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指示动物中鼠疫噬菌体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钟佑宏 苏超 +7 位作者 段彪 丁奕博 杜清春 段存娟 赵丹妮 李伟 王鹏 吴鹤松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1-867,共7页
目的调查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指示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云南鼠疫疫源地10个市(县、区)的26个乡镇,对41个村指示动物犬或猫进行肛拭子标本采集。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 目的调查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指示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云南鼠疫疫源地10个市(县、区)的26个乡镇,对41个村指示动物犬或猫进行肛拭子标本采集。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并对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情况、不同犬类或猫的鼠疫噬菌体分离情况、噬菌体的噬菌斑多态性及鼠疫噬菌体宿主谱裂解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1014只指示动物,其中犬1003只,猫11只,分离获得102株鼠疫噬菌体;10个市(县、区)中只有澜沧县未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余9个市(县、区)均分离到了鼠疫噬菌体,分离率自高到低分别为宜良县(21.00%,21/100)、勐海县(19.23%,25/130)、元江县(11.63%,10/86)、弥渡县(11.50%,13/113)、文山市(10.10%,10/99)、弥勒市(7.07%,7/99)、梁河县(6.67%,7/105)、保山隆阳区(4.90%,5/102)及耿马县(3.81%,4/105)。102株鼠疫噬菌体中,有75株分离自土狗(中华田园犬),分离率为9.32%(75/805);20株分离自哈巴狗,分离率为13.70%(20/146);5株分离自狼犬,分离率为17.24%(5/29);1株分离自萨摩耶犬,分离率为1/4;1株分离自阿拉斯加犬,分离率为1/2。鼠疫噬菌体的噬斑出现完全裂解(背景清晰、透亮)、特大(2.5~4.0 mm)、大(1.5~<2.5 mm)、中(0.5~<1.5 mm)及小(<0.5 mm)5种噬斑;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噬菌体,大都能裂解鼠疫菌且部分噬菌体可裂解索氏志贺菌及5型假结核耶尔森菌(PST5)。结论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指示动物中存在鼠疫噬菌体,且分离的鼠疫噬菌体具有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指示动物 鼠疫噬菌体 流行病学意义
原文传递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0-2019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孔进姣 王鹏 +2 位作者 梁云 苏丽琼 石丽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 分析1950-201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鼠疫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9年德宏州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 目的 分析1950-201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鼠疫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9年德宏州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和蚤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的相关关系。结果 1950-2019年德宏州鼠疫经历了流行-静息-再流行-再静息的循环流行,在5个县(市)的36个乡(镇)共判定疫点数614个,人间鼠疫流行15个年次,发现1 153例病例,死亡379例。1982-2019年捕获鼠类261 319只,黄胸鼠占70.95%(185 421/261 319);共检获蚤类70 124匹,印鼠客蚤占76.65%(53 752/70 124);印鼠客蚤指数为0.57,游离蚤指数为0.22;从285 091份动物标本及60 119组蚤类分离出鼠疫菌1 577及418株;从64 157份血清中检出255份F1抗体阳性标本;2008年后未分离出鼠疫菌,也未发现鼠疫疫情。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回归分析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德宏州鼠疫呈现长期性、顽固性、稳定性的特点,虽然目前鼠疫处于静息期,但其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暴发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动物间疫情的监测对预防人间鼠疫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1950-2018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孔进姣 王鹏 石丽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3-889,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云南省1950-2018年鼠疫疫情监测和总结资料来自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动物间鼠疫的流行情况;运用SPSS 21.0软件建立...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云南省1950-2018年鼠疫疫情监测和总结资料来自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动物间鼠疫的流行情况;运用SPSS 21.0软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分析1982-2007年动物间鼠疫流行与鼠密度、染蚤率以及人间鼠疫的相关性。结果1950-2018年,云南省有动物疫情发生的地区共12个地(州)、51个县(市),有疫点数1722个;共在98个县(市)设立了7152个监测点。鼠疫疫情在1950-1956年局限于滇西地区,1957-1981年处于静息期,1982-2007年由滇西、滇西南逐渐向滇南、滇中、滇东南和滇东发展,2008年以后再次进入静息期;鼠疫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6-11月份。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动物间鼠疫(Y)与鼠密度(X)间的回归方程Y=9.112+44.848X、人间鼠疫(Y)与动物间鼠疫(X)间的回归方程Y=2.261+0.139X均有统计学意义(F=9.306、5.371,P均<0.05)。结论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趋势呈"波浪型",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人间鼠疫均存在相关性,动物鼠疫疫情的监测是预防动物间及人间鼠疫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1950-2018年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孔进姣 王鹏 石丽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3-597,共5页
