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左室重构影响
1
作者 陈仕毅 王筱梅 +1 位作者 刘羽 孙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5期328-331,335,共5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HFrEF)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MMP)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31)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35)。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HFrEF)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MMP)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31)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35)。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后采血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MMP-1、MMP-2和MMP-9水平,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 两组患者在随访初始、随访6个月时,缬沙坦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缬沙坦组的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T-proBNP、MMP-1、MMP-2、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缬沙坦组患者LVEF、LVEDD、LVEDV和LVES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沙库巴曲缬沙坦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缬沙坦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LVEDD、LVEDV和LVES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HFrEF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左室收缩功能,其部分机制与抑制血浆中MMP-1、MMP-2和MMP-9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 左室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房颤动患者RDW、ET及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越超 刘少奎 王筱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内皮素(ET)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并发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内皮素(ET)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分为并发组(n=40)及未并发组(n=66)]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资料、RDW、ET、NT-proBNP水平及预后情况,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房颤动及其预后与RDW、ET及NT-proBNP水平的关系。结果并发组TC、左心房内径较未并发组明显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未并发组明显降低,并发组RDW、ET及NT-proBNP、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未并发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LDLC、RDW、ET及NTproBNP较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RDW、ET及NT-proBNP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子(OR=2.591、2.220、1.657,95%CI=1.311~5.153、1.132~4.350、1.058~2.027,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内径与RDW、ET及NT-proBNP呈明显正相关(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RDW、ET及NTproBNP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房颤动及其不良预后发生与RDW、ET及NT-proBN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三者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及预后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RDW ET NT-PROBNP 预后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TLR4/NF-KB调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冬冬 刘少奎 +2 位作者 高新宇 王筱梅 王翠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461-1463,1467,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LR4/NF-KB调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株为主要受试物,分为对照组、RES组(30μmol/L)、AngⅡ组(10^-4μmol/L)和实验组(30μ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LR4/NF-KB调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株为主要受试物,分为对照组、RES组(30μmol/L)、AngⅡ组(10^-4μmol/L)和实验组(30μmol/L RES预处理2 h+10-4μmol/L AngⅡ)。CCK-8法检测A7r5细胞的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6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ROS和iNOS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7r5细胞AngⅡ、TLR4、P-P65,P-I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A7r5细胞株存活率显著升高,RES组和实验组A7r5细胞株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AngⅡ组A7r5细胞株TNF-α和IL-6表达显著升高,ROS和iNOS活性显著升高,AngⅡ、TLR4、P-P65,P-IKB蛋白含量显著升高,RES组和实验组TNF-α和IL-6表达显著降低,ROS和iNOS活性显著降低,AngⅡ、TLR4、P-P65,P-IKB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ngⅡ组相比,RES组和实验组A7r5细胞株存活率显著降低,实验组A7r5细胞株存活率下降更为明显(P<0.05);AngⅡ组A7r5细胞株TNF-α和IL-6表达显著降低,ROS和iNOS活性显著降低,AngⅡ、TLR4、P-P65,P-IK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RES组和实验组TNF-α和IL-6表达显著降低,ROS和iNOS活性显著降低,AngⅡ、TLR4、P-P65,P-IK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缓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TLR4/NF-K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血管平滑肌细胞 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 血管紧张素Ⅱ/TLR4/NF-KB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影响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佟扬 刘少奎 +5 位作者 王筱梅 王翠荣 洪军 穆鑫 赵越超 陈仕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36-238,242,共4页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用于临床的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的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治疗还可以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保护内皮,抑制凝血激活,影...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用于临床的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的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治疗还可以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保护内皮,抑制凝血激活,影响血管新生。现将近年有关他汀类药物(后将简称“他汀”)影响血管新生作用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血管新生 还原酶抑制剂 HMG-COA 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 调脂作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侯云双 陈仕毅 +1 位作者 赵越超 孙飞 《心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吸烟患者在接受戒烟健康教育后随访观察12个月,按戒烟效果分为戒烟有效组(n=156)和戒烟无效组(n=188),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戒烟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吸烟患者在接受戒烟健康教育后随访观察12个月,按戒烟效果分为戒烟有效组(n=156)和戒烟无效组(n=188),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戒烟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不全患病率高及既往每日吸烟数量少(≤10支/d)的人群戒烟有效率显著增高(均P<0.01);独居及接触吸烟的患者戒烟有效率显著降低(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独居、接触吸烟者及每日吸烟数量少均是戒烟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和每日吸烟数量少能提高戒烟有效率,而独居和接触吸烟者降低戒烟有效率。结论 患者患有严重疾病有利于提高戒烟有效率,但独居和接触吸烟者不利于提高戒烟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功能不全 独居 吸烟接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冠心病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4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中西医护理。结果两组护理有...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中西医护理。结果两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优化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心绞痛
下载PDF
不同ASCVD危险分层患者LDL-C达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桑鹏程 孙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8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19年3月至大连解放军第967医院就诊的既往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并记录的... 目的分析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19年3月至大连解放军第967医院就诊的既往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并记录的方式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将入选患者分为极高危(n=242)、高危(n=207)、低中危(n=139)三组。将极高危患者LDL-C达标定义为坚持或间断服用他汀类药物且LDL-C<1.8 mmol/L,高危组及低中危组达标分别定义为LDL-C<2.6 mmol/L和<3.4 mmol/L,无论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他汀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变量,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影响他汀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①LDL-C达标率在极高危患者为42.1%,高危患者为59.4%,低中危患者为81.3%;不同危险分层患者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极高危和高危患者LDL-C不达标原因包括联合使用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比例低(10.0%和2.4%)、使用低剂量他汀类药物(37.9%和31.0%)及不按医嘱服药(26.4%和56.0%);低中危患者LDL-C不达标原因主要为使用低剂量他汀类药物(23.1%)和不按医嘱服药(76.9%)。③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使用药物种类≤3种和对药物认知良好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增高(均P<0.05);独居状态、低收入及易被非医疗机构保健信息影响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偏低(均<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药物种类少、对药物认知程度良好可以增加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低收入、独居状态和非医疗机构保健信息影响可降低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结论改善ASCVD危险患者LDL-C达标率需强化医生对降脂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 药物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