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典舞在基层文化馆的普及与推广探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周莉
-
机构
遂宁市大英县文化馆
-
出处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5期180-183,共4页
-
文摘
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古典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教祭祀舞蹈,发展至封建时期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享乐工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关的舞蹈工作者对中国古典舞总结汇总,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古典舞。古典舞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同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化民众的作用,因此在基层文化馆普及与推广中国古典舞具有重要意义。在基层文化馆进行古典舞的普及与推广一方面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古典舞的普及度,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基层文化
推广
-
分类号
J705
[艺术—舞蹈]
-
-
题名川剧旦角分类及表演艺术分析
- 2
-
-
作者
雷飞霞
-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文化馆
-
出处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
文摘
川剧(又称川戏)起源于唐代,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一代代戏曲工作者不断发展和完善,川剧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其发展对于巴蜀文明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川剧唱腔由“昆”“高”“胡”“弹”“灯”五种不同的声腔组成。其中昆腔、高腔、灯调为曲牌体,胡琴和弹戏为板腔体,五种声腔各有其独到之处。
-
关键词
曲牌体
板腔体
表演艺术
戏曲舞台
川剧
旦角
中国戏曲文化
高腔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创新与发展
- 3
-
-
作者
李茜芝
-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文化馆
-
出处
《海外文摘》
2022年第17期55-57,共3页
-
文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明进步,人们在温饱满足之余,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在逐步提高。文化活动由原来在文化宫、文化馆、剧场等专门的场所开展,到现在的随处可见。参与者不是要把一支舞曲跳得十分精准,而是在感受这种愉悦气氛、音乐享受,活动着身子,起到锻炼身体,调养身心的作用。
-
分类号
J804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四川曲剧《卓筒小井》浅析
- 4
-
-
作者
周莉
-
机构
遂宁市大英县文化馆
-
出处
《海外文摘》
2023年第19期37-39,共3页
-
文摘
四川曲剧是采用四川清音大调、四川扬琴大调、四川车灯和四川灯调等曲调,在改编创新后形成的四川新剧种。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是通过直立粗大的竹筒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卓筒井与四川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对四川曲剧《卓筒小井》进行浅析,有助于丰富四川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四川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国家级“非遗”徐氏泥彩塑概览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茜芝
-
机构
大英县文化馆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介绍我国泥塑的发展历史及演变开始,引导出徐氏泥彩塑在中国泥塑中的独特地位,并详细介绍了徐氏泥彩塑的生存环境、制作工艺、艺术特征和重要价值,以此呼吁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与支持。
-
关键词
徐氏泥彩塑
民间艺术
国家级“非遗”
-
分类号
J314.7
[艺术—美术]
-
-
题名“蓬莱大乐”的发展与创新谈
- 6
-
-
作者
李茜芝
申明霞
-
机构
大英县文化馆
大英县图书馆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1,共3页
-
文摘
"蓬莱大乐"是历史上川中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音乐,它以纯打击为呈现方式,古朴大气,曲牌结构具有交响音乐的严谨性,演奏技巧具有专业乐班的规范性,表演阵容具有大型乐舞的动作性,是一笔颇可珍视的音乐文化遗产。
-
关键词
蓬莱大乐
省级非遗
传承保护
发展创新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