目的了解1950-2018年云南省人间鼠疫的分布状况及流行趋势,为鼠疫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1950-2018年云南省鼠疫疫情资料来源于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历年的疫情监测、疫情总结资料及《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所志》,收集整理数据,运用描述性流... 目的了解1950-2018年云南省人间鼠疫的分布状况及流行趋势,为鼠疫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1950-2018年云南省鼠疫疫情资料来源于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历年的疫情监测、疫情总结资料及《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所志》,收集整理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鼠疫流行概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1950-2018年,云南省先后在10个州(市)38个县(市、区)的鼠疫疫源地发生人间病例,共确诊病例3463例,死亡637例;可分两个流行周期,即近史流行末期(1950-1955年)和复燃流行期(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疫源地人间鼠疫病死率为18.00%(615/3416),野鼠疫源地病死率为46.81%(22/4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67,P<0.01);近史流行末期病死率为21.46%(633/2950),复燃流行期病死率为0.78%(4/5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78,P<0.01);1986年以后确诊的513例病例,流行季节主要集中于7-11月份(441例),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15~45岁人群(217例)。结论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范围较广,且呈现流行-静息-再流行-再静息的周期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疫源地的持续存在,人间鼠疫防控仍需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鼠疫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孔进姣 石丽媛 王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6-1040,共5页
鼠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随着全基因测序的完成,我们对鼠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我们探寻引起其发生发展的因素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SNP分析的特征、应用条件及其在耶尔森氏鼠疫菌方面的... 鼠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随着全基因测序的完成,我们对鼠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我们探寻引起其发生发展的因素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SNP分析的特征、应用条件及其在耶尔森氏鼠疫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鼠疫的暴发流行的追踪溯源研究提供相关信息,也为鼠疫的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鼠疫耶尔森菌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大理州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时间序列预测
6
作者 刘青 刘露 +2 位作者 张态 段飞云 陈晓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80,共7页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学特征,并利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探索病原体的感染趋势,为该地区HFMD的病...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学特征,并利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探索病原体的感染趋势,为该地区HFMD的病原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理州2013―2021年HFMD的病原学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和SARIMA模型分析HFMD的病原学特征和预测病原感染趋势。结果2013―2021年大理州共检出HFMD阳性病原2793份(60.27%),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1157份(41.42%)、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669份(23.95%)、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967份(34.62%);男女阳性比1.44∶1;1~3岁阳性占比最高(71.07%);秋季阳性率最高(66.87%),且CA16构成比最高(52.89%);2013―2014年及2017年EV71为优势流行株,2015―2016年及2019年CA16为优势流行株,2018年和2021年其他EV为优势流行株;不同县市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3,P<0.001),以洱源县最高(75.92%),南涧县最低(40.87%)。HFMD病原的流行存在季节性,利用SARIMA(1,1,0)(0,1,1)12能预测各病原体的感染趋势。结论大理州HFMD的病原多种共存,以CA16和其他EV为优势病株;重点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洱源县、宾川县和鹤庆县为高发地区。SARIMA(1,1,0)(0,1,1)12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HFMD病原体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特征 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感染趋势
原文传递
云南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和丰富度影响因素
7
