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音技术在颅脑磁共振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1
作者 黄侃 宋清伟 +3 位作者 刘爱连 王楠 陈丽华 张浩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静音技术不同静音因子(QF)对颅脑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50名志愿者[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8.06±16.77)岁],以3.0 T MR扫描仪结合静音技术(QF分别为1、0.8、0.6、0.4、0.2)行颅脑矢状位T1液体抑制反转恢复(FLAIR... 目的:探讨静音技术不同静音因子(QF)对颅脑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50名志愿者[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8.06±16.77)岁],以3.0 T MR扫描仪结合静音技术(QF分别为1、0.8、0.6、0.4、0.2)行颅脑矢状位T1液体抑制反转恢复(FLAIR)、T2WI、T2 FLAIR序列扫描,各序列受检者均为21例。扫描过程中记录各序列噪声最大值。在胼胝体、脑白质、小脑、脑桥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值和噪声强度,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四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观察者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对各序列不同QF组间图像的SNR、CNR和主观评分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两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06~0.871)。T1 FLAIR序列胼胝体SNR、CNR、主观评分,T2 FLAIR序列胼胝体和小脑CNR,T2WI序列胼胝体CNR和主观评分,在不同QF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QF为0.4或0.2时,T1 FLAIR主观评分较QF为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F为0.2时,T2 FLAIR胼胝体SNR、T2WI主观评分较QF为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静音技术的颅脑MR扫描时间随着QF的减小,噪声值逐渐降低,综合考虑噪声值与图像质量,临床推荐QF分别为0.6、0.4、0.2时行颅脑轴位T1 FLAIR、T2WI、T2 FLAIR序列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 磁共振成像 静音 噪声
下载PDF
低对比剂摄入量能谱肺动脉成像虚拟平扫代替胸部平扫的可行性
2
作者 方鑫 刘义军 +3 位作者 王旭 李贝贝 姜健 张竞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6-960,共5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肺动脉成像(CTPA)中代替胸部平扫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2—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PA检查的5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平扫及能谱CTPA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胸部...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肺动脉成像(CTPA)中代替胸部平扫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2—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PA检查的5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平扫及能谱CTPA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胸部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上胸主动脉、肺动脉主干、竖脊肌及肺尖层面、气管隆嵴层面、肺底层面的肺实质CT值及噪声,并计算胸主动脉、肺动脉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对两组图像质量及碘残留进行主观评价,并检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记录患者剂量长度乘积、CT容积剂量指数及对比剂用量。比较胸部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各感兴趣区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辐射剂量和主观评分。结果 2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984~0.992,P<0.05),胸部平扫、虚拟平扫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4.75±0.65)分、(4.65±0.4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437)。胸部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胸主动脉、肺动脉、各区域肺组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及胸主动脉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CTPA的虚拟平扫代替常规胸部平扫,患者辐射剂量由(7.27±1.74)mSv减少至(3.26±0.84)mSv,减少约55%。结论 CTPA虚拟平扫可代替胸部常规CT平扫用于肺部疾病筛查,大幅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噪声 信噪比 辐射剂量 胸部
下载PDF
胸腹部平扫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
3
作者 王旭 刘磊 +3 位作者 刘义军 童小雨 范勇 王诗耕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椎体进行分析。使用QCT骨密度测量工作站测得胸部常规120 kVp下T11~L1椎体的骨密度(BMD),同时分别测量胸部120 kVp与腹部GSI扫描70 keV单能量下T11~L1椎体的CT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数据测量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椎体BMD值与CT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椎体间CT值差异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参考QCT诊断标准,将椎体分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比较三组间及组内CT值差异。