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时空特征探讨——以诺邓村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宇亮 张丹明 +1 位作者 党安荣 谢浩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5,共6页
村落文化景观包括自然本底、地域文化和物质环境3个支点,前两者分别对应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是剖析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是在时间特征的持续中逐渐显现的。以诺邓村为例,综合运用GIS的分析方法与人类... 村落文化景观包括自然本底、地域文化和物质环境3个支点,前两者分别对应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是剖析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是在时间特征的持续中逐渐显现的。以诺邓村为例,综合运用GIS的分析方法与人类学的描述方法,通过对应"时间点"的空间特征分析与对应"时间段"的时间特征分析,阐明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该方法在人居环境的研究中同样适用,还可以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而扩展。时空特征不仅可以作为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切入点,也能够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多学科属性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村落文化景观 形成机制 时空特征 诺邓村 地理环境 地域文化
下载PDF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多学科视野下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实证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宇亮 党安荣 +1 位作者 张丹明 谢浩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53-257,共5页
村落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看得见的手")与地域文化("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对应着地理科学、人文科学与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研究综合运用G I S技术、历史人类学视野与... 村落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看得见的手")与地域文化("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对应着地理科学、人文科学与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研究综合运用G I S技术、历史人类学视野与建筑学的描述性方法,以诺邓村为例探讨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通过不同学科的研究结论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这一过程表明,两只"手"自始相伴、相互交织,是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逻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文化景观 地理环境 地域文化
下载PDF
试论三星堆海贝来源及其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光曙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5-47,共3页
海贝这种生长于海洋沿岸的生物在我国古代很早时期就在中原内地、西南高原作为珍宝出现,海贝从何方进入内地和西南地区的呢?值得探讨。本文就三星堆海贝来源及其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 我国以贝为币早在夏时期就开始。丁福保的《历代古... 海贝这种生长于海洋沿岸的生物在我国古代很早时期就在中原内地、西南高原作为珍宝出现,海贝从何方进入内地和西南地区的呢?值得探讨。本文就三星堆海贝来源及其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 我国以贝为币早在夏时期就开始。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中拓印有古代中原的海贝、骨贝、铜贝图片,并解说:“荒古之世,以物易物,后以交易日繁,乃用海贝为媒介,又以海贝产量不多,不敷应用,故又有骨贝、石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贝 氐羌 广汉三星堆 蜀族 南方丝绸之路 祭祀坑 云南洱海 夏族 西羌 古蜀国
下载PDF
“大天兴”国王赵善政墓调查报告
4
作者 杨长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B12期79-84,共6页
通过对赵天子(赵善政)本主庙、杨干贞本主庙、大小南山、故酋长段公墓、赵善政墓等调查,确认了赵善政母亲墓的存在,而赵善政行宫的发现,对白族本主崇拜源流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调查否定了段思平墓在旧州的存在,证实它是段思平后裔段山... 通过对赵天子(赵善政)本主庙、杨干贞本主庙、大小南山、故酋长段公墓、赵善政墓等调查,确认了赵善政母亲墓的存在,而赵善政行宫的发现,对白族本主崇拜源流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调查否定了段思平墓在旧州的存在,证实它是段思平后裔段山的墓葬,但为王陵课题调查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兴 赵善政 王陵调查
下载PDF
云南大理市下关城北东汉纪年墓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德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3-72,101-102,共12页
1990年5月,大理制药厂在大理市下关城北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座东汉纪年砖室墓。该墓位于大理苍山斜阳峰东麓,坐落在刘家营东北侧的"七堆地"(又名喜鹊堆)。南距下关新桥约400米,北与1982年发掘的大展屯汉墓相距约800米,东面50米... 1990年5月,大理制药厂在大理市下关城北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座东汉纪年砖室墓。该墓位于大理苍山斜阳峰东麓,坐落在刘家营东北侧的"七堆地"(又名喜鹊堆)。南距下关新桥约400米,北与1982年发掘的大展屯汉墓相距约800米,东面50米处为从南至北的滇藏公路(图一),该墓所处地形为一冲积扇地,早年辟为农田,但墓葬封土一直保留在农田之间。大理制药厂平场时推土机推毁了墓葬封土、墓道和后室的北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市 铺地砖 砖室墓 纪年 前室 东汉 后室 下关 墓葬 云南
