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教学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琳 肖怀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24期18-19,共2页
药物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基础并不深奥,但涉及有机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也容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药物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基础并不深奥,但涉及有机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也容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逆转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琳 刘光明 王卓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6年第4期51-53,62,共4页
目的:综述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逆转策略。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能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逆转的作用。结论:使用耐药逆转剂及其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肿瘤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剂 逆转策略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琳 刘光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综述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逆转策略。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加以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能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逆转的作用。结论:使用耐药逆转剂及其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肿瘤多药耐药(MDR) 耐药逆转剂(RRA)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漾濞泡核桃青皮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寅珊 李冬梅 +1 位作者 刘熙 刘光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28-31,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漾濞泡核桃青皮脂溶性成分,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确定了其中55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占总成分含量的95.91%。其中β-谷甾醇(18.68%)、4-乙基金刚烷酮(12.07%)、二十九烷(9.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漾濞泡核桃青皮脂溶性成分,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确定了其中55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占总成分含量的95.91%。其中β-谷甾醇(18.68%)、4-乙基金刚烷酮(12.07%)、二十九烷(9.04%)、二十七烷(7.43%)、十六烷酸(7.45%)、十八碳二烯酸(4.60%)及α-生育酚(3.53%)是漾濞泡核桃青皮脂溶性成分中的主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泡核桃 青皮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绵马贯众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红云 蒋金元 +5 位作者 王超芬 文海玲 肖怀 刘光明 王晶 王涛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5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筛选出中药绵马贯众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部位。方法:以多组实验空白对照纸片弥散比较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绵马贯众的甲醇总提取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的提取部位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部位A和C具有明显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目的:筛选出中药绵马贯众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具体部位。方法:以多组实验空白对照纸片弥散比较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绵马贯众的甲醇总提取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的提取部位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部位A和C具有明显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活性。结论:绵马贯众甲醇总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弱于单个提取部位(部位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部位 抗菌 筛选
下载PDF
云南松松塔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寅珊 李冬梅 +1 位作者 蒋凌云 刘光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对云南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并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二...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对云南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并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二氢山奈酚(1),7,15-二羟基去氢枞酸(2)、原儿茶酸(3)、香草酸(4)、十二烷(5)。结论:化合物1~5皆从云南松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松塔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