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影响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宇姣 姜大明 +5 位作者 张波 孙洋 高远 李玉泽 于海杰 齐国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996-2999,3002,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接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不同的吸烟状况是否影响其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的ASTEMI患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吸烟...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接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不同的吸烟状况是否影响其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的ASTEMI患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住院时的一般状况、住院及随访期间的治疗情况。主要观察终点及次要终点是随访结束(远期)及住院期间(近期)的全因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对生存曲线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402例患者入选,吸烟组228例,不吸烟组174例,吸烟率为56.7%。吸烟组的年龄小于不吸烟组〔(56.47±10.90)岁vs.(64.86±11.9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组的男性比例高于不吸烟组(94.7%vs.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的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3支病变多于吸烟组,1支病变少于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5.7%,4.8%vs.8.0%,均P=0.19)。两组近期及远期的累积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08)。年龄〔HR=1.118,95%CI(1.069,1.168),P<0.001〕、体质指数〔HR=1.113,95%CI(1.107,1.219),P=0.02〕、吸烟〔HR=3.549,95%CI(1.305,9.650),P=0.01〕是影响ASTEMI接受PCI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ASTEMI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吸烟者更年轻、并发症少及病变轻,但吸烟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与不吸烟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体质指数及吸烟是影响ASTEMI接受PCI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脉钙化积分在可疑冠心病无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隋春兴 刘俊新 +1 位作者 周旭晨 郑晓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7-868,共2页
冠状动脉的多层计算机成像技术(MSCT)因其无创及检查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表现形式之一的钙化往往影响冠脉狭窄程度的判读。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是通过多层螺旋CT(MDCT)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1〕。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血流分数与左室重塑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欧知宏 方唯一 +5 位作者 周旭晨 王珂 郑晓群 朱皓 蔡志雄 刘欣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 应用压力导丝 ,通过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侧支血流分数 (QC QN)与左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2 1例AMI患者 ,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时 ,对梗死相关动脉远端侧支血流行Rentrop分级并记录梗死相... 目的 应用压力导丝 ,通过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侧支血流分数 (QC QN)与左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2 1例AMI患者 ,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时 ,对梗死相关动脉远端侧支血流行Rentrop分级并记录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远端嵌楔压 (Pw)及主动脉压(Pa) ,据QC QN 值将 2 1例患者分为A组 (QC QN ≥ 0 .2 5 ) ,B组 (QC QN <0 .2 5 )。所有患者于AMI后 3d和 1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后 3dA、B两组间EF分别为 (5 1 7± 7 1) %和 (45 6± 5 8) %(P <0 0 5 ) ;ESVI分别为 (2 5 0± 5 4 )ml m2 和 (30 5± 6 2 )ml m2 (P <0 0 5 ) ;EDVI分别为 (5 1 9± 9 8)ml m2 和 (5 5 4± 7 5 )ml m2 (P >0 0 5 )。AMI后 1个月 ,两组间EF分别为 (5 3 7± 7 1) %和 (43 9± 8 1) %(P <0 0 1) ;ESVI分别为 (2 7 1± 5 8)ml m2 和 (38 7± 11 5 )ml m2(P <0 0 1) ;EDVI分别为 (5 8 3± 7 5 )ml m2 和 (6 7 8± 13 0 )ml m2 (P <0 0 5 )。AMI后 1个月较 3d ,A组患者EF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B组EF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A、B两组患者ESVI和EDVI均有显著增大。结论 造影Rentrop分级对侧支循环的评价存在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侧支血流分数 左室重塑 AMI 压力导丝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局灶性消融治疗的方法学 被引量:29
4
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1 位作者 刘旭 刘兴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1期57-66,共10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局灶性消融 方法学
下载PDF
