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大学新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测查结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莉 于新宇 +3 位作者 甄铁梅 赵莲华 李长荣 佟凤芝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557,共2页
目的 了解入校大学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的变化情况 ,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大连大学新入校健康医学本科生志愿者 ,男生 1 0名 ,女生 1 3名 ,分别于入学后第 1 ,3 ,7,1 3周 ,采取基础状态下唾液 ,用放射免疫分... 目的 了解入校大学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的变化情况 ,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大连大学新入校健康医学本科生志愿者 ,男生 1 0名 ,女生 1 3名 ,分别于入学后第 1 ,3 ,7,1 3周 ,采取基础状态下唾液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查免疫球蛋白A的浓度。结果 男、女生之间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经t检验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男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第 1周与第 3周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新入校大学生不同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唾液 免疫球蛋白 学生
下载PDF
大连地区93例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2
作者 景立新 杜彩素 +2 位作者 韩英 张萍 李雅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653-655,共3页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孕妇弓形虫IgG、IgM和CAg阳性率分别为23.66%、13.98%、9.68%,经χ2检验,IgG和IgM差异显著,CAg无显著差...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孕妇弓形虫IgG、IgM和CAg阳性率分别为23.66%、13.98%、9.68%,经χ2检验,IgG和IgM差异显著,CAg无显著差异,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极显著;正常分娩与异常妊娠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孕妇产前应追踪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弓形虫感染 抗体检测 ELISA
下载PDF
浅谈中医医院药学服务的作用
3
作者 李雅文 魏晓明 郝金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644-645,共2页
关键词 医院药学 药学服务 医院管理
下载PDF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提高医院竞争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媛 于晓青 王红 《现代医院管理》 2006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竞争力 卫生体制改革 核心竞争力 内外环境 医疗市场 医院规模 技术设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孙涌津 朴翔宇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脑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患者(n=28)与非恶...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脑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患者(n=28)与非恶化患者(n=132)。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疾病、脑卒中病史、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尿酸(UA)、侧支循环情况、TOAST标准病因分型、血压变异性(BPV)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化组侧支循环不良患者占比高于未恶化组,收缩压标准差(SBPsd)、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SBPmax-min)、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舒张压最大最小差值(DBPmax-min)均高于未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不良、SBPmax-min升高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较高,侧支循环不良、SBPmax-min升高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给予针对性措施,进而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暂时性异位断足寄养再回植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江宁 童致虹 +6 位作者 张铁慧 杨卫东 张洪权 梁武 宋春辉 孙焕伟 李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报道 2例采用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 ,挽救无一期再植条件的断足及在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再植方法。方法 对无一期再植条件的 2例断足 ,采用暂时异位寄养的方法 ,分别再植于健侧小腿下段 ,分别利用胫后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受区血管 ... 目的 报道 2例采用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 ,挽救无一期再植条件的断足及在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再植方法。方法 对无一期再植条件的 2例断足 ,采用暂时异位寄养的方法 ,分别再植于健侧小腿下段 ,分别利用胫后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受区血管 ,维持断足存活。待全身状态平稳和离断肢体近端条件允许时 ,再将断足自寄养部位二期回植于原来的解剖位置。结果  2例断足完体成活。经 4~ 6个月随访 ,受伤的下肢恢复正常长度 ,足底感觉恢复。能下地行走。结论 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为挽救特殊条件下的离断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异位断足寄养再回植术 断肢 暂时性异位移植 断足再植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15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方世宇 王惠亭 +3 位作者 李健 于光屹 谢振钧 杜继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钩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佟金平 王镇山 +1 位作者 薛欣 顾俊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目的研究磷霉素与14种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在体外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磷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单独以及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作用于163株MRS菌株,通过测定最低抑... 目的研究磷霉素与14种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在体外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磷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单独以及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作用于163株MRS菌株,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测定不同作用时间的细菌菌落数、绘制杀菌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学改变,以评价磷霉素和这些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磷霉素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甲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在体外分别联合应用后,MIC值均比单独应用时下降,FIC指数均≤2;联合应用可增强杀菌活性。扫描电镜观察,1/4MIC浓度的阿米卡星或氧氟沙星单独作用于MRS菌时,细菌形态学无改变,1/4MIC浓度的磷霉素单独应用时细菌肿胀、变形,同样浓度两药联用后,细菌发生变形和破坏,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磷霉素与14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对MRS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尤其能够提高头孢唑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对MRS的杀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体外抗菌活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 被引量:16
9
