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疾病的血液学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国珍 方美云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血液学改变 贫血 凝血异常 血小板减少 血细胞减少
下载PDF
克隆刺激因子(G—CSF,GM—CSF)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美云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11期10-12,共3页
人体造血功能受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调节 ,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 -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M -CSF)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功能。并对成熟血细胞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自这两种细胞因子开... 人体造血功能受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调节 ,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 -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M -CSF)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功能。并对成熟血细胞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自这两种细胞因子开发应用十余年来 ,由于它能显著减少及降低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 ,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重点讨论G -CSF、GM -CSF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1 作用机制及生物学特征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 -CSF)体内主要源于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它是一个由带有O联糖链的 174个氨基酸组成的 19kD糖蛋白 ,人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克隆刺激因子 G-CSF GM-CSF
下载PDF
免疫性血液病治疗的药物选择
3
作者 张建民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免疫性血液病 治疗 药物选择 AIHA ITP TTP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从解剖角度探讨成年女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子宫圆韧带的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雪娜 谢明征 +4 位作者 李生龙 冶福林 吴兆丰 益西平措 仁增罗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腹股沟疝发病人群中女性仅占6%[1],其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与男性有着较大差异。女性腹股沟疝中股疝比例高达26.07%,远高于男性的5.09%[2],因此发生嵌顿的比例也比较大。以往由于对女性腹股沟疝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特点认知不足,导致女性腹... 腹股沟疝发病人群中女性仅占6%[1],其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与男性有着较大差异。女性腹股沟疝中股疝比例高达26.07%,远高于男性的5.09%[2],因此发生嵌顿的比例也比较大。以往由于对女性腹股沟疝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特点认知不足,导致女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策略和技术基本同于男性。但随着腹腔镜后入路疝修补术的不断完善和腹股沟区解剖认知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肌耻骨孔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圆韧带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女性
下载PDF
卵巢早衰合并干燥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何宇盟 马亮亮 +5 位作者 孙祥囡 关敬范 贾治林 刘蕾 韩旭 赵萌萌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827-830,共4页
卵巢早衰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卵巢早衰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均有报道,但合并干燥综合征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卵巢早衰合并干燥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并... 卵巢早衰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卵巢早衰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均有报道,但合并干燥综合征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卵巢早衰合并干燥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自身免疫 干燥综合征 桥本甲状腺炎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继发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1例
6
作者 蔡薇 申静枝 马亮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5-1778,共4页
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hypoprothrombinemia-lupus anticoagulant syndrome,HLAS)是临床罕见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狼疮抗凝物阳性伴凝血酶原降低。本文报道1例中年女性HLAS病例,患者以反复牙... 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hypoprothrombinemia-lupus anticoagulant syndrome,HLAS)是临床罕见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狼疮抗凝物阳性伴凝血酶原降低。本文报道1例中年女性HLAS病例,患者以反复牙龈出血、鼻衄为首发表现,入院后检查发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延长,凝血因子II活性降低,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同时,患者存在长时间口干、眼干症状,经自身抗体、泪液分泌试验及唾液腺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等检查符合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最终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继发的HLAS。经过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治疗后凝血象逐渐改善,未再出血。HLAS为临床罕见病,医务人员在遇到不明原因APTT和PT延长且LA阳性患者,需警惕HLAS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低凝血酶原血症 狼疮抗凝物综合征
下载PDF
