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雁 吴海燕 +1 位作者 王玉娥 李惠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8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牙周治... 目的 探讨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牙周治疗,观察组采用益生菌含片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唾液白介素-6、白介素-10、口腔致病菌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唾液白介素-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致病菌群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中采用益生菌含片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白介素-6和基质金属蛋白质酶-9,提升白介素-10,改善口腔致病菌群,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应该广泛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含片 基础牙周治疗 慢性牙周炎 口臭 口腔微生态
下载PDF
Wnt5a和β-Caten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明 朱恩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检测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Wnt5a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分布,探讨两种蛋白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在口腔鳞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5a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目的:检测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Wnt5a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分布,探讨两种蛋白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在口腔鳞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5a及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41例口腔鳞癌中,Wnt5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β-Catenin胞浆聚集与肿瘤的分化呈负相关(P<0.05),且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同时β-Cate-nin胞膜表达丧失与分化呈负相关(P<0.05)。Wnt5a和β-Catenin胞浆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Wnt/β-Catenin经典通路组分β-Catenin与口腔鳞癌发生和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而Wnt/Ca2+非经典通路的最重要的上游基因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Wnt信号通路的组分可能作为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Wnt5a蛋白 Β-CATEN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87例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爱和 邓秋明 李惠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3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7例。采集脓液标本于培养液中培养,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7例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122株;以需氧-厌氧混合菌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7例。采集脓液标本于培养液中培养,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7例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122株;以需氧-厌氧混合菌感染为主,占71.26%。厌氧菌对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均敏感,致病性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对头孢曲松及亚胺培南较为敏感。结论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以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为主,治疗用药更应该结合药敏试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冬平 崔晓慧 王鑫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轻型ROU)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本科就诊的轻型ROU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单独给予复方...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轻型ROU)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本科就诊的轻型ROU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单独给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溃疡愈合时间、复发频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GQOL-74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期间观察组复发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与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轻型ROU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6期121-122,共2页
目的比较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2015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本院口腔科行修复治疗的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60例。一组应用可塑纤维桩(对照组),另一组应用预成纤维桩(观察组... 目的比较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2015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本院口腔科行修复治疗的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60例。一组应用可塑纤维桩(对照组),另一组应用预成纤维桩(观察组)。