、山西北部及内蒙南部地区的能见度上升0.5 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脱硫 SO2 硫酸盐 能见度 奥运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