53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荆源 方美云 +2 位作者 姜凤 林樉 王芳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及部分分子细胞遗传学特点,应用常规R显带方法,对53例MM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其中20例患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 为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及部分分子细胞遗传学特点,应用常规R显带方法,对53例MM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其中20例患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53例MM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2.1%,其中涉及3种及3种以上染色体异常的占82.4%,染色体众数从44到90条不等。染色体核型异常涉及所有24条染色体,其中涉及1q21扩增、13q14缺失,17p13缺失及14q32易位中至少1种染色体异常的占70.6%,同时发现t(11;16)(p11;p13)等一些不常见的结构异常;还有一些在急慢性白血病中经常见到的异常。FISH检测结果显示:1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MM患者中有3例FISH检测阳性;8例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患者中有5例FISH检测阳性。结论:大部分MM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FISH分析可提高异常的检出率,但有局限性;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与FISH技术相结合可提高染色体异常的识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掌握MM细胞遗传学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MM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异常 被引量:6
8
作者 荆源 林樉 +2 位作者 王芳婷 于家文 姜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R显带方法对43例CL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对43...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R显带方法对43例CL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对43例CLL患者的D13S25、RB1、ATM、P53和CEP 12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3例CLL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9.3%(24/43),涉及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异常染色体涉及2号、6号、14号和性染色体。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较多,占79.1%,同时有5例CLL患者未见分裂象。FISH阳性检出率为55.8%,其中D13S25基因缺失阳性率最高,占37.2%;其次依次为RB1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20.9%,CEP 12基因扩增阳性检出率为16.3%,ATM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9.3%,P53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7.0%。在24例FISH阳性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染色体核型正常,3例未见分裂象,只有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但并不涉及FISH检测出的阳性基因。结论:FISH技术能够大大提高CLL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是CLL患者遗传学检测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检测的探针数量有限,对于CLL患者仍需使用FISH技术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来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为CLL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
下载PDF
TLR4介导HSP70_(BCG)诱导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光 杜桂清 +4 位作者 郭连英 沈洁 刘丹丹 施广霞 钱振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观察TLR4(Toll-likereceptor4)在卡介苗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BCG)冲激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的IL-12分泌的作用。方法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在HSP70BCG冲激前加... 目的观察TLR4(Toll-likereceptor4)在卡介苗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BCG)冲激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的IL-12分泌的作用。方法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在HSP70BCG冲激前加入抗TLR4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CD40和CD86表达;用ELISA法检测DCs上清液中的IL-12和脾T细胞上清液中的IL-2浓度。结果抗TLR4抗体对CD40和CD8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抑制DCs分泌IL-12并进而抑制DCs致敏的脾细胞分泌IL-2。结论HSP70BCG可通过TLR4途径诱导DCs分泌I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HSP70NCG TLR4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和 β榄香烯对K5 62细胞株端粒-端粒酶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一 方美云 +1 位作者 姜风 彭洪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 β榄香烯等几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作用时对K5 6 2细胞株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调节及抑制作用 ,并研究上述药物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为寻求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方法奠定基础。用 3组不同浓度的三...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 β榄香烯等几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作用时对K5 6 2细胞株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调节及抑制作用 ,并研究上述药物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为寻求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方法奠定基础。用 3组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 β榄香烯与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共培养 ,采用PCR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Southernblot法检测端粒长度。观察上述药物对K5 6 2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经人参皂甙、三氧化二砷及 β榄香烯作用后 ,K5 6 2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下降 ,下降程度呈浓度、时间依赖性 ,在一定浓度及作用时间后端粒酶呈阴性。