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初期储层研究:以大港油田板深51断块为例
1
作者 石占中 郭莉 《低渗透油气田》 1998年第2期50-52,共3页
板深51断块处于注水开发初期,采出程度很低,大部分井未见水,但注水开发效果差,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产量和压力下降快。针对此问题,重点研究了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非均质性及敏感性等方面内容,利用先进的计算... 板深51断块处于注水开发初期,采出程度很低,大部分井未见水,但注水开发效果差,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产量和压力下降快。针对此问题,重点研究了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非均质性及敏感性等方面内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并进行了油藏综合评价。此项研究对该油田的开发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注水开发 储层 初期储层 大港油田
下载PDF
大港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测定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平 张思永 +4 位作者 吴莹 李士伦 孙良田 马立军 冯庆贤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采用混相驱的重要依据,测定混相压力的方法最好的是细管试验法,文中首先选用了一些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关联式对此进行了预测,然后对大港油田五个区块的原油进行了混相压力测定,并分析了在不同驱替体积下的气油... 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采用混相驱的重要依据,测定混相压力的方法最好的是细管试验法,文中首先选用了一些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关联式对此进行了预测,然后对大港油田五个区块的原油进行了混相压力测定,并分析了在不同驱替体积下的气油比、采收率、出口气组成变化。结合目前区块的油藏条件分析了采用混相驱替的可能性,筛选了适合于注二氧化碳混相驱的井,还介绍了测试装置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相压力 二氧化碳 驱油 混相驱油
下载PDF
大港探区古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学纯 邹海峰 +2 位作者 刘立 杨永昌 孙晓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3-371,共9页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早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液态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13 5 %~ 3 7 9% ) ,而无机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偏高 ( 62 0 %~ 85 9% )。晚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气态烃和气液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高 ( 3 4 6%~ 73 0 % ) ,而无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2 6 6%~65 2 % )。早晚两期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晚期的温度和压力均大于早期。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具有较小差异 ,晚期略小于早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均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大港探区 气态烃 液态烃 流体成分
下载PDF
大港滩海域油田建设特色技术及应用成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富 刘天鹤 +2 位作者 袁保清 刘建锋 刘慧彦 《录井工程》 2018年第3期46-50,113-114,共5页
大港滩海域油田的高效开发,得益于地质研究新区带的不断拓展,得益于地质研究新技术的深化应用,得益于钻井工程与海工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面对大港滩海域油田地下复杂的地质油藏条件和特殊的地表条件,通过探索地下复杂油藏分布规律,... 大港滩海域油田的高效开发,得益于地质研究新区带的不断拓展,得益于地质研究新技术的深化应用,得益于钻井工程与海工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面对大港滩海域油田地下复杂的地质油藏条件和特殊的地表条件,通过探索地下复杂油藏分布规律,深入研究适合大港滩海域泥质海滩海工建造技术,集成应用人工岛、人工井场及固定平台等高密度丛式井油田开发技术,形成了滩海域油田开发配套技术系列,目前已在大港南部滩海区的埕海、赵东油田开发中应用且效益良好,为今后中北部滩海区的新港、滨海油田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是大港滩海域油田优质高效开发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滩海域 人工岛 固定平台 丛式井 油田建设 特色技术
下载PDF
石油、地质院校与油田技术合作的现状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5
作者 杨永昌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9年第6期21-23,41,共4页
关键词 石油地质院校 油田技术 合作关系
下载PDF
在小波时频域中研究沉积旋回 被引量:27
6
作者 雷克辉 朱广生 +1 位作者 毛宁波 段建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72-78,共7页
