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多糖对小鼠胸腺和脾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石琼 卢俊求 +3 位作者 李桂芝 周悦 魏晓瑞 王晓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56-4160,共5页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染色试剂盒(SP)技术,观察绞股蓝多糖对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组胸腺和脾脏中均可见凋亡的淋巴细胞,细胞胞核染色质固缩凝聚,有的形成凋亡小体。统计...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染色试剂盒(SP)技术,观察绞股蓝多糖对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组胸腺和脾脏中均可见凋亡的淋巴细胞,细胞胞核染色质固缩凝聚,有的形成凋亡小体。统计分析表明,50 mg/kg的绞股蓝多糖能促进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推论可知其可以促进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多糖 小鼠胸腺 脾脏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1.8GHz微波对小鼠下丘脑组织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安秀秀 刘琳 +3 位作者 徐玉薇 吴亚琳 罗梦芸 魏学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2-619,共8页
旨在研究1.8 GHz的电磁辐射是否对性成熟前小鼠的下丘脑细胞产生形态学影响。试验选用90只昆白雌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从母鼠怀孕当天至小鼠出生后30 d采用1.8 GHz的电磁辐射,强度分别为0(对照组)、1(低剂量试验组)和2 mw·cm^-2(... 旨在研究1.8 GHz的电磁辐射是否对性成熟前小鼠的下丘脑细胞产生形态学影响。试验选用90只昆白雌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从母鼠怀孕当天至小鼠出生后30 d采用1.8 GHz的电磁辐射,强度分别为0(对照组)、1(低剂量试验组)和2 mw·cm^-2(高剂量试验组)。观察仔鼠的精神状态,30、45、60日龄时取材,记录体重和脑质量,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下丘脑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下丘脑中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显示,(1)30日龄时两试验组小鼠的体重、脑质量均显著减小(P<0.05),下丘脑细胞出现空泡化,细胞内线粒体水肿,血管间隙扩张,小鼠脑内Asp、Glu、Gly、GABA的含量均增加。(2)45日龄时,低剂量试验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线粒体肿胀现象仍然存在,但脑内Asp、Gly、Glu、GAB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试验组细胞萎缩仍较多,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小鼠脑内Asp、Glu、Gly、GAB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3)60日龄时,低剂量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线粒体恢复正常,小鼠脑内Asp、Glu、Gly和GAB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细胞基本恢复,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基本恢复,细胞核恢复正常形态,脑内Asp、Glu、GAB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Gly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1.8 GHz微波辐射处理可对小鼠下丘脑的细胞形态和功能产生一定损害,但停止辐射后,下丘脑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可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1.8 GHz微波 下丘脑 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羊蕨中毒
3
作者 邹兴亮 《畜牧市场》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牛、羊蕨中毒是指牛羊在短时间内采食大量蕨类植物而发生的一种以骨髓损害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牛(羊)业的发展。临床症状以流涎、体温升高、腹痛、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为特征,本... 牛、羊蕨中毒是指牛羊在短时间内采食大量蕨类植物而发生的一种以骨髓损害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牛(羊)业的发展。临床症状以流涎、体温升高、腹痛、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为特征,本病若未及时发现导致失治或误治,引起病情加剧或病程延长,常预后不良。4年来,笔者通过对本镇及临近乡镇的发病病牛、病羊进行兽医临床检查、死尸解剖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羊蕨类植物中毒病例43例(其中黄7例、肉牛16例、水牛2例、羊18例),除3头病牛和6只病羊因就诊过晚造成死亡外,其余34例治愈29例,治愈率达85.3%,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牛、养羊场(户)借鉴和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 中毒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莎莎 李凯芳 +4 位作者 刘琳 徐玉微 吴亚琳 刘廷 魏学良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8-536,共9页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mw/cm^2(对照组)、1mw/cm^2(低剂量组)、2mw/cm^2(高剂量组)3种辐射强度的微波(1800MHz)对青春期前雄性小鼠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期自受胎开始至出生后30日龄,每...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mw/cm^2(对照组)、1mw/cm^2(低剂量组)、2mw/cm^2(高剂量组)3种辐射强度的微波(1800MHz)对青春期前雄性小鼠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期自受胎开始至出生后30日龄,每组20只。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Western—blot观察stAR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和ELISA测定微波辐射后睾丸组织中stAR、SF-1、P450scc mRNA水平及血清睾酮含量。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辐射组的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脂滴明显增多、核周隙扩张,初级精母细胞内质网扩张、核膜间隙增宽。与对照组比较,辐射组血清睾酮含量和睾丸组织StRA、SF-1、P450scc mRNA、StAR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微波对小鼠睾丸组织存在明显损伤效应,微波辐射可影响睾丸间质细胞StRA、SF—1、P450scc mRNA、StAR蛋白表达而降低睾酮的合成,进而对对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及功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睾丸 睾酮 STAR 睾酮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