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部分石窟看大足石窟外在的基本特征
1
作者 宋郎秋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6期43-47,共5页
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人间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佑九年(公元1179—1249年)... 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人间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佑九年(公元1179—1249年)的宝顶大、小佛湾石窟,充分表明了这一特征。宝顶山造像,密宗特多而又“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窟 宝顶山 宋孝宗 三教融合 世俗化 佛教发展 密宗 中国佛教 初唐 基本特征
下载PDF
试述大足石窟外在的基本特征
2
作者 宋朗秋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3-28,共6页
试述大足石窟外在的基本特征宋朗秋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造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 试述大足石窟外在的基本特征宋朗秋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造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九年(1179—1249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窟 麦积山石窟 宝顶山 龙门石窟 石窟造像 菩萨 敦煌莫高窟 毗卢遮那佛 基本特征 伎乐
下载PDF
宝顶山小佛湾造像考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正心 《中华文化论坛》 1996年第4期68-70,共3页
宝顶山小佛湾造像考释李正心位于宝顶山大佛湾附近的小佛湾,学术界都认为是密宗曼荼罗(坛场),但对造像内容和作用很少提及,或认识有误。笔者不揣简陋,考释如次,幸高明正之。小佛湾是南宋大足县僧人赵智凤一手经营而成的汉地密宗... 宝顶山小佛湾造像考释李正心位于宝顶山大佛湾附近的小佛湾,学术界都认为是密宗曼荼罗(坛场),但对造像内容和作用很少提及,或认识有误。笔者不揣简陋,考释如次,幸高明正之。小佛湾是南宋大足县僧人赵智凤一手经营而成的汉地密宗修行持戒、灌顶传法的曼茶罗。赵智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顶山 柳本尊 密宗 金刚顶 传承关系 大足县 祖师 密教 恒河沙数 四大菩萨
下载PDF
大足石刻中的儒教造像及其产生根源
4
作者 李正心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位于四川东部的大足石刻是唐宋时代的摩崖造像,是在我国北方石窟艺术逐渐衰落的时代崛起于西南的具有显著特色的中晚期石窟艺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林林总总诸佛菩萨造像中羼杂着儒教造像与儒家经典刻石,国内罕见。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造像 唐宋 僧人 佛经 儒释道三教 封建统治者 沙门不敬王者 孝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