作者 武丽 罗云燕 +3 位作者 黎文鸿 洪汝丹 艾志琼 尹家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分析鼠形动物特征和环境因子与鼠形动物寄生蚤的关系,明确影响云南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和丰富度的因素。方法选取剑川县作为采样点,分别在4个季节不同海拔梯度进行鼠形动物、寄生蚤、环境因子取样。使用跨栏模... 目的分析鼠形动物特征和环境因子与鼠形动物寄生蚤的关系,明确影响云南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和丰富度的因素。方法选取剑川县作为采样点,分别在4个季节不同海拔梯度进行鼠形动物、寄生蚤、环境因子取样。使用跨栏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季节、生境、海拔)和鼠形动物特征指标(种类、性别、年龄、体长、体重等)与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和丰富度的关系。结果寄生蚤丰盛度跨栏负二项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染蚤率分别降低了68%、78%、45%。与耕地相比,林地中野外鼠形动物染蚤数量减少了35%。与齐氏姬鼠相比,大绒鼠的染蚤率增加了0.41倍,中华姬鼠的染蚤率降低54%,其他种类的鼠形动物染蚤率降低了39%;中华姬鼠的染蚤数量降低60%。雌性鼠形动物染蚤率降低了25%。成年的鼠形动物染蚤数量降低了44%。体长>100 mm、耳高>13 mm的鼠形动物染蚤率分别增加了0.48、0.53倍。尾长>13 mm的鼠形动物的染蚤数量降低了49%。寄生蚤丰富度跨栏Poisson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染蚤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68%、78%、45%。林地比耕地染蚤种类降低了47%。与齐氏姬鼠相比,大绒鼠染蚤率增加了0.41倍,中华姬鼠的染蚤率降低54%,其他鼠形动物种类染蚤率减低了39%。雌性鼠形动物染蚤率降低了25%。体长>100 mm、耳高>13 mm的鼠形动物染蚤率分别增加了0.48、0.53倍。结论影响寄生蚤丰盛度的因素包括季节、生境,以及鼠形动物种类、性别、年龄、体长、尾长、耳高。影响寄生蚤丰富度的因素包括季节、生境,以及鼠形动物种类、性别、体长、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蚤 丰盛度 丰富度 鼠形动物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云南省2014―2018年HIV-1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及基因亚型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熙姝 李健健 +4 位作者 张米 刘家法 杨壁珲 潘小满 董兴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1-796,850,共7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2014―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毒株基因亚型和重组型流行分布情况及其原始传播溯源。方法收集2014―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2 604例在定点医院随访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 目的调查云南省2014―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毒株基因亚型和重组型流行分布情况及其原始传播溯源。方法收集2014―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2 604例在定点医院随访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样及流行病学信息,扩增HIV-1pol区基因,应用Genotyping和BLAST在线分析工具及软件MEGA 6.06确定毒株亚型,通过计算基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HIV-1重组型,阐明云南省HIV-1基因亚型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经扩增后共获得1 843条pol区序列,云南省HIV-1毒株主要亚型占比为CRF08_BC 55.8%,CRF07_BC 13.4%, CRF01_AE 14.3%,C亚型3.1%,B(B’)亚型2.6%,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s, URFSs) 8.1%,其他2.7%。其中,CRF08_BC为最常见亚型。HIV-1基因型分布在年龄,感染途径,民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16个州(市)各亚型的分布均有差异(均有P<0.05)。其中,德宏、保山和怒江主要以CRF01_AE为主,丽江和迪庆主要以CRF07_BC为主,其余地州主要以CRF08_BC为主。结论云南省16个州(市)HIV-1亚型以CRF08_BC流行为主,各种常见亚型均存在,仍有新型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s, CRFs)出现,与2012―2014年的资料相比较,在地区、民族、年龄和感染途径方面有变化,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流行毒株 亚型 分布特征 变异
原文传递
云南耿马县鼠疫流行静息期小型兽类种群及细菌学调查
9
作者 苏超 吴鹤松 +4 位作者 段彪 亚红祥 洪文轩 李双昌 宋志忠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0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耿马县目前是否有鼠疫流行。方法采用鼠夹、鼠笼和电猫等方法捕获宿主动物,测定室内、外鼠密度;采用肝、脾培养检测鼠疫菌感染情况。结果共计捕获小型兽类标本313只,隶属于3目3科4属7种(亚种),其中黄胸鼠占比87.86%,臭鼩... 目的了解云南省耿马县目前是否有鼠疫流行。方法采用鼠夹、鼠笼和电猫等方法捕获宿主动物,测定室内、外鼠密度;采用肝、脾培养检测鼠疫菌感染情况。结果共计捕获小型兽类标本313只,隶属于3目3科4属7种(亚种),其中黄胸鼠占比87.86%,臭鼩鼱占比9.68%,斯氏家鼠占比1.28%,其余鼠种均低于1%;室内黄胸鼠捕获率为7.33%;室外黄胸鼠捕获率为6.50%。所捕获动物肝脾鼠疫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本次研究为耿马县的鼠疫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种群结构 细菌检测
原文传递
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佑宏 段存娟 +7 位作者 郭英 董珊珊 张艳 张海鹏 丁奕博 谭红丽 石丽媛 王鹏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710,共4页
目的 调查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的鼠疫噬菌体携带情况,并对分离鼠疫噬菌体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2016年,在春、秋两季,分别采集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内5个鼠疫流行自然村的鼠类动物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 目的 调查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的鼠疫噬菌体携带情况,并对分离鼠疫噬菌体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2016年,在春、秋两季,分别采集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内5个鼠疫流行自然村的鼠类动物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并鉴定噬菌斑形态。结果 ①春季采集动物标本409份,未分离到鼠疫噬菌体;秋季采集动物标本444份,分离到鼠疫噬菌体40株,分离率为9.01%(40/444)。②在5个鼠疫流行自然村均分离到了鼠疫噬菌体,各村间分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5.055,P 〉 0.05)。③在40株鼠疫噬菌体中,37株分离自齐氏姬鼠,2株分离自大绒鼠,1株分离自长尾大麝鼩。④分离鼠疫噬菌体的噬菌斑出现大(直径1.5 - 2.5 mm)、中(0.5 - 〈 1.5 mm)、小(〈 0.5 mm)3种类型。结论 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携带较高数量的鼠疫噬菌体,噬菌斑形态多样,其生物学特性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噬菌体 鉴定