比较两组修复结果与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8.33%)更高,治疗后的咀嚼效率(92.56±8.16)%、咬力(142.26±11.54)Ibs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效果比可塑纤维桩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修复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修复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磁性附着体予以修复,并对比2组患者经治疗的修复效果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口腔修复患者经磁性附着体治疗的固定力为(5.22±0.43)N,咀嚼效率为(3.80±0.58)%,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咀嚼效率 固定力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区Tim-3、Gal-9、IFN-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珣 王冬平 蔡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9)、γ干扰素(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及Tim-3/Gal-9通路在OLP病损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9)、γ干扰素(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及Tim-3/Gal-9通路在OLP病损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牙周黏膜科诊治的OLP患者41例为OLP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诊治的10名正常口腔黏膜人群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两组Tim-3、Gal-9、IFN-γ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同时分析OLP患者病理特征与Tim-3、Gal-9、IFN-γ的相关性。结果OLP组Tim-3、IFN-γ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Gal-9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组织中,Tim-3表达在上皮层、固有层呈正相关(r>0,P<0.05);Tim-3与Gal-9表达在上皮层呈负相关(r<0,P<0.05);Tim-3和IFN-γ表达在固有层呈正相关(r>0,P<0.05)。淋巴细胞浸润记分与Tim-3在上皮层与固有层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P<0.05),与Gal-9呈负相关(r<0,P<0.05);基底细胞液化浸润记分与Tim-3在上皮层阳性表达、IFN-γ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P<0.05)。结论OLP患者病损区中存在Tim-3高表达和Gal-9低表达,可能是由于Tim-3/Gal-9通路异常,使辅助性T细胞1效应细胞增强,促进IFN-γ分泌,参与了OLP病损区病理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 半乳糖凝集素-9 γ干扰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重症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爱和 邓秋明 +3 位作者 李惠山 范琳 张颖 李会政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10期589-591,60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4例。采集患者脓液标本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接种于血平板上在需氧及厌氧培养箱,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4例重... 目的探讨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4例。采集患者脓液标本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接种于血平板上在需氧及厌氧培养箱,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4例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7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度较高。结论重症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以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为主,多数致病菌呈多重耐药,经验用药更应该结合药敏试验进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牙间隙 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杜仲醇提取物可促进根尖周炎模型大鼠骨组织的愈合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大雷 周守恒 +4 位作者 闫健伟 李博 许诺 史春 高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685-3689,共5页
背景:目前关于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治疗骨关节炎能增强骨组织的愈合能力,但是关于杜仲对根尖周炎骨破坏的修复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根尖周炎大鼠组织蛋白酶K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根尖周炎组20只... 背景:目前关于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治疗骨关节炎能增强骨组织的愈合能力,但是关于杜仲对根尖周炎骨破坏的修复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根尖周炎大鼠组织蛋白酶K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根尖周炎组20只及对照组4只,根尖周炎组于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建立根尖周炎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饲养4周后,取根尖周炎组及对照组各4只拍摄MICRO-CT,计算根尖周炎骨破坏量,确认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饲养第5周,将剩余16只根尖周炎大鼠随机分为杜仲醇提取物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每天灌胃杜仲醇提取物5 mL/kg或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每组取4只大鼠拍摄MICRO-CT,分析杜仲醇提取物对根尖周骨组织的修复能力,另外取4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右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结果显示,对照组骨吸收体积为(0.223±0.009)mm3,根尖周炎组骨吸收体积为(0.945±0.037)mm3,两组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说明大鼠根尖周炎模型构建成功;②灌胃4周后,MICRO-CT结果显示杜仲醇提取物组骨吸收体积较灌胃前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灌胃4周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杜仲醇提取物根尖周炎骨破坏标志因子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较灌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杜仲醇提取物可以抑制骨破坏标志因子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并且可以促进大鼠根尖周炎骨组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根尖周炎 动物模型 组织蛋白酶K MICO-CT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被引量:12
10