组内120 kVp-CT值和GSI-CT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T11~L1椎体BMD均值行骨质状态判定,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体CT值评估骨质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椎体BMD与120 kVp-CT值和GSI-CT值均呈正相关(r=0.976、0.963,P<0.001)。120 kVp和GSI下T11~L1椎体CT值依次为T11[144.00(72.00)、158.00(79.00)]、T12[137.00(67.00)、150.00(76.00)]、L1[128.00(67.00)、137.00(74.00)],不同椎体及椎体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31例患者共1293个椎体,骨量正常组椎体496个、骨量减少组椎体415个、骨质疏松组椎体382个。120 kVp和GSI下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椎体CT值依次为[181.50(43.67)、199.65(48.57)]、[132.20(18.50)、144.00(23.00)]和[87.75(22.20)、93.30(27.20)],不同骨质状态组间椎体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组内椎体GSI-CT值均高于椎体120 kVp-CT值(P<0.05)。120 kVp-CT值与GSI-CT值诊断骨量减少的AUC分别为0.976、0.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7);诊断骨质疏松的AUC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胸部常规120 kVp及腹部GSI平扫CT值均可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定量CT 能谱CT CT值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加速的肩关节运动不敏感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4
作者 胡帅 张浩南 +2 位作者 高明丽 王楠 宋清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压缩感知(CS)加速因子(AF)结合不同风车采集(MV)填充百分比(AQP)对肩关节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志愿者41例[男16人,女25人,平均年龄(36.78±14.37)岁],对所有受检者应用3.0TMR设备进行常规P... 目的:探索不同压缩感知(CS)加速因子(AF)结合不同风车采集(MV)填充百分比(AQP)对肩关节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志愿者41例[男16人,女25人,平均年龄(36.78±14.37)岁],对所有受检者应用3.0TMR设备进行常规PDWI序列以及不同AF和AQP组合的PDWI序列检查(包括SENSE2&150%、CS-AF2&150%、CS-AF2&200%、CS-AF2&250%、CS-AF3&200%、CS-AF4&200%、CS-AF4&250%),分别定义为A~G组。2名观察者在肩关节PDWI冠状位原始图上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和标准差,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Kappa检验评估2名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对各组间图像的SNR、CNR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进行比较。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ICC:0.830~0.928;Kappa:0.853~951)。各组之间的SNR、CNR和主观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肩关节PDWI中采用AF=CS3和MVAQP200%的扫描方案,在确保图像质量达到诊断需求的同时,将扫描时间缩短24%(从85s降至65s),值得推荐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采集技术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肩关节
下载PDF
细节护理干预联合ACS技术在膝关节损伤患者3.0T超大孔径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军 王楠 +3 位作者 张钦和 宋清伟 刘爱连 庄丽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联合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技术在膝关节损伤患者3.0T超大孔径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07月在我院接受3.0T超大孔径磁共振检查的6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联合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技术在膝关节损伤患者3.0T超大孔径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07月在我院接受3.0T超大孔径磁共振检查的6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为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MRI技术扫描,实验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联合ACS技术加速扫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疼痛感受[视觉模拟评分(VAS)]、一次检查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院安全事件发生风险。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一次检查成功率(96.87%vs 81.25%)和满意度(93.75%vs 68.75%)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风险评估、信息传达、危险防范、危险处置以及安全护理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联合ACS技术有助于缓解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焦虑状态、疼痛程度,可提高MRI扫描效率及安全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干预 AI辅助压缩感知 3.0T超大孔径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WI联合T2 mapping序列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价值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茜玮 陈丽华 +2 位作者 王楠 林良杰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T2 mapping序列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3.0 T 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56例PC...