以小波分析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时频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傅氏变换时频分辨率的限制,而且具有比傅氏变换更强的特征提取功能,还可以对特定频段和时段的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时频分析。由于沉积构造运动的周期性,海(湖)平面会出现有... 以小波分析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时频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傅氏变换时频分辨率的限制,而且具有比傅氏变换更强的特征提取功能,还可以对特定频段和时段的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时频分析。由于沉积构造运动的周期性,海(湖)平面会出现有规律的升降,地层沉积在时间方向上也表现出相应的旋回性。这种地质上的旋回性,使得地震波场中波的频谱沿时间方向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符合时频分析研究信号的特点。因此,通过小波时频分析寻找不同类型沉积旋回与小波时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既可以分析沉积旋回体内部物性变化,指导储层预测,又可以为沉积相分析提供一个很好的相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沉积旋回 地震勘探 高分辨率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祝文亮 刘俊杰 +1 位作者 梁峰 陈树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92,共7页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时间偏移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 ,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 ;2用相干反演法与速度转换法相结合 ,逐层求取层速度 ,建立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3用剩余速度分析与层析成像法迭代修改、优化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4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来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层速度 地震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偏移成像 时间偏移剖面 勘探 千米桥潜山 大港油田 地质模型
下载PDF
周清庄地区沙一下生物灰岩储集体研究与认识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卫江 韩国猛 +4 位作者 周宝义 李洪香 李建辉 高勇 刘萍 《录井工程》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周清庄地区沙一下生物灰岩主要分布在港西断层下降盘,生物灰岩的平面展布及产能情况较为复杂,为了明确油气聚集、油井产能与沉积相带的关系,该文通过研究沉积能量大小与生物灰岩的分布关系,确定了水下隆起、浅水高能带、深水低能带及过... 周清庄地区沙一下生物灰岩主要分布在港西断层下降盘,生物灰岩的平面展布及产能情况较为复杂,为了明确油气聚集、油井产能与沉积相带的关系,该文通过研究沉积能量大小与生物灰岩的分布关系,确定了水下隆起、浅水高能带、深水低能带及过渡带四个沉积相带,而浅水高能带沉积的生物灰岩储集层物性好,油井产能高,是有利的钻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灰岩 储集体 油气聚集 油井产能 沉积相带
下载PDF
黄骅坳陷港中复杂断块油气田富油砂体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小斌 侯加根 +3 位作者 王大兴 滑双君 李树庆 吴辉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滩坝砂是港中复杂断块油田沙一段重要储集层,滩砂和坝砂在砂体厚度及后期产能方面差异明显。为揭示港中油田富油砂体复杂的分布特征及控油模式,从动静态资料入手,逐次重点分析区内砂体、有效储层、油砂体的纵横向分布变化,引入并界定港... 滩坝砂是港中复杂断块油田沙一段重要储集层,滩砂和坝砂在砂体厚度及后期产能方面差异明显。为揭示港中油田富油砂体复杂的分布特征及控油模式,从动静态资料入手,逐次重点分析区内砂体、有效储层、油砂体的纵横向分布变化,引入并界定港中油田富油砂体概念、标准。研究认为,港中油田滩坝砂富油砂体具地质储量大,单井日产高,原始地层压力高、稳产时间长的特点。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板3油组和滨Ⅰ油组等5个主力单砂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南四断块、北三断块。探讨了复杂断块油气田富油砂体分布受控因素及分布模式,指出沉积相控、成岩控油、断层控油、微构造控油及构造-岩性控油是港中油田滩坝砂油气富集5种主要控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中油田 复杂断块 滩坝砂 富油砂体 分布模式
下载PDF
黄骅坳陷港中油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小斌 侯加根 +3 位作者 王大兴 滑双君 李树庆 吴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2-77,共6页
