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后恰当放电情况以及序贯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菲 李品睿 +3 位作者 苟成 邓明洁 王莹琦 刘金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CRT-D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明确CRT-D放电对死亡率的影响,探讨CRT-D恰当放电的管理措施...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CRT-D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CRT-D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明确CRT-D放电对死亡率的影响,探讨CRT-D恰当放电的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09-01至2015-04期间我科成功植入CRT-D的42例患者进行随访,缺血性心肌病组12例,其中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一级预防8例,ICD二级预防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组30例,其中ICD一级预防19例,ICD二级预防11例。对恰当放电的患者采用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血运重建及射频消融的序贯治疗。结果: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随访(38.1±24.0)个月,7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5例患者CRT-D恰当放电。非缺血性心肌病组平均随访(27.5±17.8)个月,11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0例患者CRT-D恰当放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的数阵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高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组(69%vs 55%,P<0.05)。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CD二级预防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1)。随访期间,CRT-D放电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CRT-D无放电患者(43%vs 0%,P<0.05)。经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血运重建及射频消融的四步序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组中80%的恰当放电患者未再放电。经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及射频消融的三步序贯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组中90%的恰当放电患者未再放电、10%的患者放电减少。结论:ICD二级预防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植入CRT-D的患者,如果出现放电事件,死亡风险会增加;药物调整、器械参数调整以及血运重建、射频消融的序贯治疗对减少CRT-D恰当放电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死亡率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经二次射频消融成功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琳 苟成 +1 位作者 尹晓盟 刘金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64-165,共2页
患者,男,70岁。1979年前突发心悸,持续数小时,伴头晕,无黑噱及晕厥,发作时无心电图记录,未诊治。1997年前心悸再发,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给予普罗帕酮150mg,3次/d口服,症状缓解。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示 普罗帕酮 症状缓解 发作时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少见亚型:左心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4
3
作者 苟成 刘金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虽然心肌厚度超过30mm是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以预防猝死的指标之一,但是究竟哪个部位,哪种肥厚类型更容易猝死,在目前指南中并没有定论。左心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虽然心肌厚度超过30mm是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以预防猝死的指标之一,但是究竟哪个部位,哪种肥厚类型更容易猝死,在目前指南中并没有定论。左心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殊的少见亚型,发病率很低,预后差,容易发生进行性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但是临床上对该类型的肥厚型心肌病认识不足,如果能早期发现、充分评估、加强随访、合理调整治疗策略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左心室中部 梗阻 心尖部室壁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