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态学的崛起与观念革命 被引量:6
1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3-67,共5页
1.微观层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外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命科学。传统的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及人类个体或由个体组成的种群和群落的生态学规律。这是生态学的宏观层次,因而也可叫作宏观生态学。生态学的另一个层次就是微观生态学... 1.微观层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外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命科学。传统的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及人类个体或由个体组成的种群和群落的生态学规律。这是生态学的宏观层次,因而也可叫作宏观生态学。生态学的另一个层次就是微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微观层次,其研究对象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宏观生态学 生命科学 生态学观点 生态学规律 微观层次 外环境 正常微生物群 悉生生物学 微生态失调
下载PDF
肠球菌生态制剂对人血清胆固醇水平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傅晓丽 康白 +3 位作者 苏哲坦 王润鹏 王雅范 黄凤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19,共4页
自健康人肠道分离出一株肠球菌菌株DM 891129,经体外及动物实验证明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本制剂在动物实验证明安全可靠,在少数志愿者口服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正常血清胆固醇水平无影响,对高胆固醇血症者血胆固醇水平有降... 自健康人肠道分离出一株肠球菌菌株DM 891129,经体外及动物实验证明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本制剂在动物实验证明安全可靠,在少数志愿者口服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正常血清胆固醇水平无影响,对高胆固醇血症者血胆固醇水平有降低作用,作用强度呈用药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该制剂对甘油三酯水平作用不明显,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血清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生态制剂的崛起 被引量:19
3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89-91,86,共4页
根据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原理,为了调整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利用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erobiota)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微生物制剂,一般通称之为生态制剂(ecological preparation,ecologics或Probioties)。生态制剂,近年来... 根据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原理,为了调整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利用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erobiota)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微生物制剂,一般通称之为生态制剂(ecological preparation,ecologics或Probioties)。生态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崛起,正方兴未艾。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科学进步的结果。生态制剂的出现,给医学科学带来了又一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正常微生物群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 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系 肠球菌 现代医药 非特异性阴道炎 条件致病菌
下载PDF
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新概念 被引量:24
4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6,共6页
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态学中重要概念之一。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寄居在特定个体的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的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群落(microcommunity)或微生态系(microecosystem)。由于微生态学的崛起,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概念随着历... 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态学中重要概念之一。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寄居在特定个体的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的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群落(microcommunity)或微生态系(microecosystem)。由于微生态学的崛起,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概念随着历史的进程,也在不断更新。现将这些新概念介绍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体 微生物 生态学
下载PDF