原文传递
滇西地区室内鼠形动物体表寄生蚤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晓藕 尹家祥 +6 位作者 王秀芳 魏兆飞 赵秋芳 杨子京 刘正祥 杨光璨 杜春红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0-324,共5页
目的分析滇西地区室内鼠形动物体表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滇西地区10个县(市)40个自然村的800户家庭作为调查单位。每户在室内布放5个鼠笼连续3晚.捕获的鼠形动物用梳检法收集体表寄生蚤并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通过调查... 目的分析滇西地区室内鼠形动物体表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滇西地区10个县(市)40个自然村的800户家庭作为调查单位。每户在室内布放5个鼠笼连续3晚.捕获的鼠形动物用梳检法收集体表寄生蚤并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通过调查家庭成员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因素,潜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家庭周围环境(如房屋结构)、人为干扰因素(如养猫)、鼠形动物种类及其特征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使用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从捕获的421只鼠形动物检获寄生蚤5种992匹,以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91.03%,903/992)。回归分析显示:具有砖混结构房屋的家庭,鼠形动物染蚤概率增加1_38倍,而染蚤数量却减少了63%;养猫的家庭,鼠形动物染蚤数量减少了66%;室内捕获黄胸鼠的家庭.鼠形动物染蚤概率增加172.16倍,但数量并没有增加。结论滇西地区室内鼠形动物寄生蚤以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优势蚤种。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与鼠种、家庭周围环境及人为干扰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形动物 寄生蚤 丰盛度 影响因素 室内
原文传递
云南西部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晓藕 尹家祥 +6 位作者 杨子京 王秀芳 杨光璨 刘正祥 杜春红 魏兆飞 赵秋芳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西部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西部地区10个县(市)抽取800户家庭作为调查单位。采用水盘法捕获地面游离蚤,每户放置10个水盘,连续放置3夜,每日晨起收集捕获到的地面游离蚤。通过实地观测和面对... 目的分析云南西部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西部地区10个县(市)抽取800户家庭作为调查单位。采用水盘法捕获地面游离蚤,每户放置10个水盘,连续放置3夜,每日晨起收集捕获到的地面游离蚤。通过实地观测和面对面调查家庭主要成员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因素,潜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如民族、经济收入)、家庭环境(如房屋结构、地面、房屋周围农作物生长)、人为干扰因素(如养猫、养犬)等。用Epi 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应用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因素。结果800户家庭中,346户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5种2406匹。其中人蚤1750匹(72.7%),为优势蚤种。多因素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家庭比汉族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增加81%;打工家庭比种植为主的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减少48%;经济收入高于2万元的家庭比收入低于1万元的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减少41%:养猫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增加82%.捕获数量也增加1.09倍;养犬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增加1.20倍;土木结构房屋的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增加52%;水泥地面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概率减少65%;房屋周围生长果树的家庭捕获地面游离蚤数量增加1.11倍。结论云南西部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与社会经济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及家庭生活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为有效控制地面游离蚤数量,灭蚤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盛度 影响因素 室内
原文传递
caf1基因为靶标的鼠疫检测PCR法的改进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艳 郭英 +5 位作者 董珊珊 揭云翠 钟佑宏 李伟 宋志忠 王鹏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查明行业标准推荐caf1基因引物(简称行标caf1引物)进行PCR检测时,在一些非鼠疫菌上出现非特异性条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共选取112株菌进行试验,其中鼠疫菌40株、非鼠疫菌72株;提取菌株DNA,并对caf1基因进行PCR扩增... 目的查明行业标准推荐caf1基因引物(简称行标caf1引物)进行PCR检测时,在一些非鼠疫菌上出现非特异性条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共选取112株菌进行试验,其中鼠疫菌40株、非鼠疫菌72株;提取菌株DNA,并对caf1基因进行PCR扩增;选择出现非特异性条带的7株菌株,进行切胶回收、纯化以及TA克隆测序;针对caf1基因重新设计引物,对被试菌株进行验证。结果使用行标caf1引物扩增40株鼠疫菌,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条带,扩增72株非鼠疫菌,有58株扩增出400、500、600、700、800、900、1 000 bp的非特异性条带。