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急性传染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淑兰 章又夷 吕燕秋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76例急性传染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其中伤寒38例,流行性腮腺炎20例,猩红热14例,百日咳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2例。结果发现,伤寒患者CRP阳性检出率34例占89.5%,猩红热13例阳性检出率占92.8%,流腮CRP阳性检...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76例急性传染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其中伤寒38例,流行性腮腺炎20例,猩红热14例,百日咳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2例。结果发现,伤寒患者CRP阳性检出率34例占89.5%,猩红热13例阳性检出率占92.8%,流腮CRP阳性检出率占35%,伤寒与流腮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健康人对照组全部阴性,由此表明CRP的检测,临床上用来判断炎症的存在及程度,有助于细菌性疾病与病毒性疾病的鉴别诊断。CRP也是观察治疗的客观指标,CRP持续升高,表明治疗反应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下载PDF
人聚合白蛋白受体对小儿ASC的检测意义
2
作者 王一强 谢红 苏力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7-28,26,共3页
本文对50例小儿ASC(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小儿HB(乙肝)进行PHSA—R(人聚合白蛋白受体)及其它HBV感染标志检测。结果表明小儿ASC在流行病学及临床方面的危害性超过小儿HB并且PHSA—R的检测更能准确的反应HBV的传染性与其他HBV标志呈明显... 本文对50例小儿ASC(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小儿HB(乙肝)进行PHSA—R(人聚合白蛋白受体)及其它HBV感染标志检测。结果表明小儿ASC在流行病学及临床方面的危害性超过小儿HB并且PHSA—R的检测更能准确的反应HBV的传染性与其他HBV标志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聚合白蛋白受体(PHSA—R) 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 乙肝病毒(HBV)
下载PDF
绿脓杆菌引起61例食物中毒的报告
3
作者 高淑兰 吕淑兰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73-74,共2页
1987年7月我院肠道门诊诊治一起由缘脓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报告如下: 一、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开始有暂短腹部不适,继后发生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以脐周及脐下为明显,占100%。无里急后重感。腹部体征:脐周压痛,肠音亢进。腹泻占100%,... 1987年7月我院肠道门诊诊治一起由缘脓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报告如下: 一、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开始有暂短腹部不适,继后发生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以脐周及脐下为明显,占100%。无里急后重感。腹部体征:脐周压痛,肠音亢进。腹泻占100%,除二例呈菌痢样脓血便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门诊 脐周压痛 腹部体征 菌痢 肠音 革兰氏阴性杆菌 水样便 血平板 奇异变形杆菌 阵发性绞痛
下载PDF
论治HBsAg阳性黄疸病例顾及健脾、温肾的体会
4
作者 郑景田 李禧芝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61-62,60,共3页
大多数HBsAg阳性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就诊时已呈“正虚邪实”之证。“正虚”多为“脾肾气虚”;“邪实”则有“湿热”、“痰热”、“气滞血淤”等病理改变。本文据此提出治疗本类型肝炎病例既要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等常法,... 大多数HBsAg阳性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就诊时已呈“正虚邪实”之证。“正虚”多为“脾肾气虚”;“邪实”则有“湿热”、“痰热”、“气滞血淤”等病理改变。本文据此提出治疗本类型肝炎病例既要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等常法,尤其要顾及脾肾,不失时机地“健脾运”以“化湿浊”,“益脾温肾”以助“气化”,则可起到扭转病势的效果,而使黄疸迅速消退。文中列举“健脾利湿、理气活血”,“健脾温肾、活血化淤”,“健脾温肾、和中利湿”三种治法作了具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 HBSAG阳性 黄疸病 正虚邪实 活血化淤 理气活血 健脾利湿 清热利湿 气滞血淤 益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