青春型双歧杆菌生态制品对小鼠肝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朝 蒋寒青 +1 位作者 卢行安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春型双歧杆菌在瘤细胞移植前或移植后应用均显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入肤腔可激活肤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而加... 本文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春型双歧杆菌在瘤细胞移植前或移植后应用均显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入肤腔可激活肤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而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细胞未显示有杀伤瘤细胞作用。认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抑瘤作用可能是该菌刺激了宿主的免疫活性细胞杀伤了瘤细胞,而非直接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型双歧杆菌 小鼠肝癌 抗瘤作用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肠梗阻肠道G^-菌及血内毒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崔东 徐英夫 +3 位作者 杨春明 蒋寒青 卢行安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7-15,共9页
本实验采用大白鼠的急性、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梗阻未治疗组、新霉素治疗组、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治疗组。分别将各制刑直接肠道给药。24h后,对梗阻近端回肠末段的肠杆菌、双歧杆菌进行定... 本实验采用大白鼠的急性、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梗阻未治疗组、新霉素治疗组、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治疗组。分别将各制刑直接肠道给药。24h后,对梗阻近端回肠末段的肠杆菌、双歧杆菌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并同时测定各组门静脉血内毒素值。结果表明,新霉素及甲哨唑治疗组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1);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升高(P<0.01),达到未治疗组的水平(P<0.05)。新霉素治疗组肠杆菌明显减少(P<0.01),甲哨唑治疗组肠杆菌明显增加(P<0.01),达到未治疗组的水平(P>0.05)。未治疗组肠杆菌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增加(P<0.01),双歧杆菌无明显减少。双歧杆菌治疗组双歧杆菌明显增加(P<0.01),肠杆菌保持在正常水平(P>0.05),门静脉血内毒素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和各抗生素治疗组(P<0.01)。本实验说明,急性肠梗阻时,肠道内肠杆菌数量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可明显升高;外源性双歧杆菌在肠道内能抑制肠杆菌,降低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新霉素及甲哨唑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促使血内毒素过度升高。因此,利用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急性肠梗阻治疗申的辅助用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肝菌属 内毒素 肠梗阻
下载PDF
乳杆菌DM8909对阴道上皮细胞粘附现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吕虎 孙文平 +2 位作者 孔庆友 傅晓丽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8,共5页
本文分析了乳杆菌DM8909菌株及自阴道分离的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结果显示,在正常阴道酸性条件(pH3.5—4.5)下,DM8909菌株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高于肠杆菌(P<0.01)、葡萄球菌(P<0.01)... 本文分析了乳杆菌DM8909菌株及自阴道分离的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结果显示,在正常阴道酸性条件(pH3.5—4.5)下,DM8909菌株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高于肠杆菌(P<0.01)、葡萄球菌(P<0.01)、白色念珠菌(P<0.01);随pH增加,DM8909粘附能力降低,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粘附能力增强;DM8909菌株能较强地抑制肠杆菌、葡萄球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本文提示,乳杆菌粘附形成的空间占位是防止其他菌对阴道组织附着的一个重要的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 乳杆菌
下载PDF
抗生素对BALB/C小鼠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虎 李会 +1 位作者 孔庆友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60-63,共4页
本文给普通BALB/C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链霉素、新霉素干扰动物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初步研究了肠道菌群平衡紊乱对动物迟发型超敏反应、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化功能、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以初步探讨普通动物中正常菌群... 本文给普通BALB/C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链霉素、新霉素干扰动物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初步研究了肠道菌群平衡紊乱对动物迟发型超敏反应、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化功能、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以初步探讨普通动物中正常菌群与免疫机制间的微生态关系。结果表明,口服两种抗生素破坏动物正常菌群平衡均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水平降低;免疫机能降低程度与抗生素抗菌谱、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有密切关系。提示,口服抗生素引起机体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紊乱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正常菌群与机体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对机体免疫机能的正常发挥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菌群 平衡 紊乱 迟发型超敏反应 抗体形成细胞 白细胞趋化 巨噬 细胞吞噬活性 免疫 抗生素 微生态