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T2 mapping序列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3.0 T 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56例PCa患者及40例BPH患者资料。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WI及T2 mapping序列。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两名观察者测得参数值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病例间ADC值及T2值的差异。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及其与基线资料联合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有差异参数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DC值与T2值相关性。结果两名观察者测量值一致性好(ICC>0.75)。PCa组的ADC值及T2值分别低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T2值、ADC-T2及ADC-T2-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联合鉴别PCa与BPH的AUC值分别为0.843、0.830、0.896及0.927。DeLong检验显示ADC值与ADC-T2联合,ADC值、T2值、ADC-T2模型与ADC-T2-年龄-TPSA联合模型的RO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T2值呈正相关(r=0.331,P<0.01)。结论DWI及T2 mapping序列在鉴别PCa与BPH方面具有较好的价值,并且两序列联合临床指标时诊断效能提升,可为临床无创诊断PCa及BPH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扩散加权成像 T2 mapping成像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APTw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被引量:1
7
作者 安琪 张钦和 +7 位作者 仲林 马长军 张瀚月 李军 王思齐 林良杰 田士峰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imaging,APTw)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病例及影像资...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imaging,APTw)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病例及影像资料66例。所有患者均行盆腔3.0 T MRI检查,包括轴位T2WI、矢状位T2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3D-APTw序列扫描。在APTw-T2WI融合图像上对肿瘤实质区域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并记录APT值。在APT重建图像上进行肿瘤病灶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选取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复测信度好的影像组学特征(ICC>0.900)。采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特征降维和筛选。基于logistic回归分类器构建临床模型、APTw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和临床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APTw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宫颈癌LVSI的效能高于临床模型(AUC=0.826 vs.0.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Long检验P<0.05)。联合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38和0.825。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术前评估LVSI的效能显著高于临床模型和APTw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决策曲线显示APTw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基于APTw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宫颈癌LVSI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联合临床因素能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有望为宫颈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术前预测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估宫颈癌神经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倩瑜 刘架伸 +8 位作者 田士峰 张钦和 宋庆玲 陈丽华 马长军 王楠 林良杰 王家正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序列评估宫颈癌神经周围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盆腔3.0 ...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序列评估宫颈癌神经周围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盆腔3.0 T MRI检查(包括APTw、DCE-MRI序列)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病例及影像资料,其中有PNI(PNI组)12例,无PNI(NPNI组)24例。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病灶的APT值与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移分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exchange rate between EES and blood plasma,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volume fraction,V_(e))以及血浆容积分数(capillary plasma volume,V_(p))。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2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olmogorov-Smirov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有差异参数诊断PNI效能,获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算有差异参数的联合诊断效能,DeLong检验进行各参数和联合参数AUC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APT值和有差异DCE-MRI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的APT值及K^(trans)值、K_(ep)值、V_(e)值、V_(p)值结果一致性良好,ICC均>0.75。