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现状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鹏
刘然
张树龙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病因
发病机制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治湖
郑志涛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关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近十年来,随着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存在着复杂的机制。心房颤动的触发受到诸多因素...
关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近十年来,随着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存在着复杂的机制。心房颤动的触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实迷走神经刺激或静脉注射乙酰胆碱能够诱发并维持心房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乙酰胆碱能
发生机制
静脉注射
动物实验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波心电指标预测心房颤动首次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
7
3
作者
臧小彪
张嘉莹
+5 位作者
张树龙
龙广宇
缪丹丹
夏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 RFCA)是心房颤动(房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关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探讨预测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的较为实用的心电学指标。方法对172例在2009年至2010年首次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 RFCA)是心房颤动(房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关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探讨预测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的较为实用的心电学指标。方法对172例在2009年至2010年首次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行RFCA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测量术前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波离散度( PWD)、PR间期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PtfV1),探讨PtfV1≥0.04 mV·s在预测首次行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首次行RFCA患者分为复发组(57例)和未复发组(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左心房内径、P-max、P-min、PtfV1≥0.04 mV·s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fV1≥0.04 mV·s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PtfV1≥0.04 mV·s与房颤的Kaplan-Meier曲线及ROC曲线均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fV1≥0.04 mV·s对房颤复发预测的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73.9%。结论PtfV1≥0.04 mV·s能够很好地预测阵发性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发
预测
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忠振
夏云龙
杨延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公认的症状性、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肺静脉及左房解剖情况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但却受限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随着无创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日趋完善,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术前评估肺静脉及...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公认的症状性、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肺静脉及左房解剖情况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但却受限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随着无创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日趋完善,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术前评估肺静脉及左房纤维化情况已成为现实。此外,MRI还可对术后左房损伤及瘢痕组织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可用于预测房颤的预后,亦可用于确定二次消融位点,达到彻底电隔离肺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纤维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现状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鹏
刘然
张树龙
机构
大连
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
心
电图室及
心
功能室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心内科
出处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
文摘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病因
发病机制
射频导管消融
Key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causes, pathogenesis,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治湖
郑志涛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心内科
出处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文摘
关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近十年来,随着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存在着复杂的机制。心房颤动的触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实迷走神经刺激或静脉注射乙酰胆碱能够诱发并维持心房颤动,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乙酰胆碱能
发生机制
静脉注射
动物实验
治疗
分类号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波心电指标预测心房颤动首次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
7
3
作者
臧小彪
张嘉莹
张树龙
龙广宇
缪丹丹
夏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心内科
河南省人民
医院
心
内科
郑州市第四人民
医院
郑州市第五人民
医院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文摘
目的:射频导管消融( RFCA)是心房颤动(房颤)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关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较少。本研究探讨预测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的较为实用的心电学指标。方法对172例在2009年至2010年首次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行RFCA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测量术前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波离散度( PWD)、PR间期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PtfV1),探讨PtfV1≥0.04 mV·s在预测首次行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首次行RFCA患者分为复发组(57例)和未复发组(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左心房内径、P-max、P-min、PtfV1≥0.04 mV·s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fV1≥0.04 mV·s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PtfV1≥0.04 mV·s与房颤的Kaplan-Meier曲线及ROC曲线均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fV1≥0.04 mV·s对房颤复发预测的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73.9%。结论PtfV1≥0.04 mV·s能够很好地预测阵发性房颤首次RFCA术后复发,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发
预测
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
Key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Prediction
Electrocardiography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磁共振成像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忠振
夏云龙
杨延宗
机构
大连
医科大
学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二
部
心
内
二
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心内科
出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文摘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公认的症状性、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肺静脉及左房解剖情况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但却受限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随着无创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日趋完善,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术前评估肺静脉及左房纤维化情况已成为现实。此外,MRI还可对术后左房损伤及瘢痕组织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可用于预测房颤的预后,亦可用于确定二次消融位点,达到彻底电隔离肺静脉。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纤维化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Fibrosis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现状
夏鹏
刘然
张树龙
《医学与哲学(B)》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林治湖
郑志涛
《心电学杂志》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波心电指标预测心房颤动首次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臧小彪
张嘉莹
张树龙
龙广宇
缪丹丹
夏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
7
原文传递
4
磁共振成像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王忠振
夏云龙
杨延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