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估左室肥厚对左室收缩运动协调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纪颖 王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评价左室肥厚对左室收缩运动协调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18例(组1)、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8例(组2)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6例(组3)。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左室收缩期电机械运动的时间离散度(DTQ-S)、室间隔和左室侧壁6... 目的评价左室肥厚对左室收缩运动协调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18例(组1)、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8例(组2)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6例(组3)。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左室收缩期电机械运动的时间离散度(DTQ-S)、室间隔和左室侧壁6个位点的心肌收缩期峰值速率(Vs)。结果与组1相比,组3DTQ-S延长(P<0.001),各位点Vs值降低(P<0.05);组2上述数值无明显变化。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存在左室运动收缩协调障碍和收缩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 左心室 心缩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延宗 李世军 林治湖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电生理检查 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肺静脉 局灶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脏记忆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树龙 范婷婷 +5 位作者 杨延宗 林治湖 李世军 夏云龙 杨东辉 王莹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 (以下简称消融术 )前后 T波改变进行分析 ,以揭示影响 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 12 0例 ,隐匿房室旁路 10 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 ,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 ,男性 ... 目的 :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 (以下简称消融术 )前后 T波改变进行分析 ,以揭示影响 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 12 0例 ,隐匿房室旁路 10 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 ,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 ,男性 170例 ,女性 5 0例 ,年龄 8~ 72 (平均 36± 13)岁 ,均有术前及术后即刻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 ,显性房室旁路预激程度足够充分 (预激波清晰 ,QRS波时限大于 10 0 ms)。按常规旁路消融方法 ,计算不同部位的显性及隐匿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百分率 ,比较不同部位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差异性 ,比较显性与隐匿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差异性。  结果 :不同部位的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无显著差异 (右后侧壁 10 0 % ,右后间隔 10 0 % ,右侧其它部位 93% ,左后间隔 10 0 % ,左侧其它部位 90 % ,P>0 .0 5 ) ,显性房室旁路与隐匿房室旁路 (左侧隐匿房室旁路 2 % ,右侧隐匿房室旁路 2 0 % )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是由于心脏记忆所致 ,与旁路部位、心肌损伤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无关 ,冠状动脉缺血不是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记忆 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路 射频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点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延宗 杨东辉 +5 位作者 高连君 张树龙 刘少稳 李真 程杰 林治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报道 1例成功消融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男性、5 3岁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3年。诊断为特发性房颤。多次 2 4 h心电图发现有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及反复发作的短暂房颤 ,房颤由房早发动 ,自动终止。放置 6F多极导管电极于右... 报道 1例成功消融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男性、5 3岁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3年。诊断为特发性房颤。多次 2 4 h心电图发现有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及反复发作的短暂房颤 ,房颤由房早发动 ,自动终止。放置 6F多极导管电极于右室、His束及冠状静脉窦 (CS) ,Halo电极置于右房。普通温控 4 mm可操纵大头消融电极经房间隔穿刺鞘管送入左房。在左上肺静脉入口 10 mm内标测到最提前的电位 ,比体表心电图房早的 P 波明显提前 60 ms。采用温控法 (5 5~ 60℃ )放电 2次 ,消融成功。随诊 3个月 ,无并发症 ;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无房颤发作。结论 :点消融是治疗起源于肺静脉房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室性早搏后心率漂移对室性早搏危险性预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树龙 董钦兰 +6 位作者 王莹琦 杨延宗 黄丽萍 夏云龙 李世军 杨东辉 林治湖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及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心率漂移进行分析以揭示心率漂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对 5 0例冠心病及 5 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漂移进行分析 ,测定室性早搏后心率加速 ,RR加速 =(R1R2 +... 目的 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及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心率漂移进行分析以揭示心率漂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对 5 0例冠心病及 5 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漂移进行分析 ,测定室性早搏后心率加速 ,RR加速 =(R1R2 +R2 R3+R3R4 ) / 3 ;室性早搏后心率减慢 ,RR减缓 =(R7R8+R8R9+R9R10 ) / 3;室性早搏前心率 ,RR =(R-1R-2 +R-2 R-3 +R-3R-4 ) / 3 ;心率漂移指标 :RR加速 -RR ,RR加速 -RR减缓 ,RR减缓 -RR。R1R2 、R2 R3、R3R4 为室性早搏后第 1至第 4次窦性心律 ,R7R8、R8R9、R9R10 为室性早搏后第 7至第 10个窦性心律 ,R-1R-2 、R-2 R-3 、R-3R-4 为室性早搏前第 1至第 4个窦性心律。结果 无器质性心脏病组RR、RR加速 、RR减缓 分别为 842± 6 7ms、72 3± 96ms、919± 89ms,冠心病组RR、RR加速 、RR减速 分别为 879± 83ms、80 7± 10 3ms、912± 12 1ms。非器质性心脏病组RR加速 与RR减速 及RR加速 与RR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RR减速 与RR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冠心病组RR加速 与RR减速 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RR加速 与RR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RR减速 与RR无显著性 (P >0 0 5 )。二组间RR加速 -RR减缓 分别为 183± 12ms及 10 2± 9ms(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漂移 室性早搏 危险性预测
下载PDF
