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萍 韩煦 +1 位作者 杨晓蕾 夏云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51-56,共6页
雄激素能刺激前列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是降低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或在细胞水平拮抗雄激素的作用。随着内分泌治疗药物广泛而持久的应用,对其心血管毒副作用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目前仍缺乏来自前瞻性设计... 雄激素能刺激前列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是降低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或在细胞水平拮抗雄激素的作用。随着内分泌治疗药物广泛而持久的应用,对其心血管毒副作用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目前仍缺乏来自前瞻性设计临床试验的可靠安全的数据支撑。此外,现已发表的关于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因此,现总结临床常见的新旧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拮抗剂、雄激素受体抑制剂、CYP17抑制剂等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治疗 雄激素剥夺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拮抗剂 阿比特龙 恩杂鲁胺
下载PDF
高血压的盐敏感性与交感神经活动及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靖荣 刘莹 +2 位作者 纪智礼 姜一农 张海滨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盐敏感性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5例。根据临床检测的24 h平均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将盐敏感性(salt sensitivity)分为低危组(n=123)、中危组(n=110)和高危组(n=82)。对受试...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盐敏感性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5例。根据临床检测的24 h平均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将盐敏感性(salt sensitivity)分为低危组(n=123)、中危组(n=110)和高危组(n=82)。对受试者病史采集并进行生化检查,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并且对受试者行同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同步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PWV指标的比较,发现3组间随着盐敏感性升高每5 min总心搏数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依次降低(P<0.05),低频(LF)、LF/高频(HF)、夜/白心率比(n HR/d HR)、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及PWV依次升高(均P<0.05)。高频功率(HF)、夜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n SSD)高危组较低危组升高(P<0.05)。进行非参数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的盐敏感性高低与LF、LF/HF、n HR/d HR、24h SSD及PWV正相关(r=0.228,r=0.146,r=0.129,r=0.125,r=0.102,均P<0.05)。在对影响PWV的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PWV、24h SSD、LF、LF/HF及n HR/d HR是影响盐敏感性的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盐敏感性增高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L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LF/HF)及早期动脉硬化(PWV)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交感神经 盐敏感性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B型钠尿肽与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曾星 杜萍 +2 位作者 朱建志 龚芳艳 刘金秋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404-2409,共6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cardiac adverse events)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 Tn I)水平升高的影响因...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cardiac adverse events)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 Tn I)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6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48例HCM患者预后及临床资料。以BNP>100 pg/ml定义为BNP升高,hs-c Tn I>0.1μg/L(0.040μg/L为99%分位值)定义为hs-c Tn I升高。首先,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然后,依据BNP和hs-c Tn I水平将患者分为BNP和hs-c Tn I均升高组与BNP和hs-c Tn I均正常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结果 (1)资料完整且完成随访的48例患者中有16例(33.3%)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发生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1例因心力衰竭进展死亡,1例因缺血性脑卒中死亡;11例患者进展至纽约心功能分级III-IV级,2例患者曾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患者曾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相对于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HCM患者确诊年龄更大(t=2.20,P=0.033),女性所占比例更多(χ2=7.24,P=0.007),有更多人合并房颤(χ2=4.55,P=0.033)及存在BNP和hs-c Tn I均升高(χ2=9.52,P=0.002)。(3)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M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因素,发现BNP和hs-c Tn I均升高有意义(P=0.026)。(4)与BNP和hs-c Tn I均正常的HCM患者相比较,BNP和hs-c Tn I均升高的HCM患者中有更多人合并房颤(χ2=7.28,P=0.007),最大室壁厚度更厚(t=6.33,P<0.01),有更多患者使用过胺碘酮或普罗帕酮(χ2=7.71,P=0.005)。(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M患者BNP和hs-c Tn I因素,发现最大室壁厚度(P=0.001)和房颤(P=0.009)均有意义。结论 (1)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2)确诊年龄大、女性、房颤与BNP和hs-c Tn I均升高对预测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价值,BNP和hs-c Tn I均升高是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独立危险因素。(3)BNP和hs-c Tn I均升高患者均较BNP和hs-c Tn I均正常水平者更多使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和最大室壁厚度可影响HCM患者BNP和hs-c Tn I水平升高,且均为HCM患者BNP和hs-c Tn I升高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B型钠尿肽 超敏肌钙蛋白Ⅰ
原文传递
达托霉素治疗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日红 高露露 +2 位作者 孙源君 任永奎 卞晓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达托霉素对万古霉素疗效欠佳的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LIE)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IE诊治经过,并行文献复习。结果前5例LIE均合并瓣周脓肿,经规范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病情仍继续进展,其中4例急症行瓣膜置换术,但术后仍发... 目的观察达托霉素对万古霉素疗效欠佳的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LIE)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IE诊治经过,并行文献复习。结果前5例LIE均合并瓣周脓肿,经规范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病情仍继续进展,其中4例急症行瓣膜置换术,但术后仍发热,换用达托霉素6 mg/kg,每日1次,治疗2~4周,获得满意疗效。第5例患者术前换用达托霉素治疗后,感染一度控制,但后来病情仍继续进展,再行手术治疗成功,但于术后21 d猝死。第6例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外院先后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周,万古霉素3周,仍发热,赘生物增加,换用达托霉素后体温下降,赘生物减少。6例患者用药后1例肌酸激酶轻度升高,5例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除1例心源性猝死,其余患者随诊18个月至5年生存质量良好。结论初步观察达托霉素用于万古霉素治疗疗效欠佳的心内膜炎少数病例的补救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达托霉素 补救治疗
