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BsAg、HBV RNA、GGT及GPR联合检测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文君 余婷婷 +3 位作者 李丽华 王红英 普冬 杨永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各期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各期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17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BV感染进程分为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EPI)组(n=77)、HBeAg阳性CHB(EPH)组(n=42)、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ENI)组(n=26)、HBeAg阴性CHB(ENH)组(n=27)。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BsAg、HBV RNA、GGT、GPR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HBsAg、HBV RNA、GGT、GPR联合检测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中EPH期和ENH期的诊断价值。结果4组患者血清HBsAg、HBV RNA、GGT、GP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Ag、HBV RNA、GGT、GPR联合检测诊断EPH期和ENH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和0.83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9%、59.26%和84.42%、96.15%。结论血清HBsAg、HBV RNA、GGT、GPR联合检测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低误诊率,有望取代传统的有创检查,对于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各期患者的精准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订发挥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 联合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永锐 沈凌 +2 位作者 李晓非 王霖 吕松琴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索云南省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5 000例HBsAg阴性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 DNA阳性的26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6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 目的:探索云南省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5 000例HBsAg阴性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 DNA阳性的26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6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慢性肝炎26例,其中炎症活动度轻中度损害24例,重度2例;轻度到中度肝纤维化25例,早期肝硬化1例。瞬时弹力检测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查显示:轻度2例,中度17例,重度6例,早期肝硬化1例。26例患者肝穿病理检查肝纤维化程度与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查结果吻合度一致。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中HBsAg阳性9例,HBcAg阳性10例。结论:隐匿性乙型肝炎,是导致终末期隐匿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并立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 HBV DNA 荧光定量PCR 组织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