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国辉
刘利刚
+1 位作者
所剑
于金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4期471-472,共2页
目的研究微卫星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PCR一变性聚丙烯酰凝胶及银染法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的22例癌旁肠化生组织的MSI。结果胃癌MSI阳性率为39.5%(15/38),DIS 123和BAT 26的MSI阳性率略高...
目的研究微卫星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PCR一变性聚丙烯酰凝胶及银染法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的22例癌旁肠化生组织的MSI。结果胃癌MSI阳性率为39.5%(15/38),DIS 123和BAT 26的MSI阳性率略高于其它位点,癌旁肠化生组织MSI阳性率为27.3%(6/22),6例MSI阳性肠化生标本对应的胃癌组织均为MSI-H,MSI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有关。结论肠化生组织中MSI的进行积累可能在一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MSI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性
胃癌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利刚
王季
+1 位作者
姚迪
杜晓宏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2期1899-1899,1945,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对胃肠道恶性病变的患者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后在腹腔应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照组:术后未置药物直接关腹。统计两组术后发生...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对胃肠道恶性病变的患者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后在腹腔应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照组:术后未置药物直接关腹。统计两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例数及百分率,比较两组再手术的病例粘连情况。结果术后7~10 d治疗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7例(5.38%),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9例(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的病例治疗组粘连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所有发生黏连的病例中治疗组以Ⅰ级粘连最多,为10例,对照组以Ⅲ~Ⅳ级粘连最多,共16例,治疗组粘连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腔脏器吻合口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
腹膜粘连
预防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干细胞对兔梗死心肌面积的影响
3
作者
纪丽丽
龙晓凤
+1 位作者
田辉
刘宇飞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保守、溶栓、介入、冠脉搭桥、心脏移植等方法,前4种方法均不能使已坏死心肌得到修复,心脏移植虽能取代受损的心脏,但会面临供体来源、受体排斥、费用昂贵及伦理等问题,临床上很难推广。骨髓干细胞治...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保守、溶栓、介入、冠脉搭桥、心脏移植等方法,前4种方法均不能使已坏死心肌得到修复,心脏移植虽能取代受损的心脏,但会面临供体来源、受体排斥、费用昂贵及伦理等问题,临床上很难推广。骨髓干细胞治疗移植途径主要为心外膜注射、心内膜注射、冠脉导管注射和静脉注射。其中静脉注射是目前公认为最安全的一种干细胞治疗方法。骨髓干细胞具有向损伤部位归巢的特性,故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圳。本实验将使用心外膜及静脉移植法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在急性心梗模型中的生存分化情况,通过计算梗死面积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心脏移植
梗死心肌
面积比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注射
治疗方法
冠脉搭桥
原文传递
Resolvin D1预处理通过NF-κB及焦亡影响失血性休克肝损伤
4
作者
韩云
纪颖
+2 位作者
沙华
胡叶
周南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Resolvin D1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Sham组、HS/R组及Resolvin D1组,每组10只。血生化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功能;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
目的探讨Resolvin D1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Sham组、HS/R组及Resolvin D1组,每组10只。血生化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功能;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IL-1β、Caspase1及TLR4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NF-κB p65和IκBα表达情况。结果 Resolvin D1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Resolvin D1组小鼠相对于HS/R组肝脏功能异常减轻;肝脏损伤病理结构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显著降低;焦亡相关蛋白NLRP3、IL-1β、Caspase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且Resolvin D1抑制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IκBα蛋白降解。结论 Resolvin D1能够改善失血性休克小鼠肝损伤肝细胞焦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lvin
D1
失血性休克
肝损伤
焦亡
原文传递
题名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国辉
刘利刚
所剑
于金海
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
医院
普外科
大连中心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4期471-472,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微卫星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PCR一变性聚丙烯酰凝胶及银染法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的22例癌旁肠化生组织的MSI。结果胃癌MSI阳性率为39.5%(15/38),DIS 123和BAT 26的MSI阳性率略高于其它位点,癌旁肠化生组织MSI阳性率为27.3%(6/22),6例MSI阳性肠化生标本对应的胃癌组织均为MSI-H,MSI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有关。结论肠化生组织中MSI的进行积累可能在一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MSI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发展过程。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性
胃癌
聚合酶链式反应
Keywords
Microsatellite instabllity
Gastric eane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利刚
王季
姚迪
杜晓宏
机构
辽宁省
大连中心医院急诊科
吉林大学前卫
医院
外科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
医院
检验科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
医院
普外科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2期1899-1899,194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对胃肠道恶性病变的患者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后在腹腔应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照组:术后未置药物直接关腹。统计两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例数及百分率,比较两组再手术的病例粘连情况。结果术后7~10 d治疗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7例(5.38%),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9例(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的病例治疗组粘连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所有发生黏连的病例中治疗组以Ⅰ级粘连最多,为10例,对照组以Ⅲ~Ⅳ级粘连最多,共16例,治疗组粘连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腔脏器吻合口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安全而有效。
关键词
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
腹膜粘连
预防
分类号
R619.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干细胞对兔梗死心肌面积的影响
3
作者
纪丽丽
龙晓凤
田辉
刘宇飞
机构
大连中心医院急诊科
大连
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2250096)
大连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E15SFl78)
文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保守、溶栓、介入、冠脉搭桥、心脏移植等方法,前4种方法均不能使已坏死心肌得到修复,心脏移植虽能取代受损的心脏,但会面临供体来源、受体排斥、费用昂贵及伦理等问题,临床上很难推广。骨髓干细胞治疗移植途径主要为心外膜注射、心内膜注射、冠脉导管注射和静脉注射。其中静脉注射是目前公认为最安全的一种干细胞治疗方法。骨髓干细胞具有向损伤部位归巢的特性,故可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圳。本实验将使用心外膜及静脉移植法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在急性心梗模型中的生存分化情况,通过计算梗死面积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心脏移植
梗死心肌
面积比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注射
治疗方法
冠脉搭桥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Resolvin D1预处理通过NF-κB及焦亡影响失血性休克肝损伤
4
作者
韩云
纪颖
沙华
胡叶
周南
机构
大连中心医院急诊科
北部战区总
医院
麻醉科
出处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1091)。
文摘
目的探讨Resolvin D1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Sham组、HS/R组及Resolvin D1组,每组10只。血生化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功能;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IL-1β、Caspase1及TLR4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NF-κB p65和IκBα表达情况。结果 Resolvin D1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Resolvin D1组小鼠相对于HS/R组肝脏功能异常减轻;肝脏损伤病理结构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显著降低;焦亡相关蛋白NLRP3、IL-1β、Caspase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且Resolvin D1抑制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IκBα蛋白降解。结论 Resolvin D1能够改善失血性休克小鼠肝损伤肝细胞焦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
Resolvin
D1
失血性休克
肝损伤
焦亡
Keywords
Resolvin D1
hemorrhagic shock
liver injury
pyrolysis
分类号
R59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刘国辉
刘利刚
所剑
于金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
刘利刚
王季
姚迪
杜晓宏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5
原文传递
3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干细胞对兔梗死心肌面积的影响
纪丽丽
龙晓凤
田辉
刘宇飞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4
Resolvin D1预处理通过NF-κB及焦亡影响失血性休克肝损伤
韩云
纪颖
沙华
胡叶
周南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