作者 闫润虎 白洁 +3 位作者 杨文波 顾威 姜军作 于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腧穴学研究辩证选穴,观察比针灸更具持续性作用的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04-07/2005-09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院中医减肥专科门诊单纯性肥胖病患者30例,男6例,女24例,正常... 目的: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腧穴学研究辩证选穴,观察比针灸更具持续性作用的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04-07/2005-09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院中医减肥专科门诊单纯性肥胖病患者30例,男6例,女24例,正常组35例,男16例,女19例。以中医理论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辩证论治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每次辨证选取5~6个体穴进行埋线,每次选用的穴位不同于前1次,可左右交替,每2周埋线1次,3次(40d)为1疗程。耳压法: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边长为0.6~0.8cm正方形的胶布上,然后粘贴在相应耳穴上,每天按压5~7次,三餐前30min必须按压,每次按压2~3min,两耳交替进行,5d交换1次,至埋线疗程结束。观察治疗前后自身对照3个疗程,分析对体质量、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参与实验的单纯性肥胖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未脱失。①经过3个疗程治疗,30例患者,治愈6例,占20%;显效8例,占27%;有效12例,占40%;无效4例,占13%,总有效率87%。②治疗后体质量、皮脂厚度、体围、体质量指数、腰髋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且皮脂厚度降低尤为明显。③治疗前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20d后瘦素、胰岛素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回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病的患者脂质指标中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外,其他指标均高于正常水平。治疗120d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脂质指标中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外,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能调节血糖,提高瘦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且对患者的脂质代谢有良性调节,从而具有减轻体质量、重塑体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肥胖症/针灸疗法 肥胖症/血液 人体质量指数 穴位埋线结扎 耳穴贴压
下载PDF
针刺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忠人 唐伟 +2 位作者 单丽莉 张力 王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预先针刺是否能诱导脑缺血耐受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教研室进行。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针刺预处理组各10只。针刺预处理组脑缺血... 目的:探讨预先针刺是否能诱导脑缺血耐受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教研室进行。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针刺预处理组各10只。针刺预处理组脑缺血前给予针刺,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神经元内氏体亚甲兰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脑缺血组皮质、海马CA1区可见大量棕色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皮质为(65.36±10.18)个/视野,海马CA1区(58.34±9.64)个/视野,针刺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核皮质(10.63±5.39)个/视野,海马CA1区为(12.16±5.69)个/视野,较脑缺血组明显减少(q=6.55,8.73,P<0.05),内氏体染色阳性细胞数脑缺血组皮质为(16.16±8.31)个/视野,海马CA1区(21.66±9.39)个/视野,针刺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核皮质(55.36±12.19)个/视野,海马CA1区为(79.36±10.69)个/视野,较脑缺血组明显增多(q=7.65,9.23,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可能是预先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刺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忠人 张力 +3 位作者 唐伟 李晓捷 单丽莉 马睿杰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手针和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方法:①实验于2005-02/2005-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雄性健康Wistar大鼠108只。采用4-动脉阻断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目的:观察手针和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方法:①实验于2005-02/2005-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雄性健康Wistar大鼠108只。采用4-动脉阻断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18只):正常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置),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椎动脉及双侧颈总动脉),脑缺血组(热凝双侧椎动脉及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min),脑缺血预处理组(热凝双侧椎动脉及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min,24h后全脑缺血10min),手针预处理组(术前7d用0.25mm×40mm毫针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直刺进针5mm;双侧曲池穴,直刺进针4mm,0.25mm×25mm毫针针刺百会穴,平刺约3mm。针刺预处理组间歇5min捻转一次,平补平泻,1次/d,干预30min,预处理后24h全脑缺血10min),电针预处理组(术前7d采用全能脉冲电疗仪,对足三里、曲池穴进行电针针刺,频率为1Hz,电压为2V,强度以肢体轻微抖动为度,1次/d,干预30min。预处理后24h全脑缺血10min)。②术后24,48,72h各组各处死鼠6只,取脑,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③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大鼠10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数:脑缺血预处理组、手针预处理组、电针预处理组、假手术组、正常组明显少于脑缺血组(P<0.05);电针预处理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手针预处理组(P<0.05),与脑缺血预处理组相近。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且电针干预效果与脑缺血预处理相近,优于手针干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针灸效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伟 孙忠人 +1 位作者 王卓尔 白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7-62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对实验鼠分组进行全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模型。神经元尼氏体亚甲蓝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对实验鼠分组进行全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模型。神经元尼氏体亚甲蓝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针刺预处理组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可见棕色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较脑缺血组明显减少,尼氏体染色阳性细胞数针刺预处理组较脑缺血组明显增多。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刺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4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宇 朴云峰 许贤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6-167,共2页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97%。肝性脑病预后与诱因、脑病分期、肝功能、肾功能、血Na+、Child分级及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积极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肝硬化 预后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诱导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即刻早期基因c-f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忠人 唐伟 +1 位作者 王威 范越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c-fos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2/0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20只,雄性,体质量(250±20)g。采...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c-fos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2/0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20只,雄性,体质量(250±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干预。假手术组:暴露4条血管,不造模;脑缺血组: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10min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脑缺血预处理组:预全脑缺血3min,再灌注24h后再次全脑缺血10min;针刺预处理组:术前7d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曲池穴,双侧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Hz,电压为2V,30min/次,针刺百会30min/次,1次/d,7d后全脑缺血10min。②每组分别于术后12,24,48和72h麻醉状态下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fosmRNA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Newman-Keulsq检验。结果:1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c-Fos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术后48h为高峰眼(23.35±7.68)个/mm2演,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术后24,48,72h比较,差异不明显,但均明显高于脑缺血组(P<0.05)。②脑海马CA1区c-fosmRNA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术后72h为高峰眼(20.87±6.67)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术后24,48,72h比较,差异不明显,但均明显高于脑缺血组(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和脑缺血预处理均可能通过上调c-fosmRNA表达而减轻严重缺血后细胞凋亡,促成脑缺血耐受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基因 fos 基因表达 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寿宇 吕德成 +2 位作者 王江宁 张晨 赵贵庆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的抗菌作用。