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3 位作者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菌核秆腐病 双曲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杀螟丹在水稻植株及稻田土壤、水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坤芳 张泽华 +3 位作者 高松 纪明山 王秀彪 苗淑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4期17-20,25,共5页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了杀螟丹在水稻叶片和根中,以及对稻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苗床上施用杀螟丹,杀螟丹在水稻叶和根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92和10.94d。水稻移栽后60d,水稻叶片和根中均未检出杀螟丹...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了杀螟丹在水稻叶片和根中,以及对稻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苗床上施用杀螟丹,杀螟丹在水稻叶和根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92和10.94d。水稻移栽后60d,水稻叶片和根中均未检出杀螟丹。在稻田土壤和水中的降解速度较植株中快,半衰期分别为3.71和1.88d。水稻移栽后30d,稻田水中未检出杀螟丹;移后60d,稻田土壤中也未检测到杀螟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丹 苗床 降解动态
下载PDF
草灭星防除稻田杂草效果
3
作者 杨静 《垦殖与稻作》 2001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稻田杂草 化学防除 除草剂 草灭星 药效试验 安全性
下载PDF
稻瘟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调查研究总结
4
《盐碱地利用》 1995年第3期1-2,共2页
1 发生规律研究稻瘟病在盘锦地区近10年发生特别严重,统计资料表明10年内稻瘟病大发生6年,中等发生1年,轻发生3年。稻瘟病之所以在盘锦地区发生特别严重,究其原因应该从植物病害流行学的观点出发,研究盘锦地区近10年的气候变化,同时也... 1 发生规律研究稻瘟病在盘锦地区近10年发生特别严重,统计资料表明10年内稻瘟病大发生6年,中等发生1年,轻发生3年。稻瘟病之所以在盘锦地区发生特别严重,究其原因应该从植物病害流行学的观点出发,研究盘锦地区近10年的气候变化,同时也应考虑感病品种的栽培比例变化,水稻栽培技术,特别是施肥技术的演变。1.1 盘锦稻区84、8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盘锦地区水稻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策略
5
作者 王素楼 檀振江 +4 位作者 李佰双 苗淑梅 何兴家 张振合 王安国 《垦殖与稻作》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发生原因 防治策略
下载PDF
35%立枯青可湿粉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研究
6
作者 杨静 《垦殖与稻作》 2000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防治 立枯青可湿粉
下载PDF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檀振江 王素楼 +8 位作者 李佰双 金颖 刘玉霞 何兴家 苗淑梅 王安国 张振合 刘希友 鲁宪奎 《新农业》 1999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发生规律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