作者 倪铭 刘红彦 +1 位作者 李惠山 杨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待患者发育完成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combination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orthodontics)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而"手术优先治疗模式"(surgery-first-orthodontic-a...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待患者发育完成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combination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orthodontics)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而"手术优先治疗模式"(surgery-first-orthodontic-approach,SFOA/SFA)作为这一经典治疗模式的补充,是在治疗初期先进行正颌手术,再进行正畸治疗。该文将对其发展、适应证选择、牙齿快速移动原理、临床应用、治疗结果与稳定性、优势与局限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手术优先治疗模式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惠山 刘红彦 吴海燕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并与口外弓推磨牙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恒牙初期牙列轻中度拥挤患儿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8~11岁,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两前磨牙间或第二前嘻牙与磨牙之间根方,... 目的观察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并与口外弓推磨牙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恒牙初期牙列轻中度拥挤患儿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8~11岁,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两前磨牙间或第二前嘻牙与磨牙之间根方,4周后加力;B组用头帽口外弓,4周后力值恒定为2.94~3.92N。结果B组有1例患儿因不合作,治疗7个月后停止口外弓改为拔牙矫治,其余均在治疗10个月后基本达预期效果;A组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均达预期效果,且下牙轴较治疗前直立,ANB角改变,面型更和谐。结论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矫形变化;采用种植体支抗推磨牙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均好于口外弓组,头影测量分析差别无显著性,但种植体支抗组不依赖于患者配合,疗效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 推磨牙向后
下载PDF
乳牙期应用MRC与功能性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海燕 李雁 陈金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乳牙期应用MRC与功能性矫治器(FR-Ⅲ)矫治安氏Ⅲ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乳牙期安氏Ⅲ类错颌患儿,随机分为FR-Ⅲ组与MRC组,各28例。FR-Ⅲ组应用FR-Ⅲ功能矫形器,MRC组应用I3系列矫形器,配合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比较乳牙期应用MRC与功能性矫治器(FR-Ⅲ)矫治安氏Ⅲ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乳牙期安氏Ⅲ类错颌患儿,随机分为FR-Ⅲ组与MRC组,各28例。FR-Ⅲ组应用FR-Ⅲ功能矫形器,MRC组应用I3系列矫形器,配合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底-上牙槽座角(∠SNA)、颅底-下牙槽座角(∠SNB)、上下牙槽座角(∠ANB)、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NB连线之下交角(∠L1-NB)。结果治疗前,FR-Ⅲ组∠SNA(78.31±1.72)°、∠SNB(79.64±1.73)°、∠ANB(-2.00±0.87)°、∠U1-SN(104.07±1.07)°、∠L1-NB(23.71±1.06)°;MRC组∠SNA(78.08±0.98)°、∠SNB(79.71±0.99)°、∠ANB(-1.85±0.66)°、∠U1-SN(103.78±1.62)°、∠L1-NB(24.35±1.54)°。治疗后,FR-Ⅲ组∠SNA(79.54±1.39)°、∠SNB(78.28±1.38)°、∠ANB(1.21±0.80)°、∠U1-SN(105.14±1.41)°、∠L1-NB(22.64±1.22)°;MRC组∠SNA(78.12.±1.35)°、∠SNB(78.85±1.16)°、∠ANB(-0.64±0.84)°、∠U1-SN(104.85±1.70)°、∠L1-NB(22.14±1.83)°。治疗后,两组患儿∠SNB、∠ANB、∠U1-SN、∠L1-NB均优于本组治疗前,FR-Ⅲ组∠SNA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组∠SN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Ⅲ组平均疗程(6.8±0.5)个月短于MRC组的(7.9±0.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矫治器和FR-Ⅲ矫治器都有临床效果,能够解除临床反颌,舒适度方面FR-Ⅲ不如MRC,但唇挡和颊屏能够拉开唇颊肌肉,更好促进上颌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期 MRC 安氏Ⅲ类错颌 FR-Ⅲ 功能性矫治器
下载PDF
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与传统牙周基础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雁 李惠山 +1 位作者 王若立 李晓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3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比较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与传统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及主观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6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治... 目的 比较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与传统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及主观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6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多功能牙科治疗仪(Suprasson P5 newtron)进行龈下刮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牙周检查指标: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和牙科畏惧量表(DF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GI、PD及BOP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治疗仪 牙周基础治疗 牙科畏惧量表 慢性牙周炎
下载PDF
3种正畸粘结剂氟缓释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博 刘红彦 李惠山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氟电极测定法测定3种正畸粘结剂的氟释放量。方法共30份试样分为3组,每组10份。分别把试样充填在一个塑料的环形板上,用探针去尽模板边缘溢出的树脂。待粘结剂完全硬固后,将标本放置10 mL去离子水中。在实验的1、2、3、4、5、6... 目的通过氟电极测定法测定3种正畸粘结剂的氟释放量。方法共30份试样分为3组,每组10份。分别把试样充填在一个塑料的环形板上,用探针去尽模板边缘溢出的树脂。待粘结剂完全硬固后,将标本放置10 mL去离子水中。在实验的1、2、3、4、5、6、7、14、21、28、35 d通过氟离子选择电极测试氟离子的释放量。结果 3组材料释放的氟离子量不同,玻璃离子粘结剂(TP Orthodontics,美国)氟释放量最大。复合固化玻璃离子粘结剂(3M,美国)与Rely-a-bond(Reliance Orthodontic,美国)的氟离子释放量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玻璃离子粘结剂、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可释放氟树脂粘结剂都可以长期释放氟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粘结剂 氟释放 氟离子选择电极
下载PDF