聚合物涂层可降解钴铬合金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2)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CREDIT研究亚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耿 李根 +7 位作者 刘惠亮 柳景华 贾永平 马根山 周旭晨 王守力 浦奎 韩雅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通过对CREDITⅡ、Ⅲ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第二代聚合物涂层可降解钴铬合金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2)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了CREDITⅡ、Ⅲ研究中置入EXCEL2支架的所有患者。主要终点... 目的通过对CREDITⅡ、Ⅲ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第二代聚合物涂层可降解钴铬合金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2)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了CREDITⅡ、Ⅲ研究中置入EXCEL2支架的所有患者。主要终点为24个月的靶病变失败,以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为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患者相关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结果入选828例患者24个月随访率99.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及次要终点发生率[全因死亡(2.5%比1.4%,P=0.290)、心肌梗死(7.5%比5.0%,P=0.215)、任何血运重建(5.0%比3.9%,P=0.533)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0.6%比0.5%,P=0.5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XCEL2支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且不劣于非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糖尿病 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
下载PDF
经胸放射治疗后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隋春兴 刘文民 +1 位作者 周旭晨 郑晓群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 观察经胸放射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其中经胸放射治疗后的UAP患者28例(经胸放疗后组);普通UAP患者30例(普通心绞痛组)。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SCT... 目的 观察经胸放射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其中经胸放射治疗后的UAP患者28例(经胸放疗后组);普通UAP患者30例(普通心绞痛组)。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随访1年,测定两组患者脑钠尿肽(BNP)水平,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胸放疗后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普通心绞痛组比较,钙化病变、多支病变、血栓病变以及PCI术中夹层发生率明显升高,1年随访时BNP水平较普通心绞痛组高[(234.31±121.39)ng/L比(124.74±37.81)ng/L],室壁运动指数、新发心功能不全及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也较普通心绞痛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放射治疗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复杂病变为主,同时因放射性心肌及瓣膜损伤,使得该类患者远期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放射性 心脏病 脑钠尿肽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下移畸形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丛涛 王珂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anomaly)的准确性和对术后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8例行Ebstein anomaly手术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同时评价三尖瓣下移的程度、瓣叶发育情况及活动度、房化右心室的大小、三...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anomaly)的准确性和对术后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8例行Ebstein anomaly手术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同时评价三尖瓣下移的程度、瓣叶发育情况及活动度、房化右心室的大小、三尖瓣反流程度及右心室功能等指标。术后随访和比较超声心动图变化及评价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者均有隔叶下移,三尖瓣环扩张和前叶发育异常并活动受限,伴后叶下移5例,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6例,右心室功能减低1例,房化右心室大小为37mm×18mm^54mm×34mm。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基本一致。术后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显示:5例房化右心室基本消失,三尖瓣瓣叶基本回复到正常位置,3例房化右心室较前明显缩小,6例三尖瓣反流消失,所有患者三尖瓣环均明显缩小,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对Ebstein anomaly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尖瓣下移畸形 手术
下载PDF
自主神经与心律失常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树龙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89-407,共19页
自主神经系统(ANS)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以及症状的产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主要依据有: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虽然许多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有其解剖基础,但大多数的快速... 自主神经系统(ANS)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以及症状的产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主要依据有: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虽然许多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有其解剖基础,但大多数的快速心律失常(以及一些缓慢性心律失常)发作通常是阵发性的,表明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有一个或者多个因素起着关键性或者辅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下载PDF
食道超声心动图分析房间隔脂肪瘤性肥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珂 肖瑞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1期95-96,共2页
脂肪瘤性房间隔肥厚症是一种临床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房间隔卵圆窝以上部位超过15毫米厚度的脂肪组织堆积。它在临床上常伴有心房电活动异常,并可阻碍静脉回流和导致猝死。