两组间的APT值和V_(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I组的APT值(2.89%±0.72%)和V_(p)值[7.80×10^(-3)(6.80×10^(-3),1.14×10^(-2))]均大于NPNI组[APT值2.31%±0.71%;V_(p)值4.19×10^(-3)(2.04×10^(-3),7.35×10^(-3))]。评估宫颈癌PNI时,APT值和V_(p)值的AUC分别为0.717、0.785,阈值分别为2.7%及6.46×10^(-3),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7%及75.0%、83.3%及75.0%;APT值联合V_(p)值后的AUC为0.792,APT值、V_(p)值与两者联合后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值与V_(p)值无相关性(r=0.219,P=0.198)。结论APTw序列及DCE-MRI的定量参数均能有效预测宫颈癌PNI,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神经周围侵犯
下载PDF
人工智能-压缩感知技术在颅脑3D T2-FLAIR序列采集及脑白质高信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家骏 刘娜 +4 位作者 钟美梦 袁畅 张煜堃 苗延巍 宋清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14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的基于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ACS)加速因子对颅脑3D 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 T2WI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3D T2-FLAIR)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并获取最优化... 目的探究不同的基于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ACS)加速因子对颅脑3D 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 T2WI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3D T2-FLAIR)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并获取最优化的扫描方案。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健康青年志愿者(healthy control,HC)25例、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患者15例,HC组分别以并行采集(parallel imaging,PI)技术(加速因子为3,F3)和不同加速因子(3、4、5、6、7、8)ACS技术采集颅脑3D T2-FLAIR图像,测量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尾状核、胼胝体压部、双侧红核、双侧黑质、脑桥、双侧小脑的信号强度以及标准差,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五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Kappa检验比较前后两次测量及观察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对不同加速因子的图像的SNR、CNR及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评判后得出最佳的ACS加速因子;WMH组分别以F3及最佳ACS加速因子采集颅脑3D T2-FLAIR图像,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对脑白质病灶数目、Fazekas分级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C组中,不同3D T2-FLAIR的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D T2-FLAIRACS3、3D T2-FLAIRACS4与3D T2-FLAIRF3的SNR、CNR,3D T2-FLAIRACS3、3D T2-FLAIRACS4、3D T2-FLAIRACS5与3D T2-FLAIRF3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图像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MH组中,3D T2-FLAIRF3与3D T2-FLAIRACS4在病灶数目和Fazekas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ACS技术采集颅脑3D T2-FLAIR可在保证图像质量和序列诊断效能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选取的最优加速因子为ACS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压缩感知 压缩感知 磁共振成像 加速采集
下载PDF
头颈联合3D-TOF-MRA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序列的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畅 张煜堃 +2 位作者 曹家骏 宋清伟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4,152,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施加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s,AF)的并行采集(parallel imaging,PI)、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的头颈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 目的通过比较施加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s,AF)的并行采集(parallel imaging,PI)、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的头颈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of-f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的图像质量,选取优化序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4例健康志愿者,以PI的AF为3(PI 3)、CS的AF分别为4和6(CS 4、CS 6)以及ACS的AF分别为4、6、8、10(ACS 4、ACS 6、ACS 8、ACS 10)进行头颈联合3D-TOF-MRA扫描。扫描时间:PI 3=8 min 40 s;CS 4=6 min 38 s;CS 6=4 min 9 s;ACS 4=5 min 24 s;ACS 6=4 min 30 s;ACS 8=4 min 13 s;ACS 10=3 min 24 s。