原文传递
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6
6
作者 闵锐 万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41,I0006-I0009,共23页
2003年对银梭岛遗址的发掘,确认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灰坑、火塘、石墙、木桩等,出土有陶器、石器、铜器等。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等将遗址分为四期,年代分别为云南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青铜时代的早期和青铜时... 2003年对银梭岛遗址的发掘,确认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灰坑、火塘、石墙、木桩等,出土有陶器、石器、铜器等。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等将遗址分为四期,年代分别为云南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青铜时代的早期和青铜时代中晚期。该遗址的发掘建立了苍洱地区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市 银梭岛遗址 螺壳层 陶器 动物骨骼 云南 考古
原文传递
云南大理大展屯二号汉墓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德文 《考古》 1988年第5期449-456,共8页
1981年12月,大理市大展屯村农民金荣在村西150米处建房取土时,在地表下1.5米深处发现一座砖室墓(图一),我所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并于次年一月由张开远、田怀清、杨德文等同志进行了清理发掘。该墓编为大展屯二号墓(一号墓的资... 1981年12月,大理市大展屯村农民金荣在村西150米处建房取土时,在地表下1.5米深处发现一座砖室墓(图一),我所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并于次年一月由张开远、田怀清、杨德文等同志进行了清理发掘。该墓编为大展屯二号墓(一号墓的资料我所田怀清同志已在《云南文物》第十五期上发表了简报),墓葬已被盗扰,现将残墓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室墓 云南文物 墓葬形制 前室 底径 泥质 随葬器物 出土 口径 水田
原文传递
大理海东罗荃塔塔基发掘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学龙 孙健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48,91,共7页
罗荃塔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海东乡向阳村西北罗荃半岛的罗荃寺后山,西临洱海,与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遥遥相望,是大理地区建造较早的古塔之一。塔1966年被毁,1996年10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对该塔塔基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将情况... 罗荃塔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海东乡向阳村西北罗荃半岛的罗荃寺后山,西临洱海,与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遥遥相望,是大理地区建造较早的古塔之一。塔1966年被毁,1996年10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对该塔塔基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地区 塔基结构 大理市 大理州 寺塔 情况介绍 崇圣 出土 洱海 文物
原文传递
大理漾濞县瓦厂乡草白么自然村青铜器出土点清理调查报告
9
作者 孙健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共19页
一、概述瓦厂乡位于漾濞彝族自治县南部,东隔漾濞江与巍山县马鞍山乡、紫金乡相望,南接本县鸡街乡,西连龙潭乡,北连顺濞乡,面积112平方千米,总人口5200人(2006年)。民国时期属于白竹乡,1950年属于白竹区,1957年设瓦厂乡,1958年属于龙潭... 一、概述瓦厂乡位于漾濞彝族自治县南部,东隔漾濞江与巍山县马鞍山乡、紫金乡相望,南接本县鸡街乡,西连龙潭乡,北连顺濞乡,面积112平方千米,总人口5200人(2006年)。民国时期属于白竹乡,1950年属于白竹区,1957年设瓦厂乡,1958年属于龙潭公社,1961年设瓦厂公社,1963年属龙潭区,1966年设瓦厂公社,1984年改设瓦厂区,1988年改设瓦厂乡至今。下辖黑马、瓦厂、入合、蛇马、瓦泥午5个村民委员会,74个自然村,49个农业合作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村民委员会 青铜器 龙潭区 自然村 巍山县 漾濞县 漾濞江
原文传递
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0
作者 张松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共6页
基层文物工作者是贯彻执行国家文物法律法规的带头人,是做好当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人。一个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如何,群众的文物意识怎么样与文物工作者的工作开展情况有着直接联系。本文以永平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为例,剖析基层... 基层文物工作者是贯彻执行国家文物法律法规的带头人,是做好当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人。一个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如何,群众的文物意识怎么样与文物工作者的工作开展情况有着直接联系。本文以永平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为例,剖析基层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管理 文物工作者 基层文物保护 永平县 文物保护工作 基层文物工作 责任人 法律法规
原文传递
