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曲桂一 张姝兰 +1 位作者 李敬涛 夏振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其视为研究对象并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采取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心... 目的探究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其视为研究对象并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采取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心电图做出分析诊断心律失常类型,观察组采取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快速心律失常进行诊断,观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评价对比两种检查对心律失常诊的断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对40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33例患者均有间断心悸而接受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试验后,明确诊断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21例、1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另外7例患者则因为间断性心悸接受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出心律失常,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律失常发生进而明确诊断,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效果良好。而对照组经常规体表心电图分析则显示,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5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房扑5例,房室折返8例,按照诊断结果进行射频消融手术部分效果不加,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与体表心电图分析结果不一致。与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体表心电图检查,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心律失常中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其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 心电图 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 诊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的心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曲桂一 张姝兰 +1 位作者 李敬涛 夏振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窦房结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62例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比较3种检查对窦房结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性。结果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窦房结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62例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比较3种检查对窦房结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性。结果3种检查结果中,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较,动态心电图与食管电生理检查和阿托品试验不存在差异(P>0.05);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做出评价,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脏停搏 心电生理
下载PDF
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左房室间期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敬 乔洁 +6 位作者 李丽娜 岳庆雄 林海龙 李世军 顾宇 强佳琪 张姝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优化左房室间期(LAVI)改善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三度房室阻...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图优化左房室间期(LAVI)改善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三度房室阻滞患者40例,于术后3个月同步行食管导联及体表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窦性心律或起搏心律时的房间传导时间(IACT)和室间传导时间(IVCT),并以LAVI=100、110、120、130、140和150 ms为参考值调整起搏器的房室延迟(AVD),通过超声心动图逐次评估并确定最佳的起搏器AVD及其对应的LAVI。所有患者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术后3个月AVD调整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18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E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容积(LAV),计算左房容积指数和E/e′。结果40例患者的窦性心律IACT(55.55±10.33)ms,起搏心律IACT(93.95±12.77)ms,平均IACT(63.20±17.84)ms;最佳LAVI 110~150(132.00±10.43)ms,其中82.5%(33/40)患者的最佳LAVI在120~140 ms。患者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至随访终点(术后18个月)LVEF、EDT、IVRT、左房容积指数和E/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AVD调整后EDT和IVRT较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明显改善[(142.15±35.58)ms比(125.94±31.13)ms和(119.52±22.15)ms比(133.92±23.8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IVRT和左房容积指数较术后3个月AVD调整前明显改善[(122.07±16.99)ms比(133.92±23.87)和32.94±3.22比35.43±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食管心电图可以测量LAVI并优化起搏器AVD,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房室同步,改善因三度房室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左房室间期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优化左房室传导时间对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姝兰 强佳琪 +5 位作者 岳庆雄 李丽娜 颜培实 董敬 乔洁 林海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优化左房室传导时间(LAVI)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LAVI优化组和非优化组。于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观察基点)行食管心电图检查,... 目的探讨优化左房室传导时间(LAVI)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LAVI优化组和非优化组。于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观察基点)行食管心电图检查,测量两组患者的房间传导时间(IACT)、室间传导时间(IVCT)并计算在起搏器出厂默认的房室延迟(AVD)状态下的LAVI,其中优化组随即进一步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调整起搏器的AVD以取得左房室最佳机械同步状态下的最优LAVI。所有患者于术后观察基点,6、12、18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心电传导参数、相关临床表现及预后指标,分析最优LAVI与心率的关系。结果(1)优化组平均最优LAVI为(130.8±11.9)ms,较默认的LAVI(起搏状态下)值(120.7±18.7 ms)延长(P<0.05)。(2)优化组最优LAVI与心率呈负相关(r=-0.955,P<0.05),心率<70次/分,最优LAVI为140 ms;心率70~80次/分,最优LAVI为130 ms;心率>80次/分,最优LAVI为120 ms。(3)优化LAVI可使优化组E峰减速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即刻改善(P<0.05)。(4)优化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DT、IVRT于术后6个月开始优于非优化组(P<0.05),左房容积指数、E/e′(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于术后12个月开始优于非优化组(P<0.05)。(5)非优化组的LVEF、EDT在术后18个月的随访期内逐步降低(P均<0.05);而IVRT、左房容积指数则在整个随访期内逐步增加(P均<0.05)。优化组的E/e′在随访期内逐步增加(P<0.05),EDT则在随访期内逐步降低(P<0.05)。(6)随访至终点,优化组累计新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优化组(8.3%vs 23.3%,P<0.05)。结论优化LAVI可以改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房室间期 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心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