下载PDF
肠球菌DM891129菌株在试管内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傅晓丽 贺向荣 +1 位作者 文姝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10,共3页
本试验从健康学龄儿童粪便中分离出69株肠球菌菌株,从中选育出一株在体外降低胆固醇作用较强,生长良好,生物学特征稳定的菌株—DM891129,经鉴定为屎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ium),提示人肠道中某些肠球菌菌株可能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关键词 胆固醇 肠球菌
下载PDF
DM891129菌株对沙土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晓丽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67-69,72,共4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由健康人分离出的肠球菌DM891129菌株的降血脂作用。本实验选42只沙土鼠(gerible),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第1组13只为正常组;第2组13只,在正常饮食中+5%胆固醇饲喂1周;第3组16只,在第2组饮食的基础...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由健康人分离出的肠球菌DM891129菌株的降血脂作用。本实验选42只沙土鼠(gerible),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第1组13只为正常组;第2组13只,在正常饮食中+5%胆固醇饲喂1周;第3组16只,在第2组饮食的基础上,每天以肠球菌(DM891129)菌悬液(10~9个细菌/ml)0.5ml/次,Bid灌胃一周。3组沙土鼠以眼球采血,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胆酸水平及粪便中肠球菌和肠杆菌水平。结果表明:第2组胆固醇水平较第1组明显升高(P【0.001)。第3组胆固醇水平较第2组明显降低(P【0.001)。相应的、第3组鼠粪便肠球菌水平明显高于第1、2组(P【0.05),而1、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2、3组肠杆菌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P【0.02、P【0.05),2、3组肠杆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胆酸、甘油三酯水平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见DM891129菌株对沙土鼠高胆固醇饮食所致的高胆固醇血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对血甘油三酯、胆酸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现在对DM891129菌株体内降血胆固醇水平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固醇 肠道菌群 粪链球菌
下载PDF
蜡样芽胞杆菌对羔羊、仔猪和鸡腹泻控制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白 何明清 +1 位作者 集宁 张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0-48,共9页
本文报道了自中国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蜡样芽胞杆菌(DM423)活菌制剂对羔羊、仔猪和鸡腹泻控制效果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的实验组的腹泻控制效果明显好于抗生素治疗组及未处置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因此我们相信,... 本文报道了自中国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蜡样芽胞杆菌(DM423)活菌制剂对羔羊、仔猪和鸡腹泻控制效果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的实验组的腹泻控制效果明显好于抗生素治疗组及未处置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因此我们相信,利用蜡样芽胞杆菌制剂是一条控制人和动物腹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腹泻
下载PDF
对双歧杆菌DM9227株的实验研究 Ⅲ.双歧杆菌DM9227株与蜡样芽胞杆菌DM423株共生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行安 蒋寒青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7-42,共6页
本文对厌氧的双歧杆菌DM9227株与需氧的蜡样芽胞杆菌DM423株的共生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将DM9227株与DM423株分别单独及按一定比例等量混合接种于BS肉汤内进行培养,间隔一定时间检测两菌在培养基内菌数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DM423株与DM9... 本文对厌氧的双歧杆菌DM9227株与需氧的蜡样芽胞杆菌DM423株的共生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将DM9227株与DM423株分别单独及按一定比例等量混合接种于BS肉汤内进行培养,间隔一定时间检测两菌在培养基内菌数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DM423株与DM9227株之间呈偏生关系,即DM423株对DM9227株有促进作用,且在两菌比例适宜(1:100)情况下促进作用更明显,而DM9227株对DM423株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接种DM423株的Nb琼脂平板与接种DM9227株的BS琼脂平板在普通环境下一起密闭培养,可见厌氧的DM9227株生长良好,提示DM423株可能是通过消耗氧气,降低培养基的Eh,从而促进DM9227株生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蜡样肉芽胞杆菌 共生 偏生
下载PDF
乳杆菌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13
作者 傅晓丽 吕虎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8-72,共5页