云南洱源北山土坑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岑 刘杰 +1 位作者 贠雅丽 杨德文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金属技术,该文对滇西北的洱源县三营乡北山土坑墓地出土13件铜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土坑墓地出土的铜器材质有多样化的特色,除主要是红铜和铜锡合金外,个别样品出现了铜锡铅合金(Cu-Sn-Pb)、铜铅锑合... 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金属技术,该文对滇西北的洱源县三营乡北山土坑墓地出土13件铜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土坑墓地出土的铜器材质有多样化的特色,除主要是红铜和铜锡合金外,个别样品出现了铜锡铅合金(Cu-Sn-Pb)、铜铅锑合金(Cu-Pb-Sb合金)以及含砷的铜锡金属(CuSn(As))。部分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分析,多数器物为铸造而成,另有少数器物为热锻加工而成。有的器物在制造时进行了冷加工处理。该墓葬群的铜器还出现了表面镀锡技术,说明在春秋战国之交,镀锡技术已从西北地区传入了洱海以北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 铜锡砷合金 铜铅锑合金 镀锡技术
原文传递
云南祥云检村石椁墓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朝真 《文物》 1983年第5期33-41,99,共10页
1976年12月,祥云县禾甸公社检村大队在修田取土时,掘出铜矛、铜钺、鸡形铜杖头等大小文物五十余件。州文物管理所及县文化馆先后三次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于1977年上半年发掘了三座古墓。禾甸公社检村大队南距祥云县城25公里,坐落在禾甸坝... 1976年12月,祥云县禾甸公社检村大队在修田取土时,掘出铜矛、铜钺、鸡形铜杖头等大小文物五十余件。州文物管理所及县文化馆先后三次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于1977年上半年发掘了三座古墓。禾甸公社检村大队南距祥云县城25公里,坐落在禾甸坝子东北角的一个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小山丘上。山丘高出四周平坝20余米。墓地位于山丘南部边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饰片 祥云县 八角形 出土器物 鸡形 字形 石板 鱼脊形 五角形
原文传递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 被引量:31
13
作者 闵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22,I0001-I0005,共25页
2008年对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的发掘,发现木构式建筑遗迹面积达20000平方米,出土石器、陶器和铜器等。遗址可分为三期,年代大致距今5000~2500年,另外晚期遗存的年代为宋、元、明时期。此次发掘在遗址的层位序列、遗存内涵、聚落形态等方... 2008年对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的发掘,发现木构式建筑遗迹面积达20000平方米,出土石器、陶器和铜器等。遗址可分为三期,年代大致距今5000~2500年,另外晚期遗存的年代为宋、元、明时期。此次发掘在遗址的层位序列、遗存内涵、聚落形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基本确立了剑湖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川县 海门口遗址 干栏式木构建筑 新石期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中期
原文传递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 被引量:18
14
作者 闵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3,I0008,共7页
海门口遗址已进行过三次发掘,发现大量遗迹和遗物。该遗址的史前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二、三期分别属于铜器时代早期和中期。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史前的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具有重要价值... 海门口遗址已进行过三次发掘,发现大量遗迹和遗物。该遗址的史前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二、三期分别属于铜器时代早期和中期。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史前的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具有重要价值。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证明这里是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海门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原文传递
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 被引量:9
15
作者 闵锐 朱忠华 +1 位作者 杨长城 张谷甲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8,2,共14页
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2014年,对大波那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西区发现房址、柱洞、灰坑、灰沟等遗迹。在东区北部墓地共清理墓葬25座。根据出土器物,居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秦汉时期。本次发掘为深人研究洱海地区青铜文化的面貌和... 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2014年,对大波那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西区发现房址、柱洞、灰坑、灰沟等遗迹。在东区北部墓地共清理墓葬25座。根据出土器物,居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秦汉时期。本次发掘为深人研究洱海地区青铜文化的面貌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祥云县 大波那墓地 战国秦汉时期
原文传递
云南宾川发现明代铜权
16
作者 孙健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62,共1页
1991年10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大的六面体,近管理所在宾川县境内征集到一件明代铜权。铜权保存较完好,环纽,中空。权体呈上小下底部束缩,形成一周凹槽。权身铸阳文,阳刻,从正面开始,六面从右至左依次直书:“建文┘二年... 1991年10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大的六面体,近管理所在宾川县境内征集到一件明代铜权。铜权保存较完好,环纽,中空。权体呈上小下底部束缩,形成一周凹槽。权身铸阳文,阳刻,从正面开始,六面从右至左依次直书:“建文┘二年┘大理府┘造口┘八号┘大字”。通高4.2、纽高0.7、穿径0.4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宾川县 明朝 铜权 中国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