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麻醉学领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1
作者 黄经纬 张铁铮 +9 位作者 刁玉刚 金强 吴秀英 闻庆平 裴凌 赵平 马虹 李林 宋丹丹 王俊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辽宁省麻醉学领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应用情况,为促进TEE技术在该地区麻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辽宁省三级医院麻醉学领域重点可视化技术调查问卷》,以纸质问卷形式对辽宁省14个地市的98家三级医院麻醉... 目的调查并分析辽宁省麻醉学领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应用情况,为促进TEE技术在该地区麻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辽宁省三级医院麻醉学领域重点可视化技术调查问卷》,以纸质问卷形式对辽宁省14个地市的98家三级医院麻醉科主要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的92份有效问卷显示,仅有13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TEE,部分医院开展经胸超声心动图(TTE),69.2%的医院在非心脏手术术中应用过TEE/TTE,86.4%的医院3年间术中TEE总例数≤200。在开展TEE技术的医院中,麻醉医生具有TEE资质的人数平均≤3人,麻醉医生掌握TEE/TTE人数>5的医院仅1家。在科研方面,开展TEE的13家医院3年内相关科研产出均少于2项。结论近3年来,辽宁省三级医院麻醉学领域TEE技术开展医院数量少,发展不平衡,应用与研究不理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麻醉学 经食道超声 情况调查
下载PDF
31例新生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
2
作者 刘小艾 单维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唇裂修复术 新生儿 麻醉 唇裂修补术 足月顺产
下载PDF
牙科全身麻醉技术下残障儿童口腔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郭玉霞 薛鑫 +2 位作者 李冀寅 贺平 贾丽永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32期2534-2536,共3页
目的对残障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下口腔治疗的护理做一回顾性研究,为此类人群的口腔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进行口腔治疗的残障儿童,并启动牙科全身麻醉技术下残障儿童口腔治疗的护理.结果应用残障儿... 目的对残障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下口腔治疗的护理做一回顾性研究,为此类人群的口腔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进行口腔治疗的残障儿童,并启动牙科全身麻醉技术下残障儿童口腔治疗的护理.结果应用残障儿童口腔治疗的护理,99例患儿均能顺利完成所有口腔治疗.其中社会水平障碍的患儿在就诊人群中占多数;残障儿童中,龋病,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医护人员应对残障儿童群体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保证其治疗的顺利性和成功性,减轻患儿就医的痛苦,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增加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牙科全身麻醉技术 残障儿童
原文传递
培哚普利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霞 姚福梅 +1 位作者 赵驰 王久国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于预防孤立性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方法48例年龄小于60岁、心脏结构正常、无心肺疾病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电转...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于预防孤立性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方法48例年龄小于60岁、心脏结构正常、无心肺疾病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电转复心律,转复后常规口服华法林抗凝4周,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单用胺碘酮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54%;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组心房颤动的复发率为25%(P<0.05)。结论与单用胺碘酮比较,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预防孤立性房颤的复发更有效。提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可能有利于心房颤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培哚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电转复律
下载PDF
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麻拔管期血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久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右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确诊为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平日血压稳定,控制良好。手术结束后患者未清醒前分为两组:A组1%利多卡因5 ml行右星状神经节阻滞。A、B分别记录拔管... 目的观察右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确诊为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平日血压稳定,控制良好。手术结束后患者未清醒前分为两组:A组1%利多卡因5 ml行右星状神经节阻滞。A、B分别记录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 min(T3),拨管后5 min(T4)4个时间点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行右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可抑制拔管期血压的应激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星状神经节 阻滞 拔管 血压
下载PDF
围术期肾功能衰竭和预防
6
作者 单维芳 吴崇天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围手术期 危险因素 肾毒物质 高危手术危害 预防
下载PDF
骨支持式数字化导板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邵本春 王久国 李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骨支持式数字化导板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应用骨支持式数字化导板进行正颌手术治疗的6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骨支持式数字化导板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应用骨支持式数字化导板进行正颌手术治疗的6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采用传统咬合导板进行正颌手术治疗的63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颌骨误差、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咬合功能(正中紧咬时颞肌、咬肌、二腹肌不对称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上颌骨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颞肌、咬肌、二腹肌不对称指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支持数字化导板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小上颌骨误差,减小患者3对肌束的不对称指数,促进咬合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股支持数字化导板 传统咬合导板 颞肌 咬肌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预制唇腭裂术前矫治器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邵本春 王久国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技术在预制唇腭裂(CPL)术前矫治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治疗的CPL患儿86例,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CPL矫治器制作及佩戴。观察患者矫治器佩戴2年后,患者齿槽段体积变量、角度变量及术... 目的研究数字化技术在预制唇腭裂(CPL)术前矫治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治疗的CPL患儿86例,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CPL矫治器制作及佩戴。观察患者矫治器佩戴2年后,患者齿槽段体积变量、角度变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年,健侧磨牙区、前区、极区均高于术前,患侧磨牙区、尖牙区、极区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所有患儿CPL健侧齿槽座角、患侧齿槽座角、健侧齿槽前方角均小于术前,健侧与患侧齿槽前方夹角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组织皮疹20例(23.26%)、发生黏膜溃疡6例(6.98%),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乳牙过早萌出,且患儿呛咳及呕吐情况明显得到改善。结论数字化技术在预制唇腭裂术前矫治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CPL畸形程度及牙槽骨形态,减少复诊时间和治疗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矫治器 数字化技术 畸形程度 牙槽骨形态 快速成型技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正颌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9
作者 刘小艾 杨英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1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正颌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I~Ⅱ级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脉吸入全麻下行正颌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组各20例。结果两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正颌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I~Ⅱ级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脉吸入全麻下行正颌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组各20例。结果两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组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在拔管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术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是预防正颌手术全麻术后躁动的一个很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 术后躁动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咪达唑仑、笑气在口腔治疗清醒镇静中对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久国 王霞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1期-,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口腔治疗时应用咪达唑仑、笑气清醒镇静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需拔牙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和笑气组,各38例.咪唑安定组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加局部麻醉法拔牙;笑气组采用笑气吸入加局部麻醉法拔...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口腔治疗时应用咪达唑仑、笑气清醒镇静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需拔牙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和笑气组,各38例.咪唑安定组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加局部麻醉法拔牙;笑气组采用笑气吸入加局部麻醉法拔牙.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局麻前、拔牙中及拔牙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进行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的观察.结果 咪唑安定镇静组血压低于笑气组(P<0.05),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拔牙时应用咪唑安定镇静较笑气镇静具有更直接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笑气 清醒镇静 高血压
原文传递
正颌手术156例的麻醉管理
11
作者 刘小艾 单维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922-2923,共2页
目的:总结156例正颌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估计有插管困难可能者,采用清醒插管;无困难者,快诱导插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万可松,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压、脉氧、心电图、... 目的:总结156例正颌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估计有插管困难可能者,采用清醒插管;无困难者,快诱导插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万可松,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压、脉氧、心电图、呼吸末二氧化碳。术毕根据情况,估计无气道梗阻可能者,术后即刻拔管;可能发生气道梗阻者,保留气管导管。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颌手术的呼吸道管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畸形/外科学 麻醉/方法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