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32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欣 梁春玲 +1 位作者 徐彦 郭素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的临床疗效及超声生物显微镜表现。方法: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44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MMC。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的临床疗效及超声生物显微镜表现。方法: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44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MMC。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18mo。术前平均眼压(34.64±8.37)mmHg(1mmHg=0.133kPa),术后(13.63±3.64)mmHg。随访期间眼压≤21mmHg者44眼,其中4眼(9%)加用1种抗青光眼药物,40眼(91%)不用抗青光眼药物。其中2眼在术后的2wk后即出现结膜下组织的瘢痕化而进行了第2次手术,手术后1眼眼压<21mmHg,另1眼经用5g/L噻吗心安后眼压<21mmHg。术后35眼无任何眼内反应;4眼有轻微房水闪光,2d内消失;5眼有少量前房积血,4~7d消失,其中1眼为术后1d打喷嚏后出现。术后44眼均形成显著弥散的滤过泡;最后1次随访时,有39眼有功能性滤过泡;5眼于术后的1~3mo时功能性滤过泡消失。在术后3mo和6mo时用UBM检查除4眼巩膜湖为一狭长缝隙外,40眼均为明显的巩膜湖,巩膜湖最大长度为1.56~3.2mm;滤过泡处的结膜下组织可见明显的低于其它部分的弱回声区,有的可见到比较明显的结膜下空腔。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MMC可有效降低眼压,术后并发症少,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滤过泡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眼压 巩膜 联合应用 结膜 结论 目的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