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实推进节能节水工作 促进大油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节能节水工作概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许铁民 任三海 梁惠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8年第3期8-10,共3页
大港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企业,勘探开发总面积1.86万km^2。共有油气水生产井4504口,油田综合含水率87.47%,各类重点耗能设备3823台(套),总容量59.28万kW,直属单位14个,所属单位30个... 大港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企业,勘探开发总面积1.86万km^2。共有油气水生产井4504口,油田综合含水率87.47%,各类重点耗能设备3823台(套),总容量59.28万kW,直属单位14个,所属单位30个,在职员工4.3万人。目前,大港油田原油年生产能力520万t、天然气年生产能力4亿m^3。2007年生产原油507.06万t,气田气3.14亿m^3,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大港油田 节水工作 可持续发展 油田建设 石油天然气勘探 节能 年生产能力
下载PDF
大港油田公司推行HSE管理体系的经验
2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0年第10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大港油田公司 HSE管理体系 ISO9000体系
下载PDF
撑起节能的天空 解析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节能之道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许铁民 +1 位作者 任三海 梁惠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9年第3期22-35,共14页
在岁月长河中匆匆走过四十余载的大港油田公司,以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为发展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寻求超越,谋求跨越,为社会创造价值,与社会共同进步,各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自"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 在岁月长河中匆匆走过四十余载的大港油田公司,以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为发展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寻求超越,谋求跨越,为社会创造价值,与社会共同进步,各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自"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港油田公司按照国家《"十一五"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和能耗情况,引进、消化和吸收了一些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及新产品,并在生产实践中得以规模推广,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成效,提高了生产系统能源使用效率,节能技术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大港油田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起步早,七十年代末企业就开始步入节能之列。多年来,公司领导几经变动,节能减排却始终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节能 中国石油 “十一五” 解析 科学发展观 创造价值 工程实施
下载PDF
大港油田公司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4
作者 林道寿 《数字石油和化工》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公司信息 安全解决方案 大港油田 石油石化企业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 安全关系 生存与发展 信息化
下载PDF
大港油田公司节能潜力分析与战略对策研究
5
作者 梁惠勋 《油田节能》 2005年第3期4-9,共6页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节能降耗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根据大港油田公司能源利用现状.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剖析工艺技术的节能潜力.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等基本理论.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节能降耗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根据大港油田公司能源利用现状.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剖析工艺技术的节能潜力.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等基本理论.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而明确节能降耗目标、原则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战略 对策 研究 节能潜力分析 大港油田 公司 能源问题 节能降耗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浅谈大港油田公司进口物资采购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宏飞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14期33-33,共1页
随着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大港油田公司需要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来解决日益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从油田公司的采购方式,采购类型对比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在进口物资采购中需要改善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进口物资 采购 油田公司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在大港油田西二联站库巡检中的应用与实践
7
作者 张勇 程琦 +1 位作者 曾济楚 梁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长期以来,油田站库主要以传统人工运维方式进行管理,该种管理方式暴露出巡检效率低下、巡检工作不到位及生产管理落后等问题,造成站库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置。为了进一步优化站库巡检制度、简化工作流程,在大港油田西二联站库搭建... 长期以来,油田站库主要以传统人工运维方式进行管理,该种管理方式暴露出巡检效率低下、巡检工作不到位及生产管理落后等问题,造成站库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置。为了进一步优化站库巡检制度、简化工作流程,在大港油田西二联站库搭建了站库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该系统代替了传统系统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人工巡检模式。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了站库工作效率、保障了站库安全生产,有效地提高了油田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为油田智能化生产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互 站库巡检 数智化巡检 智能机器人
下载PDF
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成因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
8