分别在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C4段、颈动脉分叉处下5个层面的双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以及MCA及ICA同一层面的颞叶白质,CCA同一层面的胸锁乳突肌作为背景区域勾画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记录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从而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与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四分法和五分法分别对整体图像质量以及颅内动脉、颈部大动脉进行评分。以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两名放射医师之间及同一名放射医师内客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两名放射医师之间及同一名放射医师内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若一致性良好,则选取其中一位医师的客观评分及主观评分进行后续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对客观评分以及主观评分进行总体差异比较,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PI技术比较显示,ACS 4~ACS 8的SNR_(L-MCA),ACS 8、ACS 10的CNR_(L-MCA),ACS 4、ACS 6、ACS 10的CNR_(R-MCA),ACS 4~ACS 10的SNR_(R-MCA)、SNR_(L-CCA)、CNR_(L-CCA),ACS 6~ACS 10的SNR_(R-CCA)、CNR_(R-CCA)均高于PI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S技术比较显示,ACS 4~ACS 10的SNR_(R-MCA)、CNR_(L-MCA)及CNR_(R-MCA),ACS 4~ACS 8的SNR_(L-MCA)、SNR_(L-CCA)、SNR_(R-CCA)、CNR_(L-CCA)、CNR_(R-CCA)与CS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 4~ACS 10的SNR_(L-MCA)、SNR_(R-MCA)、CNR_(L-MCA)、CNR_(R-MCA)、SNR_(L-ICA)、SNR_(R-ICA)、CNR_(L-ICA)、SNR_(L-CCA)、SNR_(R-CCA)、CNR_(L-CCA)、CNR_(R-CCA)与CS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CS 4、CS 6。ACS技术之间两两比较,ACS 8的SNR_(L-MCA)高于ACS 10(P<0.05),ACS 8、ACS 10的SNR_(R-CCA)、CNR_(R-CCA)均高于ACS 4(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颈部大动脉图像外,主观评分统计结果均为ACS 4~ACS 10与CS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CS 6。结论与PI及CS技术相比,ACS技术拥有更短的扫描时间,更好的图像质量。ACS 8为最优序列,扫描时间比PI 3缩短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采集 压缩感知 人工智能-压缩感知 头颈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勇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王诗耕 魏巍 陈安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级3,重建512×512矩阵,Karl 5级图像,获得图像为常规组(A组)。使用常规组的原始数据重建得到实验组(B组)图像:采用1024×1024矩阵,结合Karl 5、7、9级重建获得B_(1)~B_(3)组图像。应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系统测量肝脏体积,比较A、B两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标准差(SD)值、对比噪声比(CNR)、肝脏体积值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B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766)。随着Karl等级的提高,B组门静脉和肝脏的SD值逐渐下降(P<0.001),CNR逐渐升高(P<0.001),肝脏体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主观评价上,随着Karl等级的增加,B组伪影评分逐渐降低(P<0.05),图像噪声、门静脉边缘锐利度、远端血管显示清晰度及显示的门静脉分支数逐渐提高(P<0.05),B3组图像质量最佳,优于A组。结论:采用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 9级重建算法能够优化门静脉图像质量,且准确测量肝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门静脉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胃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12
作者 童小雨 李贝贝 +3 位作者 王旭 陈安良 刘爱连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2-627,共6页
目的 探究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迭代重建(Karl)算法在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3—6月行胃部CT血管成像的胃部肿瘤患者30例,对CT扫描图像原始数据... 目的 探究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迭代重建(Karl)算法在胃部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3—6月行胃部CT血管成像的胃部肿瘤患者30例,对CT扫描图像原始数据进行分组重建。A组采用常规512×512矩阵结合Karl 5级重建;B组采用1 024×1 024大重建矩阵结合不同等级Karl算法重建,分为B1(Karl 5)、B2(Karl 7)及B3(Karl 9)3个亚组。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胃左动脉起始部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肝动脉及同层面腹壁皮下脂肪组织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观察者采用5分法评估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2名观察者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0.782~0.789,P<0.05),B1~B3组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A组,B2组得分最高(二维评分:χ^(2)=27.309、24.250;三维评分:χ^(2)=21.964、21.294;P均<0.05),30例患者中25例见胃动脉系统参与肿瘤供血,B2组各血管的清晰显示率均优于A组;A与B1、B2组各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8~2.720,P>0.05),B2组较A组血管SD值、SNR、CNR和背景噪声值,除腹主动脉SD、肝动脉CNR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909~5.768,P>0.05);B1~3组图像随着Karl算法等级提高,SD值逐渐降低(F=2.881~27.109,P<0.05),SNR、CNR逐渐升高(F=3.612~12.149,P<0.05)。