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全椎板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吕乔 刘卫华 +2 位作者 杨会武 程微 杨子斌 《中国医药》 2016年第9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全椎板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87例,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神经病损分级:A级18例,B级34例,C级21例...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全椎板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87例,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神经病损分级:A级18例,B级34例,C级21例,D级10例,E级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全椎板减压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置钉情况和随访情况,采用ASIA分级评定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钉成功率92.5%(285/308),手术时间40~96min,平均(63±15)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60±44)ml;术后引流量230~3000ml,平均(320+46)m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6例,切口表层感染2例,肺不张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肺栓塞1例,顽固性低钠低氯血症2例,酸中毒、高钾血症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术后13例(ASIA分级A级6例、B级7例)死亡,19例(ASIA分级B级12例、C级5例、D级2例)失访,余55例患者中完全解剖复位38例(69.1%),基本复位17例(30.9%),末次随访时无再脱位及断钉、断棒情况;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A级12例,均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B级15例,1例恢复至C~级,6例恢复至B+级,8例无恢复;C级16例,8例恢复至D级,5例恢复至E-级,3例无恢复;D级8例,7例恢复至E级,1例无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全椎板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董锡亮 杨子斌 +4 位作者 王正祥 吕乔 赵伟 潘绍松 杨荣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 目的观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Cobb角、JOA评分、VAS评分及治疗前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2.35%(χ^2=6.257,P<0.05);观察组治疗后Cobb角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术后疼痛较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退行性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后路术式的对比与适应证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子斌 吕乔 +2 位作者 赵伟 王正祥 刘卫华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6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和后路术式的疗效以及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椎管狭窄率高于50.0%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途径的不同,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研究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和后路术式的疗效以及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椎管狭窄率高于50.0%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途径的不同,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路手术患者18例,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后路手术患者10例,采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比较采用两种术式治疗后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经椎管矢状径改善情况。结果前路手术患者的JOA评分由术前的(9.2±1.9)分提高至术后的(14.3±1.2)分;后路手术组患者的JOA评分由术前的(8.8±1.5)分上升到术后的(11.5±1.1)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物的范围和分型是选择手术方式的主要依据。结论骨化范围大于3个阶段的患者适宜选择后路手术,骨化范围在3个节段以内,适宜选择前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疗效对比 适应证选择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在突出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锡亮 赵宏斌 +3 位作者 杨燕琼 杨子斌 吕乔 阮安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276-427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在人类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椎间盘组织作为研究组,又按照LDH的类型(严重程度)分为...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在人类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椎间盘组织作为研究组,又按照LDH的类型(严重程度)分为膨出型(38例)、突出型(32例)和脱垂游离型(21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42例腰椎外伤患者的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椎间盘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椎间盘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分别为(20.2±14.8)ng/L和(11.8±6.2)ng/L,均高于对照组的(6.5±2.2)ng/L和(3.2±1.8)ng/L(t值分别为-8.559和-12.175;P=0.000);且膨出型亚组、突出型亚组、脱垂游离型亚组椎间盘组织中TNF-α〔(15.0±8.2)、(19.5±9.8)、(26.0±12.8)ng/L〕、IL-1β〔(7.3±4.1)、(9.8±6.2)、(13.9±7.6)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脱垂游离型亚组又高于膨出型亚组、突出型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提示TNF-α和IL-1β水平与椎间盘组织退变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下载PDF
保留棘突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董锡亮 王训怡 +1 位作者 杨子斌 吕乔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一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一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PLIF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棘突的PLIF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1年随访,比较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vs22%,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腰背部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上邻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邻椎间隙动态角度及上邻椎体滑移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的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显著,可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棘突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 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椎滑脱
下载PDF
手术治疗29例重度颈椎病
6
作者 刘卫华 吕乔 +1 位作者 杨子斌 阮安培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度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重度颈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前路手术8例,后路手术20例,分期后路-前路联合手术1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并计算术后3、6、12、24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改善率,定期复查MRI了解脊髓神...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度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重度颈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前路手术8例,后路手术20例,分期后路-前路联合手术1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并计算术后3、6、12、24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改善率,定期复查MRI了解脊髓神经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50(36.5±4.0)个月。JOA评分:术前6.1分±2.1分;术后3个月为6.5分±2.4分,改善率为4%±2%;术后6个月为7.1分±3.2分,改善率为9%±4%;术后12个月为10.7分±3.5分,改善率为42%±15%;术后24个月为11.3分±3.6分,改善率为48%±18%;末次随访时为11.9分±3.8分,改善率为53%±17%。末次随访优2例,良18例,可9例。定期复查MRI可见手术节段脊髓减压充分,椎管通畅程度进行性好转。结论重度颈椎病手术治疗有效,但脊髓神经功能恢复难以达到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后路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