经克隆和测序,在非特异性产物的基因序列中均出现行标caf1引物的反向引物序列及反向引物的反向互补序列。重新设计caf1引物,扩增72株非鼠疫菌,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条带。结论行标caf1引物在筛查鼠疫菌时会出现非特异性条带,使用新caf1引物可有效避免这一情况,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1基因 耶尔森菌 鼠疫 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2020年云南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现况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倩夏 王安伟 +11 位作者 史亮晶 黄开莲 李加国 张海涛 叶枫 吴鹤松 郭玉熹 杨林 赵志花 李淑娟 董旭 董兴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儿童和孕妇食用盐碘和尿碘含量,评价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在云南省的16个州(市),每个州(市)抽取1个县(市),每个县(市)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会)作为... 目的了解云南省儿童和孕妇食用盐碘和尿碘含量,评价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在云南省的16个州(市),每个州(市)抽取1个县(市),每个县(市)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在每个村(居委会)的小学各抽取20名8~10岁非寄宿儿童(男、女均衡),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尿样,每个县(市)共调查80名儿童;在所抽取的2个乡(镇、街道)各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尿样,每个县(市)共调查40名孕妇。分别进行盐碘、尿碘含量测定。结果在云南省的16个县(市),共采集8~10岁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2009份、尿样2041份(儿童1375份、孕妇666份)。其中,盐碘中位数为26.0 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0%(2009/2009),碘盐合格率为98.7%(1982/200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7%(1982/2009),各县(市)间重点人群盐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8.98,P<0.01)。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8.5μg/L,不同年龄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9.45,P<0.01),不同性别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3,P>0.05)。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1.9μg/L,<150μg/L的占52.1%(347/666),各县(市)间孕妇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32,P<0.01)。结论云南省重点人群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碘盐供应良好;8~10岁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100~199μg/L),孕妇碘营养处于碘缺乏状态(<150μg/L)。建议加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防病意识,做到科学补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 尿 孕妇 儿童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鼠疫菌在疫源地保存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艳 王鹏 宋志忠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6-459,共4页
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鼠疫菌与其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在一定地理景观内以及特定区域的生物群落中构成了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目前,鼠疫菌的保存机制主要概况为:①宿主动物、蚤(蜱等)保存学说;②鼠疫菌自身突变保存学说;... 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鼠疫菌与其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在一定地理景观内以及特定区域的生物群落中构成了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目前,鼠疫菌的保存机制主要概况为:①宿主动物、蚤(蜱等)保存学说;②鼠疫菌自身突变保存学说;③蚤-宿主-蚤保存学说;④土壤保存学说;⑤鸟类及非生物因素保存学说;⑥其他耶尔森菌突变保存学说。文中针对鼠疫菌在疫源地保存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鼠疫 保存机制 自然疫源地
原文传递
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鼠洞土壤8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芸 赵秋芳 +7 位作者 魏兆飞 王梦迪 徐丹丹 季守莲 洪汝丹 刘正祥 洪梅 尹家祥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云南省3个鼠疫自然疫源地鼠洞土壤8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对玉龙县、剑川县、梁河县3个鼠疫疫源地鼠洞土壤进行采样,应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测量土样中钙(Ca)、铁(Fe)、锌(Zn)、铬(Cr)、铅(Pb)、锰(Mn)、镉(C... 目的对比分析云南省3个鼠疫自然疫源地鼠洞土壤8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对玉龙县、剑川县、梁河县3个鼠疫疫源地鼠洞土壤进行采样,应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测量土样中钙(Ca)、铁(Fe)、锌(Zn)、铬(Cr)、铅(Pb)、锰(Mn)、镉(Cd)、铜(Cu)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经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计算、整理,在SPSS20.0统计软件下应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龙县、剑川县和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鼠洞土壤中Ca元素中位数分别为85.40、308.56、0.00mg/kg;Fe元素中位数分别为2569.07、1950.16、975.72mg/kg;Zn元素中位数分别为5.64、4.02、2.04mg/kg;Cr元素中位数分别为1.09、3.06、0.71mg/kg;Pb元素中位数分别为3.61、29.56、22.80mg/kg;Mn元素中位数分别为223.01、212.97、80.43mg/kg;Cd元素中位数分别为0.00、2.02、2.94mg/kg;Cu元素中位数分别为1.92、1.08、0.51mg/kg。玉龙县、剑川县、梁河县3个鼠疫疫源地鼠洞土壤8种金属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0.538、127.687、202.583、185.359、124.747、150.057、91.346、228.546.P均〈0.05)。结论云南省3个鼠疫自然疫源地土壤中富含Fe元素;玉龙鼠疫疫源地与剑川鼠疫疫源地金属元素构成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土壤 鼠疫自然疫源地
