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大鼠口腔牙周致病菌灭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栾秀玲 秦艳利 胡艳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对大鼠口腔牙周致病菌的治疗效果。方法:20只大鼠均在上颌第一磨牙用牙周致病菌(主要为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创建口腔大鼠牙周病模型。6周后,用甲苯胺蓝1.0g/L+光强度48J/cm2+光剂量212mW/cm2对大鼠进行治... 目的:观察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对大鼠口腔牙周致病菌的治疗效果。方法:20只大鼠均在上颌第一磨牙用牙周致病菌(主要为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创建口腔大鼠牙周病模型。6周后,用甲苯胺蓝1.0g/L+光强度48J/cm2+光剂量212mW/cm2对大鼠进行治疗,观察前后灭菌效果,临床症状(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并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光动力治疗后,细菌明显减少,细菌总菌落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g)菌落数从(947±28.79)个和(591±21.17)个分别减少为(343±26.06)个和(181±25.48)个,P<0.01。光动力治疗后菌斑指数(PLI)从3减少为1,龈沟出血指数(SBI)从4减少为1。组织学检查未有牙槽骨损伤,炎细胞减少。结论:研究发现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治疗牙周病,与传统方法相比,光动力同样能有效杀灭牙周致病菌(主要为pg),减少炎症,且对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是牙周病常规治疗的有效补充,可能用于牙周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牙周病模型 光动力疗法 龈下菌斑 甲苯胺蓝
下载PDF
甲苯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龈下菌斑灭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栾秀玲 胡艳秋 秦艳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甲苯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牙周龈下致病菌的灭菌效果。方法:从门诊25例牙周病病人随机提取龈下菌斑各1份,放人装有1mL预还原转送液的离心管,振荡,稀释。2h内送到微生物室,接种于牛心脑浸液平皿,在厌氧环境(含CO2、H1、N... 目的:研究甲苯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牙周龈下致病菌的灭菌效果。方法:从门诊25例牙周病病人随机提取龈下菌斑各1份,放人装有1mL预还原转送液的离心管,振荡,稀释。2h内送到微生物室,接种于牛心脑浸液平皿,在厌氧环境(含CO2、H1、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10%、80%)培养。培养出黑色菌落并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株相鉴别。将菌样随机分为4组,A甲苯胺蓝组,甲苯胺蓝浓度分别为0.1、0.5、1.0、2.5g/L。B组光剂量组,光剂量为53、106、159、212mW/cm2。C组光强度组,光强度为6、12、24、48J/cm2。D组空白组。观察比较各组的灭菌效果,并确定最佳治疗组合。结果:光动力疗法的灭菌效果最佳组合为甲苯胺蓝1.0g/L+光强度48J/cm2+光剂量212mW/cm2,其灭菌效果平均23.45%。结论:本研究发现以甲苯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龈下菌斑有灭菌效果,最佳光敏剂浓度仍为1.0g/L,而龈下组所需光剂量和光强度均比前期研究的龈上组剂量大。不同病人的取菌条件不同,其灭菌效果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龈下菌斑 光动力疗法 二极管激光 牙周病
下载PDF
利用蓝发光二级管诱导荧光检测龋损的研究
3
作者 栾秀玲 秦艳利 +1 位作者 毕良佳 张治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9-591,共3页
目的:利用蓝发光二级管诱导荧光检测龋损。方法:将30颗牙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实验组,龋坏组(P1组);实验对照组,龋损去除组(P2组)。结果: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1组与N组荧光光谱有显著差异,P2组与P1组荧光光谱明显不同,P2组与N组荧... 目的:利用蓝发光二级管诱导荧光检测龋损。方法:将30颗牙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实验组,龋坏组(P1组);实验对照组,龋损去除组(P2组)。结果: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1组与N组荧光光谱有显著差异,P2组与P1组荧光光谱明显不同,P2组与N组荧光光谱相似。结论:以本方法可以早期发现邻面的早期龋损,继发龋或隐匿性龋,另外在深龋去腐过程中,同时进行检测,还可以防止去腐过度和意外穿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发光二级管 荧光检测 龋损
下载PDF
颈部冬眠瘤1例
4
作者 戴俊峰 丁小玲 布静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83-1184,共2页
冬眠瘤是罕见的包含棕色脂肪的良性软组织肿瘤,1906年肖。先波Murphey等报道,并称其为“假脂肪瘤”。刚形态卡H似于冬眠动物的棕色脂肪.于1914年由Gery命名为冬眠瘤.临床报道较少。文中报道的冬眠瘤,因其位置在颈郎正中舌骨前缘。... 冬眠瘤是罕见的包含棕色脂肪的良性软组织肿瘤,1906年肖。先波Murphey等报道,并称其为“假脂肪瘤”。刚形态卡H似于冬眠动物的棕色脂肪.于1914年由Gery命名为冬眠瘤.临床报道较少。文中报道的冬眠瘤,因其位置在颈郎正中舌骨前缘。极易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国内未见相似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瘤 良性软组织肿瘤 颈部 甲状舌管囊肿 棕色脂肪 临床报道 冬眠动物 脂肪瘤
下载PDF
布洛芬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小玲 胡艳秋 于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牙周炎患者选择布洛芬+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表现出的联合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就诊的76例老年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的治... 目的分析老年牙周炎患者选择布洛芬+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表现出的联合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就诊的76例老年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的治疗药物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观察组选用布洛芬+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LI、SBI、PD、TNF-α、hs-CRP、IL-6及用药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指标PLI、SBI、PD均低于对照组(P<0.05);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洛芬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用治疗老年牙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状态,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产生的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牙周炎 布洛芬 抗炎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无机三氧化聚合物与Vitapex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患儿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小玲 李曙光 王鑫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TA)与Vitapex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存在根尖周炎、牙髓炎或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患儿(患牙97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A组(40例,患牙48颗)和Vitapex组(40例,患牙49... 目的:比较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TA)与Vitapex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存在根尖周炎、牙髓炎或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患儿(患牙97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A组(40例,患牙48颗)和Vitapex组(40例,患牙49颗)。两组分别采用MTA、Vitapex进行根尖诱导治疗,比较两组咀嚼效率、术后6个月临床复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就诊次数和治疗周期。