作者 李航 李胜利 +4 位作者 周练武 马水平 黄晓娣 韩波 李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明确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开发生产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隔夹层定量识别标准,确定了隔夹层层次结构、成因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 为明确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开发生产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隔夹层定量识别标准,确定了隔夹层层次结构、成因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区隔夹层可划分为砂组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和单砂体内夹层,分别发育在7级、8级和9级砂体构型界面附近。砂组间隔层与泛滥平原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有关,厚度多为几十厘米至数米,对油气的垂向分隔作用强,开发过程中边水沿着地层优先推进,导致边部水淹严重,剩余油多分布在远离注水井的复合心滩坝及辫状河道的上部。单砂体间夹层与废弃河道和冲沟中的细粒沉积有关,厚度一般为0~2 m,局部阻碍流体垂向运移,侧向上控制着不同砂体间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形成废弃河道控制型和冲沟控制型2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单砂体内夹层主要与侧积泥岩、落淤层和河道间泥质沉积有关,层内夹层厚度可达几十厘米,可形成侧积泥岩控制型、落淤层控制型及河道间泥岩控制型3种剩余油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刘官庄地区 馆陶组 隔夹层 泛滥平原 落淤层 废弃河道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水平井+CO_(2)吞吐改善中低渗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机制解析——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燕 赵贤正 +9 位作者 周立宏 李东平 张杰 周华兴 章杨 王海峰 夏国朝 田木国 庄永涛 王栋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特稠油油藏由于受原油粘度大、渗透率低、油层厚度薄、出砂及地面环境复杂等苛刻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常规的开采技术无法实现动用,为此开展了“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利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 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特稠油油藏由于受原油粘度大、渗透率低、油层厚度薄、出砂及地面环境复杂等苛刻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常规的开采技术无法实现动用,为此开展了“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利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增油机制研究及注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CO_(2)与稠油在非混相状态下混溶后,稠油粘度由16800 mPa·s下降至69 mPa·s,降粘率达99.6%,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由19.1 MPa/m降低至0.2 MPa/m,储层绝对渗透率提高了约41.86%,有效提高了稠油的流动性能;优化后的合理注采参数为:单位水平段注入强度3.5~5.5 t/m,单位水平段注入速度0.5~0.6 t/(m·d),闷井时间为25~35 d,单位水平段产液强度为0.075~0.125 m3/(m·d),采用“抽油机+液力反馈泵+电加热杆”及水力喷射泵两种注采一体化工艺。矿场“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试验证实,单井单轮次增油1000~2000 t,最高增油达4000 t以上,换油率2.0~4.5 t/t,技术和经济效果显著,证实了该技术的可靠实用性,为中低渗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稠油油藏 CO_(2)吞吐 增油机制 水平井 矿场试验
下载PDF
弘扬劳模精神 唱响改革发展主旋律——大港油田公司工会选树劳模纪实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刚 陈茁 《工会信息》 2015年第21期31-32,共2页
劳模是时代的楷模,是职工学习的榜样。大港油田公司工会推进新形势下劳模培养选树、关爱激励和干事创业的工作,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激励带动职工以劳模为榜样,推动大港油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完善运... 劳模是时代的楷模,是职工学习的榜样。大港油田公司工会推进新形势下劳模培养选树、关爱激励和干事创业的工作,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激励带动职工以劳模为榜样,推动大港油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完善运行机制,搭建劳模培养选树平台培养选树劳模,是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搭台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公司 劳模精神 工会组织 油田建设 合理化建议 主人翁责任感 油井管理 模范人物 民主监督工
原文传递
大港油田外输系统混合原油黏度预测模型适用性分析
11
作者 项勇 陈倩岚 +1 位作者 夏敏敏 张旭鑫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980-1984,1989,共6页
伴随油田开发,新建产能区块增加、开发生产部署调整都可能造成区块产量变化,导致原油外输系统原油混合比例波动、黏度变化,而原油黏度是计算流动摩阻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了原油外输系统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决策。预测混合原油黏度是一... 伴随油田开发,新建产能区块增加、开发生产部署调整都可能造成区块产量变化,导致原油外输系统原油混合比例波动、黏度变化,而原油黏度是计算流动摩阻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了原油外输系统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决策。预测混合原油黏度是一个与原油组分特性、配比、分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混合原油黏度预测模型。测试大港外输系统混合原油在不同配比等条件下的黏度变化情况,建立混合原油黏度预测模型评价方法,分析Arrhenius修正模型Ⅱ、双对数模型、双对数修正模型Ⅲ、Cragoe修正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双对数修正模型Ⅲ适用性最好。该研究对大港外输混合原油黏度预测及现场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混合原油 外输系统 黏度预测模型 适用性分析
下载PDF
大港油田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
12
作者 李进 柴公权 +3 位作者 陈晓明 侯秀川 薛宝印 龚守捍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57-363,共7页
大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典型的油气层逐渐减少,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油水同层作为效益开发的重要补充和油田的主要增产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类油水同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问题,以相对渗透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开展深... 大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典型的油气层逐渐减少,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油水同层作为效益开发的重要补充和油田的主要增产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类油水同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问题,以相对渗透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开展深入研究;引入费歇尔数理判别方法,创新产能评价指标,建立一套以饱和度下限动态分析以及多参数聚类为核心的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测井资料的精细化分析,明显提高了测井评价精度,有效提升了油田老井挖潜的成功率,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同层分级评价 饱和度动态下限 多参数聚类分析 可动烃含量 费歇尔判别
下载PDF
大港油田电力公司专用网络及其增值服务应用
13
作者 龙家文 夏艳铎 +1 位作者 张洪星 祝海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1年第9期132-133,共2页
简要介绍了大港油田电力公司的专用网络的结构、特点和承载业务;介绍了KVM技术在主备调系统中的应用和应用远程管理软件对变电站后台监控机的进行远程管理,它们是网络增值服务的两个应用案例,有一定的意义和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企业专用网络 增值服务 KVM 远程管理软件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界面卡取中的应用