原文传递
肌尾噬菌体科T4类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玲玲 钟佑宏 +1 位作者 王鹏 宋志忠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09,共4页
噬菌体是一种能够裂解并杀死细菌的病毒,目前其作为鉴定细菌工具、应用于细菌分型及研发新型抗菌生物制剂等已成为研究热点。在肌尾噬菌体科中的T4类噬菌体属是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模型系统,对T4类噬菌体进行深入研究更具重要... 噬菌体是一种能够裂解并杀死细菌的病毒,目前其作为鉴定细菌工具、应用于细菌分型及研发新型抗菌生物制剂等已成为研究热点。在肌尾噬菌体科中的T4类噬菌体属是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模型系统,对T4类噬菌体进行深入研究更具重要意义。本文从T4类噬菌体的分类,形态特征,与宿主的作用模式,以及从其应用及生物学意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T4类噬菌体有更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类噬菌体 命名 与宿主相互作用 应用 综述
原文传递
云南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汝丹 魏兆飞 +6 位作者 赵秋芳 刘正祥 洪梅 王梦迪 徐丹丹 周芸 尹家祥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明确不同海拔梯度野外鼠形动物的分布和构成。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梁河县芒东、河西、曩宋等地按1000-、1200-、1400~及≥1600m4个海拔梯度选取林地生境,以花... 目的了解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明确不同海拔梯度野外鼠形动物的分布和构成。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梁河县芒东、河西、曩宋等地按1000-、1200-、1400~及≥1600m4个海拔梯度选取林地生境,以花生为诱饵采用夹线法进行捕鼠,对捕获鼠形动物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群落空间结构。结果捕获鼠形动物663只,捕获密度为7.97%(663/8320)。鼠型动物由3目5科1l属16种构成,以黄胸鼠(30.62%,203/663)为优势鼠种;物种丰富度以1000~〈1200m海拔梯度最高(13种)。在1400-〈1600m海拔梯度多样性指数出现最大值(2.0942);随着海拔梯度升高,均匀度指数增加(0.6722、0.7742、0.8428、0.8824),而生态优势度指数降低(0.2692、0.1971、0.1428、0.162O)。结论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不同海拔梯度呈现黄胸鼠单一优势种分布;随海拔梯度升高,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升高趋势,而物种丰富度和生态优势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野外鼠形动物 群落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芳 申元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317-4320,共4页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真菌耐药性也在逐年加重;不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各有差异,耐药真菌引起的深部感染已成为当前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该项研究分析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唑类、多烯类、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以及部分中草...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真菌耐药性也在逐年加重;不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各有差异,耐药真菌引起的深部感染已成为当前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该项研究分析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唑类、多烯类、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以及部分中草药,总结了上述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并对其研究进展作出综述,从而为更好地控制真菌感染,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奠定基础,并为今后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探索抗真菌药物未来的研究趋势提供策略指导及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耐药机制 研究 进展
原文传递
导致睡眠障碍内源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楠 李丽娟 +2 位作者 马莹莹 尹春蕾 贾乘一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0年第3期78-80,共3页
睡眠障碍是由于机体睡眠和觉醒机制失常而造成的,以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与睡眠和觉醒有关的疾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对于内源性因素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以某些神经递质和微生物影响为主。基于此,本文通过整理1995至201... 睡眠障碍是由于机体睡眠和觉醒机制失常而造成的,以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与睡眠和觉醒有关的疾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对于内源性因素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以某些神经递质和微生物影响为主。基于此,本文通过整理1995至2019年收载的中国知网、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万方医学网及PubMed公开发表的期刊中有关睡眠障碍成因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旨在整理睡眠障碍成因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神经递质 微生物 内源性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