②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 榄香烯作用后K5 6 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 ,且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③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 β 榄香烯作用于K5 6 2细胞 72小时后 ,端粒长度略有延长。结论 :①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 β 榄香烯均能抑制K5 6 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②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 β 榄香烯均能抑制K5 6 2细胞的生长 ,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③抑制端粒酶活性后 ,K5 6 2细胞的端粒长度略有延长。本研究结果提示除了端粒酶以外 ,白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三氧化二砷 人参皂甙 Β榄香烯 K562细胞株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联合环磷酰胺对K562细胞株端粒-端粒酶系统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一 方美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89-1095,共7页
本研究探索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单独及联合环磷酰胺应用对K562细胞株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探讨上述药物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β榄香烯单独及联合环磷酰胺与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 本研究探索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单独及联合环磷酰胺应用对K562细胞株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探讨上述药物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及β榄香烯单独及联合环磷酰胺与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共培养,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Southern杂交法检测端粒长度。观察上述药物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经人参皂甙、三氧化二砷、β榄香烯及环磷酰胺作用后,K562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下降,下降程度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当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后,下降程度更明显。②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作用后K56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且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当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后,抑制作用更明显。③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及环磷酰胺作用于K562细胞株72小时后,端粒长度略有延长。结论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及环磷酰胺均能抑制K562细胞株的生长及端粒酶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三氧化二砷、人参皂甙、β榄香烯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后抑制作用增强;联合环磷酰胺可望降低上述药物的给药浓度。抑制端粒酶活性后,K562细胞株的端粒长度略有延长,提示除了端粒酶以外,白血病细胞可能存在其他的端粒长度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端粒酶 三氧化二砷 人参皂甙 Β榄香烯 K562细胞株
下载PDF
ESSG分类标准对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关敬范 方美云 +1 位作者 彭洪菊 王宛彭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 规范脊柱关节病检查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意义。方法 采用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的分类标准 ,对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HLA -B2 7因子检测、骶髂关节X正位片和 /或CT片检查。结果  46例患者中... 目的 规范脊柱关节病检查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意义。方法 采用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的分类标准 ,对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HLA -B2 7因子检测、骶髂关节X正位片和 /或CT片检查。结果  46例患者中以腰背痛起病 2 4例 ,以膝关节痛起病 1 0例 ,其余 1 2例以臀区痛、髋区痛及足跟痛为首发症状 ,HLA -B2 7因子检测阳性率 80 % ,影像学阳性率 71 8%。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一大类疾病中的一种 ,应用ESSG分类标准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SG分类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美云 王忠裕 王一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研究HL- 60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AS2 O3 )诱导向树突状细胞(DC )分化的情况。方法 选用HL 60细胞与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 - CSF)、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INF γ)、TSPG及AS2 ... 目的 研究HL- 60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AS2 O3 )诱导向树突状细胞(DC )分化的情况。方法 选用HL 60细胞与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 - CSF)、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INF γ)、TSPG及AS2 O3 共培养。根据细胞因子、TSPG及AS2 O3 不同组合分为12组。在培养后7天及14天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用HLA- DR、CD- 1a、CD86等五种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用ELISA法测定HL- 60 - DC培养上清液中的IL- 12及INF γ的量,培养14天后的细胞再继续以1∶10的比例与HL 60细胞共培养2 4h ,观察HL- 60 - DC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 HL 60细胞在组合细胞因子并分别加入TSPG及AS2 O3 后,均可诱生出不同比例的DC。光镜及电镜下均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表达DC的表面分化抗原,诱生的DC培养上清中可测出不同量的IL- 12及INF- γ。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中药各组的凋亡率均高于GM CSF与IL 4组。结论 ①GM - CSF、IL- 4与HL 60细胞共培养可诱导出HL 60- DC ,在此基础上加入适当浓度的TSPG、AS2 O3 可使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表达加强。②在DC诱生过程中,GM - CSF联合IL -4组DC特异性抗原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细胞因子 人参皂甙 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实验研究 细胞分化 砷诱导 INF-γ AS2O3 树突状细胞 细胞共培养 流式细胞术检测 流式细胞仪检测 形态学特征 IL-12 IL-4 HLA-DR ELISA法 表面分化抗原 GM-CSF