下载PDF
地尔硫在心房颤动心室率控制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云龙 田晓晨 杨延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2-773,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房颤治疗主要存在2种策略:即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大规模临床试验,如AFFIRM和RACE研究并没有证实节律控制在病死率、住院率和脑卒中等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目前长...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房颤治疗主要存在2种策略:即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大规模临床试验,如AFFIRM和RACE研究并没有证实节律控制在病死率、住院率和脑卒中等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目前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手段仍然有限,故心室率控制仍然是目前房颤治疗的最主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艹卓] 心房颤动 心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后恰当放电情况以及序贯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许菲 李品睿 +3 位作者 苟成 邓明洁 王莹琦 刘金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CRT-D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明确CRT-D放电对死亡率的影响,探讨CRT-D恰当放电的管理措施...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CRT-D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明确CRT-D放电对死亡率的影响,探讨CRT-D恰当放电的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09-01至2015-04期间我科成功植入CRT-D的42例患者进行随访,缺血性心肌病组12例,其中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一级预防8例,ICD二级预防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组30例,其中ICD一级预防19例,ICD二级预防11例。对恰当放电的患者采用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血运重建及射频消融的序贯治疗。结果: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随访(38.1±24.0)个月,7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5例患者CRT-D恰当放电。非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随访(27.5±17.8)个月,11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0例患者CRT-D恰当放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的数阵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高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组(69%vs 55%,P<0.05)。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CD二级预防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1)。随访期间,CRT-D放电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CRT-D无放电患者(43%vs 0%,P<0.05)。经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血运重建及射频消融的四步序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组中80%的恰当放电患者未再放电。经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及射频消融的三步序贯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组中90%的恰当放电患者未再放电、10%的患者放电减少。结论:ICD二级预防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植入CRT-D的患者,如果出现放电事件,死亡风险会增加;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以及血运重建、射频消融的序贯治疗对减少CRT-D恰当放电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死亡率
下载PDF
抗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防治进展
7
作者 张艳丽 刘莹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解决。抗肿瘤治疗前的危险因素评估、抗肿瘤治疗期间及之后的心功能监测、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临床心力衰竭的关键。对于进展期心力衰竭患者,...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解决。抗肿瘤治疗前的危险因素评估、抗肿瘤治疗期间及之后的心功能监测、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临床心力衰竭的关键。对于进展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器械辅助治疗(如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亦可获益。现针对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监测 心力衰竭治疗
下载PDF
肾素/肾素前体受体在高血压中的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顾婕 姜一农 杨晓蕾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肾素/肾素前体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能够与肾素及肾素前体结合,增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同时可以诱导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经典的Wnt通路等,... 肾素/肾素前体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能够与肾素及肾素前体结合,增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同时可以诱导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经典的Wnt通路等,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肾素/肾素前体受体在成人和胚胎生长发育、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等疾病的发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对肾素/肾素前体受体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肾素前体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V-ATP酶 高血压
下载PDF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研究近况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淳 杨延宗 +3 位作者 丁家望 李松 吴辉 江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伴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总体成功率约80%,然而射频导管消融术手术并发症多,学习曲线长,技术理论及操作难度大。冷冻球囊消融是一种新型、可选择、有效的心...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伴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总体成功率约80%,然而射频导管消融术手术并发症多,学习曲线长,技术理论及操作难度大。冷冻球囊消融是一种新型、可选择、有效的心房颤动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易于操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进展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整体心室复极离散变化的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丛培欣 李世军 +5 位作者 张燕 夏云龙 尹晓盟 张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0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特点及其在评价整体心室复极离散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28例(心力衰竭组)及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特点及其在评价整体心室复极离散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28例(心力衰竭组)及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5例(对照组),分别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pe和QT间期,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d)、Tpe平均值校正值(TpeAVEC)、Tpe最大值校正值(Tpe-MWXC),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Tpe.AWC、TpeMAXC、QTd显著高于对照组[(106.31±26.34)ms比(82.724-10.01)ms,(234.05±69.75)ms比(119.15±11.55)ms,(119.17±67.62)ms比(39.74±17.0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整体心室复极离散明显增加。