14
作者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构造复杂,实钻潜山界面与地质设计出入较大,录取的岩屑比较细碎甚至呈现粉末状,难以直观识别岩性,给潜山界面卡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录井现场需要一种快速、精准识别岩性的方法。元素录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准确性,通... 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构造复杂,实钻潜山界面与地质设计出入较大,录取的岩屑比较细碎甚至呈现粉末状,难以直观识别岩性,给潜山界面卡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录井现场需要一种快速、精准识别岩性的方法。元素录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准确性,通过总结奥陶系潜山界面附近地层主要造岩元素、重要组成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在潜山界面处的变化规律,综合应用卡层敏感元素、进入潜山预警元素、水体环境指数来辅助奥陶系潜山界面准确卡取,减少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了钻探时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界面 元素录井 预警元素 铝土岩 卡层 奥陶系
下载PDF
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注采渗流机理研究
15
作者 周春明 施金伶 +2 位作者 叶萍 杨金英 李燕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现象,孔隙系统中部分区域孔喉微小,导致相渗滞后现象更为明显;建库储层在周期性注采过程中,气驱水纯气带受膨胀携液作用影响,储气空间增加;气水过渡带受气水互锁作用影响,气相渗流及动用率降低。该研究可为驴驹河储气库开发动态分析、预测、调整、提高采收率、设计库容参数以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期储气库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奠定基础,达到准确评价与预测储气库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相渗特征 注采模拟 岩心渗流 储层流体 驴驹河 大港油田
下载PDF
老油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要求、机遇挑战与策略研究——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为例
16
作者 朱广社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中国“双碳”目标及2035年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提出对传统油气行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油田普遍面临着资源劣质化、运行能耗高、新能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老油田推... 中国“双碳”目标及2035年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提出对传统油气行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油田普遍面临着资源劣质化、运行能耗高、新能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老油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要求,并以大港油田为例,提出六个方面的具体策略,为老油田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数字化转型 老油田 新型工业化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以应用带动建设 以建设促进应用 寻求信息技术与石油业务的最佳结合——大港油田公司信息化建设介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道寿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06年第2期38-42,共5页
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实现可持续加速发展的推动力和催化剂。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无所不在:在我们的企业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以依托物质和能量为主,向依托信息和知识为主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社会经济发展 公司 业务 转变过程 WTO 催化剂
原文传递
节能降耗,从现场问题的突破解决抓起——大港油田滩海开发公司节能降耗工作实践的初探
18
作者 孙秀会 李健 +2 位作者 张扣宏 宋小龙 顾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大港油田滩海开发公司节能降耗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在电上不去,所产天然气运不出来的情况下,以其它多项科学管理手段为辅,突出解决现场节能降耗问题的经验,为海域油田开发中,现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滩海 现场节能 节能降耗 优化突破
下载PDF
大港油田公司班组长协会创建成果
19
作者 王志红 马士良 +1 位作者 康晓军 申振川 《现代班组》 2013年第8期8-8,共1页
提升班站长素质,是激发班组活力,夯实企业发展根基的关键。多年来,大港油田公司班组长协会积极组织和带领广大班站长学知识、练本领、强素质、创一流,为油田的生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10年以来,按照天津市总工会扎实推进... 提升班站长素质,是激发班组活力,夯实企业发展根基的关键。多年来,大港油田公司班组长协会积极组织和带领广大班站长学知识、练本领、强素质、创一流,为油田的生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10年以来,按照天津市总工会扎实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创新发展工程的要求和部署,班组长协会着力发挥“大学校”作用,精心构筑学习、交流、创新三大成长平台,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技能高超、创新有为的班站长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公司 班组长 协会 成果 职工素质 2010年 企业发展 站长
原文传递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大港油田勘探开发中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2
20
作者 赵贤正 赵平起 +3 位作者 李东平 武玺 汪文昌 唐世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4,共9页
大港油田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历50多年的勘探开发,地下面临着"四高三低两失衡"的矛盾、地面面临征地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油价又处于持续低迷中,油田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系统梳理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基... 大港油田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历50多年的勘探开发,地下面临着"四高三低两失衡"的矛盾、地面面临征地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油价又处于持续低迷中,油田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系统梳理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围绕"五场建设"研究形成了具有大港油田特色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即增产建产项目化、团队组织协同化、研究设计平台化、现场实施模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目前,该模式的实践应用已见到了显著效果。在老油田"井丛场"产能建设实践中,做到了地质工程同步优化轨迹、地面地下井筒联动推演,实现集约化建井、简易化配套、工厂化作业;在老油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实践中,系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方案研究制定、生产动态调控,探索形成了满足不同油藏需求的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实践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是老油田在复杂地下、地面条件和低油价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五场建设” 井丛场 “二三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