结论 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 7级算法可以改善图像质量,增强胃部微细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分支的显示效果,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动脉 重建矩阵 迭代重建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翻转角和延迟时间对Gd-BOPTA增强肝胆期肝脏和胆道系统图像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任雪 赵莹 +7 位作者 周丽萍 左粲 王楠 宋清伟 林良杰 王家正 刘爱连 刘宇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翻转角(flip angle,FA)和延迟时间对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肝脏和胆道系统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脏Gd-BOPTA增强3.0 T MRI扫描患者病例... 目的探讨不同翻转角(flip angle,FA)和延迟时间对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肝脏和胆道系统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脏Gd-BOPTA增强3.0 T MRI扫描患者病例。所有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延迟60 min及120 min分别行FA为10°、15°、20°、25°、30°HBP成像,FA与延迟时间任意两两组合为10组。测量各组肝脏及胆总管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和竖脊肌的SI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胆道-竖脊肌比值(bile to paravertebral muscle ratio,BMR);采用5分法对胆道的可视性进行主观评价。分别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加权Kappa检验评估两名观察者间所测数据及主观评分的一致性;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进行各组SNR、CNR、BMR及主观评分多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进行各组SNR、CNR、BMR及主观评分的事后组内两两比较,对结果进行Bonferroni校正,根据统计结果选择FA与延迟时间的最优组合。结果两名观察者除120min/FA15°组的SNR肝测量值的一致性为尚可外(ICC值=0.75),余各组数据测量及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均良好(ICC值均>0.75,Kappa值均>0.75)。各参数在延迟120 min组均高于延迟60 min组;120min/FA30°组的SNR_(肝脏)最高[63.91(49.44,77.15)],与60min/FA10°组和120min/FA10°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n/FA30°组的CNR_(肝脏)最高[44.21(31.58,53.64)],与60min/FA10°组、60min/FA15°组、60min/FA30°组和120min/FA10°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n/FA30°组的SNR_(胆总管)最高[305.27(193.97,377.53)],与60min/FA10°组、60min/FA15°组、60min/FA20°组、60min/FA25°组、120min/FA10°组和120min/FA15°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n/FA30°组的CNR_(胆总管)最高[278.66(180.80,357.20)],与60min/FA10°组、60min/FA15°组、60min/FA20°组、60min/FA25°组、60min/FA30°组、120min/FA10°组、120min/FA15°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n/FA30°组的BMR最高[14.75(11.55,17.87)],与60min/FA10°组、60min/FA15°组、60min/FA20°组、60min/FA25°组、120min/FA10°组、120min/FA15°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结果显示,60min/FA10°组胆道的可视性最差,显著低于60min/FA20°组、60min/FA25°组、60min/FA30°组、120min/FA15°组、120min/FA20°组、120min/FA25°组、120min/FA30°组(P<0.05)。结论通过比较不同FA与延迟时间的组合,120min/FA30°组对Gd-BOPTA增强HBP肝脏及胆道图像质量显示最佳,增大FA与延长延迟时间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角 延迟时间 钆贝葡胺 磁共振成像 肝胆期 胆道
下载PDF
以皮层和皮层下形态学改变鉴别帕金森病伴或不伴抑郁
14
作者 屈明睿 高冰冰 +4 位作者 蒋玉涵 李媛 宋清伟 裴晨卉 苗延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5,共6页
目的 观察皮层及皮层下核团形态学改变鉴别诊断帕金森病伴抑郁(PDD)与不伴抑郁(PDN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40例PDD患者(PDD组)和26例PDND患者(PDND组),并前瞻性招募33名健康对照者(HC组);对比3组间及两两组间皮层厚度及皮层下核团体... 目的 观察皮层及皮层下核团形态学改变鉴别诊断帕金森病伴抑郁(PDD)与不伴抑郁(PDN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40例PDD患者(PDD组)和26例PDND患者(PDND组),并前瞻性招募33名健康对照者(HC组);对比3组间及两两组间皮层厚度及皮层下核团体积,并分析其用于鉴别诊断PDD与PDND的效能。结果 相比HC组,PDD组双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和右侧岛叶皮层厚度,PDND组左侧额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和右侧颞上回皮层厚度均显著下降(P均<0.05);相比PDND组,PDD组左侧外侧眶额回皮层厚度显著下降(P<0.05)。相比HC组,PDD组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左侧丘脑和右侧伏隔核体积显著缩小(P均<0.05),PDD组和PDND组双侧尾状核和壳核体积均显著增加(P均<0.05);相比PDND组,PDD组双侧丘脑、左侧杏仁核和右侧伏隔核体积显著缩小(P均<0.05)。以PDND组为对照,病程、左侧外侧眶额回皮层厚度、左侧丘脑体积及右侧伏隔核体积均为PDD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鉴别PDD与PDN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2、0.682、0.742及0.706;各参数联合的AUC为0.881,均高于单一参数(P均<0.05)。结论 左侧外侧眶额回皮层厚度、左侧丘脑体积及右侧伏隔核体积结合病程有助于鉴别诊断PDD与PD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大脑皮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一键式”个体化低辐射剂量CT结肠造影的可行性