下载PDF
TLR4在HSP70_(EC-TCV)冲激的DC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光 杜桂清 +4 位作者 郭连英 沈洁 刘丹丹 施广霞 钱振超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468,共4页
观察TLR4在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来源的HSP70(HSP70EC-TCV)冲激处理的小鼠骨髓来源的DC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以HSP70EC-TCV或加入抗TLR4抗体30 min后再用HSP70EC-TCV冲激处理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 观察TLR4在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来源的HSP70(HSP70EC-TCV)冲激处理的小鼠骨髓来源的DC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以HSP70EC-TCV或加入抗TLR4抗体30 min后再用HSP70EC-TCV冲激处理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CD40和CD86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和T细胞上清中IL-2浓度,MTT法检测T细胞对Hca-F细胞的杀伤率。结果表明,抗TLR4抗体对DC的CD40和CD86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对HSP70EC-TCV诱导DC分泌IL-12和进而致敏的T细胞分泌IL-2及产生杀瘤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LR4信号通路参与HSP70EC-TCV诱导DC成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HSP70 肿瘤疫苗 TLR4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少见类型多系表达及“裸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美云 沈悌 +1 位作者 李秀荣 武永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抗原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14~16 种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96例A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9 例为多系表达,即同时表达三系以上的抗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抗原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14~16 种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96例A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9 例为多系表达,即同时表达三系以上的抗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 例),AML中多系表达发生率为10.8% ,ALL中为6.5% 。“裸细胞”型的发生率AML中7.7% ,ALL中6.4% 。结论:呈多系表达的AML多为M5 型,CD14高表达,P-170 高表达,CR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免疫分型 多系表达 "裸细胞"
下载PDF
低氧环境中微囊化成骨细胞支持造血干/祖细胞扩增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6 位作者 赵国峰 武爽 方美云 石芳鑫 朱丽丽 马学虎 崔占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4-761,共8页
在模拟骨髓造血壁龛(hematopoietic niche)的氧分压条件下,探讨微囊化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体外扩增的支持和调控机理.分离培养人髂骨OB,采用聚电解质络合法将第3代的OB以密度为8×105ml包埋在直径为0... 在模拟骨髓造血壁龛(hematopoietic niche)的氧分压条件下,探讨微囊化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体外扩增的支持和调控机理.分离培养人髂骨OB,采用聚电解质络合法将第3代的OB以密度为8×105ml包埋在直径为0.5mm的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GAC)微胶珠中.将微珠+造血干/祖细胞(A′组)、造血干/祖细胞(B′组)及微珠(C′组)置于6孔板,在5%氧分压下进行培养.同时在20%常氧条件下设置同样分组培养作为对照(A,B,C).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和半固体细胞集落培养,观察比较各培养体系中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并检测体系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以探讨作用机理.经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人成骨细胞在微珠中分散均匀,生长状态良好.微珠内部有丰富的孔道供营养物质传递,有大量造血干/祖细胞弱黏附于微珠表面.经过7天的培养,A′、B′、A、B四组造血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49.0±4.6),(3.3±0.5),(17.7±1.2)和(1.9±0.2).A′、B′、A组的CD34+细胞分别扩增了(87.6±8.3),(2.2±0.3)和(14.9±1.0)倍,B组则出现下降.A′、B′、A、B四组CFU-Cs集落扩增倍数分别为(9.8±0.8),(3.5±0.4),(6.9±0.7)和(2.6±0.2).低氧共培养体系比常氧共培养体系和非共培养体系对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有更大的促进作用.A′、B′、C′中IL-6和LIF含量明显高于对应的A、B、C组,与扩增倍数的差异相对应.微囊化成骨细胞对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氧分压接近体内造血壁龛氧环境,在此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量增多并通过其对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造血干/祖细胞 微胶珠 成骨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与脂肪干细胞共培养的作用距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7 位作者 武爽 郭文华 郝永杰 方美云 石芳鑫 朱丽丽 马学虎 崔占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9-815,共7页
设计了一种细胞间距可调的trans well共培养方法,以研究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人脂肪干细胞(human-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共培养时细胞间作用距离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和脂肪干细胞在共培养后... 设计了一种细胞间距可调的trans well共培养方法,以研究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人脂肪干细胞(human-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共培养时细胞间作用距离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和脂肪干细胞在共培养后干细胞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规格的砂纸打磨孔板的上壁面,经高精度游标卡尺测量,使两种细胞之间的有效接触间距为10--450μm不等。然后以h-ADSCs为基质细胞,分别考察HS/PCs和h-ADSCs在不同的作用距离下的共培养情况。其间每24小时对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细胞形态。培养7天后对MNCs表面抗原CD34+、CFU-GM集落扩增倍数进行了检测;同时也对h.ADSCs表面抗原(CD13、CD29、CD34、CD44、CIM5、CD73、CD105、CD166、HLA-DR)及其多向分化潜能(成骨、成软骨、成脂肪)进行分析以鉴定其干细胞性能。结果表明,通过transwell共培养,细胞之间在作用距离为350gm时HS/PCs的扩增效果最好,其中造血MNCs扩增了15.1±0.2倍,CD34+扩增了5.0±0.1倍:扩增的h-ADSCs表达CD29、CD44、CD166,而不表达CD34、CD45,且在适当诱导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造血干 祖细胞 TRANSWELL 共培养 脐带血