方法:①以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上分离培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指示菌,采用针刺细菌感染诱导丝光绿蝇蛆虫后,提取血淋巴分泌物,平板法做抑菌实验,以未经感染诱导的蛆虫... 目的:观察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的抗菌作用。方法:①以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上分离培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指示菌,采用针刺细菌感染诱导丝光绿蝇蛆虫后,提取血淋巴分泌物,平板法做抑菌实验,以未经感染诱导的蛆虫血淋巴分泌物和头孢哌酮盐水溶液做对照,培养24h,记录抑菌圈直径。②选取2005-09/10于大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的成年男性患者,行蛆虫清创治疗,将饥饿状态蛆虫进行虫体消毒后放入压疮创面内,每次放入100条,隔日更换,观察创面情况并做菌培养。结果:①经细菌感染诱导的蛆虫分泌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未感染诱导组和头孢哌酮组[(14.8±1.8),(10.3±0.9),(10.2±1.1)mm;(13.7±1.6),(10.4±0.8),(10.3±0.7)mm,P<0.05,0.01]。②5例压疮感染病例平均治疗9d,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结论: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并发症 褥疮 幼虫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和热休克蛋白70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2
16
作者 唐伟 孙忠人 +1 位作者 张力 王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7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0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进行。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3-10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进行。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假手术组:暴露4条血管,不造模。③脑缺血组: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10min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④脑缺血预处理组:预全脑缺血3min,再灌注24h后再次全脑缺血10min。⑤针刺预处理组:术前7d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曲池(,双侧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Hz,电压为2V,30min/次,针刺百会30min/次,1次/d,7d后全脑缺血10min。每组分别于再灌注12,24,48和72h麻醉状态下取材,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大鼠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结果:经补充后12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再灌注12h即可见,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72h仍具有较高水平[(55.87±10.68)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②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24h为高峰[(20.84±5.93)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③脑海马热休克蛋白70mRNA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48h为高峰[(19.44±5.55)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及上调热休克蛋白70mRNA、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有关,其效果与脑缺血预处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细胞凋亡 热休克蛋白70 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永全 刘学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4-756,共3页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贤姬 朴云峰 吴洪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为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减少漏诊,提高治愈率,判断病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 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结果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但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血象白... 为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减少漏诊,提高治愈率,判断病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 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结果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但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血象白细胞升高和出凝血时间延长(>2 0s) ,高总胆红素(>6 0 μmol/L)与预后相关。并发症越多,肝功能积分越高预后越差。提高对SBP的认识,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SBP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腹膜炎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20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丽艳 王卓尔 +2 位作者 王怡 艾华 于惠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90-190,共1页
目的探讨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其智力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05/2003-10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肌肉注射,2次/d,... 目的探讨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其智力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05/2003-10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肌肉注射,2次/d,20mg/次,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肌肉注射,2次/d,0.1g/次,1个疗程为8周,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由20题组成,共30项。分为5个方面: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及语言。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评0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30分)、长谷川痴呆量表(共11项,满分32.5分,<21.5分为可疑痴呆)评分,于治疗16周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2个量表评分平均提高5分以上)、有效(治疗后平均提高2~4分)、无效(治疗后平均提高0~1分),恶化(治疗后平均降低>2分)。结果3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65%(13/2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44%(8/1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6,P<0.01)。结论加兰他敏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和智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兰他敏 治疗 血管性痴呆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结直肠组织中脂类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泽红 胡波 +1 位作者 丁超 于晶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2-696,共5页
利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系统,检测了结直肠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234例,从分子水平探讨结直肠癌变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900~2 100 cm-1频移范围内,与正常组织比较,归属于结直肠癌组织中脂类伸缩振动的1 067和1 133 cm-1拉... 利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系统,检测了结直肠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234例,从分子水平探讨结直肠癌变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900~2 100 cm-1频移范围内,与正常组织比较,归属于结直肠癌组织中脂类伸缩振动的1 067和1 133 cm-1拉曼峰强度相对较弱,扭转振动的1 299 cm-1与CH面内变形振动的1 264 cm-1拉曼峰的强度比值减少,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平均值计算与比较,正常组织中的1 299和1 264 cm-1的强度比值平均值为3.17,癌变组织的为1.33 二者的分界值为1.96,以此判别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符合率为94%。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组织中脂类的链内纵向有序性下降,不饱和度增加。可推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脂类的能量储存增加是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而这些变化将导致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改变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传递和信号传导,终将引起DNA结构的变化。因此,脂类的能量分布变化可能是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不饱和度 脂类 结直肠组织 癌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