15
作者 李贝贝 赵明月 +3 位作者 王旭 魏巍 刘爱连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120 kVp,应用3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图像;B组管电压使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模式,采用70%ASIR-V图像,其余参数均一致。记录体重指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两组轴位图像相同层面肝脏和肠腔内空气(背景)均匀处的CT值和噪声值,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观察者采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B组(体重指数:17.96~32.05 kg/m^(2))kVp预设值分布为70 kVp 4例、80 kVp 64例、100 kVp 61例、120 kVp 2例。A、B组CTDIvol、DLP分别为(5.57±0.13)mGy、(291.80±7.46)mGy·cm和(3.79±0.14)mGy、(189.70±7.48)mGy·cm,B组与A组相比,CTDIvol、DLP分别降低31.96%和34.99%(Z=9.931,P均<0.05)。B组图像肝脏和肠腔内空气CT值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1.218,P>0.05),B组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高于A组(t=-33.200、-41.617,16.083、57.74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66~0.879,P>0.05)。结论在低剂量CTC扫描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实现了“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CTC成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可行性
下载PDF
不同压缩感知因子对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脑髓静脉的影响
16
作者 曹家骏 杨婧 +5 位作者 张煜堃 刘娜 高冰冰 刘杨颖秋 宋清伟 苗延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加速因子(AF)对压缩感知磁敏感加权成像(CS-SWI)显示健康人脑髓静脉的影响,并遴选最佳AF。方法前瞻性纳入40名健康志愿者,以不同AF(AF0、CS2、CS4、CS6、CS8及CS10)行头颅CS-SWI重建,测量双侧透明隔静脉(SV)、大脑内静脉(I... 目的观察不同加速因子(AF)对压缩感知磁敏感加权成像(CS-SWI)显示健康人脑髓静脉的影响,并遴选最佳AF。方法前瞻性纳入40名健康志愿者,以不同AF(AF0、CS2、CS4、CS6、CS8及CS10)行头颅CS-SWI重建,测量双侧透明隔静脉(SV)、大脑内静脉(ICV)、丘纹上静脉(TV)、基底静脉(BV)及齿状核静脉(DNV)相位值(PV)和标准差(SD);以顶叶白质PV和SD为对照,计算各静脉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行最小密度投影重建,以5分法对重建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比较不同AF序列图像各脑髓静脉SNR、CNR、PV及其质量评分,遴选观察及定量分析健康人脑髓静脉的最佳AF。结果相比AF0,CS6、CS8及CS10序列所获各脑髓静脉的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CS6、CS8及CS10序列双侧SV、右侧TV,以及CS8及CS10序列所获双侧ICV、左侧TV及双侧BV的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结论AF过高可降低CS-SWI显示脑髓静脉质量;CS4为观察及定量分析健康人脑髓静脉的最佳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磁共振成像 脑髓静脉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及鉴别效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诗耕 刘义军 +5 位作者 童小雨 范勇 李贝贝 王旭 崔景景 陈安良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组学特征可重复性和组学模型鉴别肿瘤类型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41例肾上腺功能性腺瘤(FAA)和46例肾上腺转移瘤(A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CT增强扫描完成后,对...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组学特征可重复性和组学模型鉴别肿瘤类型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41例肾上腺功能性腺瘤(FAA)和46例肾上腺转移瘤(A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CT增强扫描完成后,对静脉期的原始数据采用4种强度等级(DL1、DL2、DL3、DL4)的DLIR算法进行重建。首先采用主、客观指标比较4种等级间图像质量的差异;然后使用Research Portal V1.1科研平台对各组重建图像上肾上腺肿瘤进行分割并提取450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原始图像特征90个和拉普拉斯(LoG)滤波后的高阶特征(高斯核:0.5、1.0、1.5、2.0)360个。采用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估采用不同图像重建等级测量的FAA和AM组学特征的可重复性。最后,在各组重建图像中采用逐步特征选择策略,筛选出最优特征集并构建鉴别FAA和AM的组学模型。利用五折交叉验证法验证4个组学模型的鉴别效能,利用分层交叉验证法测评4个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DL2和DL3在肾显示上腺肿瘤的清晰度方面最优,得分为4(4,5),优于DL1相应得分4(3,5)和DL4相应得分4(3,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045,P<0.05)。随着DLIR降噪等级的提升,原始特征CCC值>0.85的个数逐渐减少,DL4中FAA和AM特征可重复的比例仅占39.3%(21/90)和50.9%(29/90)。组学特征经过LoG滤波(高斯核2.0)处理后,CCC值>0.85的个数增加,DL4中FAA和AM特征可重复的比例占91.1%(82/90)和93.3%(84/90)。4个组学模型在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和符合率均>0.75,DeLong检验显示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7~1.284,P=0.199~0.859)。但分层交叉验证显示,DL4重建图像的泛化能力最弱,AUC和符合率均<0.75。结论:高降噪等级的DLIR算法会降低对肾上腺肿瘤显示的清晰度以及组学模型的泛化性。虽然LoG滤波器(高斯核:2.0)有助于提升组学特征测量的可重复性,但仍建议在肾上腺影像诊断和组学模型训练时,使用中低降噪等级的DLIR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重建算法 肾上腺肿瘤 可重复性