结果:MTA组术后1周咀嚼效率高于Vitap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A组就诊次数少于Vitapex组,治疗周期短于Vitape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A与Vitapex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但采用MTA可提高患儿术后1周咀嚼效率,减少就诊次数和缩短治疗周期的效果优于Vitap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无机三氧化聚合物 VITAPEX 根尖诱导成形术 咀嚼效率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其与血糖、血脂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小玲 冷勇 陈孟春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维护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统计入组患者牙周病发生情况,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牙周病分为...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维护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统计入组患者牙周病发生情况,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牙周病分为单一糖尿病组、合并牙周病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牙周指数[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周情况应该包括牙龈炎症SBI和牙周炎症PD、AL)、血糖血脂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pearson相关系数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与血糖、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总发生率74.39%(61/82),合并牙周病组SBI、PD、AL、OHI-S、FPG、HbA1c、TC、TG、LDLC明显高于单一糖尿病组(P<0.05);两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联合血脂指标评估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较各指标单一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相关性分析提示糖尿病患者SBI、PD、AL、OHI-S均与HbA1c、TC、LDLC(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生率较高,其牙周状况与血糖、血脂呈明显的正相关,临床上或可通过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降低牙周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牙周状况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下颌牙龈平滑肌肉瘤1例
8
作者 李阳 王吉 +2 位作者 刘樱 曲卫国 马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4,共1页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较多见于子宫和胃肠道。发生于软组织者较少,软组织的平滑肌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为最多,男女发病率相近,但原发于口腔内牙龈粘膜...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较多见于子宫和胃肠道。发生于软组织者较少,软组织的平滑肌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为最多,男女发病率相近,但原发于口腔内牙龈粘膜的平滑肌肉瘤极少。我科于2014年4月收治1例下颌牙龈平滑肌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0岁,发现左下颌牙龈肿物1个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分化 间充质细胞 男女发病率 左下颌 平滑肌细胞 组织来源 病理检查 神经损伤症状 黄豆粒
下载PDF
牵引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重建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阳 刘樱 +4 位作者 王吉 曲卫国 曲哲 王颖 马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大连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例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8~27岁女性患者均为单侧骨性强直,术前...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大连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例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8~27岁女性患者均为单侧骨性强直,术前开口度0.5~1.0cm,术中安装下颌骨内置式牵引器,术后1周开始骨牵引。所有患者采用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治疗,通过测量开口度及牵开长度观察其疗效,并观察并发症情况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2年。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6例患者牵开长度30~32mm,平均31mm。开口度由术前平均7.5mm提高到术后平均3imm,开闭口运动正常。随访6个月~2年后,开口度平均38mm,成骨良好,术后3个月X射线片检查及创口内检查均证实骨质形成良好。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症状缓解明显,术前每例患者均有睡眠打鼾症状,术后均有缓解。结论:牵引成骨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具有手术简单,风险小,治疗效果确实可靠,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期还可以治疗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颞下颌关节强直 并发症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不翻瓣式技术在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陈孟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1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不翻瓣式技术在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不翻瓣式技术,对照组采用翻瓣式技术。术后半年,比... 目的:观察不翻瓣式技术在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不翻瓣式技术,对照组采用翻瓣式技术。术后半年,比较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满意度、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PE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翻瓣式技术应用于上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可提高PES评分和满意度,降低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翻瓣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翻瓣式技术 上颌前牙 即刻种植 PES评分 骨吸收 并发症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阳 刘樱 +6 位作者 曲卫国 裘罡 屈振宇 王吉 牛牧青 于颖 陈新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一2017年3月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计算机辅助手术)和对照组(传统手术)...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一2017年3月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计算机辅助手术)和对照组(传统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级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外貌、咀嚼和发音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修复下颔骨缺损,可实现下颌骨缺损精准修复,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骨重建 骨修复 三维重建 3D打印
原文传递
牵引成骨技术在面部复杂畸形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阳 刘樱 +5 位作者 王吉 曲卫国 杨宇 牛牧青 于颖 陈新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40-242,261,共4页
目的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面部复杂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杂面部畸形采用常规正颌外科手术无法一期解决的面部畸形10例患者,采用牵引成骨技术配合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手术一期置入内置式牵引器,术后1周开始牵引;牵引结束后3~6... 目的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面部复杂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杂面部畸形采用常规正颌外科手术无法一期解决的面部畸形10例患者,采用牵引成骨技术配合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手术一期置入内置式牵引器,术后1周开始牵引;牵引结束后3~6个月再行二期手术。结果 10例患者均完成牵引成骨,所牵引成骨平均牵引长度18 mm,面部外形及咬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2~4年,疗效满意。结论通过牵引成骨技术治疗复杂面部畸形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是治疗面部复杂畸形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面部畸形 牵引成骨 数字化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