1.概述健康人机体定植有大量的微生物、机体的每个部位均有特定的微生物群落(community),各个部位的微生物种群(population)均取决于特殊部位的生理条件及其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只有那些在遗传及生化特征能适应宿主生境的微生物才能得以... 1.概述健康人机体定植有大量的微生物、机体的每个部位均有特定的微生物群落(community),各个部位的微生物种群(population)均取决于特殊部位的生理条件及其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只有那些在遗传及生化特征能适应宿主生境的微生物才能得以生存。阴道及阴道微生物形成一生态系统;阴道环境控制着阴道微生物群落,阴道微生物群落反过来又影响着阴道环境。了解阴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病理情况下阴道微生物的变化,对防治阴道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阴道炎 阴道疾病 微生物群落 阴道嗜血杆菌 病理情况 细菌性阴道炎 生理条件 阴道菌群 微生物种群 正常微生物群
下载PDF
抗生素对细菌粘附的影响
14
作者 吕虎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5-78,共4页
抗生素能改变细菌表面性状;电镜观察显示,抗生素存在时细菌的某些超微结构会出现一些变化。某些抗生素能干扰细菌表面结构组分的代谢及功能,另一些抗生素则能破坏细菌表面结构。不论抗生素以何种机制发挥作用,由于细菌表面生化特征的变化。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粘附
下载PDF
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爱萍 朱慧芬 +7 位作者 徐惠君 李淑华 董海燕 丁桂芝 蒋寒青 付晓丽 孔庆友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69-72,共4页
本文采用肠道菌群定量定性分析法,利用用药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了静脉应用氨苄青霉素加青霉素的先锋铋对30例足月、患非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干扰,结果表明:两组抗生素均造成新生儿肠道菌群紊乱。氨苄青霉素加青霉素使肠杆... 本文采用肠道菌群定量定性分析法,利用用药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了静脉应用氨苄青霉素加青霉素的先锋铋对30例足月、患非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干扰,结果表明:两组抗生素均造成新生儿肠道菌群紊乱。氨苄青霉素加青霉素使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其他细菌无显著变化,优势菌由乳杆菌变为肠杆菌,腹泻率26.7%,菌群失调程度Ⅰ°—Ⅱ°;先锋铋使正常肠菌群成员显著减少,仅酵母菌过盛繁殖,成为优势菌,腹泻率53.3%,菌群失调程度多为Ⅰ°—Ⅱ°。部分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下载PDF
四种抗菌药物对BALB/c小鼠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会 吕虎 +1 位作者 孔庆友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给普通BALB/c小鼠口服红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和甲硝哒唑,以探讨同一实验条件下,该4种药代动力学特性各异的每种抗菌药物在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用药时间对BALB/c小鼠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甲硝哒唑外,其他3种抗菌药当剂量达到或... 本文给普通BALB/c小鼠口服红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和甲硝哒唑,以探讨同一实验条件下,该4种药代动力学特性各异的每种抗菌药物在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用药时间对BALB/c小鼠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甲硝哒唑外,其他3种抗菌药当剂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时对肠菌群均有明显影响。红霉素对肠菌群的影响表现在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显著减少,葡萄球菌、双歧杆菌减少,肠球菌增多。肠菌群的显著性变化在A组(10000mg/kg体重每日)出现在用药后第3天,B组(4000mg/kg体重每日)出现在第7天。链霉素与新霉素引起肠菌群相似的改变,只是新霉素引起的菌群改变较对应组的链霉素引起的菌群改变更显著一些。表现在肠杆菌科细菌增多,类杆菌、肠球菌减少。本文认为抗菌药物引起菌群改变与否及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肠菌群 菌群失调
下载PDF
回春生治疗急性肝炎双盲法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云贤 崔绍信 +4 位作者 刘军 付晓丽 蒋塞青 孔庆友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5-27,共3页
回春生是双歧杆菌的活菌制剂,给急性肝炎患者口服,进行临床双盲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200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中,LLT,GPT,A/G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01,P<0.01))。提示双歧杆菌制剂对肝炎,尤其是伴有内毒素血症的... 回春生是双歧杆菌的活菌制剂,给急性肝炎患者口服,进行临床双盲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200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中,LLT,GPT,A/G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01,P<0.01))。提示双歧杆菌制剂对肝炎,尤其是伴有内毒素血症的肝炎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肝炎
下载PDF
伪膜性肠炎的病因和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白 傅晓丽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1年第12期666-668,共3页
伪膜性小肠炎(pscudomcmbranous enterotitis)、伪膜性结肠炎(p.colitis)或伪膜性小肠结肠炎(p.enterocolitis),本文通称为伪膜性肠炎。共同特点是以肠粘膜表面形成凸出的黄白色斑块的伪膜为特点的急性肠炎、结肠炎或小肠结肠炎。本病... 伪膜性小肠炎(pscudomcmbranous enterotitis)、伪膜性结肠炎(p.colitis)或伪膜性小肠结肠炎(p.enterocolitis),本文通称为伪膜性肠炎。共同特点是以肠粘膜表面形成凸出的黄白色斑块的伪膜为特点的急性肠炎、结肠炎或小肠结肠炎。本病发病率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膜性肠炎 小肠炎 病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