下载PDF
成人子宫原发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18
作者 徐磊 孙美玉 +4 位作者 田建新 韩书哲 孙美玉 高景春 纪红景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伴间断下腹坠痛20天于2022年1月11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未婚,无性生活史。13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欠规律,经期15天,周期3~6月,量偏多,无痛经。16岁时曾因月经量多致贫血于外院输血治... 1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伴间断下腹坠痛20天于2022年1月11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未婚,无性生活史。13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欠规律,经期15天,周期3~6月,量偏多,无痛经。16岁时曾因月经量多致贫血于外院输血治疗。末次月经(LMP):2021年12月22日,前次月经(PMP):2021年8月5日。患者无慢性病史、手术外伤史及肿瘤家族史等。入院体格检查:身高170 cm,体质量70 kg,体质量指数(BMI)24.2 kg/m^(2),贫血貌,无多毛、痤疮、黑棘皮症等表现,心肺腹部查体未及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月经 性生活史 肿瘤家族史 慢性病史 入院体格检查 坠痛 病例报告 输血治疗
下载PDF
T_(2)mapping成像纹理分析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和鳞癌病理分级
19
作者 宋庆玲 刘爱连 +5 位作者 田士峰 孟醒 马长军 陈丽华 王楠 宋清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T_(2)mapping成像纹理分析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和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宫颈鳞癌(高级别37例、中-低级别17例)、19例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T_(2)mapping序列在内的3.0TMRI检查。两名观察者分别独立提取T_(2... 目的:探讨T_(2)mapping成像纹理分析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和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宫颈鳞癌(高级别37例、中-低级别17例)、19例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T_(2)mapping序列在内的3.0TMRI检查。两名观察者分别独立提取T_(2)mapping全肿瘤纹理参数。比较鳞癌与腺癌之间及高级别与中-低级别鳞癌之间参数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单一纹理参数及联合参数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及鳞癌病理分级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对比分析单一纹理参数和联合参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从每例患者肿瘤中提取88个纹理参数,最终筛选出3个参数用于鉴别病理分型,8个参数用于鉴别鳞癌病理分级(P均<0.05)。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及鳞癌病理分级的联合参数的AUC分别为0.963、0.966。联合参数的AUC较单一参数的AUC显著提高。结论:基于T_(2)mapping成像的纹理分析对于宫颈癌病理分型和鳞癌病理分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DCE-MRI的3D-MIP重建及多参数评估BI-RADS 4类乳腺肿瘤
20
作者 梁泓冰 宁宁 +7 位作者 赵思奇 李远飞 武玥琪 宋清伟 杨洁 高雪 张莫云 张丽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RI,DCE-MRI)瘤周血管特征结合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RI,DCE-MRI)瘤周血管特征结合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乳腺MRI检查为BI-RADS 4类且病理结果明确肿瘤的女性病例102例,其中良性组43例,恶性组59例。记录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dmax)、乳腺DCE-MRI基本影像学特征、瘤周血管特征及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多参数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瘤周血管特征指标与瘤内参数值联合应用对BI-RADS 4类乳腺良恶性两组肿瘤鉴别的诊断效能。应用DeLong检验对AUC进行比较。结果乳腺良性组和恶性组病例在年龄、dmax、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纤维腺体组织量(fibroglandular tissue,FGT)、瘤周相邻血管征(adjacent vascular sign,AVS)数目、瘤周血管最大径、患侧瘤周与健侧同一象限血管直径差值(△d)、瘤周血管出现期相以及瘤内容积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flux rate constant,K_(ep))、最大增强斜率(maximum slope of increase,MS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位置、信号增强率(signal enhancement ratio,SER)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olume fraction of extravascular extra vascular space,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max、MSI和K^(trans)为区分两组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优势比最大的是MSI值(AUC为0.923)。将瘤周血管特征△d分别与dmax、MSI和K^(trans)进行两者联合模型比较,以△d与MSI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83.7%),且△d联合MSI与△d联合K^(trans)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联合指标在两两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高于单独MSI模型的诊断效能。结论瘤周血管特征指标(△d)联合瘤内半定量(MS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评价BI-RADS 4类乳腺肿瘤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态对比增强 瘤周血管 最大密度投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