断裂是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主要构造特征。为了清楚地认识港中油田复杂断裂特征,分析不同级次断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本文依据高精度地震解释资料,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港中复杂断块油气田不同级次断层的断裂特征,并总结... 断裂是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主要构造特征。为了清楚地认识港中油田复杂断裂特征,分析不同级次断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本文依据高精度地震解释资料,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港中复杂断块油气田不同级次断层的断裂特征,并总结出了逆牵引背斜构造样式等6种断裂组合样式。在研究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基础上,总结了近平行、斜交断层夹持及断层拐弯处等6种断层控制剩余油分布模式,丰富了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构造特征 断裂组合样式 断层控油模式 港中油田
下载PDF
抽油井液面计算压力方法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徐建平 《油气井测试》 1992年第2期45-51,76,共8页
采用变参数三段法计算机采井压力,该方法把井筒中流体分为气柱、油气混合柱、油气水混合柱三段,前一段采用积分法,后两段在计算中细分很多子区间,用反复迭代的方法求出各个子区间的混气液柱压力梯度。计算过程中将气体溶解系数作为当地... 采用变参数三段法计算机采井压力,该方法把井筒中流体分为气柱、油气混合柱、油气水混合柱三段,前一段采用积分法,后两段在计算中细分很多子区间,用反复迭代的方法求出各个子区间的混气液柱压力梯度。计算过程中将气体溶解系数作为当地压力、温度及油气性质的函数;气体偏差系数由杜雷恩楚克—帕维斯(Dranchuk—Purvls)计算模式获得,并考虑到气体类型(纯烃,凝析气及含有N<sub>2</sub>,CO<sub>2</sub>,H<sub>2</sub>S物质的非纯烃)的不同,其临界压力和温度不同,偏差系数的计算采用Newton迭代法;水的比重为矿化度的函数。该方法的应用。将大大发挥机抽井测液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抽油井 测液面 井底压力 计算方法 混相段+液柱压力 选代法 研究
下载PDF
板深51断块储层孔隙结构及敏感性研究
12
作者 郭莉 张云成 《低渗透油气田》 1999年第2期13-16,共4页
综合运用常规分析和铸体薄片、电镜、X衍射等化验资料,研究板深51断块沙三3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进行分类评价。认为该区储层为中孔低渗不均匀细喉储层,影响其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四敏实验表明,该储层具... 综合运用常规分析和铸体薄片、电镜、X衍射等化验资料,研究板深51断块沙三3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进行分类评价。认为该区储层为中孔低渗不均匀细喉储层,影响其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四敏实验表明,该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和速敏性,注水开发中易发生地层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敏感性 储集层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宝清 陈智宇 +2 位作者 刘金峰 陈平 宋青蕊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6年第4期26-29,52,共5页
该文对微生物采油效果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室内实验表明,所选用的23#、GD3#两株实验菌,具有降解原油中重质烃类、生成表面活性剂和气等性能,可使原油粘度降低,凝固点下降。矿场单井微... 该文对微生物采油效果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室内实验表明,所选用的23#、GD3#两株实验菌,具有降解原油中重质烃类、生成表面活性剂和气等性能,可使原油粘度降低,凝固点下降。矿场单井微生物吞吐试验表明,所用微生物可有效地疏通井筒及近井地带石蜡和胶质沥青质的沉积,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从而减缓结蜡速度,延长清蜡周期,提高原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单井 清蜡 降粘 油田 试验
下载PDF
板桥油田凝析气藏探边测试
14
作者 张学山 《油气井测试》 1995年第4期44-50,共7页
简述了地下烃类的相态变化规律及相态变化在导数曲线上的反映,运用半对数法、双对数典型曲线拟合法、压力导数法以及压力史拟合检验、无因次霍纳检验,一致性检验对凝析气藏探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板19-1井、板57井、板852井等多... 简述了地下烃类的相态变化规律及相态变化在导数曲线上的反映,运用半对数法、双对数典型曲线拟合法、压力导数法以及压力史拟合检验、无因次霍纳检验,一致性检验对凝析气藏探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板19-1井、板57井、板852井等多口井的测试成果分析,论证了探边测试技术在凝析气藏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相态 定量分析 经济评价
下载PDF
地震相干体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侯伯刚 乌达巴拉 杨再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三维数据体各种逻辑关系和物理属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地震三维数据体的不连续性主要反映断层和岩性的变化;连续性则主要反映岩性的均一性和地层的连续性。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地震相干体技术可在相干切片上直观地反映构造和断层的... 通过对三维数据体各种逻辑关系和物理属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地震三维数据体的不连续性主要反映断层和岩性的变化;连续性则主要反映岩性的均一性和地层的连续性。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地震相干体技术可在相干切片上直观地反映构造和断层的分布情况。通过方法介绍、程序设计和地震相干体技术应用的两个实例,展示该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数据处理技术 相干体 信息切片