下载PDF
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光 郭连英 +3 位作者 沈洁 刘丹丹 施广霞 钱振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观察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效应和机制。方法:骨髓来源的不成熟DC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rmGM-CSF和rmIL-4培养5天获得。以HTA-HSP70-BCG冲激DC24小时获得DC疫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取健康BALB/c(S... 目的:观察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效应和机制。方法:骨髓来源的不成熟DC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rmGM-CSF和rmIL-4培养5天获得。以HTA-HSP70-BCG冲激DC24小时获得DC疫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取健康BALB/c(SPF)小鼠,第0天右腋皮下接种Hca-F细胞,第5天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①攻击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②CTX化疗组,第5天在接种部位注射CTX;③CTX+不成熟DC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不成熟DC;④CTX+HTA-HSP70-BCG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HTA-HSP70-BCG;⑤CTX+HTA-HSP70-BCGDC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HTA-HSP70-BCG冲激的DC,于第26天解剖小鼠,称瘤重。制备各组小鼠全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Hca-F瘤细胞为靶细胞,培养72小时,用MTT法测杀瘤活性。结果:DC经HTA-HSP70-BCG冲激后,CD86和CD40上调,分别为98·17%和90·08%(P<0·05),HTA-HSP70-BCGDC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小(P<0·05),HTA-HSP70-BCGDC组的脾细胞比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有较强的杀Hca-F瘤细胞的能力(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HTA-HSP70-BCGDC疫苗在小鼠体内可诱导出较强的杀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一 方美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2期181-183,192,共4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长期疗效及影响CML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对66例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检测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转录本表达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位随访39(6~84)个月。CML慢性期患者完全血液...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长期疗效及影响CML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对66例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检测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转录本表达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位随访39(6~84)个月。CML慢性期患者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5.8%,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75.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68.8%,完全分子学缓解(CM0R)率为41.7%,均显著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P<0.01)。慢性期患者3、5和7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5.3%、90.3%和87.5%,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1.6%、84.5%和81.3%;加速期患者1、2和3年OS率分别为90.5%、37.6%和37.6%;1、2和3年的预期PFS率分别为37.2%、28.4%和17.6%;急变期患者6、12、18个月的预期OS率分别为83.6%、32.3%和32.3%。慢性期患者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OS及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是影响PFS的不利因素。结论伊马替尼对CML慢性期疗效显著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慢性期患者达到CCyR甚至CM0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伊马替尼
下载PDF
体内直接人胰岛素原基因转移对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郁 李昌臣 +5 位作者 李跃 马郁芳 白然 杜建玲 朱佩锦 谷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胰岛素原基因表达质粒直接转移至糖尿病小鼠体内后对其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人胰岛素原基因和大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PEPCK)启动子的重组质粒 p N - PEPCK- INS经脂质体介导 ,直接转入糖尿病小鼠体... 目的 研究人胰岛素原基因表达质粒直接转移至糖尿病小鼠体内后对其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人胰岛素原基因和大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PEPCK)启动子的重组质粒 p N - PEPCK- INS经脂质体介导 ,直接转入糖尿病小鼠体内 ,监测空腹血糖并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 ,PCR法鉴定基因转入。 结果 人胰岛素原基因转移组小鼠血浆胰岛素为 (49.2 9± 14 .5 6 )ml U / L ,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37.5 6± 8.4 ) m l U / L (P<0 .0 5 )和质粒 PL NC对照组 (33.5 4±13.35 ) ml U / L (P<0 .0 5 ) ,生理盐水组与质粒 PL NCX组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 ,人胰岛素原基因转移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基因转入前 (P<0 .0 5 )。生理盐水组和质粒 PL NCX组空腹血糖基因转入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岛素原基因 糖尿病 阳离子脂质体 体内直接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