关键词 脂肪瘤 房间隔 食道超声 超声心动图 临床病理改变 心脏肿瘤 心房电活动 脂肪组织 静脉回流 卵圆窝
下载PDF
心肌组织多普勒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右心功能
15
作者 范书英 王珂 张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多谱勒技术 (TDI)结合 M型超声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WMI)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0例 ,AIWMI2 0例 ,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 ,采用 M超记录三尖瓣环右心室游离壁处运动曲线 ,测量右心室收缩期、舒...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多谱勒技术 (TDI)结合 M型超声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WMI)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0例 ,AIWMI2 0例 ,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 ,采用 M超记录三尖瓣环右心室游离壁处运动曲线 ,测量右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运动幅度 (SD、DED、DAD)及其平均速度 (SV、DEV、DAV ) ,求出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运动幅度比值 (DED/ DAD)。应用 TDI技术测量上述各期峰值运动速度 (Sm、Em和 Am ) ,求出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 (Em)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 (Am )的比值 (Em / Am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IWMI组 SD、DED、SV、DEV、DED/ DAD均显著降低 ,Sm、Em及 Em/ Am比值也显著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功能 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 右心室整体功能 TDI 超声评价 AIWMI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相关问题
16
作者 刘少稳 杨延宗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 并发症 AF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17
作者 刘少稳 杨延宗 +3 位作者 张树龙 刁青 高连君 林治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4期235-238,共4页
报道 1例右室心肌病所致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探讨此类室速的治疗方法。患者女性、6 8岁 ,反复发作多形性持续性室速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较差或无效。采用激动标测行导管射频消融 ,依次在右室游... 报道 1例右室心肌病所致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探讨此类室速的治疗方法。患者女性、6 8岁 ,反复发作多形性持续性室速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较差或无效。采用激动标测行导管射频消融 ,依次在右室游离壁、流出道后壁、前下近间隔、前上近间隔标测到 4种不同形态的室速并消融成功。随访12个月 (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9个月 )无室速发作。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 ,又不适合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电生理学 治疗
下载PDF
桡动脉增强指数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郭力鹏 许青宗 +1 位作者 刘晓洁 姜一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8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增强指数(AIR)在评价冠心病发生中的敏感性,研究AIR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28例患者被冠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及非狭窄组,脉搏波检测装置计算受检者AIR。结果各病变组AIR值均高... 目的探讨桡动脉增强指数(AIR)在评价冠心病发生中的敏感性,研究AIR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28例患者被冠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及非狭窄组,脉搏波检测装置计算受检者AIR。结果各病变组AIR值均高于非冠脉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AIR值随冠脉狭窄的程度增大而增加。AIR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的相关因素对比显示,冠脉病变、吸烟、Cre等与AIR正相关,P<0.01。结论 AIR是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危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桡动脉增强指数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房性早搏引发窦性心律伴右束支阻滞蝉联现象
19
作者 刘少稳 王莹琦 +1 位作者 朱阿丽 林治湖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右束支阻滞 蝉联现象 窦性心律 房性早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心电图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20
作者 刁青 杨延宗 +6 位作者 高连君 刘少稳 杨东辉 张树龙 刘金秋 王莹琦 林治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2期82-84,共3页
总结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 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体会。电生理检查与RFCA一次完成。激动或 (和 )起搏标测确定靶点后消融。结果 :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在右室心底部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 (ECG)之QRS波... 总结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 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体会。电生理检查与RFCA一次完成。激动或 (和 )起搏标测确定靶点后消融。结果 :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在右室心底部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 (ECG)之QRS波群提前 34ms的起始碎裂电位 ,室速可被隐匿拖带。 1例肥厚型心肌病术中发作 4种形态室速 ,分别于右室游离壁 ,流出道后侧壁、间隔前下及间隔前上标测到较体表ECG的QRS波群提前 40ms以上的碎裂电位 ,分别以此为靶点消融成功。 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室速于左室游离壁标测到较体表QRS波群提前 46ms的局部碎裂电位 ,起搏标测 12导联QRS波群形态与室速时完全一致 ,以此靶点消融成功。 1例扩张型心肌病 ,诱发束支折返性室速 ,消融右束支。 4例均消融成功 ,随访 10个月至 7年无复发。 1例Fallot四联征矫正术后患者有右室流出道室速发作 ,术中未能诱发室速 ,在起搏标测下消融 ,1个月后复发。 5例患者共发作 10种形态室速 ,消融成功 9种 ,复发 1种。平均手术时间 144min ,X线曝光时间 6 5min。结论 :对器质性心脏病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器质性心脏病 导管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