下载PDF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49
16
作者 金振奎 刘泽容 石占中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新泰—泗水一带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同心环状展布,组成了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断裂均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但也曾发生过压扭性活动。断裂的垂直断距为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在研究区中部断裂断距...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新泰—泗水一带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同心环状展布,组成了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断裂均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但也曾发生过压扭性活动。断裂的垂直断距为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在研究区中部断裂断距较大,而在边部较小。这些断裂是在中新生代形成并进一步发展的。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是鲁西地块呈穹隆拱升形成的,而且在拱升的过程中还发生了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区 断裂 断裂构造体系 穹隆 拱升 类型
下载PDF
成熟度指标在恢复地层假整合面剥蚀幅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鸿 王铁冠 徐忠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古剥蚀幅度的恢复是反演盆地埋藏史和油气生成史的前提条件 .利用黄骅坳陷现有数十口探井钻到的古生界地层资料 ,采用频数分布统计的方法建立该区综合地层厚度剖面 ,在此基础上 ,试用镜质组反射率 R0 法 ,对该区上、下古生界地层之间假... 古剥蚀幅度的恢复是反演盆地埋藏史和油气生成史的前提条件 .利用黄骅坳陷现有数十口探井钻到的古生界地层资料 ,采用频数分布统计的方法建立该区综合地层厚度剖面 ,在此基础上 ,试用镜质组反射率 R0 法 ,对该区上、下古生界地层之间假整合面的平均剥蚀幅度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并以分子级成熟度参数 C2 9Ts/C3 0 H对所得结果加以验证 ,表明黄骅坳陷上、下古生界间假整合面的最小平均剥蚀幅度为 440 m,同时 ,也说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组反射率 剥蚀幅度恢复 频数分布 古生界 黄骅坳陷 油气藏
下载PDF
围岩蠕变对油井套管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章根德 刘存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71-975,共5页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围岩蠕变引起的油井套管变形。围岩蠕变的本构方程由实验得到。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围岩蠕变引起位移场在 1cm之内 ,而与应力场相比 ,比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小得多。
关键词 油井套管 围岩蠕变
下载PDF
用灰色模型理论对测井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宁波 彭红波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56, ,共3页
测井信号中既含有有效信号,又含有干扰信号,因而是典型的灰色系统。测井信号可采用GM(1,1)灰色模型进行建模和滤波处理。给出了利用GM(1,1) 模型对测井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计算流程和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GM... 测井信号中既含有有效信号,又含有干扰信号,因而是典型的灰色系统。测井信号可采用GM(1,1)灰色模型进行建模和滤波处理。给出了利用GM(1,1) 模型对测井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计算流程和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GM(1,1) 模型压制随机干扰噪音,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灰色系统 测井数据 滤波处理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的非线性AVO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增利 李建辉 +1 位作者 杨晓 康昆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现有AVO分析方法基于纵波、横波速度比近似为2这一假设条件,且不能反映界面的密度变化。结合苏里格气田致密碎屑岩储层特点,提出不完全依赖速度比假设的,基于纵波速度变化率、横波速度变化率和密度变化率的三参量非线性AVO分析方法。数... 现有AVO分析方法基于纵波、横波速度比近似为2这一假设条件,且不能反映界面的密度变化。结合苏里格气田致密碎屑岩储层特点,提出不完全依赖速度比假设的,基于纵波速度变化率、横波速度变化率和密度变化率的三参量非线性AVO分析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近似方法所得的反射系数介于Zoeppritz精确表达式和Aki&Richard近似之间,苏五试验区流体预测结果与实钻井吻合较好,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纵波 横波速度比 密度变化率 流体判别 非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