超声骨刀辅助牙龈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爱和 邓秋明 +2 位作者 李惠山 张颖 李会政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1期2216-221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牙龈癌患者颌骨手术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需行局部颌骨病灶切除术的牙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颌骨切割器械切除颌骨病灶,观察组采用超声骨刀术式切除颌骨病...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牙龈癌患者颌骨手术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需行局部颌骨病灶切除术的牙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颌骨切割器械切除颌骨病灶,观察组采用超声骨刀术式切除颌骨病灶。比较两组患者行局部颌骨病灶切除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局部颌骨病灶切除术中的平均耗时和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颌面部疼痛程度为Ⅰ级的患者比例低于观察组,颌面部疼痛程度为Ⅲ级的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颌面部肿胀程度为0度和Ⅰ度的患者比例均低于观察组,术后颌面部肿胀程度为Ⅲ度的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张口受限程度为0度的患者比例低于观察组,张口受限程度为Ⅲ度的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与传统颌骨切割器械相比,在行局部颌骨病灶切除术中,超声骨刀术式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少,能够有效降低牙龈癌患者的治疗痛苦和肿胀程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牙龈癌 颌骨病灶 疼痛 肿胀
下载PDF
片段弓矫治技术在前牙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海燕 刘红彦 李惠山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8期59-61,共3页
本文探讨片段弓矫治技术在前牙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利用方丝弓矫治器对上前牙外伤68例患者(共89颗外伤牙,其中29颗松动Ⅱ度,51颗松动Ⅲ度,9颗完全脱位)进行复位、固定,并在治疗结束后半年、一年进行随诊观察。一年后固定成功率达到90%以... 本文探讨片段弓矫治技术在前牙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利用方丝弓矫治器对上前牙外伤68例患者(共89颗外伤牙,其中29颗松动Ⅱ度,51颗松动Ⅲ度,9颗完全脱位)进行复位、固定,并在治疗结束后半年、一年进行随诊观察。一年后固定成功率达到90%以上,患牙及颌骨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应用片段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外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该技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丝 片段弓 前牙外伤
下载PDF
镍铬修复体前后牙周状况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爱和 邓秋明 李惠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修复体修复前后牙周组织状况的变化。方法选择需要单侧镍铬合金冠/桥修复的患者,进行固定修复。修复前进行牙周洁治,病例在牙冠戴入1年后复诊检查患牙及对侧同名牙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修复体修复前后牙周组织状况的变化。方法选择需要单侧镍铬合金冠/桥修复的患者,进行固定修复。修复前进行牙周洁治,病例在牙冠戴入1年后复诊检查患牙及对侧同名牙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前后比较,有6.98%的病例出现金属基底烤瓷冠边缘周围牙龈变色;牙龈颜色发生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修复体类型均无直接关系(P>0.05);菌斑指数在患牙和对照牙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患牙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与对照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中发现镍铬合金修复体对口腔菌斑形成无明显影响,患者可均衡地保持患牙和对照牙的卫生状况;但镍铬合金冠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会促使牙龈组织炎症的发生,使修复体周围组织处于炎症激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合金 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下载PDF
GIOMER复合材料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GIOMER复合材料 牙体缺损 牙髓活力 并发症
下载PDF
铒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铒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2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铒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2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铒激光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1、3、6个月的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试验组患者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1β、IL-6及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1β、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实施铒激光治疗不仅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改善各个时点骨钙素水平,改善治疗后血清指标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铒激光 效果 骨钙素水平 影响
下载PDF
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二类牵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治疗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比较两组口腔... 目的研究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治疗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比较两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牙齿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X线检查结果各项指标、牙齿整齐度、咬合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组口腔正畸治疗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治疗组牙齿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分别为(3.06±0.81)、(5.39±1.50)、(9.13±1.75)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6.85±1.20)、(8.61±1.75)、(13.51±2.6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34),低于对照组的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齿整齐度评分、咬合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SNB角大于本组治疗前,SNA角、ANB角小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牙齿整齐度评分、咬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NB角大于对照组,SNA角、AN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可以大幅度改善X线检查结果,使牙齿整齐度和咬合能力得以提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缩短疾病治疗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二类 Ⅰ分类 错颌畸形 二类牵引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