Tpe.AVEC及Tpe.MAXC可作为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离散的无创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充血性 T波峰-末间期 QT间期 心室复极离散度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服用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磊 周梦垚 +6 位作者 路岩 刘莹 张英 郭然 程云鹏 宋玮 姜一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靶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2级的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晨起服药组35例和夜间服药组32例,晨起服药组6:00-8:00服用...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靶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2级的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晨起服药组35例和夜间服药组32例,晨起服药组6:00-8:00服用替米沙坦40/80 mg,夜间服药组18:00-20:00服药,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晨服.随访8周,要求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不更改药物剂量和种类,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双侧踝/肱指数(ABI)检查,并进行对比研究.ABPM指标包括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P)、清晨平均收缩压(mSBP)、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百分比(SBP%)、夜间平均舒张压下降百分比(DBP%)等.结果 治疗后总体及各组血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变化的比较:晨起服药组△nMSBP、△nMAP和△mSBP低于夜间服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治疗后总体RV5+ SV1和Ma/Cr显著降低[(2.2±0.8) mV比(2.4±0.9) mV,(17±14) mg/mmol比(23±17) mg/mmo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夜间服药组治疗后RV5+ SV1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9)mV比(2.4±1.0)mV](P<0.05).夜间服药组治疗后右侧ABI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1比1.2±0.2)(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夜间较晨起服药更有效地降低了nMSBP和nMAP,并使血压节律恢复正常勺型;夜间服药能更有效地降低mSBP,保护周围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时间疗法 替米沙坦 靶器官保护 动态血压监测
原文传递
心电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否应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梦垚 张磊 +7 位作者 董颖雪 高连君 张树龙 夏云龙 尹晓盟 常栋 王莹琦 杨延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应答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T(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根据临床效果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分析术前术后患者QRS波时限,术前ST段下移值、QTc间期、有无病理性Q波及...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应答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T(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根据临床效果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分析术前术后患者QRS波时限,术前ST段下移值、QTc间期、有无病理性Q波及QRS波切迹对CRT应答是否有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51例患者,6例失访,剩余45例纳入研究,24例CRT有应答,比例为53.3%,死亡8例。应答组术前心电图存在QRS波切迹明显低于无应答组(5/24VS16/21例,P=0.03);应答组术后心电图QRS波时限显著短于无应答组[(137.1±27.9)msvs(166.3±28.5)ms,P〈0.05],且对CRT预后有预测价值(OR=0.964,95%CI10.942—0.998,P=0.004),分界值为125ms。结论心电图对CRT的应答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应答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经二次射频消融成功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雪琳 苟成 +1 位作者 尹晓盟 刘金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64-165,共2页
患者,男,70岁。1979年前突发心悸,持续数小时,伴头晕,无黑噱及晕厥,发作时无心电图记录,未诊治。1997年前心悸再发,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给予普罗帕酮150mg,3次/d口服,症状缓解。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示 普罗帕酮 症状缓解 发作时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少见亚型:左心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苟成 刘金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虽然心肌厚度超过30mm是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以预防猝死的指标之一,但是究竟哪个部位,哪种肥厚类型更容易猝死,在目前指南中并没有定论。左心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虽然心肌厚度超过30mm是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以预防猝死的指标之一,但是究竟哪个部位,哪种肥厚类型更容易猝死,在目前指南中并没有定论。左心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殊的少见亚型,发病率很低,预后差,容易发生进行性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但是临床上对该类型的肥厚型心肌病认识不足,如果能早期发现、充分评估、加强随访、合理调整治疗策略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左心室中部 梗阻 心尖部室壁瘤
原文传递
心房纤维化与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俊君 常栋 杨延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第4期304-306,共3页
以心房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结构重构在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进展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非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主要为在环肺静脉电隔离基础上附加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自主神经节丛消融、转子消融等,各消融策略的确切... 以心房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结构重构在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进展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非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主要为在环肺静脉电隔离基础上附加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自主神经节丛消融、转子消融等,各消融策略的确切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窦性心律下,左房纤维化心肌经高密度电压标测后主要表现为低电压区和瘢痕区。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电压标测指导的个体化消融策略有望进一步提高非阵发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纤维化 心房颤动 低电压区 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